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陣】端午節、父親節、夏至 最忙小長假必須有美食

2021-02-16 微新廣漢

翻了下日曆,從這個周六起,接下來的三天小長假,分別是端午節、父親節、夏至。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為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父親節,顧名思義是感恩父親的節日。約始於二十世紀初,起源於美國,現已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地,節日日期因地域而存在差異。最廣泛的日期在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世界上有52個國家和地區是在這一天過父親節。節日裡有各種的慶祝方式,大部分都與贈送禮物、家族聚餐或活動有關。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曆6月21日或22日。夏至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90度(處在雙子座),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的日照時間最長。在北京地區,白晝時數可長達15小時。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將近一倍。

傳統節日+泊來節日+24節氣,這樣的亂入組合也確實充滿了樂趣。點妹兒覺得,趁著連續三天的小長假,回家陪陪父母,和爸媽一起DIY手工粽子,吃一些順應節氣的美食,勝過華麗的禮物和朋友圈裡對父親煽情的話語。

畢竟,最好的禮物,是陪伴。

 上個周末,在菜市場看到洗淨蒸好紮成捆的粽葉賣了。

 問及小商販,他們說這幾年人們的健康意識提高了,更加喜歡在家自己製作粽子。這不,已經銷聲匿跡很長一段時間的粽葉又「重現」江湖。其實,製作粽子真的不複雜,跟著這幾種粽子的做法跟著學起來吧。  ­

 蜜棗粽子 ­

 主料:糯米1000克 ­

 輔料:葡萄乾50克 蜜棗100克 ­

 烹飪方法 ­

 1. 將粽葉400克洗淨,放入鍋中加入清水煮軟,撈起瀝水,備用­

 2.將糯米淘洗乾淨,瀝水,備用。 ­

 3.將蜜棗裝入碗內,蒸軟取出,趁熱去核,葡萄乾洗淨,瀝水。 ­4.取3張粽葉,毛面相對,先放入1/3糯米,加入蜜棗和少許葡萄乾,再放入2/3糯米包成三角形粽子,用繩子紮緊。 ­

 5.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內,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約2小時,再用小火燜約3上時,即可食用。

 綠豆鴨蛋粽 ­


 烹飪方法:糯米、綠豆各750克,花生米25克,熟鹹鴨蛋蛋黃5個。將蛋黃切碎與糯米、綠豆、花生拌勻即成餡。取泡過的粽殼葉折成漏鬥狀,填入適量餡料,包好後放入鍋內排緊,加入冷水浸沒粽子,煮沸1小時後,改文火煮1小時即可。

 陳皮牛肉粽 ­


 烹飪方法:泡過的糯米、綠豆各1000克,牛肉、陳皮各100克,豬肉末50克,蔥末、薑末、食鹽適量。用豬油將蔥末炒黃,依次放入牛肉、陳皮、豬肉末炒半分鐘後,淋上麻油即成餡。包時先填進拌勻的糯米、綠豆,將餡料夾在中間,再按上述方式煮熟。

 百果粽子 ­

 

糯米750克、青梅、菠蘿肉、冬瓜條各25克,西瓜子仁、核桃仁、葡萄乾、紅絲各15克,白砂糖300克。

 烹飪方法:先將青梅、菠蘿肉、冬瓜條各用白糖水煮,瀝乾水分,然後用白糖醃漬24小時,即成餡。包成五角方底粽,煮50分鐘,離火燜4分鐘即成。

 健康素粽 ­


 材料:三寶米(煮熟)3碗、棉繩1米、蘿蔔乾1/2杯、香菇(中型)6朵、粉葉12片(大)、慄子6粒、水煮花生1/2杯、素蛋黃60g(1粒10g)、素肉鬆30g(1粒5g) ­

 調味料: ­1、黑胡椒粉1/8小匙、糖1/8小匙、麻油1/4小匙、醬油1/4小匙。 ­

 2、鹽、白胡椒粉、素蠔油各少許。 ­

 烹飪方法:

 1、將粽葉以熱水煮8分鐘,洗淨擦乾水分備用。 ­

 2、蘿蔔乾泡水10分鐘後切碎並擠幹水分;香菇泡軟切塊;慄子泡水2小時,香菇、慄子蒸熟(約15~20分鐘)。 ­

 3、先將碎蘿蔔乾、香菇丁及調味料(1)炒香備用。 ­

 4、煮好的三寶米加入調味料(2)拌勻。 ­

 5、粽葉2片重迭,捲成尖桶狀,放入2大匙做法(4)之三寶米,再放入1小匙碎蘿蔔乾、香菇丁、慄子、素蛋黃、素肉鬆,再放1大 匙三寶米,稍壓一下,包成粽狀,用棉繩捆緊。 ­

