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豆漿的啟示(一)

2020-12-19 央視網
  2001年6月6日20:30分,四套播出。

  主持人:今天我們要分析的案例是和「永和豆漿」有關,在祖國大陸永和豆漿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永和的招牌也是越吃越香,不過麻煩也就跟著來了。今天的案例,就是和永和商標有關的一起糾紛。我們的演播室請到的是,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韋之先生歡迎您。中國社會科學院智慧財產權中心李順德教授歡迎您,那麼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起糾紛的有關報導。

  1996年元月18號,臺胞邱耀輝先生取得了臺灣弘奇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永和商標在祖國大陸的代理權。經國家工商局許可備案後,他開始在祖國大陸發展自己的中式快餐業。四年來邱先生開辦的永和豆漿店,已經在上海、江蘇、浙江等地擁有了20家直營店和8家加盟店,生意越做越紅火。然而就在他信心十足地進軍安徽市場時,合肥加盟店的開業卻引來了一場意外的風波。這是合肥電視臺《社會傳真》欄目記者在事發當晚拍下的鏡頭,店面被砸爛經理和員工被打傷, 而此時豆漿店才剛剛開業23天,永和豆漿的遭遇在合肥掀起軒然大波。肇事者是誰、事件的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恩怨,追根溯源實際上從邱耀輝先生的永和豆漿進入合肥市場的第一天起,這場風波就已經在等著他了。

  合肥市工商局七桂塘工商管理所所長丁劍:我們這的永和豆漿(餐飲有限公司),是在我們城隍廟分局企業科註冊的永和豆漿,當時他們註冊的是叫永記,永記是這麼一個名字。但是他們的主打產品呢,就是永和豆漿。結果他這個事情出來以後,他們打的那個牌匾,就是門頭也是永和豆漿。當時我們也沒注意這個事情。因為他在我們這登記,我們呢也就歡迎。他手續也都是全的,就正常的也給他發照(營業執照)了。但發過照以後呢,這個事情就正好跟城隍廟對面有一家永和豆漿發生糾紛了。發生糾紛以後呢,他講他是正宗他講他是正宗,這二家不就打起官司了嗎。

  合肥城隍廟興記豆漿店經理陳福康:當時我們想註冊是註冊永和豆漿,那工商所跟我們講說城隍廟那邊也有一個永和豆漿。當時因為整個裝修時間也比較長,在這個說我們不能因為在營業執照上面耽擱很長時間,然後我們為了儘早的開業呢,我們就暫時註冊為興記豆漿店。

  合肥城隍廟興記豆漿店代理律師張衛民:興記豆漿店在合肥開設這個永和豆漿餐飲連鎖店之前,在1999年的6月份合肥成立了一家叫合肥永和豆漿餐飲有限責任公司。那麼在興記豆漿店掛牌經營之後,這一家合肥永和豆漿就提出異議,認為他們這個店(興記豆漿店)不應該無權掛永和豆漿的這個匾牌。

  這就是位於合肥市安慶路的合肥永和豆漿餐飲有限責任公司,註冊時間是1999年7月15號,法定代表人聶文勝。他們懸掛門楣燈箱上標明的也是永和豆漿。

  合肥永和豆漿餐飲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朱紅:我們註冊的是一個門頭字匾還有一個服務商標,我們註冊的是公司,合肥市工商局也核准了。然後我們正當領的營業執照,合法經營的。問題是兩家呢,我們也向他們當地工商所也反映。

  原來永和的字號已經有人登記註冊,而元旦的商業旺季又迫在眉睫。急於開業的永和豆漿合肥加盟店,無奈之下只好註冊登記為合肥城隍廟興記豆漿店,正是這看似無關緊要的字號卻成了日後爭執的關鍵。

  臺胞邱耀輝:剛開始我們去的時候也是開設一個店,開設一個店用商標授權方式來處理,當時我們跟臺灣籤的也只是一個所謂商標授權的方式。那這樣子在上海二十幾家店都沒有問題,都是到合肥發生了一個比較奇怪的事情。

  邱耀輝先生認為,不管企業叫什麼名字在自己的店裡賣自己擁有註冊商標代理權的商品總不犯法,所以合肥城隍廟興記豆漿店在店面裝飾上使用的,依然是和其他27家永和豆漿店統一的包裝。門楣的燈箱和門內的牌匾上標明的,也依然是永和豆漿。不料這下麻煩可就找上門來了。

