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四大地區中的「東部地區」,去年GDP總量約佔全國總量的一半

2020-12-09 地理沙龍號

一個區域的劃分可以有許多不同的方法,可以按照自然地理要素和經濟地理要素來進行劃分,而劃分不同區域,是國家和地區治理的重要環節。比如,我國按照自然地理要素,我國可以劃分為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半乾旱區和青藏高寒區這三大自然區,其中東部季風區又可以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劃分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按照經濟地理要素,我國通常會劃分為四大地區,分別是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

東部地區位於我國東部沿海地區,這裡是我國對外聯繫最為便捷,經濟發展程度最高的區域,也是人口城市最為密集的地區。西部地區位於我國的西部內陸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程度相對較低,人口較為稀疏,自然資源豐富的地區。中部地區位於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過渡地帶,東北地區只有三個省份組成,是我國的重工業基地,是我國的傳統工業分布區。我國的四大地區分布,並不是按照面積、人口等均勻分布的,而是根據各個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綜合來確定的。

我國的東部地區總共包括13個省級行政區,由北至南分別是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臺灣省、廣東省、海南省、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在上述省級行政區中,海南省和臺灣省都是島嶼省份,北京市並不沿海,其餘十個省級行政區都位於沿海地區。不過,並不是我國所有的沿海省份都是位於東部地區,比如廣西壯族自治區,由於位置偏西而且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較低被劃為西部地區;還有同樣是沿海省份的遼寧省,由於是我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所以就被劃為東北地區。

我國的東部地區經濟實力強勁,我國經濟最發達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和環渤海灣地區都位於東部地區。在我國各省區的GDP排名中,位列前四位的省份都位於東部地區,分別是第一位廣東省,2019年GDP總量達107671億元,是我國唯一一個GDP總量超10萬億元的省份;第二位江蘇省,2019年GDP總量達99631億元;第三位山東省,2019年GDP總量達71067億元;第四位浙江省,2019年GDP總量達62352億元。上述四省份GDP總量約為34萬億元,約佔我國GDP總量的34.4%,而整個東部地區(除臺灣省、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GDP總量約佔全國總量的51.6%,佔據了半壁江山。

