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投資者們再次見證歷史,全球金融市場暴跌,境況慘烈!
據不完全統計,已有美國股市、巴西股市、加拿大股市、泰國股市、菲律賓股市、巴基斯坦股市、韓國股市、印尼股市、墨西哥股市、哥倫比亞股市、斯裡蘭卡股市,共計11個國家股市12日發生「熔斷」。如果加上此前交易日中出現過熔斷的科威特股市,近一周已有12個國家的股市出現因暴跌觸發熔斷機制的情況。
3月12日,或將成為見證歷史的「全球股市熔斷日」。
全球股市集體下跌,美股跌入熊市
截至昨日收盤,美國三大股指均下跌近10%,至此美國三大股指全部跌入熊市區間。這也表明,美國總統川普及美聯儲的「救市」措施全部失效。
歐洲市場也不例外,多國市場觸發熔斷。以市值計算,昨夜,全球主要市場市值損失超過5萬億美元,相當於36.4萬億人民幣,甚至超過日本的GDP。
在業內人士看來,全球資本市場的下跌,不僅僅是受到疫情全球蔓延的影響,更重要的原因,在於2008年以來全球貨幣寬鬆所產生的一系列新問題以及美國經濟自身泡沫和脆弱性。
值得注意的是,昨夜,美聯儲一度出手幹預進行救市,給市場注入了5000千億美元的流動性,股指曾一度急速拉升差點翻紅,但最終市場卻並沒有買美聯儲的帳。
事實上,由於應對疫情不給力,美股現在已經演變為「信心危機」。單純的注入流動性是治標不治本,這也是昨夜美聯儲救市失敗的原因所在。
A股能否成為避風港?
國際股市暴跌,A股能否獨善其身依然是目前國內投資者最為關注的問題。
由於外盤影響,A股今日大幅低開,滬指開盤一度跌超4%,兩市3000多隻個股飄綠。
但是,多數機構認為,美股暴跌對A股的影響是短暫的,A股目前並不具備大跌的基礎條件。
「中國經濟相對好於海外經濟體情況,人民幣資產出現一定的避險特徵,包括A股在內的國內資本市場表現會好於海外市場。」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向記者表示,「但也要警惕,如果海外經濟大幅下行,可能導致中國產業鏈、出口進一步受損,對中國經濟、A股造成衝擊的影響。」
「隨著復工復產的開始,中國將領先全球率先經濟復甦。A股市場避風港功能也將在中長期配置上體現。」華鑫證券認為,3月將是一個來回拉鋸的行情,由於外圍市場較高的不確定性,或會有單日恐慌性的行情,但並不可持續,反而是一次布局的機會。
綜合整理自:證券時報、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