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葡萄開啟「醉人」之旅
——自治州葡萄酒產業發展系列報導之三
7月4日,昌吉市一韻莊園葡萄基地,工作人員清除雜草。
中國昌吉網訊(記者 王薇)盛夏時節,陽光旖旎,繁花似錦。相約三五好友,漫步田間小道,欣賞一眼望不到邊的葡萄園,密密層層的葉隨風搖曳出綠色波浪;在生態採摘園體驗採摘葡萄的樂趣,享受葡萄架下的慢生活;走進各具特色的酒莊,了解葡萄酒釀造方法,親身體驗葡萄汁發酵為葡萄酒的神奇過程,品嘗美酒……
我州地處天山北麓,有20多年的釀酒葡萄種植歷史,葡萄與葡萄酒成為自治州獨具特色的資源,形成了西自瑪納斯縣、呼圖壁縣、昌吉市,東到阜康市百餘公裡葡萄酒產業帶,打造了天山北麓葡萄酒生態產區,目前全州有葡萄酒企業39家,其中酒莊27家、酒廠12家,佔全疆的39%。
隨著產業規模不斷擴大,葡萄酒+旅遊的發展模式讓葡萄酒產業再發「新枝」,以葡萄園採摘、農事體驗、地下酒窖觀光、葡萄酒品鑑等葡萄酒文化為主題的特色旅遊,正在昌吉悄然興起,給人們提供一種全新的旅遊方式,為庭州大地再添醉人酒香。
7月4日,大唐西域酒莊,釀酒師檢查釀酒設備的溫度。
賞美景品美酒 葡萄「釀出」休閒文化
6月,位於呼圖壁縣五工臺鎮的大唐西域酒莊上百畝芍藥花競相綻放,連片的芍藥花開正豔,極為壯觀,一陣陣風拂過,空氣中飄浮著淡淡的花香,勤勞的蜜蜂穿梭花海。
美景不止於此。蔚藍的天空,成片的葡萄架,依勢而建的步道,還有大唐西域酒莊國際賽馬場上的馬兒、羊駝在肆意奔跑,構成了一道道生動的風景線,成為呼圖壁縣一日遊熱門打卡地。
昌吉市榆樹溝鎮勇進村,7月驕陽下,一韻莊園剛剛掛果的358畝葡萄基地種植著霞多麗、梅勒、赤霞珠等有機釀酒葡萄。放眼望去,田野裡一張葡萄藤蔓織成的綠色披紗蔓延天際,一嘟嚕一嘟嚕的果實藏在葉下,正加速孕育,迎來最佳生長期。
與葡萄基地一牆之隔的一韻酒莊面積不大,時間卻不短,有21年的歷史。酒莊裡,綠的松,紅的花,海棠果兒掛枝頭,五彩蔬菜墜枝蔓,幾張木桌椅擺在院中間,更像個農家小院。坐在這裡休憩,頭頂幾點從葡萄藤透入的斑駁陽光,耳聽蟲鳴鳥唱,呼吸清風拂面送來的泥土芬芳,令人放鬆和愜意。
石庫門,是上海一種獨有的民居住宅,早已形成深厚的人文底蘊。而在瑪納斯縣香海莊園,一座以石頭做門框,以烏漆實心厚木做門扇的上海石庫門風格建築屹立於此。香海莊園東面緊鄰瑪納斯縣西海公園,與瑪納斯縣葡萄酒公園隔湖相望,南北西三面被一片片葡萄種植基地包裹,風光獨特。每到秋季,有著7-18年樹齡的285畝優質釀酒葡萄架上,串串葡萄如珍珠瑪瑙般點綴著酒莊,令人賞心悅目。
沿著昌吉百餘公裡葡萄酒產業帶,分布著許多風格各異的葡萄酒莊,形成各具特色的葡萄酒文化中心,它們已成為遊客漫步、品酒、觀光的絕佳場所,讓遊客享受有趣的沉浸式體驗。
7月4日,昌吉市印象戈壁葡萄酒莊,遊客參觀酒窖
探索「旅遊+」 為酒莊注入新活力
在昌吉,每個葡萄酒莊都有其獨特的風格,遊客通過參觀不同的酒莊可以感受到經營者所傾入的心血和感情,仿佛置身於不同的時空中,體驗不同的人生。
葡萄酒莊旅遊的誕生讓傳統的酒莊轉變為集種植、釀酒、品酒、觀光、休閒、娛樂、體驗、居住等於一體的,帶有葡萄酒文化特色的綜合性葡萄酒企業,讓遊客在盡情體驗葡萄酒文化所帶來的樂趣的同時,也與葡萄園的自然風景有了更親密的接觸。
自2017年與當地專業旅行社合作後,昌吉市印象戈壁葡萄酒莊成為昌吉市旅遊線路的景點之一。今年,印象戈壁葡萄酒莊與3家旅行社續籤了合約,遊客可以在酒莊看到葡萄從種植至榨汁、發酵、窖藏、生產灌裝的全部過程,還能自由採摘園內種植的千餘棵蘋果、海棠、李子樹的果實。
昌吉市印象戈壁葡萄酒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雪峰說,該酒莊每年接待遊客約5萬人次,目前酒莊受規模局限沒有提供餐飲服務,只提供參觀、品鑑、旅遊活動。2019年葡萄酒交易營收約700萬元,旅遊方面雖沒有收益,但促進了葡萄酒的推廣,打響了品牌知名度,對於旅遊產業的延伸和提升葡萄酒附加值有很大作用。
