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舟船的類型,及其用途與特點,發揮了不同的作用
隋唐時期,舟船的類型已經形成比較完善的體系。根據船隻的用途,在此將其分為戰船、漕船、遊船、商船、客船、貨船。
戰船:隋唐時期,戰船在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其種類也較多。唐人李筌在其兵書《太白陰經》中將戰船列為六種:樓船、蒙衝、鬥艦、走舸、遊艇、海鶻。
樓船:樓船是一種大型戰船,載重量大,裝備齊全。蒙衝:蒙衝背蒙皮革,將船身全封閉以起到防禦作用。船體設有弩窗、矛穴,用以進攻。蒙衝船小巧靈便,利於速進,水戰時中往往會起到出其不意攻其無備的效果。鬥艦:鬥艦是水軍的主力戰船之一。根據記載鬥艦船身有船牆、船棚,前後左右樹列牙旗、幟幡、金皷。走舸:走舸是速度最快的一種戰船,因為其棹夫多,戰卒少,所以船速如飛。遊艇:遊艇是一種小艇,船上並無女牆,船速快。海鶻:海鶻船船如其名,行如海鶻,舷下左右置浮板,形狀如鶻翅,其作用是穩定船體,使得海鶻船即便在滔天巨浪中也不會傾覆。
樓船、蒙衝、鬥艦、走舸、遊艇、海鶻是最主要的六種戰船,根據其船體設計特點及裝備的不同在水戰中發揮不同的作用。樓船船體較大,是大型戰船,適合大規模水戰。 漕船是用來運輸漕糧的船隻。安史之亂後,「東南,國用所出。」唐政府開始重視漕運。官府有時也從民間徵用船隻運輸漕糧。官府有時也從民間徵用船隻運輸漕糧。《通典》記載裴耀卿奏曰:「臣請於河口置一倉,納江東租米,便放船回,從河口即分入河洛,官自僱船載運。」這裡說的「官自僱船」自然指的是由官方僱傭百姓之船。
遊船最大的特點是製造精美,也因此製造費用較高。遊船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龍舟。龍舟比普通遊船更為富豪華麗,隋煬帝的龍舟是一隻龐大的船隊。遊船的製造費用高,隋煬帝所造龍舟雕梁畫棟,窮盡奢侈,普通的遊船花費也是不菲。由於遊船的製造頗為耗費,因此遊船的數量並不多。
唐代商船眾多,唐代商船的船艙被分割成多個艙位,便於裝卸貨物,在造船工藝中被稱為水密隔艙。出土的唐代船隻中已經採用水密隔艙技術,揚州施橋鎮出土的唐代兩條,其中的船分為 5 個大艙和若干小艙。江蘇如皋出土的唐代木船,全船分為 9 個艙,艙房設有間隔板,結構緊固。從泉州出土的南宋船隻,我們可以更好的看到水密隔艙的作用。貨主們可以同時在各艙裝貨、卸貨,既提高了裝卸貨效率也便於貨物管理。
客船形制多樣,不同地區的客船形制也不一樣。這是因為不同水域的水況不同,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船工根據積累的經驗總結出本地河流的水況特點,再根據這些特點對船隻進行改造,久而久之就形成具有本地特色,適應本地水域航行的船隻。客船和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極大方便。
隋唐時期有專門從事貨物運輸業的船隻。從船體設計來看,無論哪種船型,中國古代的船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即船的最寬處在船體中部靠後。這一特點被稱為仿水鳥式。相比起來西方船舶的最寬位於船體中部靠前的地方或者縱向中軸線的正中處。陳忠所僱用的船是專門從事僱傭運輸業的貨船。楚州造船業發達,又是水運交通要道,因此這種貨船很多。客船和貨船,一為載客,一為載物,但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有很多船隻是客貨兩用,這樣的船比單純的客船或貨船數量應該更多。從船體設計來看,無論哪種船型,中國古代的船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即船的最寬處在船體中部靠後。這一特點被稱為仿水鳥式。相比起來西方船舶的最寬位於船體中部靠前的地方或者縱向中軸線的正中處。西方人造船則是仿魚式,稱「鱈頭鯖尾」,形象的來說即是頭大尾小。客觀來說,仿水鳥式造船更為科學合理,對於中西方的船舶體型差異,1840 年西方就有人注意到,並且解釋它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最好的船體,是用船來做模型的,向頭的一端常常比較大,但是中國人卻模仿蹼足水鳥,它們浮水的時候,把最寬的部分放在後面。在這一方面,他們是精明的,因為水鳥像船一樣,是浮在空氣跟水的兩種介質之間的,而魚卻只能在水裡遊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