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彙算清繳明年3月啟動,來算算你可以退多少稅?

2020-12-15 騰訊網

國家稅務總局今日發布徵求意見稿,明確了3種無需辦理年度彙算清繳的情形及2種需要辦理的情形,同時對辦理時間、方式、渠道等作出明確。

新京報訊(記者 姜慧梓)國家稅務總局12月14日發布公告,就辦理2019年度個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事項公開徵求意見,明確需要補稅但年綜合所得不超過12萬元或者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的可免申報。

明年3月1日至6月30日將迎來我國個稅史上首次彙算清繳。國家稅務總局今日發布徵求意見稿,明確了3種無需辦理年度彙算清繳的情形及2種需要辦理的情形,同時對辦理時間、方式、渠道等作出明確。徵求意見時間為2019年12月14日至26日。

今年1月1日,新修改的個人所得稅法全面實施,這次個稅改革,除提高「起徵點」和增加六項專項附加扣除外,還在我國歷史上首次建立了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

彙算清繳是新稅制落地的配套保障措施,也是國際通行做法。 「徵求意見稿細化了彙算清繳工作的基本遵循,明確了涉稅各方的權利和義務,此次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將進一步推進建立現代個人所得稅制度,促進社會公平。」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說。

釋疑1

「多退少補」怎麼算?

個稅彙算清繳實行「多退少補」,徵求意見稿給出了計算公式:2019年度彙算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公益性捐贈等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乘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2019年已預繳稅額。

需要注意的是,依據此次個稅改革,綜合所得僅包括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四項所得,不包括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財產租賃、財產轉讓、偶然所得。這部分可以不併入綜合所得的收入,不在年度彙算清繳的範圍內。比如,全年一次性獎金、解除勞動關係、提前退休、內部退養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以及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等。

同時,依據稅法規定,2019年度彙算僅計算並結算本年度綜合所得的應退或者應補稅款,不涉及以前或往後年度。

對仍有部分納稅人不清楚自己全年綜合所得,或者難於計算的情況,稅務機關會在2020年彙算前,通過個稅APP或網頁端為納稅人提供申報表預填服務,納稅人若對預填結果沒有異議,系統會自動計算出應補或應退稅款。

此外,納稅人還可向扣繳單位詢問已發放收入和已預繳稅款的情況;或者登錄電子稅務局網站,查詢本人2019年度的收入和納稅申報記錄。

釋疑2

哪些人無需辦理彙算清繳?

徵求意見稿明確,需要補稅但年綜合所得不超過12萬元或者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的,以及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一致或不申請年度彙算退稅的,不需辦理年度彙算清繳。

也就是說,納稅人只要綜合所得年收入不超過12萬元,不論補稅金額多少,均不需辦理年度彙算;納稅人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不論綜合所得年收入的高低,均不需辦理年度彙算。

如果納稅人平時已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完全一致,不需要補稅或退稅,自然無需辦理年度彙算;或者納稅人自願放棄退稅,也可以不辦理年度彙算。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教授李旭紅介紹,一般來講,只要納稅人平時已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不一致,都需要辦理年度彙算。但為減輕納稅人負擔,國務院專門明確了對部分中低收入納稅人免除年度彙算補稅義務的政策。

記者注意到,此前,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暫定兩年內對年綜合所得不超過12萬元或年度補稅金額較低的納稅人,免除彙算清繳義務。此次徵求意見稿對此進行了具體明確,補稅金額較低的標準被劃定為不超過400元。

釋疑3

哪些情況可申請退稅?

