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直考合格早大的向同學的線上分享會大家還記得嗎?今天,東學君又邀請了向同學從選擇原因、備考過程以及筆試面試等方面再詳細聊聊她的直考經歷。
希望能給在備考中感到焦慮、或還沒決定如何去日本讀研的同學們一些建議~
【學員信息】
姓名:向同學
出身校:上海外國語大學
合格校:早稻田大學 教育學研究科
語言成績:N1 160+
(以下以第一人稱敘述)
為什麼選擇直考?
今年9月,我通過直考合格了早稻田大學教育學研究科的日語教育專業,幸福來的太突然,到現在我還有點懵。我是 從今年5月4日報名東京學術的課程,到出成績的9月25日,經歷了大概四個月。
選擇直考還是因為性價比。因為之前我在準備國內考研,考研失敗後還調整了一段時間,規劃出國的時間非常晚,所以情況有些特殊。
按照一般流程,花大量時間準備日本研究生(即國內旁聽生的概念),就算拿到內諾也必須去日本入學一年半載,再參加修士統一考試,合格之後第二年才能入學。一來一去,起碼一年半到兩年才能正式成為修士,一是經濟負擔比較重,二是實!在!太!耗!時!了!
另外就算成為教授的研究生,教授也幾乎不會單獨指導你。獨自旁聽學習需要自制力,而按照我對自己的了解,異國環境絕對會成為幹擾狀態的因素。
所以,我更傾向於把讀書的機會一次性牢牢握在手裡,減少一邊消耗時間金錢,一邊等待結果的雙重煎熬。
就直考這個話題跟大學老師談心時,老師說直考現在還不是主流,有難度,讓我做好準備。
老師的話沒有錯,可是考修士怎麼可能沒有難度呢?每個人的情況不盡相同,適時逼自己一把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把目標立在觸手可及的地方,才能激勵自己迅速轉換角色和狀態,快速地發生蛻變。去讀一年研究生也許可以作為「緩衝」,但是不管怎麼緩衝,該面對的考試是逃避不了的呀。
說實話,決定直考之前,我整個人非常頹廢,因為大三一門心思撲在國內考研上,所以失敗之後一時接受不了,光是調整心情就耽誤了大量時間,加上自己不夠堅決,沒有目標,畏縮不前。這也是我認為自己做的不夠好的地方。
好在後來做好了覺悟,也明白難度來源於我準備的太晚。 一旦下定決心,感覺好像直考也不是什麼難事,因為學習狀態上去了,效率就高了。
備考期間做了哪些?
四個月的備考時間裡,我只能高強度的趕同班同學上過的課,背他們之前早就背過的名詞解釋,所以我真的每天都很後悔為什麼之前浪費了那麼多寶貴的時間!!!
● 前期:夾縫中學習
最黑暗的是5、6月份,我一邊改畢業論文一邊實習,每天晚上8點才下班回來,一邊默默流淚一邊上課。 (這裡鄭重感謝幾位教務老師,真的全程監督幫助我學習,我每次深夜學習打卡的時候他們居然還沒休息!)
這兩個月我補了基礎課,聽冉老師講名詞解釋,了解日語教育專業的基礎知識框架,讀老師推薦的論文,思考自己的研究計劃怎麼寫。
6月中要忙學校的畢業手續辦理,6月底還去考了之前年少無知報的catti筆譯資格,7月初刷了N1。之後就是反覆跟冉老師討論推敲,終於在7月中出願之前堪堪改完了研究計劃書,趕完了課程,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狂背狂複習。
● 中期:背就一個字
8月,死亡背誦之月,我聽課的時候抄了一遍名詞解釋,8月用自己的話總結並打了一份精簡版Word文檔小冊子,列印出來隨身攜帶,勾畫背誦。反正就是背,往死裡背!
9月,差不多背了一遍多了,這個時候我看了歷年過去問的名詞解釋,能背的就默寫一遍,不能就抄一遍。
中旬前往日本,去塾裡面試指導 ,冉老師溫柔地幫我梳理了可能會問到的問題,我磕磕巴巴說不清,最後還是擠時間寫了稿子,背了背,免得我到時候過於緊張口齒不清。
衝刺期的記憶已然模糊,只有老師那句「名詞解釋千萬不能出錯啊」一直迴蕩在耳邊,所以我只幹了兩件事,一是熟悉我的研究計劃書,二就是背名詞解釋小冊子。小冊子就是我的命。
背的時候我是真的慌,但是冉老師說沒問題! (瘋狂為冉老師打call) 只要認真背肯定沒問題!所以我雖然慌,但還是沒放棄繼續啃書。這兩個月確實沒什麼可說的,就是背書,做過去問,熟悉自己的研究計劃書,然後不懂的就問,懂了就繼續背。
● 後期:酌情補短板
因為背書時間不太夠,題目我做得比較少。除了上課跟著練習的過去問之外,只做了早稻田4年過去問的名詞解釋,看了看論述小論文,自己列了一下答題時的重點,論文只看了兩篇,真的非常不夠。大家有時間一定要跟著老師做,及時反饋給老師找不足,千萬不要偷懶!
直考是在家備考,其實還挺考驗意志力的 ,家裡背不進去就去圖書館咖啡廳!我的名詞解釋是薄弱環節,導致我總是缺乏信心,所以希望大家珍惜寶貴的時間,能早點就早點開始,能背幾遍就背幾遍!!!
