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生僻的5個漢字,只有簡單1筆,但你看到了也不知道怎麼讀

2020-12-23 騰訊網

漢字千千萬,筆畫差距大。有些漢字只有簡單幾筆,有些漢字寫一遍就讓人懷疑人生。在漢字裡有這樣一種類別叫做「獨體字」,獨體字就是指以筆畫為直接單位構成的漢字,它完全就是一個整體,無法拆分開來。

或者說,獨體字無法被拆分為2個或者2個以上的部件,這裡的部件必須在字源上有獨立意義。我們很熟悉的一些簡單漢字,比如「日」,它屬於獨體象形字;「天」,它屬於獨體指事字。這樣的字形體單一,拿去組裝合體字可謂再適合不過了。

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5個生僻漢字裡就有獨體字。這5個漢字都只有簡簡單單的1筆,可能在其他字的筆畫裡能見到,但是作為單獨的漢字時,很多人即使看到了也不知道該讀什麼。

第一個:「〇」字

一個圈,可以表示很多東西,比如英文字母O,韓文字母ㅇ、數字0(冷知識,0用作計量時,漢字書寫才是「零」,用作編號時,漢字書寫形式通常變成「〇」,比如今年就是二〇二〇年,不是二零二零年);還可以表示正確(錯誤就是×)。

而在漢字中,「〇」的讀音跟「零」是一樣的,也讀成「líng」,它可以是一個普通的字(長成這樣其實也不算普通了),也可以是姓氏,之前媒體就報導過重慶〇先生辦理身份證經歷坎坷的事。古時候其實還有個小點的「○」號,古人常用來標註在章回開端,但後來小的被大的給合併了。

第二個:「乚」字

這個字看起來就是一個漢字筆畫「豎彎鉤」,但其實它也是個字,據說是黃帝時期的造字大師倉頡發明的,然後流傳到了今天。「乚」字是個多音字,一個讀音是háo,在古代,它的意思跟「毫」是一樣的,屬於一個長度單位。

《孫子算經》認為,「度之所起,起於忽。欲知其忽,蠶吐絲為忽」,蠶絲非常細,所以蠶絲就是最微小的忽,10忽等於1絲,10絲等於1乚,10乚又等於1釐,再往後就是分、寸了。

另一個讀音則是yǐ,同「乙」,魯迅筆下的人物孔乙己名字也可以寫作「孔乚己」。當然它這兩種漢字形式我們如今很少用到,多半還是當成筆畫、部首用。

第三個:「丨」字

這個字仍然長得跟漢字筆畫一模一樣,結構相當單一,但它的讀音非常多,足足有4個。同時它也是很典型的象形文字,《集韻》記載:「(丨)古本切,讀若袞。象數之縱也。」

讀(shù)的時候,這個字意思同「豎」;

讀(yī)的時候它變成了一個古姓氏,比起橫過來的「一」,它要冷門得多,也許在漢字發展過程中,橫向的yī更受歡迎;

讀(gǔn)的時候,意思是「上下相通,引而上行」,從上往下寫;

讀(tuì)的時候,意思是「上下相通,引而下行」,從下往上寫。

第四個:「丶」字

這個字,在古代同「主」或者「注」,它的讀音是zhǔ,一個很典型的獨體字。很難想像這樣一個字也可以作為姓氏存在,孤陋寡聞的筆者從未聽過哪個人姓「丶」。另外,古人讀書的時候喜歡用「丶」作為斷句符號,我們現在也用它作為頓號。

第五個:「亅」字

咋一看,「亅」字很像英文字母裡的J。它也是典型的獨體結構,它可以作筆畫,稱為「豎鉤」,也可以作部首,《康熙字典》就將它列為214個部首之一。「亅」是個獨體象形字,象什麼形呢?很簡單,就是指大家釣魚時魚鉤上的倒須鉤。但它的讀音不同鉤,而是讀jué覺。