 6、置入蒸籠蒸10分鐘即可。

 五豆粽 ­


 材料:白糯米360克、紅豆60克、綠豆60克、眉豆60克、花生60克、玉米80克、粽葉24片。 ­

 烹飪方法:1.將糯米、紅豆、綠豆及花生分別洗淨放在冷水中泡2小時,眉豆洗淨在冷水中泡1小時;

 2.瀝乾水分,拌勻糯米、紅豆、綠豆、花生、眉豆及玉米,加糖調味;

 3.粽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2小時後,擦乾。 ­

 4.取出2片粽葉,交叉疊起折成三角頂部,加入適量糯米混合物,將頭尾折好。兩邊再包裹上另2片粽葉,折好後用細繩包紮,即成五豆粽。 ­

 5.上籠蒸20分鐘即可食用。

 嘉興肉粽­


製作材料: ­

 主料:糯米1000克,豬腿肉600克 ­

 調料:醬油50克,白砂糖27克,鹽25克,白酒5克,味精1克 ­

 粽子的特色:形態美觀別致,箬香芬芳和潤,肉質酥爛鮮嫩,肥糯可口不膩。

 烹飪方法:

 1. 選用7~10釐米寬的伏天粽葉,放在開水鍋內煮3~5 分鐘,使其回軟,撈起用清水洗淨,瀝乾;

 2. 糯米放入淘籮,用清水淘淨,連籮靜置約15 分鐘,瀝乾水,將米倒入木盆內,加入糖20克、鹽15克及醬油50 克拌勻; ­

 3. 將豬腿肉去皮,按橫纖維分別肥瘦切成長方小塊(每塊約重20克),放入大盆,加糖7克、鹽10克及味精、白酒,反覆搓擦,使用料滲入肉內,直至泛出白沫時止; ­

 4. 左手拿粽葉2 張,毛面朝下,寬度1/5 相疊,右手另拿1 張粽葉,光面朝上,約1/3 相疊接在左手粽葉的尾部將粽葉接長,在總長的2/5 處折轉,兩邊相疊約3 釐米成漏鬥狀; ­

 5. 左手託握粽葉,右手放入糯米40克,肉3 小塊(二瘦一肥)按瘦、肥、瘦順序橫放米上,再蓋上糯米60克,鋪平,將長出部分的粽葉折轉,蓋住米,包成囚角矮壯長方枕頭形,用繩繞折至八成緊即可,照此法逐一包好; ­

 6. 鍋中放水燒沸,然後將包好的粽子下鍋,水面要高出粽子約3~5 釐米,用竹架和石塊放在粽上壓實,用旺火煮2 小時,再用小火煮1 小時即熟。 ­

 嘉興粽子的製作要訣: ­

 1. 所用的主、配料與調料可制10隻鮮肉粽; ­

 2. 需用粽葉(竹箬)30 張,約100克,扎繩10根; ­

 3. 粽葉最好選用安徽產的伏天竹箬,用前一定要用沸水煮至回軟洗淨,否則不易包裹,易斷裂; ­

 4. 豬肉要肥瘦分開,加調料反覆拌擦使其入味; ­

 5. 包粽子要注意四周平衡,兩端大小相似,扎繩不能扎死,不能打結,以八成緊為宜;

 6. 煮粽時水一定要浸沒粽子,使受熱均勻,旺火煮時要加幾次沸水,撇去浮油。保持水量,防止煮出夾生粽。停火後,粽子即可 起鍋,不要久燜。

 海南五色粽 ­

 烹飪方法:先把糯主用豬油或花生油炒至聞有香味,就取出分別裝進五個盒子裡。然後用野生植物的葉液一盒染成一種顏色,分別染成紅、黃、藍、黑、白王色。再加入醃好的野味,如山豬肉、黃肉、鹿肉等或家禽肉。接著就用樹葉或芭蕉葉包裹,每種顏色的糯米包一種,再用麻繩捆住。粽子的形式呈圓柱形,大小隨意。煮粽子時,水要浸沒粽子,如果分多鍋煮,五種顏色的粽子每鍋都要有,其意喻吉祥。煮約兩小時,粽子發出濃厚的芳香味時就可取出食用了。 ­吃五色粽分熱吃和冷吃兩種。初出熱鍋的五色粽,香味回溢,誘人口水欲流。拆開葉子咬上一口,只覺得軟滑粘牙舌頭甜暢,滿口清香,令人吃欲大增。冷的粽子,漸漸變硬,慢慢吃可給人一種醇香的味道,吃過後嘴裡還久久留有吞不進肚,吐不出口的餘味。

