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蜂網李靜:用唱片公司思路去經營品牌【圖】

2020-12-24 全球紡織網

樂蜂網李靜:用唱片公司思路去經營品牌【圖】

2013-09-18 13:26:50 來源:新浪科技

  【編者按】每個人生存在這個世界上,都有一套自己的生存法則,做企業也是一樣。一個企業有什麼樣的創始人,決定著會用什麼樣的思維去運營這個企業,而這也是企業運作是否成功的最關鍵一環。

樂蜂網創始人李靜

  導語:雖然都是電商行業,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路。比如蘭亭集勢郭去疾,在內部被成為「數學家」,崇尚用數據管理公司,而從傳媒行業殺入電商的李靜,則更加喜歡相信直覺。在接受採訪時,她常常鼓勵媒體創業,她覺得這是非常有創造力的一批人,就像樂蜂對於她而言,如果只是簡單的賣東西,就太沒意思了,她想要做的,是一些真正好的、有創造力的品牌

與李靜約採訪的下午,她正忙於為戴爾拍一組形象宣傳片,回到辦公室裡她脫下那身職業套裝,換上一身休閒衣,還沒在沙發上坐定,目光就掃到角落裡的一個環保包,她馬上又活躍起來問助理,「這是給我的嘛」,得到肯定答覆後她開始興奮的推薦起來。

這是眼下風靡臺灣的自主品牌「BANANE.TAIPEI」旗下「嬌蕉包」,與樂蜂網上藝人謝娜的自主品牌「歡型」的合作款。這款包因為出現在大S婚禮上而備受關注,它將愛馬仕包包外形印在帆布包上,雖然招來與愛馬仕的官司,但並不妨礙臺灣時尚人士對其的追捧。

嬌蕉包的創始人朱韻光,原來是臺灣綜藝節目的執行製作,也是李靜的朋友。李靜非常推崇嬌蕉包的概念,但將品牌引入內地非常麻煩,所以她用「跨界合作」方式再加上她覺得更好玩的創意,比如外形做成冰淇淋、巧克力、甚至生日蛋糕,讓內地用戶能以300多元的價格就買到臺灣最潮的包。

但是畢竟臺灣對潮流的敏銳程度和內地並不一樣,這樣「太潮」的商品,能夠在國內接地氣嗎?而且明星喜歡的東西,普通消費者能夠買的起嗎?

李靜大笑,她最不擔心的就是這個。「我的節目都是一種特別大眾化的時尚,都不是奢侈品,非常接地氣,所以這個節目對我來說是一種訓練,我離消費者特別近。」通常李靜想做一個產品,都先考慮自己能不能買,然後身邊的人比如助理能不能買得起。

「我不是特別愛花錢的那種人,我所有名牌包沒一個是我自己買的。」李靜指了指沙發上的一個Coach包,「包括這個都是過生日戴軍送我的。我更喜歡去買一些物超所值的東西。」

這也是李靜覺得自己能做化妝品生意的原因,比如在機場免稅店,她光比對香水都能讓自己差點燻吐了。更重要的是李靜聚集了一幫比較挑剔的女性朋友,能夠為新產品做調查。

比如最近自有品牌Jcare推出了一款「抱抱棉花糖」系列面膜,李靜就在新浪上發微博,引起楊冪、黃曉明這些明星的好奇,大家都問「能不能給我」,然後再到後來,楊冪都會一箱一箱的買Jcare的面膜。

這些明星資源無疑讓李靜省了一大筆推廣費用,但李靜從來不愛求人,從來不主動找明星幫她發微博。但她在過去兩年裡,會送每一個去節目做客的嘉賓自主品牌產品,如果產品確實好用,明星就會主動的推薦和購買。

「比如劉亦菲,她幾次在微博上推薦我的精油,我從來沒找她這麼做。」李靜繼續舉例子,最近演員陳曉、文章見到李靜時,都會誇Jcare的面膜好用或者酵素做的不錯,雖然他們並沒有發微博。「他們發不發微博不重要,重要是他們覺得好,就會在朋友圈說起,就會形成口碑。」

在李靜看來,她從來都沒有把樂蜂或是自有品牌當做生意去做,「我是一個特別不會做生意的人,但你就應該按照自己的這種勁兒去做,如果非要買一堆書去學如何做生意,這事情就壞了,其實到最後我最喜歡的是做產品經理人。」

很自然的,李靜會把做節目那套思路用在做樂蜂上,通常是許多人坐在一起碰撞,比如由她提出一個大膽的念頭,然後市場部、銷售部等等多個部門的人參與進來討論。當然李靜也不是胡來,也會經過測試,比如一些基礎護膚產品、合作款包包等,明星朋友覺得好了再去做。

