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涯與無涯,思想與吸引力法則!

2021-01-21 大臉貓的美好生活

不知道你是否有留意到,當你做一件事情時,你越關注,越會發現做這件事情的人越來越多。一開始你可能只是默默地思考某種特定想法,但思考足夠長的時間以後,你會發現,其他人也開始和你討論它。

這是因為我們的宇宙裡存在吸引力法則。它會找到發出同一振動頻率的人,並把他們吸引過來。只要你對一件事物產生注意,把它納入你的思想振動,融入你的生活。就會吸引或者創造一切有關聯的事物,不管是否是你想要的那些想要的和不想要的,這很神奇。

但是,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又是有限的,要學會擇重。才能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無限的創造中去。生活中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朋友:所學專業不是自己喜歡的,另起爐灶再學另一個專業。行有餘力還參加其他學習,比如語言,熱衷於參加各種考證。雖然學了很多,但是任何一門語言和技能都只是學了皮毛。對他的職業發展的幫助並不大。

這是因為,無論你學習什麼,都要在學習之前花時間把自己的想法整理清楚。每個領域都是需要時間的積累和沉澱的,需要用心去深耕,而不是只是享受學習這個過程。過分廣泛的興趣,過多淺嘗輒止的學習,最終只能浮光掠影,不會有真正的收穫。

莊子說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意思是說,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識是無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無限的知識,必然是失敗的。

因此,我們應學會從自我思想振動角度關注周邊,要學會聚焦。大數據時代,誘惑和紛擾太多,如果涉獵太過廣泛,精力難免分散無法集中。現代患抑鬱症和焦慮症的人越來越多,其實就是吸引的東西太多了,自己處理不過來了。

所以,我們要學會思考,要有方向,要懷一顆匠人之心,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要意識到自己的思想,學會有所取捨,謹慎選擇,只關注對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而不是什麼東西都想要吸引。要不斷充實自己,不斷進化自己的內心世界,這樣才能有正確的認知、正確的思想,也就才能正確地、有意地支配自己的生活,把生活的主控權掌握在自己手中。當你真正把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時,你才會明白自己是生活的唯一創造者。

