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之首的泰山,在我國山峰中有著崇高的地位,它以其雄峻和歷史人文而聞名於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人常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說,山東人常常掛在嘴邊的是「登泰山保平安」。
這樣一個被世界和世人推崇的5A景區,也有許多人登泰山之後發出感慨,泰山沒有想像的美,其實這樣想的人是因為沒有去仔細了解泰山的文化和歷史,泰山之美不僅僅是它雄峻迤邐的風光,它的文化和歷史底蘊才是泰山備受敬仰和值得觀賞的地方!泰山一路走來,幾乎就是一部史書,不說傳說中的黃帝登山,舜帝馴狩,有記載能查到史料的從始皇帝起到乾隆帝就有27次封禪大典,你說泰山是一部史書是不是毫不誇張。
歷史太長,故事太多,今天不說這些,單就泰山極頂的玉皇殿說一說。來過泰山的都知道泰山極頂玉皇頂,也知道規模宏大的碧霞祠,但是很少有人認真看一下位於極頂的玉皇殿,因為到了這兒大家都被周邊美麗的自然風光所吸引,匆匆進入一看,就去看雲山霧海了。
巍巍泰山,被歷代皇帝所尊崇,史料中記載無數,但是位於泰山極頂的玉皇殿始於何時卻成了一個謎,你說這是不是一個奇怪的現象。史料記載中只有明朝重修一事,還有神龕上匾額題「柴望遺風」,說明遠古帝王曾於此燔柴祭天。
玉皇殿位於泰山極頂玉皇頂,而玉皇頂是因為玉皇殿而得名,原來這裡被稱為太平頂,也有稱為天柱峰,有人說泰山不是有個天柱峰嗎?沒錯,泰山有不僅有天燭峰,還有大小天燭峰各一呢,注意這個是「燭」,而不是「柱」。
玉皇廟之前有一個同樣不知道誰立的無字碑,有人說是始皇帝所立,也有人說可能是武則天所立。但據歷史學家們分析,最大的可能性是漢武帝所立。不過都是分析,卻無據可查,亦沒有史料佐證。無字碑為誰所立也成了一個謎。
一個玉皇殿就有兩處謎題了,你說泰山文化和歷史是否讓人難以釋懷?
接著看玉皇殿,它是有由山門、玉皇殿、觀日亭、望河亭、東西配殿組成。殿內供奉掌管三界之主神萬天帝主——玉皇上帝,為道教神廟。玉皇上帝也就是民間傳說中的老天爺,也稱為玉皇大帝。這就是為什麼民間一直有「登泰山保平安」的由來。
玉皇殿山門上有「勅修玉皇頂」五個大字,進入門口後,中間是一個掛滿許願鎖被青石柱圍起來的許願池,而中有一個石碑刻有「泰山極頂1545」字樣,這是說此處是泰山最高處,海拔1545米,不過大家千萬不要被這個碑刻所誤導,國家測繪局2007年公布的數據顯示泰山海拔為1532.7米,因碑刻時間早於此,而沒再修改。
玉皇殿內還有諸多碑刻石刻譬如:乾隆庚寅年重鐫「古登封臺」碑;郭沫若同志詩刻碑「麓下培樓視,登臨始覺奇。危巖森壁壘,盤道上天梯。雲霧移時合,雷霆指路迷。我來登 極頂,果見眾山低。」;清順治年間的「惟天在上」碑;「天左一柱」碑刻等等。
玉皇殿一處讓我們看到的千古之謎就有兩處無法講清楚,其實泰山謎題還有很多比如著名的石刻「如意」、「二蟲」等等。有故事有歷史本身就是文化的傳承,泰山作為歷代皇帝封禪祭天之所,地位之崇高可想而知,而竟然還有許多史料語焉不詳的地方,你不覺的奇怪嗎?
回過頭來再說泰山,泰山的文化底蘊甚於它的自然景觀,當然泰山的自然景觀如果延伸到山東境內,抑或華北地區來看,它依然是一種大氣蓬勃,神韻動人的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