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天的還是嫩雞,160天的是成年雞,到了200天就是中年雞了,300天的雞那就成精了!」廣東清遠,潤生農場負責人張洪方苦笑道。
清遠雞出欄一般分兩檔,120天的雞已經成年,168天的雞通常下過一兩次蛋,肉質更有韌性。而張洪方的農場裡,快1歲的雞有近3000隻。
養了25年清遠雞的鄧榮君,似有先見之明。一聽說武漢「封城」,就半價處理了所有存欄的雞,「都慌了!從來沒遇到這種情況。一邊雞賣不出去,一邊飼料拉不進來,再不賣,雞都會餓死山林。」
受疫情影響,著名的清遠雞銷路也受阻。
新冠疫情發生後,活禽交易被一刀切全面禁止。據國家肉雞產業技術體系預計,2020年一季度,因疫情造成的肉雞產業損失將達125億元。
廣東人愛吃雞,養得再多,也不夠老廣自己打牙祭。廣東人均禽類年消費21公斤,穩居全國第一。清遠雞作為雞中翹楚,以前農場外買雞的隊伍望不到頭。
疫情攪亂了廣東人的餐桌,也讓「高傲」的清遠雞,主動向全國吃貨發出求助。
據清遠市農業農村局統計,2019年清遠雞出欄近9000萬隻,受疫情影響,今年二三月共計有1500萬隻清遠雞出欄,大部分銷路受阻。
廣東人吃雞最講究,雞快老了,雞農急得作起打油詩。
張洪方和鄧榮君的養殖量大約都在10萬隻內,在清遠都屬於「散戶」。散戶騎著摩託載著雞,蹲在省道旁叫賣,「變成街邊叫花子」。沒那麼靈活的「大戶」,懵了。
雞農急,找市長;市長急,找院士;院士找阿里巴巴,阿里先派出「倚天劍」聚划算。
出面牽線的趙春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2018年受聘為清遠市政府顧問,幫助當地解決清遠雞產業標準化和供應鏈等難題。
幫清遠雞牽線的趙春江院士,經常深入田間地頭。
疫情發生不久,趙春江等30位農業院士與產業首席專家攜手阿里「愛心助農計劃」,將排查到的清遠雞等700多條滯銷農產品信息,與阿里進行產銷對接。
阿里旗下聚划算平臺,通過百億補貼和愛心助農兩大通道,幫扶清遠雞農。本周末,淘寶直播將接力上場,進一步拉動銷售。
「以往商超、酒樓客戶佔八成,個人消費者只佔兩成;現在和阿里合作,個人消費者佔到了八成。」清遠清農電商有限公司禽業部總經理張志煥驚喜地發現,把雞送上聚划算後,首次「觸電」效果不錯,客戶復購率達六成。
廣東天農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去年賣出3000萬隻清遠雞,號稱市面上每10隻清遠雞就有一隻產自天農。以前大多以活禽交易為主,今年受疫情影響只能屠宰後運走,目前每天的屠宰量是以往的3倍,線上大部分通過天貓、盒馬銷售。
截至3月11日,在全國率先啟動的淘寶愛心助農計劃,已為湖北等20多個省份緊急搭建農產品數字供應鏈,售出10.5萬噸滯銷農產品,佔全國線上線下應急銷售規模的八分之一。
近年來,阿里巴巴實施「畝產一千美金計劃」,聚合數字經濟體20多個業務力量,投入數字農業新基礎設施建設,形成阿里雲農業大腦、螞蟻金服普惠金融、鄉村智慧物流、村播帶貨等數字操作方案,有效破解當下的疫情困局,助推各地農業數位化轉型。
(來源: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