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說:「人住扛轎屋,災禍連連出」,有啥講究?古人經驗之談

2020-12-23 小一歷史筆記

隨著歷史的發展,很多東西都在不斷的變化,比如說建築風格。如今的高樓大廈和以前的茅草房可不太一樣,關於古時候的建築,有很多相關的俗語,古人們也會根據俗語來建造房子。

我經常聽到的一句就是:「人住扛轎屋,災禍連連出」。其實俗語這種東西就是另一個角度上的人生哲理,都是祖先們根據生活中的經驗總結出來的,好的俗語流傳至今也同樣適用。

雖然有時候要帶著辯證的眼光去看,不能被時代局限住了自己的眼睛,但是不得不說有些東西還是很有道理的,不過今天的這句俗語,究竟有什麼講究呢?

北方建築風格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建築風格,根據當地的生活環境還有平時的生活需求來建造房子。比如說很典型的蒙古包,還有湘西的吊腳樓,都是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而決定的,而在中國北方,我們所提出的這句俗語其實非常的流行。

北方有代表性的房屋建築,比如北京的四合院,就有很多的講究,而每個房間的布局都是錯落有致的,電視劇中常聽到的「幾進幾出」,都是非常有講究的事情。

布局對於整個家族的風水,都是有著提升的作用的,有很多達官貴人都喜歡這樣的院子,不過我們今天說的這種「扛轎屋」,在老一輩人眼中是非常不吉利的象徵。

什麼是「扛轎屋」?

「扛轎屋」,從字面意思上理解起來,就是在說一個房子的布局看起來像是兩個人在抬著轎子一樣。但我們也知道抬著轎子的形狀,大概就是中間有一個主屋,兩側有兩個小房子,說白了就是一個倒下的工字形。

因為老一輩人在形容其他東西的時候,總喜歡找一些比較形象的物品。

在那時候,一般這樣的布局也算比較複雜的,所以在達官貴人家用的比較多,而達官貴人們又總是坐著轎子出行,所以這樣形象的名稱,就逐漸的被大家流傳開來了。

為什麼說「扛轎屋」不吉利?

有人會說,轎子擱以前是舒適和富貴的象徵,抬轎子不應該是好的嗎,為什麼老人都說是不吉利的呢?

雖然有人把中間的房子比作是轎子,但同樣的,在古時候,當家裡有老人去世之後,子孫輩的人來抬棺材也是這樣的架勢。

無論在哪個時代,死亡都是一件非常不吉利的事情,而偶爾去棺材中沾沾福氣可以,但是時間長了都住在這樣的房子中,在不是很好的寓意的影響下,老人都會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損害自己家族福氣的事情。

而另一個原因,則要從建築學的角度說起。

讓我們想像一下這樣的結構,中間有一個屋子,兩側靠後的地方是兩間小房子,當主屋的前方有風吹來的時候,這陣風所帶來的氣流就會在中間這所房子的阻隔下向兩邊分開,而理所當然的,這股氣流就會吹到兩側的房子裡去。

如果是小風還好說,但如果是非常強勁的大風的話,在古時候那種不是非常堅固的建築結構中,兩側的小房子又怎麼能夠阻擋得住這樣的強風呢?

時間長了之後,可不就得落得一個房子被風吹得遍體鱗傷的結局了嗎?

所以在歷史的長河中,這樣的房子結構逐漸被拋棄了,因為無論從風水迷信的角度來講,還是從建築學的角度來講,這樣的房子都是不利於人的生存的,人類作為最高級的動物,自然是要讓一切都向著對自己好的方向前進。

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古人們雖然簡單的句話裡可以蘊含大智慧,但無論是哪種文化,都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時代是不斷在發展的,跟不上時代就要及時拋棄,值得學習的我們就要潛心研究。

