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人們常說的「川江」,地理知識與旅行資訊專家——地理答啦,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眾所周知,長江是我國最大的河流,它蜿蜒6300多公裡,流經我國11個省市自治區。但你不一定知道,長江的各段都還有別名:當曲口至青海玉樹縣境內的巴壙河口,稱通天河;巴壙河口至四川宜賓的岷江口,稱金沙江;四川宜賓至湖北的宜昌,又稱川江;湖北枝江至湖南的城陵磯,又稱荊江;江蘇以下江段,又稱揚子江。
川江長約1030公裡,這一段長江基本上處於全國地勢的第二階梯,大部分流程在四川盆地之中。
流經四川盆地的川江,大致從西南流向東北,蜿蜒於盆地的南部。從號稱長江上遊第一港的宜賓,往下到江津河谷,一般比較寬闊,水流也不急。江津以下因受到川東一系列東北至西南走向的山脈影響,凡是穿過山脈之處,一般會成為峽谷,比較著名的峽谷,有貓兒峽、銅鑼峽、明月峽等,在其他的地方則形成了平展展的較為寬闊的河谷。
川江河谷總的特點是:河流有時在山舒水緩的寬谷中流動,有時又穿過陡峭崢嶸的峽谷,一放一束,不斷的向著東北方流去。川江從宜賓附近起,往下先後接納了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烏江等水流,水量水勢不斷增大,在它進入三峽的時候,水量已經非常浩大。
長江的滔滔江水,以它浩浩蕩蕩的雄姿,無比的力量,洶湧咆哮,勢不可擋,它穿過巫山山脈,衝出四川盆地的時候,就形成了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川江的三峽河段也具有峽谷和寬谷的相間特點,不過這裡的峽谷特別險峻,寬谷並不十分開闊,不能與四川盆地的寬谷相提並論。
唐朝的著名詩人杜甫曾經有句云:「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三峽的西口入峽處,絕壁千尺,重巖疊嶂,河道被緊束在直刺青天的山峰之中,猶如兩扇大門陡峭直立,因奉節古稱夔州,所以這裡被稱為「夔門」,詩句形容川江從上面的涪陵、萬縣一帶,匯集了眾多的支流,往下在夔門處爭著入峽的情景,正所謂「西控巴渝收萬壑,東連荊楚壓群山」的形象寫照。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