針對需申請退稅的納稅人,徵求意見稿分為4種情形。

如果年度綜合所得收入額不足6萬元但已預繳個人所得稅,可申請退稅。

比如,某納稅人1月領取工資1萬元、個人繳付「三險一金」2000元,假設沒有專項附加扣除,預繳個稅90元;其他月份每月工資4000元,無須預繳個稅。彙算清繳時,由於按照全年綜合所得納稅,納稅人年收入額不足6萬元無須繳稅,因此預繳的90元稅款可申請退還。

如果年度中間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適用的預扣預繳率高於綜合所得年適用稅率,可申請退稅。

比如,某納稅人每月固定一處取得勞務報酬1萬元,適用20%預扣率後預繳個稅1600元,全年繳稅19200元;彙算清繳全年算帳,全年勞務報酬12萬元,減除6萬元費用(不考慮其他扣除)後,適用10%的綜合所得稅率,全年應納稅款3480元。因此,可申請15720元退稅。

如果2019年度有符合享受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但預繳稅款時沒有扣除的,也可在年度彙算清繳時進行申報,補充享受稅前扣除優惠政策。

比如,某納稅人每月工資1萬元、個人繳付「三險一金」2000元,有兩個上小學的孩子,按規定可以每月享受2000元(全年24000元)的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但未填報導致沒有享受稅前扣除,全年預繳個稅1080元。其在年度彙算時填報了相關信息後可補充扣除24000元,扣除後全年應納個稅360元,按規定其可以申請退稅720元。

如果因2019年中就業、退職或者部分月份沒有收入等原因,導致前後稅收優惠政策不一致的,相關扣除政策享受不充分的,可申請退稅。

比如,某納稅人於2019年8月底退體,退休前每月工資1萬元、個人繳付「三險一金」2000元,退休後領取基本養老金。假設沒有專項附加扣除,1-8月預繳個稅720元;後4個月基本養老金按規定免徵個稅。全年看該納稅人僅扣除了4萬元減除費用(8×5000元/月),未充分扣除6萬元減除費用。年度彙算足額扣除後,該納稅人無需繳稅,因此可申請退稅720元。

此外,沒有任職受僱單位,僅取得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需要通過年度彙算辦理各種稅前扣除的;或者有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捐贈支出,但預繳稅款時未辦理扣除等情形都可以申請退稅。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樊勇表示,依法申請退稅是納稅人的權利。從充分保障納稅人權益的角度出發,只要納稅人因為平時扣除不足或未申請扣除等原因多預繳了稅款,無論收入高低,無論退稅額多少納稅人都可以申請退稅。

釋疑4

哪些情況需要補稅?

此外,針對需要補稅的情形,徵求意見稿作出具體說明,即只有2019年度綜合所得收入超過12萬元且年度彙算補稅金額在400元以上的納稅人,才需要辦理年度彙算並補稅。

比如,取得兩處及以上綜合所得,預繳稅款時重複扣除了基本減除費用;或者除工資薪金外,納稅人還有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各項綜合所得的收入加總後適用稅率提高,已預繳稅款小於年度應納稅額等情形。

樊勇強調,補稅是納稅人的義務。規定只有綜合所得年收入超過12萬元且年度彙算補稅金額在400元以上的納稅人,才需要辦理年度彙算並補稅,是從有利於納稅人的角度出發,對年度彙算補稅作出的例外性規定。

釋疑5

如何辦理個稅彙算清繳?

徵求意見稿提出三種方式,即自己辦、單位辦、請人辦。

對於自行辦理,稅務機關將通過個人所得稅手機APP、網頁端、12366自然人專線等渠道提供涉稅諮詢,幫助納稅人順利完成年度彙算。對於因年長、行動不便等獨立完成年度彙算存在特殊困難的,納稅人提出申請,稅務機關還可以提供個性化年度彙算服務。

納稅人也可選擇由單位代辦,並應及時向扣繳義務人(單位)提供本人除本單位以外的2019年度綜合所得收入、扣除、享受稅收優惠等信息資料,並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

「請人辦」指可以委託涉稅專業服務機構或其他單位及個人代辦。選擇這種方式,受託人需與納稅人籤訂委託授權書並妥善留存,明確雙方的權利、責任和義務。

辦理渠道方面,納稅人可選擇線上或線下兩種渠道辦理。納稅人可優先通過網上稅務局(包括個人所得稅手機APP)辦理年度彙算,稅務機關將按規定為納稅人提供申報表預填服務,也可以通過郵寄方式或到辦稅服務廳辦理。

此外,按照方便就近原則,納稅人自行辦理或受託人為納稅人代為辦理的,向納稅人任職受僱單位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有兩處及以上任職受僱單位的,可自主選擇向其中一處單位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人沒有任職受僱單位的,向其戶籍所在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

釋疑6

如何辦理退稅、補稅?