 臺式粽子 ­

 材料:長糯米、豬肉、香菇、鹹蛋黃、醬油、糖、五香粉、鹽、粽葉、粽繩。

 烹飪方法:將糯米洗淨,泡3小時備用;把豬肉切成長約4公分,寬2公分的長條;香菇泡軟後,去蒂切成條狀;再將豬肉、香菇以醬油、五香粉、鹽、糖等調味料醃2小時;鹹蛋黃切半備用。 ­

 洗淨粽葉及粽繩,取2張粽葉,在三分之一處折成漏鬥狀,在漏鬥中舀入一半糯米,放入豬肉、香菇、鹹蛋黃等餡料,再加上糯米填滿,接著將多餘的粽葉折回蓋住漏鬥包裹好,用繩子在粽腰處紮緊打結,做好後放入鍋中,以水蓋過粽子,用中火煮2小時,熟透了便可食用。

 來不及在家DIY的小夥伴們也別著急,哪樣美食街上找不到?

 走在大街上,現場製作粽子的街上瀰漫著粽子的香味,各式精美禮盒裝著的數十個品種口味的粽子掛滿了長長的街道。每年端午節前,「粽子一條街」的生意都相當火爆。

 20多年來,這裡沿街叫賣粽子的太婆們已成為一道都市風景,到大街上趕集買粽子,也成為人們的生活習慣。像往年一樣,端午前夕的商店又開始「變臉」,臨街的裁縫鋪、雜貨店、麵館等紛紛改賣粽子,各攤點都在忙活著調拌糯米、清洗粽葉,包粽子、煮粽子、賣粽子……攤主們爭先招攬生意,「真材實料」、「資格正宗」等廣告條幅遍街都是,整條街上飄著濃濃的粽香。

 瞧瞧去~

粽子製作商家正在擺放商品。  

  粽子製作商家正在擺放商品。  

一些商家買來真空機包裝粽子,以保障保質期限。  

  現包現裝。    

「大買主」來了。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端午節即將來臨,除了粽子,鹹鴨蛋、皮蛋等陸續登場逐漸成為飯桌上的「常客」。接下來,帶你看看全國各地的端午節吃食。

 1、黃鱔

  過端午不僅僅是吃粽子的時候,也是一年裡鱔魚肉最嫩、最有營養的時候,所以有「端午黃鱔賽人參」的俗諺。黃鱔由於口感軟滑無刺,一直都是淡水水產中比較受歡迎的一種,尤其是對於孩子和老人來說,是不錯的補養品。黃鱔性溫、味甘,入肝、脾、腎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固脫、溫陽益脾、強精止血、滋補肝腎、祛風通絡等功效。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黃鱔一定要現殺現烹,鱔魚體內組氨酸含量較多,鱔魚死後體內的組氨酸會轉變為有毒物質,故所加工的鱔魚必須是活的。黃鱔用開水焯燙,可以洗去外邊的黏膜,煮出的湯可減少腥味。


  2、打糕

  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於獨木鑿成的大木槽裡,用長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先把米放到水裡浸泡一段時間後,撈出來放到鍋裡蒸熟,將蒸熟的米放到木槽或石槽裡,用木極反覆捶打。一般多是兩個人面對面地站在槽邊,互相交替捶打,或一人捶打,一人在下面翻動糕團使之捶打均勻。隨後,一份香甜細膩、筋道適口的打糕製作完成。

  3、鴨蛋

  端午節除了紀念屈原還有就是要避五毒,因為傳說中的五毒妖怪到了端午就會為害人間,這五毒妖怪就是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蠍子,民間用五種紅色的菜象徵這五毒的血,吃著這些菜的時候,就會把五毒妖怪嚇跑,也就是吃五紅了,分別是烤鴨、莧菜、紅油鴨蛋、龍蝦、雄黃酒,據說端午節吃了這五紅,整個夏天就可以闢邪避暑了。

