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中,山之內町綜合觀光案內所會議室的辦公桌上,擱著一份報導:一位64歲的黑龍江資深滑雪者李先生,在橫手山滑雪場勇救一位不慎摔落道外陡坡的70多歲日本老太太,後來自己卻在山林中迷路受困,一天後才成功脫險。觀光局負責人野口晃一,急欲將這則充滿感激之情的新聞告訴我。
作為李先生的中國同胞,我當然感到自豪。日本是全球女性平均壽命最長的國度(86.3歲),男性也以平均79.1歲排名全球第三,而長野縣的平均壽命,男女分別以80.88歲和87.18歲雄冠日本(長野男性平均壽命也比按國家排名第一的冰島高)。
於是乎,在長野縣誌賀高原——這個全日本最大可滑區域的雪場上——常常都能瞥見身手矯健的銀白色頭髮。至於長壽之秘,既有海拔超3000米群山環抱而凝聚的清新空氣和潺潺清流,也得益於萵苣蘆筍等高原蔬菜和蕎麥麵中的健康成分。
那麼,志賀高原是否會因長壽而成了巨大但刺激的「老年舞廳」呢?
野口晃一拿不準雪客們的年齡分布情況,但卻承認著另一個能猜到的事實,日本滑雪熱早已跟著經濟形勢一道衰落了。
志賀高原一直是日本國內最頂級的滑雪聖地,尤其在1960到1980年代期間,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非常熱衷來這兒,到如今,主要的客源依然還是這批已經六七十歲的人。
中國雪客李先生勇救日本老太太的新聞被到處轉載曾經有一段時間,整個區域不讓滑單板,理由是擔心單板和主流的雙板客彼此衝撞。
「從昭和5年(1930)開始,志賀高原就是休閒度假的地方。哪怕過了七八十年,經營者們的思想依然比較落後,不樂意看到染頭髮、肥褲子、拖拖拉拉的單板青年,恰好多年來玩雙板的老雪客們也不願看到松松垮垮的板男板女,認為『志賀高原是我們的!』」你們可以就當個笑話聽,野口晃一說。
不過如今經濟在慢慢復甦,大城市的宅男宅女們從十多年前的能在周邊玩玩、當天往返節省住宿費就行,回到像老一輩那樣開始追求雪質和服務了,單板青年才開始陸續到來。
2.看過風光紀錄片《天地玄黃》的人,都會驚訝於竟有這麼一個奇妙的存在,調皮猴子們集體安詳地縮在冒著熱氣的池子裡,濃密的毛髮被縮水成一個個小嬰兒,仿若在大雪中泡著泡著,它們就可以進化成我們。這就是地獄谷野猿公苑。
不幸的是,我去的那天零下二三度,天氣不算非常冷,加上天陰,猴兒們泡澡後不愛曬毛。視野範圍內,有兩隻在池壁上慢慢散步,一隻坐在緊急裝備箱上,五隻踩著引水管一個個來到遍布大石頭的荒灘,只有一隻老傢伙蜷縮在溪水下遊處的溫泉中,思考猴生。
自覺與猴群保持觀看和拍攝距離的遊人們,大抵也在思考有沒有可能和猿猴共浴呢?漂著猴毛的池水該是有趣又可怕的吧?萬一感染上伊波拉病毒怎麼辦?
