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抖音上看過一個視頻,一對男女在一起聊天,男人問女人,你那麼拼命賺錢幹嘛,你又不是男人,沒有買房娶妻的壓力。
女人看了眼男人,非常酷地說了一句:我之所以這麼努力賺錢買房,就是為了有權利保持單身啊。
在很多人看來,似乎女人只要有錢就有底氣保持單身,但實際上,對於大部分的家庭來說,只有父母支持的不婚,才是真正的有底氣。
中國有多少有房有車有事業的成功女性,但是他們在父母眼中依舊是「嫁不出去的失敗者」,這個社會對於女性的定義,並不是說你工作越出色你就越優秀,而是你結婚生子你才優秀。
也就是說,一個工作很優秀的女性,但是如果她依舊沒有結婚沒有生孩子,那麼大眾還是會覺得她不夠優秀,起碼她在做女人這條路上是有缺陷,有遺憾的。
一個人要不要結婚,什麼時候結婚不應該由自己決定嗎?實際上還真不是,大部分人在面對高壓的催婚後,會逐漸對自己妥協,然後慢慢接受了現實。
和自己不愛的,年紀差不多,條件匹配的人走進了婚姻,至於你問她「愛嗎」、「會後悔嗎」,不好意思,即便答案是肯定,她們也只有結婚一種選擇。
01.
父母的催婚就像一根「高壓線」,會讓孩子平靜的生活被攪的一團糟,只有當父母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想法,反而才更容易明白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
前陣子回老家,我媽和我說了一個事。她說我們隔壁村有個女孩,今年已經38歲了,一直沒有結婚。
女孩周末回來,碰到熟人總會被問起「什麼時候結婚」的事,早幾年她還想了各種辦法搪塞,但是現如今,她卻連應付都懶得了,乾脆自己怎麼想就怎麼說。
所以再有人問,她就直接告訴他們:我已經這個年紀了,結不結婚也無所謂了,何況現在婚姻不幸福的太多,我朋友都勸我還是別結婚好。
大家聽完後面面相覷,有些人佩服她的誠實,也有人覺得她敢說。畢竟對於農村來說,一輩子不結婚還是比較少見的。
見女孩那麼勸不動,有些好事者又去她父母那裡挑事,說什么女孩子年紀越來越大,以後更不好找了,趁著現在趕緊隨便找一個,只要人好一點就可以了。
然而女孩父母聽完後,直接回了一句:嫁得不好還不如不嫁,我們也隨她,她要自己覺得一個人過挺好,那就一個人過,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到現在我總算明白,這個姑娘為什麼敢於和催婚的人說自己結不結婚都無所謂,不是因為她有錢,也不是因為她真的恐懼婚姻,而是她有底氣,而她的這份底氣,就是來自於家庭的支持。
娛樂圈有很多狀態不錯的大齡女性,比如許晴、吳越、俞飛鴻。她們都沒有結婚,而且對此她們也從不會焦慮,因為她們身上有張「安全牌」:父母不會催婚。
關於結不結婚什麼時候結婚,她們的父母從來不催,也正是因為她們給了孩子足夠的自由和尊重,所以堅持不婚才更有底氣。
02.
沒有家庭的支持,一個人想要保持單身其實並不容易,錢只是給了你生活的底氣,但家庭的支持才是你安身立命的「定心丸」。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自己一個人在外面吃穿不愁,日子其實過的挺瀟灑的,但是這一切,在父母時不時的催婚電話中,總是會被肆意破壞。這種電話就像是定時炸彈一樣,總讓人心裡非常不安。
有些父母在兒女面前是很會裝弱的,他們會用哭泣來逼你心軟,而一旦你被打動,也就意味著離妥協不遠了。
我有個朋友,從20幾歲開始被父母催婚,到現在30多歲依舊單身。早些年,她耳根子比較軟,母親每次打電話和她哭,她就覺得自己真的很糟糕,很不孝,所以她也曾想過為了結婚而結婚。
只不過就在她準備妥協的前一刻,男人改主意了,那個口口聲聲說愛她願意娶她的男人,最後無緣無故消失了,那一刻朋友其實有些解脫,畢竟她根本不愛這個愛人,她之所以選擇和他結婚就是為了父母。
可能男人也聽到了風聲,所以在結婚前夜,他選擇用消失的方式來告別這段感情。
這件事一折騰,朋友對於湊合的婚姻有了新的思考,自此不管父母如何催促,她都堅持要等自己喜歡的人。
一晃幾年過去,如今的她35歲,身邊連個看的順眼的異性也沒有,她也想過一輩子單身算了,但這個想法她從不敢跟父母說,因為怕父母會受不了。
可這麼一來,她自己很痛苦,父母也不好受,老人對她有期待,而她自己更多則是消極對待,這樣的狀態下,想要脫單也難。
感情的事,有很多迫不得已,相信很多選擇獨身的女性也並非真正喜歡一個人,而是有很多的不得已,比如說沒有遇到真正合適的人,緣分沒有到。
如果有一天,當她們真正遇到了那樣的人,即便父母不催,她們自己也會主動走進婚姻。
收信人有話說:
經常在網絡上看到有父母提問:孩子30幾歲了,就是不肯找對象不結婚怎麼辦?
在這裡,想告訴天下的母親:孩子結不結婚,不是你父母該愁的事,在這件事上,有時候你越用力反而結果越差。
所以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在孩子需要時,給予她好的建議,但是一定不要去幹涉她的人生,去替她做決定。
也唯有這樣,才能保持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親密而不是疏離,太多催婚家庭的孩子和父母之間,關係已經一團糟,有些事既然無能為力,不如勸解自己想開、放開,然後學會等待。
今日互動:作為父母,你能認同孩子不結婚的想法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