  與五紅類似,江南民間端午節還有吃五黃的食俗。五黃指黃鱔、黃魚、黃瓜、鹹鴨蛋及雄黃酒。不管是五紅還是五黃,都包括鴨蛋在內,所以端午節吃鴨蛋有闢邪祛暑的原因。


  4、艾饃饃

  不少地方過端午節時還用米粉或麵粉發酵與艾蒿一起蒸饃饃。艾中含有多種揮髮油,具有芳香氣味,可驅蟲殺菌,對多種細菌及某些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所以古代在端午除病驅瘟,無論食還是用,艾均必不可少。

  5、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農村每逢端午節這天,家裡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準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還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饃,這種食法據說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6、黃酒

  《清嘉錄》記載:「研雄黃末,屑蒲根,和酒飲之,謂之雄黃酒。」也就是說雄黃酒就是用白酒、雄黃勾兌而成的。這麼簡單的飲品為何如此有名呢?這大概與白娘娘和許仙的故事有關吧,白娘娘就是在端午這天飲雄黃酒,現出蛇身原形。故而,民間大概便認為蛇蠍蜈蚣等毒蟲可由雄黃酒破解,端午佳節飲雄黃酒可以驅邪解毒。

  但是,現代人發現,雄黃酒含劇毒物質砷,所以基本不喝雄黃酒了。不過,因雄黃具有抗菌、解毒、燥溼功效,故到了端午節這天,還會有人家會以雄黃為主,加入白芷、薰衣草等香料做成香袋,也有做成雄黃燻條的,希望用來避邪和預防蟲蛇傷害。

  7、面扇子

  甘肅省民勤縣一帶,端午節這天都蒸「面扇子」。面扇子用發麵蒸製,呈扇形,有5層。每層撒上碾細的熟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種花紋,染上顏色,十分好看。這種食俗據說是由端午節制扇、賣扇、贈扇的風俗演變而來的。

  8、薄餅

  在溫州地區,端午節家家還有吃薄餅的習俗。薄餅是採用精白麵粉調成糊狀,在又大又平的鐵煎鍋中,烤成一張張形似圓月,薄如絹帛的半透明餅,然後用綠豆芽、韭菜、肉絲、蛋絲、香菇等作餡,捲成圓筒狀,一口咬去,可品嘗到多種味道。

  夏至吃什麼?

  時至今日,全國各地仍然保留有各種趣味盎然的夏至節日食俗。在北京,「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在山東,「冬至餃子夏至面」;在江蘇,夏令有三鮮:地三鮮是莧菜、蠶豆和杏仁,樹三鮮是櫻桃、梅子和香椿,水三鮮是海絲、鯽魚和鹹鴨蛋;在陝西,夏至食粽子等。

  1、北京:冬至餃子夏至面

  「冬至餃子夏至面」,好吃的北京人在夏至這天講究吃麵。在民俗回歸的當下,凡是跟夏至節令沾邊兒的吃食都賣得不錯。按照老北京的風俗習慣,每年一到夏至節氣就可以大啖生菜、涼麵了,因為這個時候氣候炎熱,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開胃,又不至於因寒涼而損害健康。

  2、浙江紹興:夏至吃了圓糊醮,踩得石頭咕咕叫

  夏至日照最長,故中國紹興有「嬉,要嬉夏至日」之俚語。舊時,人不分貧富,夏於日皆祭其祖,俗稱「做夏至」。除常規供品外,特加一盤蒲絲餅。其時,夏收完畢,新麥上市,因有於是日吃麵嘗新習俗,諺日「冬至餛飩夏至面」。亦有做麥糊燒者,即以麥粉調糊,攤為薄餅烤熟,亦帶嘗新之意。

  諺云:「夏至吃了圓糊醮,踩得石頭咕咕叫」。醮坨由米磨粉做成,加韭菜等佐料煮食,又名圓糊醮。以前,很多農戶將醮坨用竹籤穿好,插於每丘水田的缺口流水處,並燃香祭祀,以祈豐收。小孩子早待此日,以便到各田城摘取醮坨,乘機飽食一頓。

  3、江蘇無錫:夏至餛飩冬至團,四季安康人團圓

  夏至這天,無錫人早晨吃麥粥,中午吃餛飩,取混沌和合之意。有諺語說:「夏至餛飩冬至團,四季安康人團圓。」吃過餛飩,為孩童秤體重,希望孩童體重增加更健康。

  4、嶺南地區:吃了夏至狗,西風繞道走

  「吃了夏至狗,西風繞道走」,大意是人只要在夏至日這天吃了狗肉 ,其身體就能抵抗西風惡雨的入侵,少感冒,身體好。正是基於這一良好願望,成就了「夏至狗肉」這一獨特的民間飲食文化。