地獄谷野猿公苑最吸引人的奇特景觀: 猿猴泡湯事實上,野猿公苑當然置身遠離人類居住點的深山裡,不過2公裡之外的山腰,有著一個冒著濃煙可怖如地獄的滾燙出水口,附近建有一棟容客率非常有限的民宿,外面確實也有口經過冷卻處理的湯池。偶爾,也確有膽大的猴子會溜下來調戲浴客。退後一點望去,地獄出水口和住宅樓之間搭著的那座木橋,像極了今村昌平電影《赤橋下的暖流》。
「哇!你在白馬嗎?」發出猴照後,朋友圈立即跟來回復。「快糾正他們,野猿公苑只在志賀高原,在山之內町」,身旁漂亮的當地姑娘高相尚子說到。
雖說志賀高原是全日本最大和雪質最佳的滑雪區(亞洲最大滑雪區居然是中東唯一可滑雪的國度黎巴嫩,想不到吧?),但因為民風相對保守導致的宣傳不足,長期以來其名氣一直不如南面的白馬那麼大。事實上,兩個地方都是1998年長野冬奧會的舉辦地。
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飛東京的航班,有大巴接上反季節雪客直達白馬雪場,白馬當地超過一百家酒店、民宿和度假屋都已是外國資本在經營,我甚至有朋友剛集資買下白馬的一家酒店。而志賀高原這邊,由於源自幕府時代的一個規定,地權和經營權只能屬於一個特別組織,無法讓外資進來。
從停車場前往地獄谷野猿公苑得步行2公裡3.
前來志賀高原滑雪的中國人並不少,且越來越多。在海拔2000米的東館山觀景平臺上,一對情侶用「Sumimasen(對不起)」加蹩腳英語讓我幫照相後,望著群山和遠方冰瑩的凍湖,用東北話感慨道:「這裡賊美啊!」
索道頂端一群單板客,躺在深雪堆裡曬著太陽,用北京話說著熟悉的段子。我問他們玩多久,為什麼來這兒滑?
「5天到一周不等吧,國內玩不起啊,土豪去崇禮,窮人來日本。」
相比國內,日本滑雪的優勢在於好得多的雪質和便宜得多的日票。即便住宿和餐飲價格要比國內貴出一截,但只要有假期,連帶食宿,在日本悠哉轉場滑上一周真雪的費用,和在崇禮光禿禿饅頭山上玩上一周人造雪差不多情況下,當然會選擇雪好景美的日本。而相比歐美,日本雪場的面積和難度雖然比不上阿爾卑斯和科羅拉多,但又有著無可比擬的另一優勢——無處不在的天然溫泉,哪個雪客不願在勞累一天後愜意泡個湯呢?
不過,那些體力和精力旺盛的歐美人,還追求著Apres Ski,即雪後娛樂,其實也不過就是讓酒吧吹牛和夜店蹦迪這些事兒,用法語來顯得高級些。
從長野到湯田中的長電列車 張海律 圖在志賀高原,因為
上信越高原國立公園中心地帶的地理屬性,Apres Ski這些事就比較缺乏。把滑雪當度假生活的歐美人,大老遠跑來,可能看不到多少期待中的居酒屋、便利店、露天溫泉和料理館。反而是習慣了這些日本標籤的本國人,和追求純滑感受的東亞人,志賀高原算得上有種不一樣的風情。
雪道上寥寥的澳洲人,矛盾地發推:「這兒太好了,根本沒其他澳洲人,大家快來!」
天生英語發音困難、擔心跟外國人說話的日本人,也會很高興:「這兒沒多少老外!」
我所下榻的湖畔酒店,地處餐飲業最稀薄的蓮池區,就不用指望門前有一條充滿帝王蟹、壽司、天婦羅和卡拉ok的街巷了。所幸店家自己的半自助早晚餐都還算豐富實惠,而寬大的房間更分為客室、西式標間雙床臥室和內裡和式榻榻米三個部分,避免了和兩個姑娘同宿的尷尬。
鐵道盡頭的小鎮湯田中4.