這樣的字如果遇到了想正確讀出來有點難,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讀對呢?或者還見過更生僻的漢字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面對最生僻的5個1筆漢字,網友:要是不說漢字還以為是符號呢
    且不說事件了,就說一些複雜字體,我們見了都不認識。比如說饕餮、檮杌、狖軛鼯軒亦顛隕等等。不用說它的意思了,我們很多人就連這幾個字都不認識。但在中國眾多漢字中甚至還有一筆即成一字的,不是漢字「一」,而是漢字中其他五個最稀有的生僻字。
  • 中國最簡單的姓氏,只有三筆,但大部分人卻不知道怎麼讀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就連我國各個民族的姓氏都有著非常深奧的知識。作為中華兒女的我們,每個民族只見都有一個姓氏,而且每個姓氏都有不同的來源和故事,最開始的時候姓氏只是人們對於前輩和崇尚者的敬意,後來又變成了家族的標誌,是一脈相承的重要象徵。
  • 中國最簡單的姓氏之一,只有三筆,大部分人卻不知道怎麼讀
    中國的姓氏一直有「百家姓」的說法,但這「百家」只是對中華姓氏的泛指,並非真正的只有百個姓氏,中國的民族繁多,幅員遼闊,姓氏至少達到了5000多個,但究竟有多少個,這是很難去精確地統計的。其實,中國還是最早使用姓氏的國家,但剛開始的「姓氏」卻是分開的,分為了「姓」和「氏」。
  • 我國有一個姓氏:筆畫僅三筆,皇帝卻不知道怎麼讀
    我國有一個姓氏:筆畫僅三筆,皇帝卻不知道怎麼讀我國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母系氏族時期,因此上古八大姓中都包含女字,即姬、姜、姒、嬴、妘、媯、姚、姞,在戰國時期,由於宗法制度日去沒落,所以姓氏合二為一,就變成了現代人熟知的姓名了。
  • 中國最簡單的姓氏之一,只有三筆,很多人卻不知道怎麼讀!
    文/趣談歷史點滴中國最簡單的姓氏之一,只有三筆,很多人卻不知道怎麼讀!在《中國姓氏大辭典》中,我們可以看到,筆畫最少的姓氏是「一」,這也是最簡單的姓氏。不過你知道中國最複雜的姓氏是什麼嗎?有人會說,是漆雕,但實際上漆雕並不是最複雜的姓氏,據記載,最複雜的一個是:烏朗漢吉爾莫吉爾敏。其實這是蒙古族的姓氏。
  • 中國最獨特姓氏,只有3筆,很多人見過,但90%的人不知道怎麼讀
    而接下來要說的這個姓氏,可以說是最獨特姓氏,只有簡單3筆,很多人都見過,但90%的人不知道怎麼讀。這個姓氏便是彡姓,既可以讀xiǎn,也可以讀shǎn。彡姓歷史十分悠久,可追溯到秦漢時期,剛開始時是秦漢羌族部落名稱,為「彡且」或「彡姐」。彡且部落主要聚居在隴西、金城、陝北一帶,也就是今天的甘肅陝西一帶。
  • 這5個漢字都只有一筆,99%的人都不認識,你知道是哪些嗎
    漢字是中華文化最重要的載體,在五千年的滄桑歷史當中,漢字雖然經過了無數次改進,但是漢字的精神卻一代代傳承了下來。中國的漢字不僅對中國有非常大的影響,更是影響了中國附近很多個不同的語言和文字。雖然大多數漢字都在歷史中傳承了下來,但是有一些漢字因為平常用得太少,所以成為了生僻字,以至於很多中國人都已經不認識這些字了。一般人都認為,生僻字都是筆畫很多的複雜的漢字,但是其實,有一些漢字筆畫非常少,但是大多數人都認識。這5個漢字都只有一筆,但是99%的人都不認識。你知道是哪些嗎?
  • 百家姓裡最簡單的姓氏之一,只有三筆,百分之90的人不知道怎麼讀
    有人統計,文獻記載和現存的共有5600多個。《百家姓》是我國漢族姓氏總集,載有四百多個姓氏。四百多個姓,為什麼偏要把「趙錢孫李」放在前面呢?原來。《百家姓》是宋朝初年錢塘一個老儒編的。宋朝的皇帝姓趙,趙便為國姓。錢塘屬浙江,當時佔據江浙一帶的是吳王錢叔,孫是他正妃的姓。李是南唐李後主的姓。於是「趙錢孫李」便為頭一句。
  • 此姓氏很簡單,只有三筆,但是極少人知道怎麼讀
    此姓氏很簡單,只有三筆,但是極少人知道怎麼讀文/玖捌姨中華民族泱泱五千年歷史,以其獨有的文化傳統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可謂是獨樹一幟。在《中國姓氏大辭典》中有記載,中國人最簡單的姓氏就是一個字:一,而中國最複雜的姓氏就是:漆雕。根據中國古典巨著《百家姓》記載,截止到北宋初期,收集到的姓氏共有411個之多,後來更是補錄至568個,但是複姓就有124個,單姓有444個。《百家姓》採用了四言體例,對這些姓氏進行了排序。
  • 日語裡五個常見漢字的生僻讀音
    各位同學好,今天老師想談一談日語裡常見漢字的讀音問題。大家都知道,日語裡的漢字讀音分為音讀和訓讀兩種,但不管是哪種,讀音都不是唯一的,有些訓讀的單詞,漢字後的送假名不同,意思和讀音也不同。比如最常見的「生」,就有:生(なま)、生(い)きる、生(う)む、生(は)える等許多種讀音,前面這四個詞分別表示「生的」,「活著」,「生(孩子、蛋等)」,「生(蟲子、鏽等)」。下面老師想介紹五個特別常見的漢字的生僻讀音,據說這些詞99%的人都會讀錯,看看你認不認得吧!
