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想到,我會見證一個職業的消失。」曾經的銀行ATM(自動取款機)一線工程師楊鴻顯得格外落寞。
伴隨著行動支付快速發展,ATM市場持續萎縮,相關製造商業績每況愈下。財報顯示,御銀股份、恆銀科技等多家傳統ATM公司持續虧損。
與此同時,數字貨幣則越來越近,《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多家概念股最近兩日表現強勢。廣電運通、御銀股份等傳統ATM廠商亦在努力向數字貨幣轉型。
1
銀行ATM機需求驟減
8月18日,成都市民王女士在春熙路某銀行的ATM機前取錢時感覺恍如隔世。
「我都不知道有多久沒取過錢了,要不是手機快沒電了沒法用支付寶,幾乎不會來銀行。」王女士十分感慨。
自2009年支付寶宣布正式推出手機支付服務後,行動支付發展迅速,短短幾年就滲透到大大伙兒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據近期易觀發布的《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數位化發展專題分析2020》報告顯示,去年我國行動支付市場的交易規模突破200萬億元人民幣。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此次疫情影響,2020年行動支付行業還將迎來發展期。
行動支付興起的同時,是傳統ATM市場的萎縮。
「現在用ATM機基本都是年齡大的人,很多時候都沒人,如果涉及大額轉帳也是用智慧機居多。」春熙路一自助銀行保安表示道。
銀行亦在逐步關停低效設備。
如青島銀行2019年報顯示,該行2019年末擁有自助設備450臺,相較2018年末的472臺減少了22臺。其中,自助取款機75臺、自助存取款機257臺、自助服務終端機118臺,分別較上年末減少14臺、3臺和5臺。
而這只是ATM機行業萎縮的一個縮影。據央行報告,國內ATM總保有量在2018年第三季度達到迄今為止的最高峰,之後便呈現了下滑態勢。截至2019年末,銀行ATM機具數據達到109.77萬臺,較上年末減少1.31萬臺。
「十多年前,ATM機維修比較吃香,那時節假日周末都不得休息。但從2017年起業務就不多了,現在工資也才3000多,而且流動性也變大了,很多人都做不長,因為都知道這行是夕陽行業了。」楊鴻表示道。
在楊鴻看來,隨著行動支付的興起,ATM維修工這一職業將會逐漸消失,被智能設備維護工所取代。
2
設備製造商持續虧損
ATM機的沒落,首當其衝的是相關製造商。
據財報顯示,多家製造ATM機的上市公司業績持續下滑,亟待轉型。
比如廣電運通,早在2016年,歸屬淨利潤就出現了首個負增長,為下滑6.07%;2017年,其ATM業務降幅進一步擴大,ATM設備實現銷售僅16.18億元,同比下降29.37%。2018年繼續下降。
2019年,得益於轉型智能化設備,廣電運通淨利潤76289.42萬元,同比增長13.81%,是ATM機製造商少有實現盈利的。
相比之下,御銀股份財報顯示,其淨利潤從2017年的1377萬元驟降788%至2018年虧損9482萬元,2019年淨利潤為6728萬元,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仍虧2465萬元。
年報顯示,御銀股份ATM產品在2019年僅賣了230臺,且單臺ATM收入下降。「這幾年ATM機的需求大大減少了,目前我們在轉型,具體情況可關注公司公告。」御銀股份證券部員工接受《金融投資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道。
注意,2019年御銀股份淨利潤轉正主要是得益於證券投資獲利的9583萬元。看來,御銀股份炒股比賣ATM機厲害得多。此外,御銀股份亦投資部分房產。
另一家ATM廠商恆銀科技2018年淨利潤8007萬元,同比驟降46%,2019年虧損3894萬元,其中包括3500萬元政府補助和4800萬元投資收益,否則扣非後的淨利潤巨虧1.09億元。
3
多公司布局數字貨幣
在傳統ATM逐步沒落、行動支付攻城伐地之際,數字貨幣卻異軍突起。
最新消息顯示,商務部近日印發《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其中公布了數字人民幣試點地區: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及中西部具備條件的試點地區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
據新華網消息,數字人民幣將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新區、成都及未來的東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
記者注意道,目前傳統ATM製造商將轉型希望寄托在銀行網點智能化轉型及數字貨幣,尤其是後者。
A股市場上,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布局數字電子領域,傳統ATM廠商更是動作頻頻。
廣電運通表示,公司對於數字貨幣的相關研發正在積極推進中,包括數字貨幣在自助設備上的發放與兌換、數字貨幣錢包、數字貨幣在閘機以及自助售貨機上的應用等場景。
御銀股份則專門成立了數字貨幣研究中心負責相關項目。
盤面上,8月18日,金固股份、御銀股份漲停,優博訊漲幅超6%。
對於數字貨幣,易綱表示:「目前的試點測試,還只是研發過程中的常規性工作,並不意味數字人民幣正式落地發行,何時正式推出尚沒有時間表。」
數字貨幣啥時可以落地?傳統ATM製造商能否成功轉型?我們拭目以待!
(文章來源:金融投資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