徵求意見稿明確了納稅人獲取退稅、辦理補稅的方式和渠道。如果年度彙算後有應退稅額,納稅人可以申請退稅。只要納稅人在申報表的相應欄次勾選「申請退稅」,即完成了申請提交。退稅款將直達個人銀行帳戶。

需要注意的是,為避免稅款不能及時、準確退付,納稅人要準確填寫身份信息資料和在中國境內開設的符合條件的銀行帳戶。納稅人未提供本人有效銀行帳戶,或者提供的信息資料有誤的,稅務機關將通知納稅人更正。

此外,對2019年度綜合所得年收入額不足6萬元,但因特殊原因被預扣預繳了個人所得稅,稅務機關將提前推送服務提示、預填簡易申報表,納稅人只需確認已預繳稅額、填寫本人銀行帳戶信息,即可通過網絡實現快捷退稅。

納稅人辦理年度彙算需要補稅的,可通過網上銀行、POS機刷卡、銀行櫃檯、非銀行支付機構等轉帳方式繳納應補稅款。

【解讀】

個稅彙算清繳起到了調節收入分配的重要作用

明年3月將啟動我國個稅史上首次個稅彙算清繳。個稅改革全面落地在經過提高起徵點、專項附加扣除兩步以後,進入到最後一個關鍵環節。

樊勇介紹,按照稅法規定,納稅人平時取得綜合所得時,仍需要依照一定的規則,先按月或按次計算並預扣預繳稅款,這幾乎是世界上所有開徵個人所得稅國家的普遍做法。過去我國實行分類稅制時一直是這樣做的,一筆一清,年終不再進行彙算清繳。

但實踐中情形十分複雜,無論採取怎樣的預扣預繳方法,都不可能使所有的納稅人的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完全一致,兩者之間會產生「差額」。

比如,年度中間,納稅人取得綜合所得的收入波動過大或時斷時續,在收入較高或有收入的月份按規定預繳了稅款,但全年綜合所得的收入總計還不到6萬元,減去基本減除費用6萬元後,按年計算則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

實施綜合稅制後,上述情況中平時已預繳稅款會在年終彙算時退還給納稅人,實際應繳納稅額更加準確。同時,包括大病醫療支出等一些扣除項目只有在年度結束才能確切知道支出金額,這部分扣除也可以通過年度彙算來補充享受或正常辦理,提醒納稅人「查遺補漏」,充分享受改革紅利。

樊勇認為,這是落實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調節過高收入」要求的具體措施,綜合所得按年計稅,解決了一次性收入過高、月度收入不均衡的問題,在籌集財政收入、調節收入分配、促進社會公平方面有重要作用,同時也是減稅降費重要舉措。

