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碧樓以Lalu作為英文命名,Lalu即是日月潭中央的拉魯島,是當地邵族人心靈寄託的祖靈聖地,也是整個日月潭地區的精神核心。涵碧樓坐擁日月湖畔已超過一世紀。細數涵碧樓的前世今生,每一次變革,無不牽動著當代人們的目光;每一次轉型,無不是登峰造極之象徵。百年來,進出涵碧樓者盡為帝王將相,曾經嚴密的管制舉措,讓這幢風雲名樓始終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
日月潭最早的文獻記載可追溯到清康熙廿三年(公元1684年)。1901年日本人伊藤在涵碧半島上建了一幢木屋,名為涵碧樓。1923年日本皇太子裕仁(後登基為天皇)赴臺,指定涵碧樓為下榻之所,涵碧樓由臺中州廳接管,並擴建為二層樓的建築,從此涵碧樓由一幢富豪人家的度假別墅,一躍成為官方招待所,出入者盡為達官顯要,平民百姓難以窺堂奧。
1949年,國民政府遷臺,涵碧樓便改建成為了蔣公行館。在這裡,蔣介石不僅接待來臺訪問的外國元首如日本首相岸信介、泰皇普美蓬等國賓,更將此處作為了鍾愛的度假行館。而今,蔣公手跡的石刻「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緣起之生命」,以及其當年每日破曉前或黃昏時刻,相偕宋美齡遊湖登島或於湖面靜待日出日落的手划船,都仍然靜靜佇立於此,見證著一個時代的風雲。
1998年,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一擲數億買下涵碧樓後,砸下15億元臺幣,找來國際級的專業團隊,重新設計涵碧樓的建築外觀以及經營管理模式,從硬體到軟體賦予涵碧樓全新生命,形成今日涵碧樓的整體樣貌。
正是這樣的眼光與堅持,經過5年苦心孤詣的雕琢,2002年涵碧樓開幕時,驚豔了國際旅遊度假市場。無論從設計建造還是運營服務,涵碧樓樹立了嶄新模式,臺灣從未出現如此精緻優雅的頂級建築與飯店相結合的完美體。開幕時每房訂價新臺幣12,800元(約RMB 2,850元),即創下當初臺灣頂級飯店業收費最高標準,被冠上「臺灣最貴的飯店」的名號。如今,作為全球頂級飯店,歷經十年光陰,涵碧樓依舊風華絕代,成為永不褪色的經典之作。
據悉,鄉林集團已斥資5億美元在南京河西興建涵碧樓,預計總建築面積約16萬方,是地上20層樓,地下2層的綜合開發案,定位為居住與就業兼顧的中高檔居住區,和以濱江風貌為特色的城市西部休閒遊覽地,規劃有大型Shopping Mall、宴會廳、辦公大樓、國際會議中心、酒店式公寓的大型綜合體。預計2014年青奧會之前能夠完工營運。
本文轉載來自:新浪房產,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