  從不完全相信數字

李靜在很多次採訪中都表達過,她很看好傳媒人出來創業,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嬌蕉包創始人也是傳媒出身,在這些人身上,李靜認為會有一股不同於常人的創意和激情,所以李靜從不完全相信數字,而更願意相信自己的直覺。

「雖然直覺會有閃失,但數據也會有陷阱。比如一個東西如果不好賣,大部分人就不會做了,但我不是這樣,我會想問題到底出現在哪裡。」李靜說,這樣一個教訓來自於,原本她很有機會在精油方面做成中國第一自有品牌。

李靜還在央視的時候,就對商場裡各種小瓶精油特別感興趣。後來李靜認識了金老師(芳香療法專家金韻蓉),於是從6年前就開始在《美麗俏佳人》節目裡講精油。那時候李靜並不自己做精油,當時節目贊助商是阿芙,後來她要做自有品牌選品類切入時,就想自己懂精油要不就賣精油吧。

那時精油並不太主流,李靜擔心可能會難賣,金老師告訴她,國內很多精油都兌水,品質並不好,只要能提供一流品質的東西,就一定會好賣。後來金老師把供應商猶太人David介紹給李靜,列了一個產品單,並建議李靜將精油空運海運到中國,然後再分裝,就能夠降低成本保證品質。

李靜簡單了解了一下,就開始按照金老師說的方法去做。當時做精油的團隊就3個人左右,但一年的銷量就達到3000萬元人民幣,而且只在樂蜂網出售,讓李靜都覺得火的有點「莫名其妙」。

但這種成功讓李靜感覺特別好,大概在第三年樂蜂網就推了50多款單方精油,有很多特別冷門的品類。當時李靜的想法就是,要讓中國所有的精油愛好者都到樂蜂上來買。「我要賣精油,我要賣專業,我不能說只賣好賣的,只賣好賣的那叫商人。」

當時李靜對精油銷售懂的並不透徹,進貨時對方說必須3000瓶起進,她就照做。但太多冷門精油在國內完全賣不動,一年甚至賣不出去兩瓶,李靜開始慌了,她又去找金老師。金老師一看就說,這批貨至少能賣5、6年,算砸手裡了,於是給李靜介紹一批精油專業學生,以成本價賣給他們,這才解決庫存危機。

而從那開始,李靜開始大批砍掉精油品類,就剩幾款好賣的,但結果依然不如意。很多消費者反饋說,那麼信任喜歡李靜,期望她做一個專業精油系列,結果可選擇的產品很少,然後精油銷量開始下跌。

「我特別的鬱悶,我好不容易在中國打出一個頭炮,怎麼就變的弱了。」李靜認為精油她是完全有理由做成中國第一,「在這個品類我是教育大家的,我一定能夠做的最好,我是去了這個機會。」而她總結主要原因是完全相信數據,賣不動時就大批砍掉,數據甚至讓她誤認為網際網路賣不了精油。

後來李靜就和同事們說,不能完全相信數據。她認為沒有好好分析用戶需求導致進貨太多,到底有多少款是用戶喜歡、又有多少款是用戶承受不了的。即使有些產品一年就算賣不到200瓶也要賣,因為這是品牌形象,只是進貨時注意均衡分配,這是做樂蜂到第三年李靜才懂得的事情。

「不能完全相信直覺,也不能完全相信數據,要看到數據背後的真相,尤其是看有沒有支撐力。」李靜說,「做自有品牌這幾年教會了我如何用直覺結合數據做分析,後來公司再也沒出現過這麼大的庫存。」

用唱片公司思路做品牌

在化妝品電商行業,第一個公開站起來說賣代理品牌不賺錢的就是樂蜂,敢於對外這樣說,是因為樂蜂網有自有品牌這樣一個殺手鐧,而且這個殺手鐧目前已經佔據到樂蜂銷售額的40%,並且有著比較高的利潤。

4年前做電商B2C網站樂蜂時,李靜挖了很多傳統零售行業的人加盟,他們對李靜說,如果只賣代理品牌以後怎麼辦?李靜當時的回答是「到時候再說吧」,但這些零售出身的人堅持要做自有品牌,因為他們已深知賣別人的產品肯定難賺錢,所以現在樂蜂網並不像其他電商那樣日子難過。

李靜的東方風行集團下面三部分業務,傳媒、樂蜂網、自有品牌。雖然東方風行未對外披露過盈利情況,但李靜透露傳媒業務盈利,樂蜂網B2C業務虧損,但加上自有品牌這部分業務也能夠盈利。