新京報記者 姜慧梓

相關焦點

  • 年度個稅彙算清繳怎麼算怎麼辦?完整解讀來了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年度個稅彙算清繳怎麼算怎麼辦?國家稅務總局完整解讀來了12月14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於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事項的公告(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明確了辦理年度彙算清繳的內容、時間、方式等,同時指出納稅人需要補稅但綜合所得年收入不超過12萬元的、納稅人年度彙算需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的,可免於辦理彙算清繳。
  • 個稅彙算清繳能退多少稅?怎麼跟2019年交的稅金不一樣?
    但是年度彙算清繳的時候一算,發現全年的綜合所得收入額(工資+勞務報酬)並沒有達到10%預扣率的檔次,那麼此時按照對應的個稅預扣率來交稅,算出應該交300塊錢就行,那麼就可以申請退200塊的稅。2. 一定要有受僱單位才能申報個稅彙算清繳嗎?我去年沒有工資薪金所得,只有特許權所得,還能申報嗎?
  • 麻辣財經:多退少補,史上首次個稅彙算清繳來了!
    「趕緊去查詢一下,看看自己能退多少。」 隨著我國稅收史上首次個稅彙算清繳啟動,不少人在微信群裡曬出了退稅「成績單」:有的人退了幾十元,有的居然退了幾千元。當然,還有的人交的稅不夠,需要補繳。 「別的小夥伴都辦理退稅了,我們這兒怎麼還沒開始?」看到別人拿到了退稅款,一些急性子的人也沉不住氣了。
  • 2019個人所得稅彙算清繳怎麼算?附計算公式
    2019個人所得稅彙算清繳怎麼算?0,有應補稅額;  ③結果<0,有應退稅額。  涉及到退稅或者補稅的人,需要進行彙算清繳。如果不想申請退稅,可以不用進行年度彙算。  【小貼士】  1、什麼是綜合所得?  綜合所得共包括四項: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 北京斜槓青年私董會:個稅彙算清繳,退的稅一年的口紅錢都夠了!
    那快快看過來,小編這邊辦理完個稅彙算清繳退的錢夠買今年一年的口紅了。自從2019年新個稅法實行以來,好多人還不明白新個稅是怎樣計算的。相比較之前,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所需要交的稅變少了,新個稅是按年計稅的,通過年算方式可能幫你省下一大筆錢。
  • 核定稅率的個體戶要做個稅的彙算清繳嗎?
    >勞務報酬平時是預交個稅。彙算清繳的時候,才可以把附加扣除項填上麼?勞務報酬和稿酬所得,特許經營權所得這三項合併納入綜合所得?   A:不是的,當月申報時候可以填寫專項扣除,彙算清繳時候再看哪些可以扣除哪些不能扣除,個稅少補多退。
  • 按年算帳多退少補,稅務總局就個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徵求意見
    按年算帳多退少補,稅務總局就個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徵求意見 14日,國家稅務總局公布了《關於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事項的公告(徵求意見稿)》,即日起至26日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明年
  • 小心個稅退稅變偷稅!彙算清繳8個超重要注意事項
    退稅額為0的話,可能是計稅方式不對,當界面跳轉到0的時候,嘗試返回上一步,選擇工資薪金,可以修改計稅方式,然後重新計算。如下圖所示▽可能部分員工還會存在疑問,為什麼我需要補稅?個稅「多退少補」是怎麼算的?
  • 關乎錢袋子:個稅彙算清繳來了 多種情況可申請退稅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關乎錢袋子 個稅彙算清繳政策定了個稅關乎居民的錢袋子,一向受到公眾關注。2019年12月31日,經過多日的徵求意見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事項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正式對外發布。
  • 個稅彙算清繳退稅 個稅退稅怎麼退?
