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湖北•武漢臺灣周」在武漢東湖國際會議中心隆重開幕。
第十五屆「湖北•武漢臺灣周」開幕式現場。
第十五屆「湖北•武漢臺灣周」開幕式暨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授牌推介會。
華夏經緯網7月18日訊:(記者邱夢穎)第十五屆「湖北•武漢臺灣周」18日上午9時在武漢東湖國際會議中心隆重開幕。本屆臺灣周由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湖北省人民政府暨武漢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省臺辦,襄陽、宜昌、黃石、荊門、仙桃等市政府及武漢市臺辦共同承辦。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湖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蔣超良,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曉東,省政協主席徐立全,省委副書記馬國強等湖北省重要領導出席開幕式。中國國民黨前副主席林政則、胡志強,全國臺企聯會長王屏生,臺灣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臺灣花蓮縣縣長傅昆萁等臺灣政界、工商界和基層代表等共約一千餘人參加開幕式。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致辭。(圖片來源:湖北省臺辦)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對臺灣周的舉辦表示祝賀。他肯定了湖北省委省政府對臺交流合作的高度重視。張志軍說,湖北·武漢臺灣合作周已持續舉辦十四屆,為促進臺灣同胞在湖北投資興業、擴大深化湖北與臺灣的交流合作搭建了重要平臺,取得了豐碩成果。我們希望各位臺灣同胞繼續通過這一平臺,獲得更多商機,取得更好發展,不斷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注入新的更大動力。
此外,張志軍著重就兩岸經濟交流合作談了三點看法:第一,我們不斷擴大深化兩岸經濟交流合作,誠摯歡迎臺灣同胞分享發展機遇。第二,我們積極踐行「兩岸一家親」理念,努力為臺灣同胞來大陸發展營造良好環境。第三,我們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團結廣大臺灣同胞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
張志軍表示,當前臺海形勢更加複雜嚴峻。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縱容推動「去中國化」「漸進臺獨」行徑,限縮兩岸交流合作,直接損害廣大臺灣同胞切身利益,嚴重威脅臺海和平穩定。希望廣大臺灣同胞特別是臺灣工商界朋友與我們一起,共擔民族大義,旗幟鮮明地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活動,維護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共同努力。
湖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蔣超良致辭。
湖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蔣超良向出席本屆臺灣周的各位嘉賓表示歡迎,他說,兩岸同胞是命運與共的血肉兄弟,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臺灣與湖北相隔千裡,但只要心相通,天涯若比鄰。近年來,湖北與臺灣人員往來越來越密切。臺灣有15萬湖北鄉親,湖北有65萬臺屬,有3000多位常駐臺胞。
蔣超良介紹,湖北省從推動經濟合作、鼓勵創新創業、加強文化交流、便利居住生活等方面,推出了62條惠臺具體措施,努力為臺企臺胞提供與湖北企業、湖北居民同等待遇,讓廣大臺企臺胞在湖北不僅有安全感,發展有成就感、生活有幸福感,真誠歡迎臺企臺胞,紮根湖北,分享湖北機遇,共享美好未來。
中國國民黨前副主席胡志強。(圖片來源:湖北省臺辦)
代表了「半個湖北人」的中國國民黨前副主席胡志強表示自己踏上湖北的土地時心中無限感動。胡志強提出「一江兩和(合)三中心(上海、武漢、重慶)」概念。其中「兩和」的含義是兩岸「和平」與「合作」,希望臺胞能夠積極投資湖北,參與湖北經濟建設發展,做到和平共處與合作共贏。
臺灣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圖片來源:湖北省臺辦)
臺灣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在致辭中說,國臺辦推出「31條」後,湖北省加碼推出惠臺62條,給臺灣青年就業、創業提供了很多便利措施,臺胞在湖北的投資人數和生活質量飛速上升,湖北也成為中西部地區臺商最重要的投資聚集地。賴正鎰鼓勵年輕人到湖北創業,推動兩岸民間更緊密的交流合作,相信未來鄂臺還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他表示,兩岸關係只有在「九二共識」的框架下才能拉近。
湖北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曉東主持開幕式。
張志軍為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湖北)授牌。(圖片來源:湖北省臺辦)
隨後,湖北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曉東宣布第十五屆武漢臺灣周正式開幕。國臺辦經濟局負責人宣讀國臺辦批准湖北成立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的正式復函。張志軍為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湖北)授牌,據了解,湖北省獲批的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是全國第三家、中部首家。合作區將採用「一區三園」模式,整合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黃石經濟開發區、仙桃高新技術開發區三大產業園區,未來將圍繞生物科技、電子信息、精密製造等產業與臺灣進行深度對接,推進鄂臺產業融合向高質量發展。
本屆臺灣周以「共享機遇,推進融合,聚力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在武漢設立主會場,並分別在宜昌、黃石、荊門三市設立分會場,期間舉辦19場主體活動和專題活動,涉及經貿合作、青年互動、基層交往、文化交流等方面。
責任編輯:邱夢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