同樣,大唐西域酒莊被納入了呼圖壁縣一日遊黃金線路,2019年接待遊客3萬人次,住宿、餐飲、參觀、品鑑、婚紗攝影、親子採摘等旅遊項目收入約50萬元,佔酒莊總收入的25%。今年4月底至今,遊客量已突破3萬人次。
新疆亞中德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大唐西域酒莊董事長唐超說:「葡萄酒與旅遊結合可以帶動消費者更深入地了解酒莊的生產、釀造及文化積澱。同時我們也能藉此了解消費者的需求,有助於我們在生產過程中進行改善和創新,製造更多亮點,吸引更多人來到酒莊進行消費與參觀。」
「體驗式消費是未來趨勢,也是很好的銷售方式。」新疆一韻莊園葡萄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付挺說,2009年起,一韻莊園開啟「旅遊+」銷售模式,以精準服務為主,每年大概接待5000人,為一些主流客戶提供度假休閒、田園採摘等服務,讓他們在享受生活的過程中,深入了解酒莊文化。
7月4日,大唐西域酒莊採摘園,遊客在葡萄架旁合影。
培育和推動 「紫色」產業未來可期
2018年,自治州按照《關於加快釀酒葡萄產業發展的意見》《新疆昌吉州葡萄酒產業發展規劃(2016年—2025年)》要求,加快推進釀酒葡萄產業發展,以文化旅遊產業為紐帶,基本形成了「三位一體」的葡萄酒莊旅遊產業鏈。
同時,我州編制出臺《昌吉州葡萄酒莊旅遊服務質量標準》,提升葡萄酒莊旅遊服務質量,將昌吉市爵士莊園、昌吉市印象戈壁葡萄酒莊、昌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華興酒莊、瑪納斯縣香海酒莊評定為葡萄酒莊旅遊示範點,為每家葡萄酒莊獎勵補助資金5萬元,推進葡萄酒文旅產業健康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我州已將葡萄酒主題遊納入西線旅遊精品線路,「烏昌吐石克」達成文旅融合協同發展,在鄉村遊、自駕遊、研學遊、工業遊等方面凸顯地域地緣優勢特色和產業特色。
目前,自治州正在加緊修編《新疆昌吉州葡萄酒產業發展規劃》,依託伴行公路交通便利優勢,結合現有的酒莊景區資源,打造若干個精品小產區,形成伴行公路葡萄酒莊旅遊帶,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如今,我州釀酒葡萄基地發展不斷成熟,葡萄酒莊日益增多,葡萄酒與文化旅遊產業正在深度融合,逐步實現葡萄酒產業多元化、特色化發展。
州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張子斌說,近年來,我州以葡萄酒企業和酒莊為平臺,依託自然資源,藉助熱門旅遊線路,加強葡萄酒文化的挖掘,打造與葡萄酒產業相關的參與性、品味性於一體的文化體驗、休閒旅遊項目,讓遊客走入酒莊體驗葡萄「釀出」的休閒文化。
張子斌認為,將旅遊植入葡萄酒產業,最直接的變化是延伸了產業鏈條,實現由一產高效種植業、二產高附加值加工業,向三產文化旅遊服務業延伸,使企業由「賣產品」的單一發展模式變為「賣產品」「賣服務」「賣文化」多輪驅動的複合發展模式,推動葡萄酒產業邁入全產業發展路徑,形成葡萄酒旅遊發展新格局,讓這條「紫色」產業之路未來可期。
7月4日,昌吉市一韻酒莊,釀酒師抽檢葡萄酒釀造進度。
記者手記:「旅遊+」為葡萄酒產業錦上添花
葡萄酒是一種文化,也代表著一種生活方式。
以往的傳統葡萄酒莊或者酒廠,大多只是單一的釀酒企業,巨大的廠房、車間和冷冰冰的酒窖,讓人不禁望而生畏。而葡萄酒與旅遊邂逅,讓人們不僅可以享用到美酒帶來的味蕾滿足,還可以探索葡萄酒文化,感受葡萄酒釀造背後的工匠精神。
葡萄酒旅遊將工業旅遊和農業觀光旅遊相結合,讓遊客在親歷與品味中記住酒莊品牌、了解產品特色,從而成為酒莊忠實的消費者和宣傳者,既增加了酒莊的人氣和銷售收入,又宣傳了酒莊品牌,增進遊客對葡萄酒產地和葡萄酒的認識,使遊客充分領略葡萄酒文化。
旅遊與葡萄酒兩大產業融合發展,實現了一二三產有機融合,為我州全域旅遊在創新發展中找到了一條突破路徑,形成了獨具地域特色的發展模式,也為葡萄酒產業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