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資遣4萬人!臺灣經濟的「畫皮」還能撐多久?

2020-12-06 中國臺灣網

3個月資遣4萬人!臺灣經濟的「畫皮」還能撐多久?(圖片來源網絡)

新冠肺炎衝擊臺灣經濟,也造成基層勞工面臨生活困難。臺灣民眾黨團總召賴香伶4月21日指出,目前臺灣減班休息勞工達1.6萬人、600多家企業,而2月到4月資遣通報人數比同期多1.7萬人、總計4萬多人。這些被減班休息、裁員的勞工面臨租金壓力,民眾黨呼籲當局應將租金補貼租客的適用範圍擴大因疫情受到影響的待業青年、無薪假勞工,及弱勢族群。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島內失業人口增加,導致房租成為民生上非常大的問題與壓力,在這10年間,臺北市的小套房就漲43%,更何況現在疫情肆虐民眾收入銳減的時刻。在民進黨當局「行政院」紓困2.0的方案中,僅發給部分弱勢者每個月1500元(新臺幣)、共三個月紓困弱勢津貼,實在難以實質補貼租屋費用所需。

對於2020年臺灣經濟情況,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17日公布最新預測,將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從去年12月發布的2.44%下修為1.03%。該機構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延燒,2020年的經濟形勢「內外皆冷」。「中經院」預測臺灣今年各季度經濟成長分別為1.83%、-0.12%、0.52%、1.86%。2020全年平均失業率為3.85%。

另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顯示,新冠疫情的影響程度將超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預估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萎縮至-3%,而臺灣經濟成長率將從去年10月秋季報告的2%,下調6個百分點至-4%。

對此,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僅輕描淡寫地回應,數據後續還有變數,但是「臺灣疫情控制穩定,經濟有元氣」「整體來看應該算是還好」。

有觀點指出,臺灣經濟令人擔憂的數據變化不斷增加,民進黨當局的「還好」,顯然太過樂觀。(編輯:高旭)