尤其是傳媒業務每年做的項目有非常多藝人資源,大家很樂意主動幫樂蜂網和自有品牌拍宣傳照或者轉微博,在電商燒錢打廣告的時代,樂蜂網初期節省了不少成本。也就是在去年,東方風行完成了第二輪4000萬美元的融資,主要資金都將用於樂蜂網和自有品牌。

經常有投資人會和李靜說,「我給你錢,砸廣告給自有品牌。」但李靜有自己的堅持,「我做的還不夠好,為什麼要打廣告呢?盲目廣告只會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李靜更喜歡的是,通過明星口碑傳播然後引爆銷售,但這需要一個漫長時間的積累。

「我永遠都和投資人說,做電商樂蜂網是快的,品牌是慢的,如果讓我用樂蜂的速度去做品牌,那就是讓小孩兒穿大人衣服,滑稽的要命。」李靜說,「消費者只有品牌能把補水做好,才能相信品牌做美白,相信做美白時,才可能品牌賣800一瓶的抗衰老,消費者也能接受。」

事實上除了精油以外,李靜自有品牌都是從一些最基礎的護膚品類開始,比如面膜、沐浴、身體乳等等,然後慢慢擴展品類。而幫明星開發產品,原本並不是李靜計劃中的事情,而是李靜自己的產品一年賣過億元,小P老師的彩妝產品也一年賣過幾千萬元,於是明星朋友們都找過來。

在自有品牌上,李靜帶著許多臺灣達人在內地賺了錢,比如Kevin、小P老師和梅琳。每年公司都會為每個品牌梳理定位,這些品牌不僅在樂蜂網上賣,還會入駐天貓、京東等多個電商平臺,李靜的目的是想給這些品牌更大的發展土壤,「把他們捧紅」。

其實這是類似唱片公司的做法,也是李靜從他老公黃小茂身上學到的。黃小茂曾任華納唱片中國區總裁,華納旗下會籤約很多藝人,但是捧紅一個王力宏就能夠養華納三年,而即便王力宏跳槽了,可能還會有楊丞琳湧現出來。

「我做了這麼多品牌,不能說大家都紅,這要看造化,但只要有一個成功就是未來公司最重要的資產。」李靜說。

這些明星資源也是樂蜂網與其他化妝品電商網站最大的區別,今年樂蜂還陸續推出4個明星品牌,獨特化和個性化是李靜希望打造的服務,同時樂蜂網還推出了潮人衣櫥,由李靜挑選國內外設計師品牌,做成國外IT集團的概念,最後落地到線下做體驗店。

在目前這個時代,做藝人哪怕是過氣都會過的不差,比較起來李靜太能折騰了。自己做製片人拍電視劇的文章就對李靜說,「我做製片人都覺得特別難,始終最弄不明白的就是你,你為什麼要做這麼多事情。」李靜覺得有些沒法回答。

當年從電視臺走出來的時候,李靜回頭對電視臺說了一句話,「等我再回來的時候我要跟你籤合同」,後來她做到了。李靜身上就是有種特別不服的勁兒,在她開始投入做樂蜂網的時候,連第一份說明書都是自己寫的。

而最近她也參加了最新一期《贏在中國》的錄製,和汪小菲等在內的12個創業者一起,化身為草根選手做商業項目對決。連軸轉的拍攝進度以及各種需要解決的任務,讓向來堅強的李靜也幾次被累哭,即使如此,李靜在自己的微博上只給出兩個字的評價——值得。

「我太熱愛這個公司了,帶給我的驕傲也很多,要不然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這麼多潛能,我已經欲罷不能。」李靜說。

