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時候有一句話一直流傳,帝王家是最無情的,可是我們通過史記和電視劇了解到,在滿清的時候愛新覺羅家族全都是痴情人,在清朝的時候,第一個皇帝為了海蘭珠摒棄后妃,後來清世祖順治為了自己的愛妃董鄂妃,放棄了皇帝之位,出家做了僧侶。到了康熙的時候,太平天子最喜愛的就是宜妃。
根據史記記載,康熙皇帝當了六十一年,被記入冊子的就有六十七位,最小的嬪妃年齡才十三歲,最大的也才十六歲。那麼哪位嬪妃是康熙帝最喜歡的呢?在康熙十六年的時候,郭布羅氏進宮選秀,當時被冊封為宜嬪,但是在眾多的嬪妃中,宜嬪很受皇帝的喜愛,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在當時的時候,每位嬪妃從小就被教育要穩重,但是宜嬪的性格很活潑,就深深的受到皇帝的喜愛,宜嬪還沒有子嗣的時候,就在後宮之中成為了七嬪之首,宜妃成為了皇后,皇貴妃之下最早受封的後宮主位。後來宜嬪在康熙十八年的時候,年輕的她生下了一位皇子,皇子被賜名為恆親王。
康熙非常喜歡這個孩子,便冊封宜嬪為宜妃,排在四妃的第二,僅次於第一的惠妃。因為深得皇上的寵愛,所以在二十二年,二十三年再次誕下了兩名皇子,因此宜妃成為了後宮地高位重的妃子。在古代皇帝的喜愛大多數都是含有政治或者權力的,因為眾多的嬪妃的家庭背景都是位高權重的大臣,但是康熙不一樣。
他對宜妃的愛十分的單純,沒有任何的目的性,當時康熙皇帝很愛微服私訪下江南,他有一次下江南帶著宜妃一起,在後宮所有的妃子中除了宜妃,可沒有其他嬪妃跟隨皇帝一起下過江南。就算宜妃沒有跟著去,康熙皇帝每到一個地方就會讓人把當地的新鮮玩物或者書信捎給宜妃,可以看出來宜妃在皇帝的心裡有多重要。
但是宜妃的下場並不是很好,康熙死後,後宮的四大后妃還健在,康熙活著的時候宜妃備受寵愛,使得德妃遭受冷落,然而作為德妃的兒子,對宜妃早有怨念,當時雍正在和八哥爭取皇位,宜妃的兒子九阿哥被認定為是八爺黨,所以後來雍正繼位以後,九皇子遭到了報復,所以宜妃也受到了牽連被公開侮辱。
根據史記,在康熙的喪禮上,宜妃身體不是很好,沒有行禮就因為這個遭到了雍正的斥責,讓宜妃在朝臣百官面前顏面盡失。後來遵封先朝妃嬪的時候,都把宜妃排除在外了。可能康熙皇帝到死都沒明白,選了四皇子當下一任皇帝,肯定能管理好朝廷,並且德妃很賢德。
有了德妃在,後宮也會很安定。但是他唯一沒想到的就是雍正對皇位繼承的敵人有多仇恨。也忽視了德妃身為女子的心裡,最後造成了宜妃母子的悲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