相關焦點

  • 3個月資遣4萬人!臺灣經濟的「畫皮」還能撐多久?
    3個月資遣4萬人!臺灣經濟的「畫皮」還能撐多久?(圖片來源網絡)新冠肺炎衝擊臺灣經濟,也造成基層勞工面臨生活困難。臺灣民眾黨團總召賴香伶4月21日指出,目前臺灣減班休息勞工達1.6萬人、600多家企業,而2月到4月資遣通報人數比同期多1.7萬人、總計4萬多人。這些被減班休息、裁員的勞工面臨租金壓力,民眾黨呼籲當局應將租金補貼租客的適用範圍擴大因疫情受到影響的待業青年、無薪假勞工,及弱勢族群。
  • 臺灣這樣的「外交戰」還能撐多久?
    2018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登場,對於在非洲僅剩一個「邦交國」的臺灣造成強烈震撼。大陸擴大與各區域國家合作形成一個又一個的朋友圈尋求合作共榮成為趨勢,臺灣硬撐的「外交戰」還能撐多久?    兩岸現今的「外交戰」在國際上是一個很特殊的形態。
  • ECFA若終止,未來4年臺灣經濟會怎樣?
    ECFA若終止,未來4年臺灣經濟會很慘據新福建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演說提及發展六大核心戰略產業,臺灣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劉德海接受中評社訪問時分析,蔡雖看到新冠疫情之後經濟需要復甦,但沒有提出令人安心的解決方案。
  • 島內學者:蔡英文搞「一邊一國」,臺灣還能再撐4年?
    臺灣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教授李明接受訪問時表示,蔡英文當局一再自稱「臺灣」,其實是自我矮化。臺灣如果宣布「獨立」,美國、日本的勢力一定會介入,而臺灣一定要靠美國才能生存,所以會變美的附庸、屬地。如果美國變臺灣的「宗主國」,就會回到1950年中國大陸一定要參加抗美 援朝是同樣的道理。
  • 《聯合晚報》停刊 勞工局:《聯合報》5個月資遣30人、狀況正常
    創刊32年的《聯合晚報》宣布2日起停刊,為媒體業投下一顆震撼彈;根據新北市勞工局統計,《聯合晚報》公司2005年合併解散後,所有員工併入母公司《聯合報》,《聯合報》今年1月迄今陸續資遣30人,由於公司總員工人數達1500人,還不到大量資遣的情況。    至於《聯合晚報》一夕解散,是否接獲相關陳情?
  • 所羅門與臺灣「斷交」恐引發連鎖反應,臺灣的16個「友邦」還能撐多久?
    「老實講,當涉及到經濟與政治,臺灣對我們來說毫無用處。」盛讚「一帶一路」,堅持「一個中國」,所羅門連連向中國示好《所羅門星報》9月5日援引索羅門群島高官兼國會議員阿戈瓦卡(Peter Shanel Agovaka)的話說,索羅門群島被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吸引,並將該倡議視為新時代的藍圖。「對索羅門群島和中國來說,這將是一個新時代,」阿戈瓦卡說。
  • 若被推向戰爭邊緣,臺灣能撐多久?
    」「兩岸是否會開戰」等話題備受島內輿論關注,臺灣各界人士對此深表憂心。今年上半年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貿易額大幅衰退,但大陸從臺灣進口金額仍然保持正成長,可見兩岸經貿關係非常深厚。此外,據臺媒報導,自2009年6月30日臺灣開放大陸企業赴臺投資後,截至2020年7月,陸資到臺投資1,436件,投資金額達23.4億美元,僱用了上萬名臺灣幹部,對臺灣經濟成長、就業、稅收有一定程度的貢獻。
  • 島內學者:蔡英文搞「一邊一國」,臺灣還能再撐4年?
    臺灣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教授李明接受訪問時表示,蔡英文當局一再自稱「臺灣」,其實是自我矮化。臺灣如果宣布「獨立」,美國、日本的勢力一定會介入,而臺灣一定要靠美國才能生存,所以會變美的附庸、屬地。如果美國變臺灣的「宗主國」,就會回到1950年中國大陸一定要參加抗美 援朝是同樣的道理。
  • 虧損為由資遣空乘 臺灣長榮航空公司敗訴
    臺灣長榮航空公司以虧損等理由資遣空乘引發的勞資爭議案,臺灣桃園地院認定長榮航空公司以虧損的理由資遣空乘違反勞基法,昨天(8日)判決解僱無效,長榮航空公司應給付其中卅五名空姐一萬餘元到一百多萬元不等的工資或資遣費。
  • 臺灣掀「快速景點」風潮 人氣還能撐多久?
    ­  高跟鞋教堂的爆紅,也折射出近年臺灣旅遊產業的現狀——人造「快速景點」,以最少的經費,建造極具吸引力的特色地標,通過社群網站傳播,讓年輕人前來「打卡」(籤到),快速匯集人潮和錢潮。只是,這樣的速成方式褒貶不一,非議更是不斷。
