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徐麗 孟若冰
「腐敗分子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他們追回來繩之以法。」
自「天網」行動開展以來,市委、市紀委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以徹底將外逃人員緝捕歸案為目標,健全完善相關工作機制,對外逃人員全面排查,對重點案件掛牌督辦,持續釋放「天涯海角,雖遠必追,雖久必追」的強烈信號。
截至目前,我市已從17個國家勸返和緝捕70名外逃人員,其中追回外逃職務犯罪人員17人,追回率達77%,形成了「天羅地網、無路可逃」的強大震懾。
強化政治擔當,追逃追贓向縱深發展
「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是一項必須抓好的重要政治任務,要下決心出重拳,有逃必追、一追到底,打贏追逃追贓這場硬仗。」市委高度重視追逃追贓工作。
2015年3月28日,潛逃寮國的重大職務犯罪嫌疑人,天津市國稅局直屬分局原局長龐順喜、天津港保稅區瀚通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原總經理安慧民被成功押解回國,實現全國「天網行動」首戰告捷。
2017年5月,天津市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領導小組正式成立,市委主要負責同志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市紀委、市委組織部、市高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市公安局等10家市級機關和部門為成員單位,在領導小組下設立市追逃辦。
在各成員單位的緊密配合、團結協作下,我市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取得階段性勝利,外逃職務犯罪嫌疑人總體存量已下降到個位數。
嚴格工作專班,逐人「會診」壓實責任
「踏上祖國的土地,我才真正感到踏實了,精神也得到了解脫。」今年2月6日,我市某通訊設備公司原總經理某某從美國回國投案自首,在機場見到市紀委監委工作人員時,他感慨萬千。成功勸返此人,是市紀委監委在監察體制改革後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首個戰果。
「對外逃國家工作人員逐個分析研判」,市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靠前指揮,確定突破點、路線圖和時間表,成立追逃「專班」。
我市監察體制改革後,針對追逃追贓工作特點,市紀委監委專門成立第六審查調查室,負責協調督導全市紀檢監察機關的追逃追贓工作。
外逃人員原所在地區或單位一把手也被納入追逃「專班」,各區各單位一把手掛帥出徵,層層籤訂軍令狀,將責任傳遞下去。
各追逃小組堅持追緝、勸返雙管齊下,一方面注重搜集分析外逃信息,了解外逃人員生存狀態,研判境外具體藏匿地點,積極緝捕;另一方面認真梳理排查重要關係人,通過對本人或親屬宣傳政策、講清利害,全力勸返。
整合資源力量,攻堅難啃的「硬骨頭」
追逃追贓工作不是哪一家的事,需要多部門合力而為。我市堅持多部門協作,突出發揮國家安全、組織人事、外事、人民銀行、銀監會等單位作用,遇重大任務聯合行動、快速反應,全面固定搜集證據,準確認定犯罪事實,客觀分析案件,為追逃勸返提供專業化的法律和政策支持。
比如,通過專業化的國際警務協作機制,成功鎖定藏匿地點,先後派出兩個工作組赴泰國開展工作,將潛逃境外一年多的市屬某國有企業業務員劉某某押解回國。
同時,市追逃辦加強與中央追逃辦、駐外使領館和市外事辦對接,及時提供外逃人員具體信息及證據資料,為外逃人員辦理回國證件搭建「綠色通道」,在第一時間辦理相關手續;協調金融機構,拓寬外逃人員財產信息查詢渠道,提高查詢效率和質量;協調出入境、邊檢等部門,在機場設置特別通關區域,高效率完成身份核查、法律告知、入關入境等手續,做到無縫銜接,安全高效。
靈活精準施策,實現追逃方式多樣化
因國、因人、因案分類施策,靈活運用追逃手段,才能不斷推動追逃追贓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方面,我市綜合運用國內國外資金凍結等方式,擠壓外逃人員生存空間,使其破除僥倖心理,主動回國投案。另一方面,針對事實認定和嫌疑人特點,講究方式方法和戰略戰術,向外逃人員親屬、代理律師等重要關係人宣講解讀黨紀法規,靈活運用已勸返人員現身說法等手段,利用親情感化、政策感召,協調解決歸國後問題,讓外逃人員打消顧慮、主動歸案。
比如,在勸返某國有企業辦公室主任張某某過程中,市追逃辦負責人親自上陣,與張某某視頻通話,向其宣講政策,最終促使張某某下定決心回國。
此外,我市嚴格執行幹部因私出國(境)管理監督的有關規定,強化證照審批管理,細化審批要求。建立市管幹部因公出國(境)即時通報機制,定期要求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盯緊「裸官」,消除外逃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