相關焦點

  • 樂蜂網創始人李靜及CEO王立成談創業 從零到4億
    「其實這個品牌做得特別匆忙,沈南鵬當時說,電商就是商場,而商場賣別人的東西不掙錢,要掙錢就要做自有品牌。我知道商場買歐萊雅不掙錢,所以就開始決定做。」李靜回憶。在那場董事會上,李靜最先想到可以做的產品,是精油,只因為「大街上人們都知道什麼是洗面奶,而不知道什麼是精油,所以市場很大。」
  • 樂蜂網宣布停止運營,由知名電視人李靜創辦
    楚天都市報訊 8月28日,樂蜂網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停止運營通知,樂蜂網將在2019年9月18日正式停止運營,公眾號從即日起不再更新,並進入註銷程序。天眼查數據顯示,樂峰網所屬公司為東方風行(北京)商貿有限公司,創始人為知名主持人李靜。
  • 李靜創辦的樂蜂網宣布下月正式停運:早已被唯品會吸納整合
    李靜創辦的樂蜂網宣布下月正式停運:早已被唯品會吸納整合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吳雨欣 2019-08-29 21:30 來源:澎湃新聞
  • 王立成:樂蜂網「娛樂」做電商
    騰訊科技訊6月1日消息,2008年著名主持人、製片人、東方風行傳媒集團創始人李靜創立了樂蜂網。創立之初,公司預想的商業模型與美國的「家政女王」瑪莎.斯圖爾特的建立起的媒體王國類似,是希望能夠整合電視媒體與網際網路電子商務打造全方位營銷體系。
  • 樂蜂網關停 唯品會1億美元投資打水漂?
    自被唯品會收購以來,李靜個人明星光環逐漸淡去,由她所帶來的用戶和品牌價值也連年走低,黯然離場的命運早已進入倒計時。曾自帶明星光環樂蜂網也曾有過高光時刻。作為一位知名主持人,李靜自帶流量、明星資源以及輸出埠,這為樂蜂網的迅速成長奠定了基礎。據了解,自創立之初,樂蜂網的定位便是提供「女性時尚解決方案」,於是,李靜主持的《美麗俏佳人》節目成為了網站非常重要的導流入口,作為內容和推廣端不斷在美妝市場輸出影響力。
  • 樂蜂網創始人李靜:你們九零後這麼膚淺,能喜歡beyond嗎?
    李靜,娛樂圈中的傳奇人物,李靜大學畢業後先在張家口找了份主持人的工作接著李靜進入到了北京電視臺擔當主持人,由於工作努力,李靜順利進入到了中央電視臺。隨後29歲的李靜從央視辭職,與戴軍創辦了東風風行公司,然後李靜戴軍便主持了家喻戶曉的節目《超級訪問》。《超級訪問》採訪過好多的明星大腕兒,像章子怡、劉亦菲、胡歌等人。
  • 樂蜂網王立成:自主品牌為核心 三駕馬車共成長
    面對前景廣闊的市場,樂蜂網有自己的特色及優勢,達人戰略是樂蜂網一直堅持的戰略之一。樂蜂網旗下的達人有李靜、小P老師,Kevin老師等,針對不同達人的不同特點及所代表的人群,樂蜂網逐步開發出了屬於他們自己的產品,以2011年為例,樂蜂網推出Jplus、Jmixp、Siqi、Kevin等四個達人品牌,每個達人品牌投入都在1億以上,全年的總費用投入在6億左右。
  • 消費- 樂蜂網的化妝品是正品嗎樂蜂網上買東西可不可信
    喜歡在網上買化妝品的人,應該都聽說過樂蜂網吧,而無論是對於哪個網站,大家都會擔心買到假貨,所以即便是聽說過樂蜂網的人,也依舊會有「樂蜂網的化妝品是正品嗎」的疑惑吧,而那些第一次到樂蜂網上買東西的人,更是會好奇樂蜂網的化妝品是正品嗎?
  • 樂蜂網王立成:化妝品電商重在授權和品牌
    大會前夕,樂蜂網CEO王立成受邀接受了和訊科技的採訪。王立成表示,化妝品電商在2012年最大的熱詞有兩個,一為「授權」,另一個為「品牌」。授權為「全球品牌,授權直購」,這是保證行業中假貨得到抑制的重要手段;品牌為「本土品牌」,包括發展淘品牌和經銷商的品牌,這是給消費者帶來實惠的重要途徑。
  • 樂蜂網的三大戰役:模式戰、促銷戰、持久戰
    樂蜂網創始人李靜證實獲唯品會戰略投資 一方面,兩家網站資源能夠進一步整合,為女性時尚網購提供更多的優質選擇;另一方面,擁有樂蜂網和唯品會兩大平臺作為後盾,明星達人品牌將會得到更大、更好的發展。
  • 樂蜂網停運:「小而美」的垂直電商,終究還是難做
    分岔路口:聚美上市,樂蜂「賣身」1999年,知名主持人李靜從央視離職後,創辦了東方風行傳媒文化有限公司,並打造了《超級訪問》《美麗俏佳人》等知名節目,據悉當時這兩檔節目僅靠內容銷售和廣告收入就可實現近千萬元的年利潤。2008年,李靜攜手紅杉資本創立了樂蜂網,也是因此,樂蜂網一直被認為是含著金鑰匙出身的存在。