  合肥永和豆漿餐飲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朱紅:我們作為一個企業,我不能把我的登記的(企業名稱),不掛在上面而掛別的牌子,我不能亂掛,因為跟我這個營業執照要符合,要相符。他(興記豆漿店)問題他跟他的營業執照不相符啊。

  臺胞邱耀輝:作為商標廣告我們並沒有錯,而且我們也到商標廣告科去正式去申請批准,而且也做了商標使用備案。

  合肥永和豆漿餐飲有限責任公司代理律師:那肯定是牌匾,牌匾屬於名稱的簡化,如果你那個都不認為是牌匾的話,我認為這是常識性的問題。

  合肥城隍廟興記豆漿店代理律師張衛民:那麼,我們認為我們的商標註冊權是受法律保護的,那麼他(永和豆漿餐飲有限責任公司)就不應該再使用相應的企業的名稱或者是字號,更不能僅僅自己的名稱簡化成和我們的註冊商標完全相同。

  合肥市工商局城隍廟管理處企業科科長申明:城隍廟那家是我們這市工商局,經過字號註冊的,它在外面的那個牌匾它就是正確的。我們認為你(興記豆漿店)要是廣告的話,這個商標就應該全部打下來,一個字都不能差,當時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給他的你看是什麼東西,連字帶拼音帶這個小圖像,你看他現在搞個什麼。

  合肥市工商局七桂塘工商管理所所長丁劍:那作為我們,兩家都在我所登記了,按照我們申科長她因為她們企業登記這塊,都在我們這登記的。那麼我們只能按照你登記的字號,這樣正常的管理程序,那麼你這戶(興記)必須要改。

  元月3號,合肥城隍廟興記豆漿店收到合肥市工商局的當場處罰決定書,元月13號他們在合肥市工商局補辦了永和註冊商標使用許可備案,但是僅僅過了兩天,元月15號的晚上就發生了本片開頭的那一幕。肇事人正是合肥永和豆漿餐飲有限責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聶文勝。牌匾之爭引發出一場流血事件不過永和的麻煩還沒有完 ,4月7號興記豆漿店再次接到處罰通知。合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在下達的《責令改正通知書》中認為:合肥城隍廟興記豆漿店懸掛牌匾與註冊登記的字號名稱不符,違反了《企業名稱管理規定》第二十條責令其立即改正。《企業名稱管理規定》第二十條規定:企業的印章銀行帳戶牌匾信箋所使用的名稱應當與登記註冊的企業名稱相同從事商業公共飲食服務等行業的企業名稱牌匾可以適當簡化,但應當報登記主管機關備案。一塊牌匾成了本案的焦點圍繞牌匾之爭雙方各執一詞

  主持人:那麼看了剛才的節目,我們發現一家是登記了永和豆漿的企業名稱卻不擁有永和豆漿的商品商標,而另一家是擁有永和的商標登記的企業名稱卻和永和無關。現在兩家懸掛了相同的永和豆漿的牌匾,我們注意到這裡面包含了三個概念,一個是企業名稱、一個是字號、還有一個商標,那麼這三者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呢,李教授給我們分析一下好嗎?

  中國社會科學院智慧財產權中心教授李順德: 那麼這三個概念我們通稱為是商業標記,他們之間有非常密切的聯繫,但是又有不同的地方。一般的說起來呢,這個字號我們又稱之為商號,它是構成企業名稱中最主要的一個部分。按我們國家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我們國家的這個企業名稱是由四個部分構成的。一個是由這個企業所在地,再有一個就是字號,還有就是它的行業,還有它的組織形式。通過這個我們可以看得很清楚,那麼一般的情況下呢,作為一個企業最好呢,是把它的商號和它的商標統一起來。這樣就不容易給消費者帶來混淆和誤導。而在本案當中呢,恰恰是由於商號和這個商標,分別屬於兩個企業,所以這樣會造成混淆和誤導,給消費者帶來了一些麻煩,也給兩家呢造成了一個糾紛。

  主持人:那麼現在兩家都懸掛著相同的永和豆漿的牌匾,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韋之:這兩家當然都堅持自己是有權力使用這樣的牌匾的,但是衝突也就是因此發生。實際上他們各自的立場不一樣,所依據的法律也是不一樣的,臺商所依據的是他已經註冊了商標,所以他對商標有使用的權力,這是有合法依據的。而合肥這一個公司他所依據的是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這也算是有合法依據的。但問題在於他們在實際上發生了衝突,到底是誰真正的實質意義上有權力使用這樣一個標牌,這個案子裡面出現的一個情況,就是永和豆漿有名以後,很多人都圍繞著永和豆漿打主意,問題就出現在這裡。

