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點讚浙江溫州水上蓮花社工社慈善義行

2020-12-16 交匯點

日前,人民日報海外版(奧地利)以浙江溫州水上蓮花社工社踐行大愛回饋社會為題,對平陽水上蓮花社工社組織慈善義行,義工奉獻社會,踐行人間佛教的事跡給予肯定和點讚。

人民日報海外版3月4日刊文截圖

原文如下:

浙江溫州水上蓮花社工社踐行大愛 回饋社會

溫州市水上蓮花社工社的善舉在當地小有影響。現有社工、義工共860多人,常態化的為社會做公益,傳播正能量。

據了解,該慈善機構法人釋可空法師,為平陽縣水頭鎮鶴溪水上垟村鉦仙禪寺住持。法師於2006年在泰州光孝寺受具足戒,2017年鑑真佛教學院畢業。法師出家以來,行大愛於眾生,溫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其「愛心使者」榮譽稱號。水上蓮花社工社榮獲第五屆浙江省「慈善獎」。

公益之行,緣於大愛。水上蓮花社工社在平陽縣民宗局林祥練和名譽會長蘇爾虎等支持下,一直踐行人間佛教行善。釋可空法師多年一直心繫四川大涼山布拖縣的貧困兒童。2012年與該縣火烈鄉結對助學150多個孤兒,至今一直在資助;自2014年起在該鄉中心校確定50名蓮花女童,每年資助每人3000元,深受布拖縣教育局的高度讚賞。2013年冬組織12名義工向該縣在校貧困生贈送28噸計6萬餘件衣服、被褥。

路艱,更顯情真。傳遞善行,義工們在默默的付出和奉獻。該社顧問蔡成勇、副理事長王聲亮2014年春組織10多名義工赴四川省甘孜州新龍縣扶貧救災,共為災區貧困難民捐贈保暖內衣470套,價值3萬多元。2017年底奔赴偏遠的大涼山布拖縣等貧困地區,送去資金20.5萬元。2018年7月5日至7日,該社義工再上大涼山,他們背著價值5萬元物資徒步通過懸崖峭壁,行程4個多小時,走訪慰問布拖縣阿布洛哈村158名特困生,其中有3名大學生。中國國際教育電視臺也實地走訪了這次助學活動。

需要幫助的地方,總會出現義工們的身影。2016年釋可空法師創辦西昌市躍林文武公益學校資助孤兒近160人。該社重點資助該學校建設食堂10萬元,徹底解決400名孤兒和特困生長期以來在校沒有固定膳食場所的突出問題,受到了當地政府和群眾的一致好評。該社積極參加關愛幫教團,走進浙江省十裡坪、十裡豐、金華監獄和未成年犯管理所開展「心的呼喚,愛的奉獻」幫教活動。並對一時無家可歸,無事可做的刑滿釋放人員及時給以救助和幫助,致力幫助刑釋解教人員順利回歸社會。多年來,蓮花社義工還多次組織義工到各地醫院、困難家庭等為其捐助。

