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衝北海溼地
在中國的西南邊陲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它資源稀有,風景如畫,相對獨立的生態系統與世界著名的「物種基因庫」高黎貢山相連,充滿神奇,是號稱「極邊之城」騰衝的四大旅遊名片之一,這就是——騰衝北海溼地。
下午,從騰衝縣城出發,沿著238省道往南去溼地公園,進到保護區旁的一個小海口村,選擇一家農家樂。
北海溼地,位於騰衝縣城北部,距離縣城11公裡,海拔為1731米。面積達到了24439畝,溼地核心區域面積有804畝。亞熱帶高原火山堰塞湖苔草型湖泊溼地,其世界罕見的漂浮狀苔草草排,由各種水草的草根經過60萬年的生長不斷串接而成,平均厚度可達2米,整個溼地漂浮水面,四季秀逸,曠美留戀。
明朝地理學家徐霞客在他的《滇西日記》中對騰衝北海溼地神奇景觀的描述:「海子大可千畝,中皆蕪草青青,下如草浮結而成者,亦有溪流貫其間第不能起。」這段話是徐霞客用來描述騰衝溼地神奇而又特別的景觀的言語。
在億萬年前周圍的火山噴發流出的巖漿,堵住了地下水的出水口匯積成湖,火山灰撒落到湖面上,經過長年累月的沉積之後,通過不同的途徑帶來了草種,隨著這些野草不斷的生長,慢慢的也就形成了漂浮在湖面上的這塊大草甸。
北海溼地保護區四周都是山,地理位置特殊,屬高原火山堰塞湖生態系統,大片漂浮於水面的陸地;猶如在五彩繽紛的巨型花毯,具有生物多樣性複雜、生產力極高的特徵。是西南地區唯一的亞熱帶火山堰塞湖沼澤溼地,整個草甸子都是漂浮在整個湖面上的,人們把它稱之為草排或者海排。
只不過這片「大草原」是漂浮在水上的。
在利港黃丹村的這大片蘆灘共1000多畝,是野生自然形成的,足足有一百多年歷史,壯美的大片蘆灘,也是極為罕見。
水草和草排不僅能吸附和分解水和空氣中的雜質,對一些有毒物質還能起到消除毒素淨化水質的作用,能調節氣候,保持生態平衡。因此溼地也被科學家稱為&34;。它與森林、海洋並稱為&34;。
北海的景色會隨著一年四季而不停的變化。在春末夏初,溼地上開滿了妖嬈的紫藍色鳶尾蘭;到了夏季,乳白色的野生睡蓮依著綠色的花萼紛紛綻放,給人帶來絲絲清香;秋天的溼地是多彩的,有綠色的茭白和蘆葦,桃紅色的金鳳花,紫色的水葫蘆花,還有大片的鵝毛玉鳳花;冬季,溼地是水鳥的樂園,它是北方鳥類向東南亞遷徙的重要中轉站和補給站。
四季景色,都讓人留有餘韻。
走進北海溼地,兩種東西會加速跳動。
一種是心跳,另一種是快門。
而走進北海溼地,兩個東西放慢節奏,一個是眨眼,一個是腳步。
獨立岸邊,面朝湖沼,微風拂面,水波微興,水草萋萋,魚翔淺底。放眼望去,溼地連片直達遠方山腳,真乃神奇也。
山、樹、水、船、人,有機地構成一個完美的整體,和諧。
紀軍,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會員、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士會員、雲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新華社籤約攝影師。
專注於人文攝影、風光、紀實、民俗攝影,運用自己的攝影技術為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國綠色時報、中國高鐵、中國民航、中國水利、中國林業、雲南日報、《雲南省人民政府》、《雲南林業年鑑》等等眾多報刊、雜誌、新媒體拍攝了大量反映當地經濟發展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