相關焦點

  • 有涯與無涯,思想與吸引力法則!
    這是因為我們的宇宙裡存在吸引力法則。它會找到發出同一振動頻率的人,並把他們吸引過來。只要你對一件事物產生注意,把它納入你的思想振動,融入你的生活。就會吸引或者創造一切有關聯的事物,不管是否是你想要的那些想要的和不想要的,這很神奇。
  • 辯證看待「有涯」與「無涯」
    用等公交的閒隙,我讀完了總書記「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精彩用典。這句老莊名言本帶有消極情緒,但習主席告訴我們,人的生命雖然有限,但可通過不斷學習來完滿,這一辯證論述,實為妙哉! 在日常工作中,我卻發現個別黨員幹部只看到了此典前半句。他們理解的「吾生也有涯」竟然是「人生苦短,及時行樂」或者「有權不用,過期作廢」。
  • 不知其二——被誤讀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常被用來勉勵人們要珍惜時間,不要浪費光陰,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這句話出自 《莊子·內篇·養生主第三》,原文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這句話的全文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這句話翻譯過來的意思是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是註定要失敗的。已經知道了這個事實還要這麼做,失敗是一定的。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 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世人以有涯求無涯,錯誤至極
    最近痴痴迷於莊子的思想,今天偶然間讀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吾涯」這句流傳甚廣的古語,想起當年還是童真的少年時期,也曾在教室的人物畫像欄中看過這句話,那時候多多少少受到激勵:用有限的人生去追求無限的知識,這是多麼高大上的事情啊,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 用典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用 典   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無涯。——《幹在實處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辦公廳系統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出自戰國時期我國傑出的哲學家、思想家莊子所著《莊子•養生主》篇首。涯:邊際、極限。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卻是無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無限的知識,就會精疲力竭。與儒家孔子「朝聞道,夕死可矣」的積極進取精神相比,莊子的思想確實有消極的一面。對此,要辯證地加以分析。《莊子•養生主》是一篇談養生之道的文章。「養生主」意思就是養生的要領。
  • 從道家養生思想解釋莊子「吾生也有涯,而智也無涯」
    莊子「吾生也有涯,而智也無涯」,一種解釋是鼓勵人們珍惜「有涯」的生命,奮發學習,以求無涯之智。殊不知,此說有文字詮釋錯誤,有違莊子本意,是犯了斷章取義之忌。原文接下去說「以有涯隨無涯,殆矣;已而為智,殆而已矣」,殆哉危險、圍頓也;「殆而已矣」是「殆」極了。
  • 生也有涯,而知無涯
    02 拋磚我們身邊的水,曾經在古聖先賢的眼前出現過,或氣或露、或雨雪、或冰霜;莊子夢中的蝴蝶,舞動著哲學與文學的兩翼,承載著他的思想智慧飛越了幾千年,帶給人們真、善、美的感受。老子曾說「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
  • 學習強國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DAILY NEWS 學習強國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我們看低了莊子
    現在,我們來到了本文的核心——「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主流知識界對這句話理解出現了嚴重的偏差,以至於誤人歧途、思想困惑,我們先看《莊子·養生主》第三節第一段: 正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 誤讀的經典:莊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出自莊子《養生主》。譯文是:生命是有限度地,而學問知識是無窮盡的,拿有限度的生命去追求無窮盡的知識,很危險。——這是公認的解釋,沒什麼不妥。將『知無涯』替換成『財富無涯』,大家理解起來比較容易:人一輩子生命是短暫的,但金錢財富卻是沒有底線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貪圖沒有盡頭的金錢,多麼愚蠢而危險啊;這樣慾壑難填的活著,生命存在的質量很差勁啊,又怎麼能考慮養生的問題呢——這個遊戲似乎是低俗的,而在莊子那裡,是無關雅俗的。其次,需要完整的理解《養生主》的思想,而非斷章取義的曲解。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2020-06-05 0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也有涯,信也無涯——陳耀輝《與青年朋友談信仰》序言
    生也有涯,信也無涯——陳耀輝《與青年朋友談信仰》序言作者:邴正莊子說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其含義是生命是有限的,知識是無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實在是徒勞無功啊!人有生有死,方生方死。死是對生的否定,死亡揭示了人生的有限性。
  • 國學:《莊子》中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是什麼意思?
    莊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其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常常被人們提及,意思是說,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但很多人常常把莊子要表達的意思誤解為:生命短暫,我們需要抓緊時間刻苦勤奮地學習。
  • 吾生也有涯,而知卻無涯
    吾生也有涯,而知卻無涯。不斷地的學習,知道的東西越多,越發現自己不知道東西也越多。世界是無窮無盡的,探索不盡,而人類卻是渺小的,正如蘇東坡的一句話,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這句話到底有什麼涵義?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生主》的這句話,從小我們就都學過,但是現在回過頭來看看,當時的理解,真是相當的膚淺,今天我們好好探討一下,這句話究竟有什麼涵義。小時候我們一直覺得這是一句激勵人們去學習的話,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做舟,我們要努力學習,天天向上,不怕吃苦,努力學習更多的知識。這句話一直激勵著我們刻苦學習了十幾年。可是人到中年,才忽然發現這句話還有下半句,意思來了一個大轉折,「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己!」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真義
    莊子有句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這句話流傳甚廣,還曾掛在我小學的教室裡,激勵我們「學海無涯苦作舟,書山有路勤為徑」,發奮求學。有的把道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孔子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有的把財利擺在首位,就像「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句俗語所宣示的。還有的把情感視為最高追求,比如以身殉情的梁山伯與祝英臺。而對於莊子而言,生命尤其是生命的體驗才是他最為看重的,而其他的價值都是身外之物。
  • 吾生雖有涯,而知也無涯
    我們經常獨立於蒼穹之間,會有這樣的感覺,自己仰天不知天,俯地不知地,外則不知人,內則不知己。雖然人類不斷地逼近真理,卻深感無法完全詮釋他,有許多未知領域、未知問題亟待我們去不斷抵近,但很難達到理想境界,因而才有莊子的慨嘆:「吾生雖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人貴有自知之明。
  • 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世間的知識卻是無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探求無限的知識,就會使身心疲憊;明知會是這樣的結果還要去探求,那就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