作為一頭摸爬滾打9年、才總算可以暢滑日本高級黑道(阿爾卑斯黑道還是會腿陡)的雙板老驢,搭乘索道和免費穿梭巴士,外加按標識方向滑行,一天之內從西往東通滑全部19家雪場,還算一件可行之事。
當然,橫手山和奧志賀高原這東西兩頭,單是直線距離就達16公裡,要想滑完所有雪道,對技術最好、最熟悉雪道「路況「的高手,馬不停蹄走一遍,也得整整兩天。
從湖畔酒店出發,有一段無需雪卡的「免費中級紅道「,彎彎曲曲兜兜轉轉著,將住客引入巨人雪場底部的平緩部分。從這兒的索道站開始,就得開始刷雪卡的滑行旅程了。
眼前筆直的巨人道,已經是整個志賀高原坡度最陡峭的部分(最大34度)。而坡頂另有一條初級綠道,像傳送帶般輕鬆地,載人越過公路橋和涵洞,回到蓮池雪場的起點。
從東館山海拔2000米的觀景臺眺望志賀高原全部19座雪場,並沒完全通過索道和雪道相連,中斷之處恰在蓮池/丸池區域。若向東去往熊之湯和橫手山,就得搭乘免費穿梭巴士。2307米的橫手山頂,是志賀高原最高海拔,旁邊一座咖啡廳也就沾光,成了全日本最高咖啡廳。為讓新手也能上山,在最晴朗條件下,遠眺富士山和佐渡島,登頂的最後一段索道,被設計成極少能下行乘坐的吊纜。而下方兩大塊廣袤區域,是最適合新人學習和自己摸索的平緩地帶。
同行朋友中,有一個第二次上雪道的姑娘,教不來人的我帶她兩三小時,就去放飛自我了。而我那生活在東京的女同學,爆發出我從不知曉的一面——那種日本女性加中國姑娘的最溫柔最善良品性,連續兩天,全程陪同和呵護著菜鳥女孩。
相比東邊的橫手山,我更青睞西面連片的燒額山、東館山和一之瀨山。站在東館山2000米觀景臺向西眺望,王子飯店背面的奧志賀和燒額山,就像一隻巨大的八爪魚,吸引人去它蔓延開來的無數白色觸手探險。
最西頭的粉雪舒服極了,在林間不同難度的雪道間穿行,既像在不堵車時的環城高速上閘道、變道、超車,又仿佛是慵懶的章魚抖了一根觸鬚,將人送到另一根上面——雖然一不留神,也可能將水平一般者送到冬奧時陡峭的高山滑雪大迴轉賽道,讓人心驚膽戰地一點點用屁股挪下來。
滑回酒店之前,天氣變得從晴轉陰,雪花終於在林間飄落。為了第二天上班前休息充分,要搭乘新幹線趕回東京的女同學,迅速收板、泡湯、更衣、追趕公交,看著她穿著厚實冬衣,跑過馬路的樣子,我不免想到電影《情書》的畫面。大雪紛飛中,渡邊博子對著山頭喊:「你好嗎?」這邊,藤井樹以孱弱的聲音回答:「我很好。」
離開的是時候志賀高原下起鵝毛大雪 張海律 圖從東京、大阪和金澤,都有頻繁的新幹線列車抵達長野。長野站,既可搭乘長電列車抵達湯田中,再換乘發往志賀高原的區域巴士,也有直達滑雪區域的大巴。更多具體信息見:http://en.shigakogen-ski.com/access/
志賀高原區域內滑雪巴士和索道運營情況見www.shigakogen-ski.com,各酒店前臺也有相應時刻表和雪道地圖。
地獄谷野猿公苑從湯田中和長野站都有巴士前往,從停車處到公園門票處要走半小時山路。門票800日元,冬季開放時間是9:00-16:00
雪票志賀高原全區滑雪通票,單日5000日元,兩天9300日元,三天13400日元。雪具可在各家雪場旁的雪具店或酒店租借,雙板連雪仗雪鞋費用一般兩天5000日元。
住宿和餐飲一二月旺季時,志賀高原房源緊張,多對比各大訂房平臺,我們訂的湖畔酒店(Shiga Lake Hotel),因與Agoda有合作促銷,每人每晚6800日元含早餐。日本住宿業奇怪之處在於按人頭收費,其實非常有利於可一人佔一大套的獨行俠。要想有豐富美食選擇,住在湯田中鎮上,每天乘車上志賀高原或許是最佳選擇,專心滑雪的話,酒店的收費半自助晚餐也不錯。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