還好,努力是有回報的,背了是肯定有用的,現在想想其實根本不用心虛,全力去考就是了。放榜當日,東京時間10點才出結果,我從9點半就開始不停刷手機,最後知道成績的時候差點當街跳起來,叉腰狂笑哈哈哈哈哈。
● 關於語言成績
我今年7月的N1是160+,但出願提交的成績其實是大二考的138。日語教育專業不要求英語,我也就沒考。我建議能刷高一點就高一點,我提交的成績確實有點偏低了。日專的學生一般大二就考了N1,所以大學院想讀日教的朋友們,大三一定要努力刷高一點啊,高一點比較保險。
● 關於研究計劃方向
對於我來說,日語教育的難點在於如何把自己的視角從一個學日語的學生轉變成一個研究者。在考慮研究計劃書的時候,我們需要站在一個客觀的視角為學習者考慮,要抓住這一點想出一個有意義的研究題目特別難。
日語教育的意義在於對教育現場起到作用,在於研究結果能幫助到學習者,這和單純的語法現象的研究不太一樣,需要落到實處,起到作用。
我其實不是一個對自己充滿信心的人,再加上我這次確實條件比較艱難,每所學校題型不一樣,考試出題思路也不一樣,我再分別準備反而可能會分散精力,所以就只報了早稻田大學。當然也做好了落榜的準備,就算這次考不上,我也可以下個考試季多報幾所,繼續努力呀!
考試時經歷了什麼?
總體來說,早大的考試筆試還是有難度的。但是幸運的是除了最後一題論文閱讀,其他的都算複習到了(再次為冉老師瘋狂打call)。最後一題實在太難了,而且沒時間看,只剩20分鐘左右,我感覺自己發揮得非常糟糕。不過,只要前面的基礎不出問題,最後一道題差一些好像問題也不大。
跟筆試比,面試可以說是輕鬆了。 因為教授們特別溫和,其實我跟冉老師模擬面試,都比正式面試緊張哈哈哈。
教授們問了我為什麼選擇這個專業,然後針對我的研究計劃書問了一些具體的問題,說我的題目當修士論文還有些窄了,讓我再多考慮一些,最後還推薦了一些拓展閱讀。
總之,老師不是來為難你的,只是想要了解你,照實回答,不要緊張就好了。
口語練習方面,我的口語沒有什麼大問題,所以對面試沒有特別緊張,就沒有進行針對訓練,只是聽了老師的話,把語速放慢了一些。
內容方面,只要跟著冉老師梳理的思路,準備研究計劃書相關問題就好了。 不過口語不好的朋友們平時真的要多練練哦,不然到時候會緊張結巴,特別影響情緒,進而影響發揮。
我面試做得比較好的可能就是不太緊張吧,也幾乎沒有結巴和停頓。因為事前該準備的都準備了,能回答的都回答,不能回答的思考一下也能回答。
我個人的小建議是,在思考或者卡殼的時候不要條件反射地說「呃」「嗯」,換成安靜的停頓或者「えっと…」「そうですね」之類的,立刻就會顯得自然很多。
注意不到的話,可以錄下來聽聽自己到底是怎麼結巴的,然後把它扭過來。總之,做到 語氣輕快,態度大方自信,語調自然,千萬不要照本宣科地背稿子,可以適當活躍下氣氛。
推薦「日本語教育辭典」「新しい日本語學入門」「第二言語習得研究」這三本書, 也是冉老師推薦的,都非常有用,整合起來看思路會比較順暢,背書之餘有時間,可以看看。
總結一下我的直考
整個考試期間,我就一直在「我可以我一定行我真優秀」和「不行了我肯定背不完我是渣渣」之間反覆橫跳。
最崩潰的瞬間有三個,第一次是6月份某個加班過七點的晚上,我回到學校吃完食堂的殘羹冷飯,馬不停蹄回來聽課。寢室網速不好,三小時的課聽完都一點多了,整理一遍筆記之後更晚。回頭寢室一片漆黑,當時確實有點崩,覺得這日子過不下去了,我太苦了,我要禿了。
第二次是寫研究計劃書,DDL近在眼前,而我憋很久很久才能寫出一排,寫完又感覺邏輯不是很順,還很囉嗦。早大教研必須控制在1200字以內,我改了好幾遍都超字數,簡直懷疑人生。 (幸好託老師的福,最後及時完成了)
第三次崩潰是考前一周,我一個人去日本,一個人住民宿,每天靠便利店過活 (千萬不要學我) 。隔壁遊客每天都在蹦迪,我每天都在背我的名詞解釋小冊子,每天都在「馬什麼梅?」,就這樣每分鐘都在為考試擔驚受怕。 一個人獨處的時候真的很容易動搖心智,那幾天每天晚上入睡前我都在懷疑「我真的能考上嗎」「會不會筆試都過不了」「會不會一個都不會寫」之類的,真的是一段緩慢又殘忍的折磨。
寫這些只是想說明,我真的是一個比較容易自我懷疑的人,但我都能挺過去了,我相信大部分人都能挺過去! 真的!
合格的那天我正在街上,刷出來之後差點在十字路蹦迪!!!第一時間肯定先跟父母說了,然後就通知共同奮鬥的班主任老師們啦。那天也就是普通的一天,不一樣的就是微信回到手軟哈哈哈。
我的考學就是「最善は盡くした」盡我所能。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我最喜歡的,森見登美彥的《四疊半神話大系》裡的一句話:
「好機はいつも、あなたの目の前にぶら下がっています。」
「良機就在眼前。」
看完向同學的合格體驗,真是字裡行間中依然能感受到向同學那時的「兵荒馬亂」。 但她最終通過自己的堅定決心和刻苦學習,在老師的幫助下成功抓住了機會。
雖然不建議童鞋們都像向同學一樣4個月短時間備考,但是直考真的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難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