  李順德:在我們國家,對於商標的註冊登記是全國統一的,也就是說是唯一的,不能同時註冊兩個。而作為我們國家呢,對於企業名稱的登記,他是分地域的,就是說在不同的地域允許有不同的企業用同樣的字號來註冊同類企業的名稱。那麼在本案當中,恰恰當事人的一方就是利用這樣一個法律的空子,他註冊了一個合肥的永和豆漿店(餐飲有限責任公司)。那麼他只能是在企業名稱上用他人的這個商標,他不可能再註冊一個永和的商標用在豆漿上。

  主持人:那麼對於這兩家來說,到底誰能夠有權力使用永和豆漿這個牌匾呢?

  李順德:這個永和這個商品商標,實際上呢是屬於這個臺商的,也是屬於興記這家的。所以他圍繞他這個商品,用這個永和作為商標來宣傳他本身這個商品豆漿,這完全是合理合法的。根據我們一般講,在處理這個商號和這個商標發生衝突的時候,要本著一個誠實信用的原則。那麼,這個就是說誰在先註冊並且使用,那麼應該保護他在先的這個優先權。那麼在後的,應該不能夠說是取代在先者。因為在先者為了這個品牌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和宣傳,才使這個品牌成為一個大家知道的。如果我們不這樣處理的話,就會使後者搭便車,就是搭人家的車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主持人:但事實上,合肥市工商局還對興記豆漿店做出了二次處罰這種決定,企業對於這種工商管理部門的處罰有異議的話,企業應該怎麼辦呢?

  李順德:那麼這個呢,在我們的行政複議法當中,以及我們這個企業名稱管理規定當中,都做了明確規定。對於一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做出的行政處理,如果有異議,可以向上一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提交這個行政複議。

  主持人:非常感謝二位嘉賓今天的光臨為我們做了詳細的分析,那麼事實上合肥興記豆漿店確實不服。他們在進行了法律諮詢之後,在2000年4月14日向安徽省工商局提起了行政複議,官司打到了省裡那麼安徽省工商局對這起糾紛又是如何裁決的呢,讓我們明天繼續關注。(編導:李剛)

