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臺中,最早的概念是我當時服務的航空公司,有一條航線是廈門臺中。當時對我來說臺中只是一個RMQ的三字碼,或者偶爾與臺中站同事通通電話的那種言語上的熱情。並沒有什麼實質上的感官和體驗,直到這幾年,花了時間去了幾次臺中,真的讓我對臺中有了不一樣的認識。
臺中市位於臺灣島西部平原的中部位置,設籍人口約為280萬,人口數大概就是廈門常住人口的一半,土地面積卻比廈門市多出1/3,作為臺灣中部的經濟文化中心,同樣也是很多臺灣人嚮往的居住城市。
雖然臺灣是一個很舒服的地方,但是就目前的政策原因,我們也只能以訪客的身份去短期的體驗這座小島給我們帶來的別樣之處。我還是和大家聊聊今天想說的臺中,有什麼值得去的地方。
首先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彩虹眷村並不是從字面上理解的是一整個村子都有畫著彩繪。其實彩虹眷村只是幾條很小的巷弄,因為一位老榮民黃永阜在無聊的時候,把巷弄當做畫布,在牆上彩繪了各式各樣的小動物,彩虹等圖繪而成名。不禁感慨這位老人的毅力與耐力,用大膽鮮明的配色,可愛的構圖描繪出他眼中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我上次去彩虹眷村的時候剛好彩虹爺爺也在,他依舊還是住在彩虹眷村裡。年過八旬的他依舊硬朗,並且還與我們聊起他年輕時候的故事。風趣幽默,風採依舊。一直聊到爺爺的家人大聲小聲的催促爺爺要休息了,爺爺才依依不捨的回房了。
臺中車站其實就是車站,我當時從臺中坐台鐵去臺北的時候確實是從這個車站上的車,但他同時也是二級古蹟,1917年就落成了,至今已經100多年了。今年臺中車站已經停用了,政府重新規劃臺中車站附近為文化創意園區。這份坐落在市中心的歷史感,我覺得還是很值得去看一看的。
宮原眼科建造於1927年,最早的時候是宮原武雄醫師的眼科診所,日本戰敗之後這幢建築被政府回收作為衛生所,一直到1999年因為地震和颱風被破壞,後來被民間收購整修現在成為一間巴洛克風格的甜品店,裡面販售冰淇淋,當地伴手禮和一些文創小物。
我曾經在炎炎的夏日晚上,在宮原買了一個網紅冰淇淋,簡直救命稻草,好吃但不算便宜,但是環境也好,包裝也好都是體驗感十足。
路思義教堂位於臺灣東海大學校內,被美國一個Getty Foundation列為全世界最美麗的現代建築之一,當時的設計技術還是2D的時代,建築圖完全都是用2D來繪製的,哪怕放到今天的技術這個教堂的設計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想而知當時的設計團隊花了多大的努力去完成這麼一件作品。
其實我一直都不太推薦校園內的觀光,因為我覺得學校就是一個文化高度聚集的地方,簡單的一天半天的遊覽完全不能體會學校的文化底蘊。而這座路思義教堂,卻可以親臨這座建築,用手去摸摸外部的磚瓦,感受這份中西結合的歷史感和衝突感。
高美溼地是近幾年規劃的一個新的遊覽區,以落日景色無敵出名,這片溼地的行程是因為高美海堤的建立幾十年來累積的淤沙而形成的適合各種貝類,鳥類,魚類棲息的最佳場所。
和會拍照的小夥伴去還能拍出天空之鏡的效果。
是全臺灣最大且著名的觀光夜市,逢甲夜市的消費以「俗擱大碗」為最吸引人。和很多大學商圈一樣,逢甲夜市最初也是因為設立在逢甲大學附近,以學生為主要消費族群,後來隨著商家不斷增加,做出了口碑,成為了吃貨們的天堂。我是有很認真的喜愛臺灣小吃,所以每次去一個目的地夜市都會是我必去的地方,一是能品嘗到道地的小吃,同時真的感受當地人的文化。
@Mian'
我一直覺得旅遊是一件很私密的事,哪怕同一個目的地每次和不同的小夥伴去都能有不同的體會和感受,更多的是通過這些不同的人和事物,通過了解不同的想法認知來更清晰的了解自己,這是一個讓我非常有收穫的過程。
接下來我們會定期為大家分享我們眼中的不同目的地,旅行無邊界。也歡迎大家在留言或者粉絲群裡與我們分享你們眼中的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