    個人可以從稅務局拿到退稅?小編一聽到這個消息一開始也是蒙圈的,我們國家什麼時候個人可以退稅啦?通過個稅年度匯,假如小明每個月收入1萬勞務報酬,到年底算一算竟然可以退稅18120元!  這麼好的事兒該怎麼辦呢?為了回答上述問題,我們邀請中瑞方勝公司高級財稅顧問孫曉川老師,為大家抽絲剝繭講述如何拿回我們的退稅!
  • 個稅彙算清繳即將到來:退稅多於補稅 涉及1億人
    不久後,個稅彙算清繳具體辦法將公開徵求社會意見。彙算清繳多退少補大多數個人已經在每個月由公司預扣預繳了個稅,為何全年結束後還需要彙算清繳呢?這主要與2019年新個稅法相關。新一輪個稅改革不僅讓不少納稅人比之前交更少的稅,增加了收入,個稅體制本身也有了根本性變化。
  • 個稅彙算清繳將至:涉及近億人 將以退稅居多
    彙算清繳多退少補大多數個人已經在每個月由公司預扣預繳了個稅,為何全年結束後還需要彙算清繳呢?這主要與2019年新個稅法相關。新一輪個稅改革不僅讓不少納稅人比之前交更少的稅,增加了收入,個稅體制本身也有了根本性變化。
  • 快來算帳!個稅彙算清繳進行中 看你能退多少錢!
    目前2019年個稅彙算清繳已經開始,所謂彙算清繳是指在已經預繳稅款的基礎上「查漏補缺、匯總收支、按年算帳、多退少補」。簡單來說,如果你2019年預繳稅額大於實際應納稅額,就可以申請退稅了!不少網友已經成功申請,少則幾十幾百,多則四五千!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 2019年度個稅彙算清繳開始!怎麼計算,哪些情況可退稅都在這裡!
    也就是說,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綜合所得,按年算帳、多退少補。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又開始了,最近,朋友圈裡都開始議論,這次你能退多少稅,你要交多少稅。那麼今年,關於個稅年度彙算,有一些關鍵點要和大家說一下。這次的退稅時間截止至6月30日,過期不候!哪些人需要辦理彙算清繳?
  • 按年算帳多退少補 你的年度個稅應該是怎麼算?
    來源:央視原標題:按年算帳 多退少補 你的年度個稅應該是怎麼算?從小學起我們在數學課上就學習計算個人所得稅的問題。那時你或許還困惑:小孩子為什麼要為大人操心。如今,小孩子也長大了……快來按步驟算算2019年度個稅吧。
  • 明年工薪個稅採用累計預扣法 個稅繳多少怎麼算?
    明年工薪個稅採用累計預扣法 專家:能減少彙算清繳負擔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新修改的個人所得稅法將於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國家稅務總局日前發布公告明確了全面實施新個人所得稅法的徵管辦法,確保新舊稅制平穩過渡。
  • 國家給你發錢了!個稅年度彙算開始,看看你能退多少錢?
    你退稅了嗎?4月1日起,大家通過手機APP就能完成退稅或補稅!關乎你的錢袋子!隨著國內疫情的好轉,各地開始陸續開放個人綜合所得彙算清繳辦理通道。從4月1日起,全國各地已經全面開放彙算清繳辦理渠道,包括「個人所得稅」手機APP端和網頁WEB端辦理通道。年收入不超過12萬可免個稅彙算清繳。今天早上,有人成功退稅,也有人遇到系統開小差,還有人要求補繳稅款。
  • 有朋友問我,個稅彙算退的稅,公司如何做帳?
    這兩天發了一系列關於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的文章,大家也看到了,文章後面留言非常多,其實這也反應出大家都對這個事情的關心。確實,個人所得稅彙算涉及到每個取得綜合所得收入的人。 提問的人多了你就會發現各種問題都有,五花八門,腦洞大開,經常會有一些不按套路出牌的問題搞的我瞬間蒙圈。
  • 2020年個稅首次彙算清繳!個人申報還是企業申報?這四個點要注意
    個稅法修訂後,最大的變化就是:很多人都要從2020年3月1日開始,做2019年的個人所得稅彙算清繳。 如今,2019年已進入最後2個月倒計時,面對明年有史以來第一次個人所得稅彙算清繳,想必大家也是滿腹疑問。
  • 快來算帳!個稅彙算清繳進行中 看你能退多少錢!
    目前2019年個稅彙算清繳已經開始,所謂彙算清繳是指在已經預繳稅款的基礎上「查漏補缺、匯總收支、按年算帳、多退少補」。簡單來說,如果你2019年預繳稅額大於實際應納稅額,就可以申請退稅了!不少網友已經成功申請,少則幾十幾百,多則四五千!驚不驚喜,意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