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之間的矛盾有時候很奇怪,看似正常的事情也會成為婆媳矛盾的根源。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於結婚的女士而言,常回家看看是自己表達自己孝順的一種方式。
兒媳帶禮物回娘家看看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對於通情達理的婆婆來說,會很讚賞這種行為,而對於不講道理的婆婆來說,這卻成為婆媳矛盾的根本。
小文和老公結婚兩年,公公去世得早,就和婆婆住在一起,婆婆是個很強勢的女人,家裡的事情都要聽她的,尤其是和娘家的來往很反感。
婆婆的存在,儘管小文距離娘家也不是很遠,有半天的路程,但是小文卻很少回家,只有長假的時候才會回娘家看看父母。
對於女兒的做法,父母也很理解,誰讓小文嫁了一個城裡人,而自己是農村的呢。儘管小文每次來都是兩手空空,但是父母依然很高興,在小文返回的時候,還會讓小文帶一些自己種的土特產。
小文是個踏實勤勞的人,平時工作比較認真,得到了上司的賞識,提拔她做一名管理,小文的工資也漲了很多,想著中秋節回去看望父母的時候,用自己的工資給父母帶些禮物,但是沒想到這個想法卻給自己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之前和父母打電話的時候,父母總是提起隔壁大爺的女兒回家送大爺一條毛呢大衣,很漂亮很保暖,大爺樂開了花。小文一直把父母的這句話記在心裡,打算中秋節就送這樣的禮物。
小文選好禮物就出發回到娘家,父母看到小文的禮物很高興,小文陪父母過了一個很開心的中秋節,節日過後就回家了。
小文回家之後,婆婆一臉不開心:「你給你父母送了什麼禮物?」小文心裡一驚,家裡的錢都是婆婆掌管,一切開銷都是婆婆說了算,自己這次擅作主張,不如坦白吧「我最近漲工資了,結婚兩年,還沒有給父母買過東西,就自作主張送了他們禮物」。
婆婆一下子憤怒了:「這個家的開銷什麼時候由你來決定了,我說過家裡的開銷,我說了算;再說,怎麼不見你給我買禮物」。
小文無意之中聽到婆婆勸說老公和小文離婚,趁著還沒有孩子儘早離婚。之前對婆婆的忍耐沒有換來婆婆的喜歡,換來的卻是婆婆的厭惡,讓小文這兩年積攢的委屈一下子爆發了:離婚就離婚。
婆婆沒想到會被小文聽到,自己的兒子一直站在兒媳那邊,不願意離婚,小文的爆發讓兒子和兒媳徹底站在一邊,自己倒成了孤立的。
春眠有話說:
孝順是人性中的閃光點,對於孝順的行為應該給予鼓勵,婆婆對於小文的孝順不僅不鼓勵反而想要阻止甚至中斷小文與父母之間的聯繫,這是不可取的行為。讓一個人不孝順自己的父母反而來孝順一個不是自己父母的人,這顯然是矛盾的。
彼此尊重是家庭成員之間的相處之道,可是婆婆卻掌握了夫妻倆的開銷,這對於夫妻而言是很不尊重的。而且,對於新家庭而言,婆婆是「外來人」,外來人過於幹涉家庭的生活,對於家庭而言是很難接受的。
表達自己的態度,適當發脾氣是很有必要的一直方式。婆婆對於小文的退讓不在乎,反而慫恿兒子離婚,小文迫不得已發脾氣,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老公和自己站在同一戰線,孤立了婆婆,也讓婆婆知道了自己的處境,行為收斂。
所以,對於不講道理的婆婆,不妨適當爆發自己的脾氣,讓她明白自己的底線和對她的不滿,這樣才可以保證自己被平等地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