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南昌12月17日消息(記者謝元森)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江西省南昌市進順村是一個典型的城中村,改革開放以來,進順村抓住時代機遇,堅持「依託城市、服務城市」的發展定位,大力發展園區物流業和酒店服務業,對村集體企業率先實施社區型股份制改造,讓村民集體分享改革紅利。2018-12-17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進順村村辦企業鄱陽湖大酒店裡,49歲的客房部經理胡燕一早就開始了繁忙的工作。22歲之前,胡燕一直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菜農,1991年她正式成為村辦酒店的一名服務員,一路從領班成長到部門經理,而像她一樣,村裡有40多人同時也持有鄱陽湖大酒店的股權。
胡燕:強化自己的責任意識,因為我們是進順村的股東,責任就意味著在其位謀其事盡其責。進順村曾經是南昌市有名的「窮窩」,1978年村級收入5萬元,人均收入只有74元,不到當時全國農民人均收入的一半。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吹來,進順村民解放思想,先後辦起了20多家手工作坊式的加工廠和小企業,創辦了江西第一家農民管理的涉外賓館——鄱陽湖大酒店。
進順村黨委第一書記羅玉英:當時這個酒店就是南昌的地標,1993年進順全村收入只有300萬,到了1994年鄱陽湖大酒店利潤我們就交了600萬元。
隨著城市化的推進,進順村的集體土地越來越少。羅玉英創造性地提出「跳出進順發展進順」,1998年起陸續在村外購買了500多畝土地,建起了工業園區、物流園區和村民住宅區,並分批次把村集體企業股權量化分配到了每一位村民手中,成為全省社區型股份制改造第一村。2017年,進順村集體純收入達5030多萬元,村民股份分紅920多萬元,人均分紅6200多元。還享有獎學金、長壽獎、退休工資等村集體發放的19種福利。
村民胡小平:我們家一年分紅有3萬塊錢左右,現在不愁吃不愁穿,希望這樣幸福的日子更長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