俗語我們都是從老人那裡聽得多,其實古人的俗語諺語對聯還有許多,好比「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這些俗語,確確實實是老祖宗智慧的結晶,文章中所列舉的不過是其中的冰山一角罷了。想要了解更多古人的智慧,《智囊全集》將是你的不二之選。

這本書是明代大文學家馮夢龍所寫,他的筆觸精煉巧妙,總是能夠一陣見血地揭示每一則故事背後的道理。

《智囊全集》中收集了將近兩千則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馮夢龍用自己獨特的口吻講故事娓娓道來,短小精悍,從不拖泥帶水。

回顧歷史,不論是曾國藩,還是李鴻章,亦或者是紀曉嵐,都曾經拜倒在這本書的魅力下,甚至康熙稱其為"國之利器"。

梁啓超說:"吾謂《智囊全集》,不可不日三復也",他一天讀三遍,一輩子帶在身邊。

立業不讀《智囊全集》,閱盡詩書也枉然。

同時這些故事的背後還有馮夢龍自己的看法,既學習到了古人的智慧,又學習到了大文學家馮夢龍的人生觀點,可謂一舉兩得!

但是這是明朝的書,相比現代的白話文,意思上還是有很大不同的,許多人抱怨看不懂,接下來給大家推薦這套白話文注釋版本的《智囊全集》,它將每一則故事都用白話文翻譯過來了,還搭配了精美的插圖,可以幫助更好地理解。

