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
奔騰的紅河
在個舊境內有一道絕美的河灣
這道絕美的河灣一側
有一個美麗的小村沿河坐落
它就是個舊賈沙鄉阿邦村
阿邦有美麗的村容
好客的村民
溫暖的空氣給人熱情的感受
來到這裡,腳步不由得放慢
時間也仿佛慢了下來
特別是近年來,賈沙鄉阿邦村全村經濟建設穩步發展,村民收入不斷增加,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村容村貌大有很改觀。
說起這些變化,和阿邦村的村黨支部書記陶光明息息相關,這個當過兵的傣族漢子,十年來用自己的努力,參與、鑑證了阿邦村的建設和翻天覆地的變化。
1972年,陶光明出生在阿邦村。1994年,正值青年的陶光明選擇參軍入伍報效祖國,並在部隊裡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退伍後陶光明在外做生意
日子過得還不錯
可每次回到阿邦
他總是覺得
村裡的發展,實在太慢了
2011年,陶光明當選為阿邦村民小組長,他心裡想著自己一定要把部隊上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繼續發揚,千方百計帶領鄉親們致富,改變家鄉貧窮落後的面貌。
阿邦村雖然三面環水,但在2011年以前,全村都沒有通上自來水,大家喝水只能到水潭裡去挑,非常不方便。
陶光明上任的第一件事
就是幫大家解決吃水難的問題
他到處籌措資金、協調工程隊
號召村民投工投勞
一條條自來水管通到了每家每戶
村民們用上了
乾淨衛生的自來水
2016年,陶光明擔任了阿邦村黨支部書記,他忙碌的身影依舊停不下來。
緊扣上級政策
陶光明帶領村裡的鄉親們
本著方便群眾生產生活
美觀實用、富有特色的目的
將阿邦村逐步打造成為一個
傣族特色文化旅遊村莊
(阿邦村木棧道)
經過打造,阿邦村實現了道路硬化、溝渠淨化、環境綠化、村莊美化。這不僅改善了阿邦村村民的居住條件,還美化了村民們的生活環境,讓大家切實感受到幸福感、獲得感。
(阿邦村民生活)
陶光明自豪地說,現在村裡的變化是翻天覆地的,老百姓都住上了小洋樓,路也是乾乾淨淨的,而且現在家家都基本上有小車了。
(阿邦村民生活)
陶光明一直把經濟發展作為他想問題辦事情的出發點,阿邦村氣溫高,可以發展反季農業,他就想辦法充分利用土地閒置的季節栽種經濟作物,最大限度地挖掘現有土地的潛力。
經過學習和考察,陶光明的目標確定在栽種反季蔬菜上。他多次召集村民開會,反覆動員、勸說,讓村小組的一部分人帶頭栽種示範,並採取統一種植、統一銷售的方式管理,有效降低了農戶的風險,保障村民的利益。
(阿邦反季蔬菜)
截至目前,全村共種植反季蔬菜200多畝。同時,陶光明以此為契機,組織成立了蔬菜種植合作社,讓村民們種植的冬早蔬菜打出品牌,形成產業,進一步提高農戶的經濟收入。
陶光明說,作為共產黨員,作為退伍軍人,自己要始終不忘初心,繼續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帶領著全村村民致富奔小康。
陶光明的願望是
自己的家鄉阿邦村
能夠成為紅河灣上
最讓人嚮往的村寨
一起為這位
有家鄉情結的傣家漢子
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