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易旅遊綜合)其實韓國和中國的春節非常相似,他們也是農曆一月一日過春節。韓國人也講究回家過年,所以咱們在忙著往家裡趕的時候,他們也在春運途中遭遇艱辛。
每年約有3000萬韓國人從韓國各大城市回鄉探親、與家人團聚,並依照傳統祭拜祖先等。這幾乎佔了總人口的60%,因此也被稱為春節「民族大移動」。
除了過年日子一樣,這放假天數也是完全一致,只有三天,也是韓國節假日裡放假天數最長的。╮( ̄▽ ̄)╭
說來咱中國人一到過年就被這春運買票、家長逼婚和給小輩發紅包弄得焦頭爛額、財物散盡。其實這韓國人也不例外!
他們也要通宵去火車站排隊,只為求得一張回家的火車票。
他們回家也要給小輩發壓歲錢。韓國一就業論壇的調查顯示,韓國職場人士今年預計平均每人要發放16.9萬韓元的壓歲錢,將近1000元人民幣,實際情況因年齡大小、是否結婚以及性別而不同。其中男性的平均紅包預算是20萬韓幣左右,比女性高出約7萬韓幣。
其實錢包被掏空了也沒什麼,還可以來年再掙嘛!可是回家被問東問西、逼婚、逼相親的,不知道對單身狗要造成多少點傷害。
韓國年輕人也同樣面臨這樣的困境。韓國一家購物網站在對旗下7000多名會員做了一項以春節為主題的調查,「春節假期你最需要的東西是什麼?」,53.6%的人回答「只想舒舒服服地躺著休息」。是啊,放過我們這些單身狗吧,我只想靜靜。
那麼韓國人過年吃什麼呢?
韓國人的風俗是三十之前一定要回家,而三十當天所有的飯店都是不開門的。所以,他們的年夜飯都是自家動手,並在家裡就餐。他們認為春節是祭奠祖先、傳承孝道的大事。連飯店老闆都說,既然家家戶戶都回家過年,廚師和服務員也不能例外。回家祭祖與開業賺錢相比,還是前者更重要。
韓國的年夜飯講究很多,最大的特點是飯菜一律為傳統飲食,而且全部出自媳婦之手。全家要吃「五穀飯」,即雲豆、大豆、小豆、黑豆和大米混合做成的米飯。另外還要做「打糕」,包韓式「饅頭」。主菜除烤肉外,還要擺上十幾種山野菜或泡菜。
初一早上最重要的活動是祭祀祖先。
韓國人春節消費比平時大為增加,一些商品價格也上漲。韓國人祭祀時都喜歡用大而好的水果,一個蘋果或者梨差不多要2000多韓元,約合人民幣15元。這個平安夜的蘋果差不多一個價了!
祭祀之後,才能吃第一餐——米糕片湯。韓國人把春節食品統稱為「歲餐」,米糕片湯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道。韓國有個說法,吃了這米糕片湯才算長一歲,不吃就不算長大。
看起來,也是蠻清淡的嘛!韓國的米糕和中國的年糕大同小異,也有「蒸糕」和「打糕」兩種。
你家過年除了餃子、湯圓和年糕之外,還會吃什麼不一樣的東西嗎?
責編:江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