  夏至吃狗肉和荔枝,是嶺南一帶的人以借名想吃的「專利」。廣州粵語地區和廣西的欽州、玉林等地區的人也是非常喜歡吃夏至的狗肉和荔子的。據說夏至日的狗肉和荔子合吃不熱,有「冬至魚生夏至狗」之說,故此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習慣延續到今。

  小編提示:荔枝雖然可以生津解渴,但大量食用會引起低血糖症,俗語云:『一個荔枝三把火』。吃狗肉,也應適可而止,不要吃得太多,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等腸胃病。

  5、山東:普遍要吃涼麵條,俗稱過水麵

  夏至這天山東各地普遍要吃涼麵條,俗稱過水麵,萊陽一帶夏至日薦新麥,黃縣(今龍口市)一帶則煮新麥粒吃,兒童們用麥秸編一個精緻的小笊籬,在湯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裡撈,既吃了麥粒,又是一種遊戲,很有農家生活的情趣。

  6、其它地區的夏至食俗

  在中國西北地區如陝西,此日食粽,並取菊為灰用來防止小麥受蟲害。在南方,此日秤人以驗肥瘦。農家擀麵為薄餅,烤熟,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祭祖後食用或贈送親友。

  中國有些地區,此日多有未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到娘家吃飯,舅家必備莧菜和葫蘆做菜,俗話說吃了莧菜,不會發痧,吃了葫蘆,腿裡就有力氣。也有的到外婆家吃醃臘肉,說是吃了就會疰夏。

  夏至清熱必備食材

  夏至天氣燥熱,讓人容易口乾舌燥,火氣大。所以在夏季,吃一些清火清熱,生津補氣的食物,可以緩解身體的燥熱,讓身體變得舒適、健康。

  1、花菜:生津止渴

  有白、綠兩種,有增加食慾、生津止渴、解熱毒等功效,同時也含豐富的維生素C、B群、胡蘿蔔素。

  2、南瓜:補中益氣

  具補中益氣、潤腸通便等功效,含蛋白質、胺基酸等營養素,也含豐富胡蘿蔔素,能保健視力、改善血糖強心固腎氣。

  3、菠菜:潤腸止渴

  可補血潤腸、止渴,為避免菠菜中的草酸與鈣形成草酸鈣鹽,建議先以熱水汆燙,去除草酸再食用。

 看完了這些是不是餓了?

 趕緊行動吧,趁著小長假的時間,開心吃、暢快玩,給家人做一餐飯,陪爸爸出門散散步。用行動告訴家人,你對他們濃濃的愛。

提前祝網友們端午節快樂,祝天下父親節日快樂!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點妹兒帶你耍

