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瑪哈泰寺,用一片廢墟來形容也不為過,也許現在的我們不管怎麼前往,都很難將其與過去的輝煌相結合,卻不得不承認的是,她曾經對這個國家很重要,可是只是曾經,也只剩曾經。
帕瑪哈泰寺建於600多年前,擁有大城最早建成的高棉式佛塔,佛塔四周保存了幾座相對完好的大佛石像和許多殘垣斷壁的佛像。
在帕瑪哈泰寺,遇到了許多外國人,主要想說的是歐美人,白皮膚藍眼睛高鼻梁,顏值都好高哦。
帕瑪哈泰寺的大多佛像都是沒有頭的,據導遊說是當年被一些無良人賣掉了,也有種說法,是當地人為了保護這些佛像,所以將佛像的頭給藏起來了。
反正現在能看到的完整佛像,都不是那個年代的,但也有一些年代。
這個樹抱佛是帕瑪哈泰寺最重要的景點之一,傳說當地人為了保護佛頭將其藏在了土裡,然後佛頭與大樹合二為一,共同生長,便有了「樹抱佛」這樣的奇觀。
說實話,這並不是吐槽,不過導遊的中文真的挺一般的,她講的很累我們聽得更累,七分靠猜想。
一排殘缺的佛像,與其說是供後來之人參觀,不如說是對過去的痛斥,看著就有點微微不平,也不知是為這些殘缺的佛像感到不平,還是為那個被漸漸遺忘的時代感到不平。
如果沒有那場戰爭,沒有那場大火,也許現在的帕瑪哈泰寺絕對不止如此,也許現在的泰國也絕對不止如此。
我們行走於這片廢墟當中,用相機,用自己的眼睛去記錄,我問嫦娥要不要拍照,嫦娥微微搖了搖頭,看著遠方嘆了一口氣,那畫面說不出的荒涼。
在大城府,這樣的廢墟真的不止一處,大巴車隨處開,可能一轉彎,一扭頭,就又會發現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