來源:北京商報
北京商報訊(記者 肖瑋)香港最大航空巨頭國泰終於吃下了一塊廉航肥肉。7月22日,國泰航空(港股00293)宣布,已完成對香港快運航空(以下簡稱「香港快運」)的收購,但後者將會繼續以獨立的廉航模式營運。國泰航空對廉價航空業一直野心勃勃,今年3月,剛剛實現扭虧就加速擴張步伐,急欲補齊廉價航空短板。當時,國泰航空宣布以49.3億港元從海航手中收購香港快運。據估算,收購完成後,國泰系將控制香港民航市場超八成份額,壟斷地位進一步鞏固,同時,也能與亞航、捷星等爭食更多廉航市場蛋糕。
「這筆收購對國泰航空集團來說,是務實之舉,有利於航空業務的長遠發展,接下來,我們會與香港快運團隊合作,確保過渡工作暢順,」國泰航空行政總裁及香港快運主席何杲表示。根據國泰航空此前籤訂的股權收購協議,該公司為這筆交易需支付包括22.5億港元現金及非現金26.8億港元,合計49.3億港元。在宣布完成併購的同時,國泰航空也對人事調整做出安排,曾擔任國泰航空商務及貨運董事的林紹波,被任命為香港快運行政總裁。
公開資料顯示,香港快運前身是成立於2004年的港聯航空,起初是以浙江、寧波等中國二線城市和香港之間的客運為主,2013年前後開始大幅拓展日韓等東北亞航線,是香港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本土廉價航空。另據一組被廣泛引用的數據,僅考慮香港當地航空公司,目前國泰航空和港龍佔據香港市場76%的份額,香港航空和香港快運分別佔16%和8%。也就是說,比起體量上的擴容,國泰更看重廉價航空這一潛力巨大的市場。
何杲也明確,「國泰和香港快運的業務及商業模式大致是互補的,後者更掌握了一個獨特的航空業務,如果和國泰航空集團的龐大網絡聯合發展,可令往來香港的航班接駁力以倍數增長,也會為旅客帶來更多選擇」。對於這一可能改變香港廉航行業格局的併購,業內普遍認為,國泰可以通過此次收購,在香港民航市場全方位強化「壟斷」地位,但考慮到香港快運去年業績並不算優,接下來如何提振這家廉航的經營狀況將是一大考驗。
民航資深專家綦琦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分析,收購完成後,國泰可補齊廉價航空產品的短板。未來,國泰集團將形成國泰航空專注國際遠程航線,港龍專攻連接內地線路,而香港快運開發亞洲低成本市場的多層次服務新格局。另外,近幾年來隨著個人出行需求激增,全服務航空公司通過發展差異化的子品牌,搶佔廉價航空市場也是行業中的一大趨勢。不過,也有民航專家對於香港民航市場高度集中表示擔憂,「因為壟斷的結果很可能讓機票價格上升,並且兩家企業磨合期間是否會對服務產生影響,這都需要引起企業及主管部門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