  • 籤約薇婭後 李靜談直播電商經驗:老人要有新招 新人要會掠奪
    李靜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公眾對李靜的認知主要是知名主持人,但實際上,從央視辭職後,李靜的創業之路已經走了20年。在沈南鵬的支持下,2008年,李靜創辦樂蜂網,當時打出的口號是「億萬女性優質生活的首選入口」,是中國第一家擁有專家明星進駐的專業美妝購物網站。一度,樂蜂網做到了年銷售額30億,當時,樂蜂網最大的對手聚美優品的銷售額約為90億。當時,李靜是「害怕別人說任何不好的老闆」。回憶起最早做電商的時候,李靜的心態十分緊繃,「我精神都快崩潰了,因為他們就說你發貨慢,罵你。」
  • 最前線丨樂蜂網「死」了,垂直美妝電商漸漸走到絕境
    8月28日,樂蜂網官網發布的通知顯示,因公司業務調整,樂蜂網(包括PC端及APP端)將在2019年9月18日停止運營,用戶將無法登錄樂蜂網。停止運營後,用戶可通過電話聯繫辦理包括客戶諮詢、退貨退款等事宜。樂蜂網大股東唯品會對此回應稱,關停決定獲得樂蜂網股東一致同意,且有關部門已做好了相關準備工作。
  • 凡客混成淘寶店,樂蜂網、尚品網倒下,馬雲:未來電商將被取代
    最初可以說是百花齊放,除了阿里和京東,還有噹噹、亞馬遜、凡客、唯品會、聚美優品、國美電商,甚至是一些如樂蜂網、麥考林的垂直電商平臺參與進來。隨著時間的發展,掉隊的越來越多,直到形成今日的局面。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掉隊的呢?核心原因在於創新不足。
  • 「商業作女」李靜:小城張家口走出的拉手風琴姑娘
    鳳凰非常道的主持人何東記得有一次做完一期《娛樂麻辣燙》,他和李靜在演播室外邊的臺階上閒聊,李靜又似玩笑又感嘆地,來了一句:「如果天上總也不掉餡餅,那還不如我就自己動手做一個!」自己動手做餡餅的李靜好像是她多年間多種身份的一個原型,從電視臺出來單幹的十餘年,她的身份完成了多次遞變。從主持人、製片人到電商創始人、美妝品牌創始人和達人經濟幕後推手,她的創業路徑始終在延展。
  • 懸賞人肉無良商販 樂蜂網對高仿靜佳產品宣戰
    作為國內可信賴的女性購物網站,樂蜂網自成立之初就將發展自有品牌作為運營工作的重點,並且每年花巨資用於研發高性價比的產品。目前,樂蜂網已經擁有靜佳等系列自主化妝品產品線,品類涵蓋瘦身保養、護膚彩妝、個人護理、服飾搭配等。由於產品品質有保證、價格又合理,樂蜂網的自有品牌產品銷售額佔到全網產品銷售額的近一半。
  • 扯白|李湘、李靜、汪涵……主持人就能玩得轉直播嗎?
    疫情也加速了直播業的發展,讓明星進入了這一領域,現在品牌對代言人的要求,也已經把「直播能力」作為考慮因素。正如劉濤說的:「以前我們代言品牌,就是拍些平面照,然後組織幾百人、幾千人的活動現場;現在品牌方會直接要求你去直播間,商業模式徹底改變了。」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直播是風口,演員藝人們又無戲可拍,可不就一窩蜂地來到直播間了嗎?
  • 花卷App獲王剛李靜等人900萬元天使投資
    網易科技訊 8月3日消息,花卷電商今日對外宣布,已經獲得來自滴滴打車天使投資人王剛、主持人李靜、法國銀泰集團Ventech China的900萬元天使投資。
  • 為何黃小茂和被譽為中戲「五朵金花」之一的史可離婚,卻娶了李靜
    一提起黃小茂,可能很多人都並對他並不熟悉,但是他的妻子李靜,大家應該都並不陌生吧。李靜是一個主持人,她曾經主持過《非常靜距離》、《超級訪問》、《美麗俏佳人》,她主持的節目都是挺好看的。
  • 品牌折扣特賣:電商的第二春?
    價格戰大潮褪去,品牌折扣特賣大軍來襲。在唯品會引爆了品牌特賣後,京東、噹噹和凡客相繼推出特賣頻道。5.17「電信日」當天,一向保守的三大電信運營商掀起了空前猛烈的手機特賣,持續一周;與此同時,5.20「表白日」歐萊雅入住樂蜂網特賣即將登場……一時間,品牌折扣特賣成風,電商仿佛迎來了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