相關焦點

  • 位於我國南部沿海地區的「廣東省」,其GDP總量約佔全國的多少?
    廣東省位於我國南嶺以南的南部沿海地區,廣東省的總面積約為17.97萬平方千米,2019年常住人口數量約為1.15億人,是我國常住人口數量最多的省份。廣東省2019年末人口數量比上一年增加了約175萬人,其中自然增長的人口約為92萬人,此外從其他地區遷入的人口數量約為83萬人。
  • 2020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發布 百強城市GDP總量佔全國GDP總量的70...
    榜單前十強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連續六年穩居前四,其次是杭州和蘇州,武漢、南京、重慶、成都位列第七位至第十位。從經濟方面看,2019年全國GDP總量為99.08萬億元人民幣,此次上榜的百強城市GDP總量為69.58萬億元人民幣,佔全國GDP總量的70.23%,佔比同去年73.87%相比下滑約3.6個百分點。
  • 中國兩大城市群,覆蓋全國20%人口,佔三成GDP總量
    關於城市群的理解,大家已經知道了,隨著城市群發展的節奏越來越深,長三角和廣東、香港、澳門這兩個城市群正在不斷探索,希望擴大周邊的合作關係,都市群已經人口的生活、生產的密集的城市區,也在支撐著一個國家的經濟總量,以支持其參與國際競爭,在不久的將來,我國八成以上的人口會分布在全國的城市群裡
  • 2019年長江經濟帶地區生產總值合計457805.17億元 佔全國經濟總量...
    2019年長江經濟帶地區生產總值合計457805.17億元 佔全國經濟總量的46.2% 來源:第一財經 • 2020-04-03 17:12:41
  • 全球GDP總量87萬億美元,我國佔了16%,美國佔了24%,十年後呢
    文/李閏目前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與地區,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目前這些國家與地區的經濟發展並不是很平衡,國與國之間的經濟發展差距比較大。數據顯示,在2019年美國的GDP總量達到了21.4萬億美元,全年的GDP增速在2.3%左右,在發達經濟體中美國取得的經濟成績算比較不錯了。按照上面的數據來計算,在2019年美國的GDP總量大約佔到了全球的24.4%左右。目前我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2019年我國的GDP總量達到了14.4萬億美元左右,對比美國還有不小的差距。
  • 珠江口中華白海豚累計識別數量2381頭 約佔全國總量一半
    據了解,中華白海豚,在動物分類學上屬鯨目海豚科,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沿岸,從東印度洋、東南亞沿岸一直向北延伸到我國東南沿岸,總數在6000頭左右。而我國是全球最重要的中華白海豚棲息地,種群數量約4000-5000頭。
  • 二十年前,香港GDP約為1.4萬億,佔全國GDP總量14%,現在呢?
    2000年,香港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716.68億美元,按照當時美元兌人民幣平均匯率計算,香港GDP約為14211億元人民幣。同年,全國GDP總量為10.03萬億元,香港GDP約佔全國經濟總量的14%左右。
  • 2018全國各省市gdp排行榜 17個城市GDP總量超萬億元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月24日訊  2018中國城市gdp最新排名 。2018年,全國297個地級以上城市中GDP總量超萬億元的城市有望達到17個。
  • 全國2019年GDP總量近百萬億 各省市排名廣東位居第一
    中國的GDP總量達到了990865億元,離百萬億也是近在尺咫。今年中國的增速依然保持在6%的速度,總量方面依然東部沿海地區有一定優勢,而增速方面已經趨向於中西部地區。未來,中國的發展,將更加全面、更加均衡!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中國各省市的發展情況!隨著國家第四次經濟普查的調整,各地的數據也相應產生了變化。
  • 二十年前,澳門GDP約為65億美元,佔我國GDP總量0.6%,現在呢?
    在這二十年的飛速發展中,澳門經濟在我國經濟大發展的大環境下,更上一層樓,得到了質的飛躍。據相關數據顯示,在2018年,我國大陸與澳門貿易額達到31.6億美元,相較於回歸前增長了3.3倍。我國大陸實際使用澳資12.8億美元,較回歸前增長了3.1倍。除此之外,在旅遊業方面,澳門的發展也是讓大家有目共睹。
  • 2000年,江蘇GDP佔全國總量8.5%,廣東佔10.7%,那麼現在呢?
    2019年我國一共有26個省份GDP超過1萬億元,而2000年,我國GDP超過1萬億元的省份僅廣東一省。2019年,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7671.07億元,這一數字已經超過2000年我國GDP總量。眾所周知,廣東和江蘇是我國兩大經濟強省。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廣東和江蘇的經濟總量長期排在全國前兩名,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兩大核心引擎。
  • 寧夏銀川:名副其實的「一城獨大」,GDP佔比全省總量一半之多
    我國共有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其中除直轄市外,各地的省會城市都是備受關注,同時也是發展最為出色的,不過有這樣一座省會就十分特殊了,它的GDP超過了全省的一半,可謂是一城獨大的最好呈現了,你能猜出它是誰嗎?
  • 中國經濟最強省份:GDP總量超全球94%國家,甚至比澳洲還高
    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很快,現在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內省的貢獻是很大的,畢竟國家的發展與國內省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今天,小編想和大家聊聊國內經濟實力最強的省份,說起經濟實力,很多小夥伴首先想到的就是江蘇、廣東兩省。
  • 這三個湖泊幾乎瓜分了全球地表淡水總量的一半,可惜我國無法利用
    世界上水量最大的三個淡水湖泊分別是貝加爾湖、坦噶尼喀湖和蘇必利爾湖,這三個湖泊淡水量相加佔到了世界地表流動性淡水量的47%,可以說全球一半以上的可利用淡水資源都在這三大湖泊中,任何一個湖泊都比我國的所有地表淡水資源總量大很多。
  • 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 2019年中國GDP總量世界排名
    2019年國民經濟數據昨日出爐,我國GDP總量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人均GDP達10276美元,跨上1萬美元臺階。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這表明我國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經濟發展的質量在穩步提升,人民生活持續改善。
  • 你覺得我國「中部地區」的六個省份中,哪個省綜合經濟實力最強?
    一個國家根據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徵和經濟地理特徵可以劃分為不同的區域,比如按照自然地理特徵我國通常會劃分為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半乾旱區和青藏高寒區,以及東部季風區內部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情況我國通常會劃分為四大地區,分別是東北地區、東部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
  • 2020年中國東、中、西部及東北地區經濟PK:差距在哪?
    中商情報網訊:東部地區、東北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是中國四大經濟區域,分別對應東部率先發展、東北振興、中部崛起和西部大開發的經濟政策。政策支持下,中國四大經濟區域發展水平如何?數據來源:統計年鑑、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GDP:東部地區貢獻了全國一半的GDP2019年全國GDP總量990865億元,比上年增長6.1%。東部地區貢獻了全國一半的GDP,GDP總量511161.2億元,佔全國比重為51.9%。
  • 我國首個沒有農村的城市,百分百城鎮化,GDP總量已超過香港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城市化得到了快速發展,據相關資料顯示,城市化率從1978年的17.9%提高到現在的65%左右,雖然我國的城市化水平與那些西方歐美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國內一些新興的國際大都市的城市化率已經超過了發達國家的標準,以上海為例,城市劃片率已經超過88%。
  • 二十年前,我國GDP佔金磚國家總量的50%,印度佔18%,現在呢?
    早期金磚國家特指「世界新興市場」,過去二十年,金磚國家佔世界經濟總量比重逐步提升,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與日俱增。在金磚國家中,我國GDP總量一直排在第一的位置。尤其最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受國際形勢影響較小,經濟始終保持在穩定的增速當中,經濟總量不斷拉大和其餘金磚國家的差距。下面一起來看,過去二十年金磚國家經濟總量變化有多少。
  • 西北最「霸道」的省會城市:坐擁全省1/3人口,GDP總量佔全省一半
    眾所周知,我國幅員遼闊,是一個擁有960萬平方公裡的國土面積,為了方便政府之間的管理,從而劃分成34個省級行政區。其中有些省份經濟十分發達,常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而有些省會城市經濟發展一般,甚至名次排名比較靠後。為了能夠快速的發展,從而都是省會城市先富再帶動後面城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