相關焦點

  • 永和豆漿「一杯豆漿知香濃」
    早上起床,第一頓早餐很重要,如何正確、健康的打開我的胃口,來一杯暖暖的豆漿,再好不過。在我們的周圍,提起豆漿,大家都會想起永和豆漿,豆香味濃鬱,細膩順滑,真是口齒留香。現在人們的生活方式是快節奏的、是便捷的,永和豆漿順應消費者的需求,推出了種類眾多且營養更為豐富的永和豆漿粉。
  • 永和豆漿,品質來源于堅守!|永和豆漿
    永和豆漿是大家都知道的並經常食用的知名品牌。永和豆漿三十多年來把一杯小小的豆漿做大,做強,都來源於對品質的堅守,對生產技術的精益求精。永和豆漿在源頭上把控健康,擁有自己的生態種植園,精選黑土地非轉基因大豆。
  • 永和豆漿,暖暖的健康美味!|永和豆漿
    原標題:永和豆漿,暖暖的健康美味!|永和豆漿天氣炎熱,早上不想出門吃早餐。在家又懶得做早餐。來一杯現泡的永和豆漿是不是非常愜意呀?永和豆漿的豆漿粉可謂是口味多多、品種多多,是居家常備之飲品。
  • 永和大王跟永和豆漿,到底是不是一家人?
    鹽酥雞,芋圓,還是……永和豆漿?雖然聽起來沒有前兩者那麼誘人,但對於大陸吃貨來說,永和豆漿無疑是最熟悉的臺灣小吃之一。豆漿油條,蛋餅飯糰,都是很多人習以為常的工作日早餐。50年代,大批外省軍政人員的眷屬移居到永和。一來想念家鄉味道,二來為解決生計問題,他們開始在街邊賣起豆漿、燒餅和油條——這就是永和豆漿最早的模樣。 但永和豆漿的崛起,卻與上海有關。
  • 永和豆漿又被侵權?一杯豆漿咋這火?
    永和豆漿又被侵權?一杯豆漿咋這火?前些天小編才為大家報導了一起永和豆漿商標侵權案,結果永和豆漿又被侵權了,一杯豆漿咋這麼火呢?「永和豆漿」品牌是1982年由臺灣弘奇食品有限公司創立餐飲業知名品牌,1995年跨過臺灣海峽,來到大陸發展。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永和豆漿遍布中國大江南北,已成為消費者信賴和喜愛的品牌,並逐步發展成為臺灣飲食文化的一張名片。
  • 永和豆漿符合現代人的生活需求!永和豆漿
    在眾多減肥食物中,永和豆漿就不錯,永和豆漿,低熱量,營養安全。永和豆漿中的主要成分有大豆植物蛋白、鈣、鐵、磷、多種維生素、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等。其中大豆蛋白具有促進人體基礎代謝的功能。永和豆漿中含有豐富的大豆皂甙和不飽和脂肪酸,能分解體內的膽固醇,促進脂質代謝,使皮下脂肪不易堆積。想要減肥的朋友,每天起來早餐喝兩杯無糖永和豆漿,再加一份永和家的燕麥片,即營養全面又熱量低,而且飽腹感還強。在減肥中,我們常常會因為肚子餓這種飢餓感使我們放棄減肥,堅持不住。但是永和豆漿搭配燕麥片,擁有高飽腹,更抗餓,有助於減肥成功。
  • 永和豆漿,四季都可飲用的飲品|永和豆漿
    喜歡喝永和豆漿的人都知道,永和豆漿不僅在我們的周圍分布著眾多的門店,不管在何時何地,大家只要動動手指,在手機上一搜,門店的位置就會立刻展現在我們的面前。還有一種快捷的方式就是永和豆漿粉,來一杯熱水,一小袋豆漿粉,只需幾秒鐘的時間,照樣能喝到美味健康的豆漿。
  • 永和豆漿,簡單早餐、不簡單的營養|永和豆漿
    大家都知道多吃豆製品的好處,營養價值高,其營養成分人體好吸收,所以早上來一杯永和豆漿是再好不過,高營養、低熱量,多喝好健康!說到永和豆漿,大家一定是家喻戶曉的。這麼多年來,永和豆漿早已是中國人早餐不可或缺的主食之一,在我們心中就如柴米油鹽醬醋茶一樣的存在。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節奏快,許多年輕人都養成了來不及做早餐、吃早餐的習慣,長此以往,對身體非常不好。永和豆漿粉的方便快捷給我們身體帶來了健康的保障。早上起床不需要花費時間,只需要一杯熱水和一小袋自己喜歡口味的永和豆漿粉就能輕輕鬆鬆搞定早餐,搞定健康。健康是革命的本錢,有了本錢我們才能更有動力。
  • 永和豆漿微博回應:傳統永和豆漿屬於山寨手段
    左圖為海南傳統永和豆漿海甸分店門店圖(南海網記者劉嘉珮攝),右圖為永和豆漿店面圖(永和豆漿官網獲取)  南海網海口4月8日消息(南海網記者劉嘉珮)永和大王、永和豆漿、大臺北豆漿大王、傳統永和豆漿……走在街頭,消費者總是會被這一個個相差不大的品牌繞暈。
  • "永和大王"與"永和豆漿"爭雄東北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業內又傳出永和大王集團計劃今年在瀋陽開設分店的消息,記者從「永和大王」方面得到證實,「永和大王」將把進入東北市場的首選之地定在瀋陽,兩者的明爭暗鬥將在沈繼續上演。  「永和大王」鐵定進軍瀋陽  據永和大王北京地區管理處企劃部一位劉姓負責人介紹,「永和大王」一貫堅持「油條豆漿」這一中式快餐的經營特色,目前永和大王已經在中國擁有80餘家連鎖店鋪。
