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用演藝圈為背景,卻展現出非同一般的恬靜。愛不一定要轟轟烈烈才是愛情。《浮光》作者透過許多細微的動作將故事串連起來,這需要花費很大的心力去讀它。正文不到10萬字的書,卻讓人感覺讀了好長好長的故事。
作者本身就熱愛攝影,所以他很擅長掌握「鏡頭」,透過一段戲、表情、枝微末節的小事情,漸漸的揭開角色的種種特質,裡頭的每個人物都是活生生的。裡頭人物的交錯都是經過安排的,不可否認的,渥丹是一個非常完美的編劇。
《浮光》by渥丹
葛淮、衛可、沈惟、孟姐,以及許多出現過的人們,將《浮光》打上了大螢幕,一幕幕掠過眼前的鏡頭,是那麼沉靜又細膩。線索就藏在人物的一個眼神、一個沉默裡頭,就看讀者是否能察覺到。
「言採,多年之後,輪到你來做提攜者和引領者了嗎。」這句話充分表達了謝明朗與言採的關係。故事裡兩人的互動或許缺少了激情,代之的是滿滿心動。言採在演藝圈打滾數年,建立起他自己的人脈,謝明朗只是個剛入圈子的小攝影師,言採扮演著「提攜者」的角色,成為謝明朗的情人,也是師長。
《浮光》番外由毫不相干的第三者娓娓道來,也是本作被大家認為佳作的主要原因。這樣的寫法有很大的風險,若是文字魅力不夠,恐怕不足以道出那兩人以外的世界是怎麼看他們的。現實是尖銳的,個人有個人的觀點,但無論外在輿論如何,留著的人們又是怎樣的看法,這段故事裡,只有他們知道。
更多精彩推文,敬請關注百度熊掌號:小說迷愛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