  • 資遣證明
    國民革命軍第一九七師資遣證明筆者之所以對這份老舊文書發生興趣,是因為國民革命軍第一九七師是筆者所供職單位中鐵十九局集團的最早前身。所謂「資遣」就是(帶)資遣(行),也就是給官兵發放一定額度的補償費後離職。這個概念現在仍在個別使用,比如一些企業發放   一定補償後辭退員工,還有叫資遣的。
  • 疫情下的思考:日本「觀光立國」政策遇阻,日本旅遊還能撐多久?
    富士山隨著疫情發展,1月下旬到達2月上旬,34個旅遊景點附近酒店以及旅館的取消預約,已經超過了9萬人次。40萬人次,2月首次入境日本的中國遊客,僅有6萬人,不到去年的1/10。3月11日:東京迪士尼宣布停業延長至4月上旬,大阪環球影城宣布停業延長至3月22日。3月12日:從3月13日起,日本郵局開始停止寄往中國的包裹。
  • 臺前官員:沒有油氣、網絡 臺灣民眾能撐多久?
    敬請關注你好臺灣↗↗↗你好臺灣網8月17日消息 近期島內有很多「兩岸開戰臺灣能撐幾天」的討論,有「臺獨」叫囂,也有和平呼籲。夏立言馬英九時期的「陸委會」主委夏立言今天說,如果兩岸發生戰爭,不是臺軍能撐多久的問題,是一般民眾能撐多久?
  • 一個月退出8個國家,缺錢的ofo還能撐多久?
    近一個月來,ofo被曝撤出或暫停部分業務的國家和地區至少有8個,包括印度、以色列、中東、澳大利亞、德國、美國、西班牙、韓國,而這一切均發生在ofo創始人戴威親自接管海外業務後,ofo處境之尷尬可想而知。
  • 星聚點受錢櫃大火、疫情影響 107人遭資遣
    (翻攝畫面)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北錢櫃甫發生大火,KTV星聚點遭受波及與疫情影響,資金調度出現困難,據傳4間分店共有上百人被裁員,資遣費還要分期付款,有員工最遲要到7月才能領全額。臺北市勞動局長陳信瑜證實,3至4月已陸續資遣共107人,但尚無違反臺灣地區「就業服務法」資遣通報與「大量解僱保護法」規定。
  • 「RCEP對臺灣衝擊低」的謊言還能撐多久?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導】11月15日,歷經八年多的磋商談判,涵蓋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東協十國及澳大利亞、紐西蘭等15個國家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據了解,此次籤署RCEP的15國經濟規模高達26萬億美元,佔全球GDP三成,整體關稅廢除率高達91%。而RCEP自貿區的建成,意味著全球約三分之一的經濟體量將形成一體化大市場,為區域和全球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
  • 疫情致觀光餐飲服務業受重創 桃園市資遣人數大增
    林口和桃園長庚、聖保祿醫院和桃園機場的4處按摩小站因應防疫需求1月底陸續暫停營業。(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新冠肺炎疫情重創臺灣觀光、餐飲服務業,桃園市勞動局表示,桃園市今年3月共163名勞工被資遣,較去年同期的55人大幅增加180%。新竹縣、苗慄縣相比去年同期雖未增加,不過通報資遣人數都在百人以上,以製造業、餐飲業、旅宿業最多。
  • 臺灣還能再撐6個月嗎?
    導讀:近日,美國媒體《紐約時報》報導,臺灣目前雖然用自我封鎖的方式,「成功」地控制了疫情的大面積擴散,然而臺灣民眾已經開始出現了一種不祥的預感,他們擔憂這樣的情況維持不了多久。國際專家也對民進黨實施的防疫措施也表示質疑,等到疫苗常規化,臺灣還要過這種與世隔絕的生活到什麼時候?
  • 苦等疫苗等不來,臺灣還能撐多久?
    美國《紐約時報》2日以《臺灣要如何遠離疫情的魔掌》為題,稱臺灣雖然目前通過自我封鎖的手段成功控制疫情大面積擴散,但島內民眾已開始出現不祥預感,擔心不知道這樣能持續多久;國際專家也對臺灣防疫的做法打上問號,質疑如果等疫苗普遍化,臺灣還得與世隔絕多少年?
  • 揮別臺灣!《聯合晚報》6月2日起停刊
    因為聯晚是個30多年的產品,同事聽到這個消息,心情上一定會受到一些影響,也會有不舍跟難過。」    王茂臻表示,今日出刊完畢以後,聯晚就畫下句點,「我們特別感謝讀者的支持,還有聯晚團隊的努力,讓聯晚能夠在臺灣報業史上存在超過32年。這是非常不簡單的事情,對於聯晚的訂戶跟客戶的權益,我們一定會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