「在踐行人間佛教的同時,能打造江南特色觀音慈悲文化和慈善社團實踐相融合,踐行和當擔人間佛教文化責任,傾其畢生精力,回饋社會,共築中國夢。」可空法師說道。

鄭海英 林德煌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再鬧下去香港折騰不起
    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再鬧下去香港折騰不起人民日報海外版 柴逸扉2019年08月01日 07:41 原標題: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再鬧下去香港折騰不起
  • 《人民日報海外版》點讚濟南章丘:旅遊擘畫美好章丘
    9月4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旅遊擘畫美好章丘》。在紫緣香草園,有1600多個點可供婚紗攝影取景,遊客還可在國學芝蘭書畫院學習體驗。「園主」宋世斌說,在這裡做鄉村旅遊已經8年了,不斷豐富園內業態,年接待遊客50多萬人次,已吸納當地200多人就業。
  • 《人民日報》半月內兩次點讚我縣綠水青山
    綠色生態 大美泗洪短短13天人民日報2次點讚了我縣「綠水青山」8月15日,《人民日報海外版》以《「兩山」理念提出十五周年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題刊登我縣龍集鎮碧波萬頃的水上生態牧場,荷花盛開、蓮子飄香的美景。今天,《人民日報》以《用法治守護綠水青山》為題刊登了我縣洪澤湖溼地景區觀鳥園白鷺圖片,再次為我縣「綠水青山」點讚。
  • 《親愛的麻洋街》非會員收官在即 曾獲人民日報海外版點讚
    先後獲得《人民日報海外版》和《光明日報》新聞客戶端等國家級媒體的點讚與支持。  據悉,同時該劇以其獨特的選題,陽光的視角獲獲人民日報海外版關注。《親愛的麻洋街》選擇了易家、歐家、曾家、馬家、孫家、梁家6個完全不同的家庭切入。
  • 《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讚美日照!日出東方,日照看海!
    6月29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登文章《日照看海》讚美日照,以下為全文:《 人民日報海外版 》日照看海(行天下)張世勤山東日照海濱風光。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讚美日照!日出東方,日照看海!》閱讀原文
  • 《親愛的麻洋街》非會員收官在即曾獲人民日報海外版點讚,治癒觀眾...
    先後獲得《人民日報海外版》和《光明日報》新聞客戶端等國家級媒體的點讚與支持。據悉,同時該劇以其獨特的選題,陽光的視角獲獲人民日報海外版關注。《親愛的麻洋街》選擇了易家、歐家、曾家、馬家、孫家、梁家6個完全不同的家庭切入。
  • 《人民日報海外版》:旅遊擘畫美好章丘
    9月4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旅遊擘畫美好章丘》在紫緣香草園,有1600多個點可供婚紗攝影取景,遊客還可在國學芝蘭書畫院學習體驗。「園主」宋世斌說,在這裡做鄉村旅遊已經8年了,不斷豐富園內業態,年接待遊客50多萬人次,已吸納當地200多人就業。
  • 人民日報海外版連續刊文還原真相
    12月12日,《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月談」欄目刊發文章《是誰讓吳寶春們進退兩難?》,揭露了「只懂烘焙,不懂政治」的吳寶春是如何一步步被島內綠營勢力逼向輿論漩渦。文章回顧了整起事件的發展經過:先是網絡上出現一些「吳寶春臺獨」的奇怪言論,「吳寶春之前說過『餓死也不會來大陸』,綠營的人把他稱為『臺灣之光』」云云。
  • 幸福像花兒綻放 人民日報海外版點讚昆明花卉特色小鎮
    昆明建設花卉特色小鎮 「花越賣越好,生活也越來越好」(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本報記者 劉文波 韓曉明 李茂穎《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11月30日 第 02 版)下午4點多,雲南昆明鬥南花卉市場人頭攢動
  • 人民日報海外版專題片
    她,就是創刊於1985年7月1日的人民日報海外版。歲月輪替,三十而立;風雨兼程,春華秋實。海外版的奮鬥發展收穫了廣大讀者受眾的信任與喜愛,受到了黨中央的肯定與鼓勵。2015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為人民日報海外版創刊3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30年來,人民日報海外版積極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宣介中國發展變化,在外宣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人民日報海外版:2019年區塊鏈等關鍵詞火遍中國網際網路
    1月1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2019五大關鍵詞火遍中國網際網路》。文章表示,關鍵詞二為「區塊鏈」。文章稱,2019年是區塊鏈迎來轉機之年。
  • 這檔素人節目為什麼能獲得主流媒體的齊聲點讚?
    除了觀眾好評率節節攀升,近期節目中不斷湧現的身懷絕技的普通人更是獲得了主流媒體的齊聲點讚。5月1日《人民日報》官方抖音帳號發文「全身只有嘴能動的他,用舌頭這齣了飛機!他說他不想成為家人負擔。自強不息的你,值得所有人的敬意!」獲贊151.7萬次。
  • 《人民日報》點讚夸克搜索創新:「框+AI工具」圈出搜索新領地
    7月1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網際網路企業角逐搜索市場》,梳理時下網際網路企業藉助多項新技術、細分市場後展開的「搜索工具+業務生態」新布局,同時分析了搜尋引擎在內容生態、算法推薦和視頻搜索等技術發展的新趨勢。
  • 人民日報海外版頭版頭條刊文聚焦保山「滇西小哥」
    初春上山摘野果、拾野菜,端午與家人採粽葉、包粽子,盛夏去田裡挖蓮藕、做藕粉……防疫期間,美食博主「滇西小哥」拍攝製作的生活美食視頻,每每更新,便收穫網友數萬點讚。人們驚嘆於一雙巧手將山村生活拾掇得如詩如畫,更感動於一大家子細水長流的相依相伴。一家人守在一起,吃家常菜餚,享田園之樂。
  • 被央視專題片點讚的溫州「紅日亭」有哪些故事?
    2017-09-17 10:09 |浙江新聞客戶端
  • 人民日報點讚寧波!
    今天,《人民日報》第13版以《吃飯有食堂、生活有照顧、安全有保障,浙江寧波——服務越來越好 村裡安心養老》為題,大篇幅報導寧波為了給農村老人提供更好的養老服務進行的探索。具體來看↓
  • ——人民日報海外版2018年版面創新的實踐
    年初對頭版版面創新的探索,為全年版面創新奠定了基礎——2018年1月1日至31日,海外版共出版27期,其中25期的頭版頭條採用通欄標題,是2017年同期的4倍多。除了頭條,頭版個別特別重要的新聞標題也採用了通欄標題。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記者的自採稿,還是新華社通稿,編輯在通欄標題的製作上都特別用心,注重從報導中精心提煉最受外界關注的重要信息點放入標題。
  • 臨海這家咖啡店被《人民日報》海外版關注了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臨海攜手在臨臺企同心戰「疫」目前在臨臺企有序復工復產3月12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了浙江省臺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浙江多地已出臺涉及法律、金融、關愛服務等多項幫扶措施,幫助臺企解決融資慢、用工難等問題,與有困難的中小企業一道共渡難關。在杭州臺協會長周鮑華看來,此次疫情對臺企特別是中小企業來說是一個考驗。但隨著多項幫扶政策出臺,臺企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優惠政策,轉危機為契機。
  • 雲南保山「滇西小哥」登上《人民日報》海外版頭版
    中央電視臺到騰衝開展抗戰勝利紀念日直播活動,人民日報海外版以保山小記者微視角報導和宣傳了保山脫貧攻堅成效,經濟日報以「龍江大橋建設」為切入點報導了保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故事……今天向大家推薦人民日報海外版的頭版文章《夜訪「滇西小哥」》。
  • 義行天下
    2015年7月26日,被載入《夏津縣誌》民國本(人物誌)「義行篇」的李學信的後人李景元、李潔等人士,驅車轉程從濟南、德州趕赴夏津縣,開始傳承「義行」之旅。他們千辛萬苦,費盡周折,經親戚的幫助,終於聯繫到了縣誌中記載的朱官屯村宋姓家族的兩位後人我和宋本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