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莎白一世( 1533 ? 1603 年),英國都樣主朝的最後一任、也是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君主( 1558 ? 1603 年在位 》 . 1533 年,伊莉莎白一世出生在英國的格林威治,她的父親就是著名的亨利八世,此人因實行宗教改革而成為英國乃至歐洲歷史上相當有影響力的一位國王。她的母親安娜 · 波琳是亨利的第二個妻子,由於亨利八世和安娜 · 波琳的婚姻一直得不到英國國會的承認,所以伊莉莎白也一直被認為是私生子。
在伊莉莎白兩歲的時候,安娜王后再次懷孕。不幸的是,亨利八世此時已經開始厭倦這位妻子.並另覓新歡。於是心驚膽戰的安娜寄希望於自己生出一位皇子以避免重蹈前王后凱薩琳的彼轍。由於終日在驚惶中生活,安娜流產了一一是個已經成形的男胎.亨利八世勃然大怒,讓武士們從格林威治宮裡把正在養身體的安娜王后拖了出來,關進了陰森可怖的倫敦塔.後又借題發揮,把曾經人宮安慰表妹的安娜的表兄喬治也捉了起來,隨即以通姦罪為名將二人送上了斷頭臺,此時的伊莉莎白年僅 3 歲。半個月之後,亨利八世又迎娶了他的新王后.儘管如此,伊莉莎白還是在皇室中生活,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幼小的伊莉莎白顯得異乎尋常的早熟和敏感.據說,在為人處事方面,她 8 歲時的表現就已經超過了 40 歲的女人。
她知道怎麼保護自己,怎樣討人喜歡為了討好父親和繼母,她從來不在仁何人面前提到自己慘死的母親.她書至還學會了精良的手工,為弟弟做衣服,為父親和繼母製作小禮物。與此同時,伊莉莎白如饑似渴地學習各種知識,如同一塊海綿,把她能夠接受的全部吸收進去.她能說希臘語、法語、憊大利語,而且都像她的母語英語一樣流利。另外,她對神學和音樂、文學也掌握得十分熟練,還能翻譯難度極大的法文詩,以至於有些研究者認為她就是莎士比亞戲劇的真正作者。在她那個時代,如此學識淵博的年輕貴族小姐,簡直就是鳳毛麟角。 1547 年,當伊莉莎白 13 歲的時候,亨利八世死了.繼位的是伊莉莎白同父異母的弟弟愛德華六世,但他執政沒幾年也死了。隨後,伊莉莎白同父異母的姐姐瑪麗即位。
在這位瑪麗女王統治期間,英國恢復了羅馬天主教,她還下令迫害國教徒,據說大約有 300 人被處以死刑,這使她燕得了「血腥瑪麗」的不光彩的綽號.更不幸的是,由於伊莉莎白的毋親安娜 · 波琳當年為了維護自己女兒的利益,曾讓正迷戀著她的亨利八世強迫已近成年的瑪麗去做要兒伊莉莎白的侍女,並促使議會通過了一項 《 繼承法案 》 ,將王位繼承權全部歸屬給了自己的孩子。因此,當時的瑪麗曾受了不少委屈。登上王位後,報復心極強的瑪麗立即找藉口逮捕了伊莉莎白,並將其關押在倫教塔內。伊莉莎白後來雖然被釋放了出來,但在一段時期內仍處於危險之中。 1558 年瑪麗死去, 25 歲的伊莉莎白終於繼承了王位,即伊莉莎白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