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未開啟淮陽太昊陵廟會之旅前,先讓我們走進淮陽賞荷旅遊月現場,感受下那裡人如潮湧的氛圍。
7月19日傍晚,星期天,多雲。原本以為這個時間段在龍湖賞荷的遊人不會太多,便欣然上路去往溼地公園內的棧橋。哪知,走到北環湖路時,路兩旁早已停滿了車,中間車道也被邊行駛邊東張西望尋找車位的遊客們佔據,車輛如蝸牛般行動緩慢。
待來到淮陽龍湖棧橋之上,發現彩旗招展,人潮湧動,正如身邊外地來淮的朋友說,咱先別管龍湖荷花開放的到底有多少,單看這遊人就肯定比荷花還多。隨後,又驢頭不對馬嘴地說了句:有時人比人氣死人,說明人氣很重要!
自從李克強總理提出放開地攤經濟後,淮陽的小商小販們也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了,地攤也明顯多了起來,棧橋上擺放的吹糖人、泥泥狗及各種兒童玩具,吸引了很多人圍觀,生意紅火的很。
如果說在淮陽龍湖賞荷的遊人如潮,那麼,農曆六月初一這天在太昊陵祈福敬香的遊客和香客,則可以用「人海」來形容了。原本天氣預報今天會有大雨,但清晨的陽光或許「欺騙」了很多香客,於是,車水馬龍,人頭攢動的景象也如影隨形。
門票預約諮詢處,廣場上幾個售票窗口,以及淮陽本土眾多文藝團體的加入,讓原本寬闊的廣場顯得有些不堪重負的意味。
羲陵廟會
上午九點左右,香客和遊客量達到高峰。午門外檢票時,大家雖排列有序,佩戴口罩,但難以避免擁擠現象。待進入景區處,人流便緩和了許多。
羲陵廟會
太昊陵景區日最大承載量為40萬人次,瞬時最大承載量為6萬人次。景區繼續貫徹落實「限量、預約、錯峰」要求,接待遊客量由不得超過最大承載量的30%調至50%,所以,太昊陵景區的瞬時最大承載量為3萬人次。小編感覺今天應該已接近飽和狀態了。
太昊伏羲陵墓前亦是人流聚集的地方。每個人逛廟會的心理也許各不相同,或許其中亦有張愛玲名句所說的那種:「於千萬人中,恰好就遇上了,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在祈福敬香的同時,恰好又實現尋個老婆帶回家的美好願望!
景區內「嶽飛觀前打秦檜」的奇葩行為,仍吸引了不少遊客的興致。據說,這種活動能把自身體內的疾病和疼痛,轉移到這幾尊奸佞的鐵像身上。如若果真如此,不禁讓人對這幾人的承受能力之大之重,感到由衷地敬佩。
太昊陵景區內最美、最安靜、空氣最新鮮的地方,還是當數獨秀園。這裡遠離了陵園內的喧囂嘈雜和香火氣味,讓人頓感清靜的同時,也可以領略到獨具匠心,巧奪天工的剪枝造型。
羲陵廟會
每次的旅行總有歸程,正如每個故事都會有結局。而在旅行中能讓我們記得的,除了留下的影像之外,或許還有擺在桌上、掛在頸項、拴在腰間的文旅商品……
羲陵廟會
當然,還有那吃在嘴裡、記在心裡的美食,還有那來淮陽必買的香酥耐嚼、「小孩吃了能考大學」的——壓縮饃。
關注淮陽文化旅遊 盡享美好幸福生活
圖文/編輯整理/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