生活中有想不明白的就翻翻這本書,相信這本書一定能夠給你答案。讀《智囊全集》,仿佛就是與智慧的古人促膝長談,他們將自己的所有智慧傳授與你。

馮夢龍自己也說:"天下無餘智",普天下所有的智慧皆囊括於此。

讀此書如入寶山,金玉琳琅,美不勝收。

目前這套書不過才79元,79元就可以買到古人的智慧結晶!這不過是兩包煙錢,卻可以讓你的一生都受益無窮!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俗語:「人住扛轎屋,災禍連連出」,具體指啥?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俗語:「人住扛轎屋,災禍連連出」,具體指啥?老祖宗的經驗之談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建築風格,比如在南方的農村,人們在建造房屋的時候,一樓一般都不會住人,這一層是用來存放雜物的,二樓才會住人。生活在西北地區的人,建造出了很多窯洞,別看它看起來不雅觀,住起來十分舒適,冬暖夏涼。除了這些,還有蒙古獨有的蒙古包。
  • 農村老人傳承智慧:人住扛轎屋,災禍連連出!其中大有講究
    很多古人的智慧,到今天已經不那麼容易被人接受了,不少的人會覺得其中大部分是封建迷信,實則不然,有一些還是有其道理的,而這些智慧,大部分都以俗語的形式在農村老人們口中流傳。對於農民來說,房屋是人一生中居住的場所,他們甚至對此傾注了畢生的心血。
  • 俗語:「人住扛轎屋,災禍連連出」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其實,大家現在都聽到過的農村俗語自有它的出處和內涵,俗語體現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這充分體現出了實踐出真智的道理。今天,就「人住扛轎屋, 災禍連連出」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咱們一起說道說道。其實俗語這種東西就是另一個角度上的人生哲理,它都是我們的先輩們根據自己平時的生活經驗而總結出來,並且流傳到如今的。
  • 蓋房俗語「人住扛轎屋,災禍連連出」,民間傳承千年,受用至今
    例如這句蓋房俗語:「人住扛轎屋,災禍連連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從字面意義上理解,扛轎屋顧名思義,就是房子的樣式類似於兩個人抬轎子。那麼,這種房屋為什麼說住了,就會災禍連連呢?首先從風水的角度來說,扛轎屋南北向的兩棟房屋,看起來就像是四個抬轎子的人,中間作為轎子的房屋被這四個人抬了起來。見過抬轎子的人都知道,轎子在被抬起時,是懸空的。而扛轎屋中作為轎子的房屋也被認為是一直懸空的,而這種布局的房屋,在建築風水裡面被稱之為「踏空」。
  • 「人住扛轎屋,災禍連連出」,扛轎屋是什麼?現在還有道理嗎?
    比方說,房屋若被蓋成川字房,又是三房並排的樣式,家中的女子將遭遇不測,輕則發財,重則血光之災。雖然古代對居室的講究大多是封建迷信,但也有一些是有一定道理的,如老祖宗曾經說過:「人戶同抬轎子,災禍連連」。運轎房是什麼意思?對我來說,所謂的「吊轎屋」,從字面意義上講,房子的風格就是因為有人抬著轎子,所以被稱為「工字房」!
  • 農村建房興起,農村老人卻說「人住扛轎屋,災禍連連出」啥意思?
    鄉下老人常對我們說:「人住人的轎房,災禍連連」,這是什麼意思?先來了解一下人們所說的吊轎屋,這是一個比較形象的說法。事實上,這間房子所呈現的結構是四個人抬著轎子。我國農村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建房子,而如果有坐北朝南前後兩幢房子,中間主動連接著東西朝向的房子。因此呈現出「工字型」,中間的房屋猶如四個人抬的轎子。
  • 為什麼老人總說「睡覺不能腳朝西」?古人的經驗之談,有道理嗎?
    對於俗語很多人都是相信的,總歸是老祖宗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應該是有可信度的。在俗語當中有這麼一句話,不知道有沒有聽說過,就是關於睡覺的,現代人的睡眠還是需要關注的。說的就是「睡覺不能腳朝西」,生活在農村的人,應該會常聽到老人說,到底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還需深入了解看看。睡覺不能腳朝西有何依據?
  • 22日冬至,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是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
    這是自古傳下來的習俗,冬至是數九的第一天,以每九天為一個單位,稱之為「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說的就是這個數九。冬至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一段時間也就來了。這個時候最為關注的就是冬季冷不冷了,畢竟太冷了還是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並且帶來諸多不便。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是啥意思呢?古人的經驗之談!
  • 老人常說:「男不過八,女不過七」啥意思?農村人的智慧讓人佩服
    老人常說:「男不過八,女不過七」啥意思?農村人的智慧讓人佩服大家好!歡迎來到「獵奇大本營」,帶你了解更多最新資訊,如果想持續了解最新資訊,關注小編的每天動態!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老人常說:「男不過八,女不過七」啥意思?
  • 老農民常說:「陰過冬至晴過年」,古人的經驗之談趕緊收藏
    老農民常說:「陰過冬至晴過年」,古人的經驗之談趕緊收藏!時光茬苒,轉瞬飛逝,在不知不覺中「鬥指子冬至始」,黃經也達到了270,2019年12月22日中午的12時20分,一年中24節氣已經悄悄來到了「冬至」這一天。
  • 俗語「樹夾屋路剪房,不敗也得亡」,古人建房的講究有道理嗎?