  • 永和豆漿、臺鄉永和…… 哪家才是正宗的「永和」
    鄭之越/攝   溫州網訊 市民王小姐近日在市區一家從裝修上看貌似「永和」的店裡吃了一頓早餐,感覺味道跟平時在其他「永和」吃的有些不一樣
  • 山西一餐館擅用「永和豆漿」字樣 永和公司一審勝訴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山西一餐館擅用「永和豆漿」字樣,永和公司維權一審勝訴 來源:新京報新京報訊(記者 王巍)認為未經許可擅自在其經營的餐館門頭招牌及餐具上使用「永和豆漿」,上海弘奇永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永和公司」)以侵害商標權為由,將山西省侯馬市紫金山北街逸香緣飯店訴至法院
  • 全民豆漿熱潮來襲,永和豆漿林建雄講述永和故事
    兩根油條,一碗豆漿,這種中國南北方人都喜愛的早餐,長久以來以搭配的形式存在於人們的日常飲食中。來自臺灣的林建雄先生帶領著永和豆漿跨過臺灣海峽,將永和豆漿帶到了大陸,促進了一股全民喝豆漿的熱潮。
  • 永和豆漿林建雄領攜永和豆漿,發揚中華傳統美味
    豆漿作為傳統熱飲,在溫度漸低的秋冬季節,更易贏得消費者青睞,迎來產品熱銷。永和豆漿作為好豆漿、好飲品的代表,一直致力於傳揚中華美味,為華人提供真正的新鮮豆漿,讓豆漿飲品消費更便捷、更時尚、更健康。自永和豆漿林建雄創始人將這一品牌由臺灣帶到大陸,幾十年來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一杯新鮮好豆漿,獲得了消費者的信賴與喜愛。
  • 永和豆漿員工「用手臂攪拌豆漿」被曝光,永和豆漿官方回應了!
    永和豆漿是一個全國連鎖的牌子,算是比較有名氣的,就餐的人比較多,既然店名和豆漿有關,那麼豆漿肯定是該店的招牌產品。然而近日,就有一段關於永和豆漿的視頻在網絡上傳播。5月9日,一個網友意外看到一個永和豆漿門店工作人員在後廚工作的場景,當時該男子正在製作豆漿。工作人員不停地用水管往一個機器中加入自來水,製成的豆漿流入到一個鐵桶中。隨後,令人驚訝的一幕出現了。
  • 「永和豆漿」VS「永和大王」
    而在臺北西南的永和市,最早「永和豆漿」是「到永和喝豆漿」的意思彼時淵源不宜過細考究,此時顯著性更具現實意義;究竟是「永和豆漿」成就了「永和大王」,還是「永和大王」成就了「永和豆漿」?號「永和豆漿 YON HO及圖」商標(以下稱引證商標五)、第7465430號「永和豆漿 YON HO及圖」商標(以下稱引證商標六)、第6003841號「永和豆漿」商標(以下稱引證商標七)、第4033258號「永和豆漿及圖」商標(以下稱引證商標八)、第9862735號「永和豆漿YON HO及圖」商標(以下稱引證商標九)構成使用在類似商品和服務上的近似商標
  • 擅用"永和豆漿"字樣 "橋頭永和豆漿"被判賠償
    」名稱且其中的「永和豆漿」字樣在門頭招牌中居於顯著位置,真正的「永和豆漿」將其訴至法院,指控其構成商標侵權。弘奇公司為永和豆漿國際連鎖餐飲企業,以品牌授權方式發展加盟商和區域代理商進行特許經營。蔡某系啟東市永禾餐館的實際經營人,其經營的「橋頭永和豆漿」店位於啟東市匯龍鎮繁華地帶,其未經授權在門頭招牌、餐具上突出使用「永和豆漿」標識,並在「餓了麼」、「美團」網站上以外賣形式進行銷售,使得消費者誤認為其提供的餐飲服務與弘奇永和公司具有特定的關係,產生服務來源方面的混淆,構成商標侵權。
  • 永和豆漿,暖暖的存在!
    說起永和豆漿,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這是一個幾十年的老牌子豆漿了。在我們的周圍,永和豆漿的街邊門店遍布大小城市的每一個角落,走到哪裡都能見到永和豆漿熟悉的身影,不自覺的總會被那一股純正的豆香味吸引,進去小酌一杯,也是十分愜意的!
  • 永和豆漿,給健康助力!
    豆漿營養豐富,是我國的傳統美食。永和豆漿更是極具代表的品質豆漿,消費者眾多,暢銷多年。
  • 廈門無永和豆漿分店 中山路永和豆漿大王為「山寨」
    從前說起豆漿,不少廈門老市民會想到中山路上曾名噪一時的「永和豆漿」;現在,再說豆漿,大家都心有餘悸——豆漿粉衝的永和豆漿還能喝嗎?隨著肯德基豆漿粉事件在近期的不斷升級,「永和豆漿」也被列入豆漿粉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