  • 我國名字最「難寫」村莊:第一字就30筆,相信99%的人不認識
    我國名字最「難寫」村莊:第一字就30筆,相信99%的人不認識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文化歷史自然是源遠流長,光是漢字就蘊含了中華子孫太多的智慧。在我國就有這樣一個村莊,是我國名字最難寫的村莊,只第一個字就有30個筆畫,99%的人都不認識這個字怎麼讀就更不用說怎麼寫這個字了。首先,這個村莊的名字叫爨底下村位於北京西郊門頭溝區的齋堂鎮,距離北京市區有90公裡,是一古老的村落,也是我國的4A級景區。這裡的海拔650米,村域面積在5.3平方公裡左右。
  • 中國最生僻的5個字,雖簡單但很多人張口就讀錯,你可能也讀錯過
    眾所周知,漢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根據不完全統計,漢字的數量在10萬左右,其中91251個被收錄進了電腦漢字字庫,這世界上恐怕還沒有一個人能把它們全部掌握下來。
  • 生僻成語「方枘圓鑿」怎麼讀?很多人開口就錯了
    然而,有些成語卻相對生僻,懂的人不多,用的人更少。一方面是因為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當今生活與古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些習以為常的成語被滄海桑田的巨變所淹沒。比如今天要說的這個「方枘圓鑿」,不光含義難懂,大部分人甚至都會讀錯。一、怎麼讀?
  • 麤、掱、贔……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中國漢字之最
    漢字的數量並沒有準確數字,大約將近十萬個,日常所使用的漢字只有三千多字。漢字中筆畫最少的是「一」和「乙」,只有一筆;筆畫最多的是「龘」(音dá),共五十一筆。現代通用漢字中,9筆的字最多,約佔總數的11.1%,其次是10筆和8筆的字。漢字中形聲字最多,我國古代《說文解字》收字9395個,形聲字佔82%。
  • 這是中國最簡單的3個漢字,非常容易寫,但你可能一個都讀不出
    這是中國最簡單的3個漢字,非常容易寫,但你可能一個都讀不出中國的文化非常深厚,尤其是我們的漢字文化,從幾千年前我們中國就有了漢字,當時就只是在石頭或者是烏龜殼上面寫字,而且基本上都是認不出來的,直到殷商時期,我們才真正的出現了漢字
  • 中國最簡單的姓氏,僅有3筆,但幾乎無人知道怎麼讀
    姓氏作為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千百年來深深的影響著華夏子民,發展至今中國已知的姓氏有60個複姓,444個單姓,總共504個。在我國內有這樣一個形式,它與姜姓一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傳說,被評為我國最難讀的姓氏,僅有3個筆畫,但幾乎無人知道怎麼讀。這個姓氏就是彡姓。
  • 「原創」海豐阿東:舊瓶裝新酒,生僻漢字換新顏
    「原創」海豐阿東:舊瓶裝新酒,生僻漢字換新顏平常我們用到的許多漢字。如果,把他們合成一個新的漢字的話,比如說把一個漢字,重複三遍,合成一個新的漢字的話,你還會認識這個漢字嗎?我想你可能不一定會認識的。因為這些合成的漢字,都非常有趣,因為不常用,或者是極為生僻。
  • 中國漢字5最:最敏感的漢字,最貴的漢字,你知道是什麼嗎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漢字在漫長的發展中,增加了許多新的漢字,刪減了許多舊的漢字,還有很多舊的漢字演變為了新的漢字。漢字在一些字典中,正體字和異體字加起來多達十萬。但是,漢字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只有六千多個。
  • 最生僻的一個姓氏,僅短短三筆,很多人卻張口就讀錯,你能念對嗎
    無論現在還是過去,姓氏可以說是一個人最為重要的象徵之一,過去誕生了林林總總的姓氏,有著「百家姓」之說,實際上中國曆朝歷代以來,見於文獻的姓氏有5662個,其中單姓3484個,複姓2032個,三字姓也有146個。
  • 白城有一座「生僻」縣城,很多人不會讀,是我國「白鶴之鄉」
    白城市是我國最大的商品糧生產基地之一,同時也是我國最重要的農業開發區之一。白城市境內分布著大量的石油資源和風力資源,其人均耕地、草原以及蘆葦面積在吉林省均位居第一,白城市的莫莫格是我國的林業科普基地,同時也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