    俗語「樹夾屋路剪房,不敗也得亡」啥意思?老祖宗的講究有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葉落歸根,對於中國人來說,都有著很強烈的歸鄉情結。哪怕離家再遠,在外面混得多好,等到老了以後,也是想要到故鄉安享晚年的。所以近些年有不少人進入到了大城市裡打拼,當手頭有錢了以後,第一個想法也是在農村裡建一棟房子。哪怕有些人暫時不在農村裡住,也依然會拿出全部的積蓄,好好在老家蓋一棟房子。而農村裡建房的講究是比較多的,尤其是在過去,從房子選址、朝向、設計等都會有很多方面的講究的。其中有些老輩人就常說這樣一句俗語:「樹夾屋路剪房,不敗也得亡」,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建房的講究有道理嗎?
  • 「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滴淚屋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那麼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這句俗語吧,正好也能體現老一輩人對蓋房子的講究,不是迷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古人家裡條件好的建房子都有主房和次房,主人住的就是主屋,家僕住的就是次屋,這也能體現當時的地位差距明顯。如果主屋的高度要比次屋的低,一到下雨天,雨水就會順著次屋的房頂滑落到主屋的房頂上,這樣滴淚屋就形成了。
  • 農村老人常說「寧住荒墳,不住古廟」,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那景色猶如「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對於農村年長的老者來說,聊天成了時下農閒時一大樂趣,他們圍坐在村頭樹蔭下,三三兩兩談論著今年的農事,以及村莊的新鮮事,時不時在他們口中飛出幾句經典的俗語,引起眾人的深思,其中有三則俗語,讓我記憶猶新,今天分享給大家,我們一同討論。
  • 古人講「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化骨龍是啥?古人經驗之談
    古人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這句話到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句真言,同時隱含著古人對生活的理解和智慧。在神話傳說中,麒麟所到之處都會帶來好運,所以在人們心裡,麒麟就是一種擁有著祥瑞之氣的神獸,所謂麒麟子,說的則是有德有才的孩子。然而,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中的化骨龍,才是決定一個家庭的根本。
  • 農村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啥意思?古人房子選址的經驗之談
    文/當年一木  農村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後半句更經典,古人房屋選址的經驗之談,有道理嗎?  在古代,蓋一棟房子,可以說是耗資巨大,是一件人生大事,所以古人格外慎重,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房屋選址。
  • 古人云「男看鼻子女看嘴,一生富貴少是非」啥意思?古人經驗之談
    甚至有人表示男看鼻子女看嘴,一生富貴少是非,真的有這麼神奇嗎?其實這都是老一輩人給我們留下來的經驗之談,在現代社會來說只是看個樂子罷了。那個時候的老人認為看男子一定要看鼻子,因為人與人交往的時候第一印象一定是另一個人的鼻子,鼻子是否挺拔會直接影響一個人的五官,而在古代相學觀中鼻子也有著重要的意義,一部分的古代人認為鼻子體現了一個人的身體素質以及內在修養。
  • 老人常說:晚不梳頭,早不說夢,這句話有沒有道理?有啥講究?
    老人常說:晚不梳頭,早不說夢,這句話有沒有道理?有啥講究?文/論史鑑今歷史短視頻在民間生活的老人常常會說出來一些俗語,雖然我們不知道它的來歷,但是聽起來還是很有道理的。很多民間俗語都得到廣泛的使用,不同的俗語使用在不同的語言環境,特別是老年人知道的最多,他們總能說出很多這樣的話來,可這些話有根據嗎?接下來我們就說下這句話:晚上不梳頭,早上不說夢。這個可能有許多人都聽過,可是為什麼要這麼說呢?這話有什麼道理嗎?這話聽起來倒是很有趣,我們先看下這話表面上的意思。
  • 民間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究竟是啥意思?
    比如「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短短十個字,說透成功的秘訣,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能太過猶豫、畏首畏尾,否則幹不成大事。 既然是通俗易懂的俗語,當然也少不了婚喪嫁娶的句子,就像咱們常說的一句話:「鞋子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決定結婚之前,一定要遵從自己內心所想,不要被別人的看法左右。
  • 農村俗語:「東屋南房,不孝的兒郎」,啥意思?農村蓋房子的講究
    農村俗語:「東屋南房,不孝的兒郎」,啥意思?農村蓋房子的講究從古至今,我國一直處在世界上頂尖的農業大國之列,因此民間的傳統文化也大多與田間土地有關,不是關於生產經驗就是關於風俗地貌。有些說得簡單明了,有些則說得玄乎有趣。
  • 俗語上山甲魚下山野雞碰不得是啥道理 古人的經驗之談
    俗語上山甲魚下山野雞碰不得是啥道理 古人的經驗之談時間:2020-02-04 08:42   來源:文/農夫也瘋狂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俗語上山甲魚下山野雞碰不得是啥道理 古人的經驗之談 今天已經是初十了,這個時候就算是在農村裡也沒什麼過年的氣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