相關焦點

  • 攻略|當端午節遇到父親節
    端午遇上父親節,到底有多特別,你造嗎?今年正值父親節與端午節一起可以說是十分「爸氣」今年的端午節是「周末+端午節+父親節」的三重組合,端午節傳統而又神聖,父親節無私而又偉大,在這個濃情六月裡,當端午節遇上父親節還有周末,這個小長假將會掀起怎樣的旅遊呢?讓小編來告訴你吧,包頭走起!
  • 端午節巧遇父親節,王母桃園推出小長假活動!
    ▼優惠活動1.憑2018年有效準考證件免門票,另可享受有機蔬菜採摘6折優惠;2.60周歲以上男士憑有效身份證件免景區門票;3.子女攜父親遊王母桃園可享受半價優惠門票端午節巧遇父親節,王母桃園推出小長假活動!(我帶爸爸去狂歡),其中既有濃鬱的民俗體驗,又有豐富的親子活動,市民可以扶老攜幼,享受天倫之樂之餘,玩轉端午節。
  • 八月八諧音「爸爸」 1945年有人那天過父親節
    三天小長假已過,但是如果你留心的話,這個小長假可是有一點特別哦,放假第一天端午節,第二天父親節,第三天夏至,要知道三天連過三個節也是很少見的。而父親節撞上端午節,上一次還是七年前,這也讓眾網友大呼:「三天三個節,民俗的,外國的,還有二十四節氣的,中西合璧也是蠻拼的!」
  • 來自夏至的父親節
    夏至,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晝長夜短,一年中白天最長的一天,代表著夏天的正式到來。而今年的夏至,同時也是父親節,父親節來源於美國,中國沒有一個官方的父親節日,所以一般是沿襲美國,將每年六月的第三個周日立為父親節。
  • 端午節小長假你是怎麼過的? 石獅人度假的幾個關鍵詞
    「第一次來這裡,沒想到這個體育公園建得這麼好,籃球場、足球場都有,還有那麼多健身器材。」小陳說,他平時喜歡運動,這兩年也經常帶兒子去跑步、打籃球。端午節小長假,他每天早上都要出去運動,因為不需要上班,運動的時間自然比平時多了許多。當天傍晚,他和家人一起到花海谷公園玩,看到對面體育公園有很多人,便走過去看看。
  • 麥罷走親戚,夏至遇上了「父親節」
    2020年6月21日,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夏至,與西方傳過來的「父親節」奇妙地相遇了。新時期以來,有家廟的地方不多了,祭祀祖先的習俗也就淡了,但對祖先的尊重體現在另外一個方面:走親戚。麥稍黃,去看娘。在我們老家那塊兒,麥子成熟前,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娘家看看,一是看父母的身體如何,二是告訴父母,要割麥了,家裡忙,很長時間不會來了。而後各自忙著三夏大忙了。麥罷走親戚。是另一種習俗,忙完麥,種完秋,也就到麥罷了。
  • 當夏至巧遇父親節,宜:表達愛!
    2020年06月21日父親節&夏至Father's Day&Summer solstice今天我們迎來夏至伴隨著接天蓮葉的碧綠和映日荷花的鮮紅一年中最熱的時候登場了今年的夏至和往常不同巧遇「父親節」當夏至遇上「父親節」讓這特殊的日子積攢了雙倍的祝願6.21 父親節,宜:表達愛不只是一句問候不只是一通電話
  • 當端午節遇上父親節|2018西部芳香園「無敵粽爸比」火熱開啟
    今年小長假是「端午節+父親節+世界盃」三重組合,秦漢新城西部芳香園將於6月16至18日推出2018「無敵粽爸比」孩子王大比拼活動,超多大禮贏回家。「無敵粽爸比」孩子王大比拼活動由陝西利榮達商貿有限公司主辦,霞客旅行、恆馳旅遊、奇妙旅行協辦,圍繞小長假和父親節進行延伸
  • 庚子·夏至,不期而遇的日食與父親節
    今日籤到:序號72 2020年6月21日,星期日,北京 霧霾指數:45,綠色 【心堯愛生活】 一則:夏至 不知不覺間已經到了夏至
  • 來自夏至的父親節
    夏至,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晝長夜短,一年中白天最長的一天,代表著夏天的正式到來。而今年的夏至,同時也是父親節,父親節來源於美國,中國沒有一個官方的父親節日,所以一般是沿襲美國,將每年六月的第三個周日立為父親節。
  • 端午節小長假,卓尼人都在幹什麼?
    端午節在卓尼也稱作「碗達五」,每月的初一至初五為端,仲夏端午者,指夏至,即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是一年內太陽正當中的一天,故唐代人稱之為「天中節」或「端午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浴蘭節、詩人節」等。
  • 嘉思高酒店 | 夏至父親節,每一天都不可辜負
    夏至「偶遇」父親節這個周日在嘉思高酒店與父親一起享受美食忘記夏至未至的憂傷度過一個難忘的父親節
  • 今天夏至 溼嗒嗒的黃梅天,一般要持續到夏至後三時
    浙江在線06月22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段羅君)今天是端午小長假最後一天,雖然上午杭城有陣雨騷擾,但下午起逐漸雨止轉陰,適合返程。也許你還對假期意猶未盡,那也不妨趁著雨停,抓住假期最後的尾巴,再嗨一下午。  而今天,也是夏至,盛夏的開始,按照老習俗,來一碗片兒川,應應景唄。
  • 抓魚、包粽子、做香囊……這才是端午節父親節的正確打開方式!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崔立慧 段學虎 通訊員 李蓓蓓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逢陰曆五月初五這天,人們都要在江、河湖海上舉行賽龍舟,還要吃粽子、戴香袋、踏青採艾蒿等,這些活動已成為千古不變的習俗,從古至今一直沿續著。
  • 夏至 父親節 日環食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裡的第十個節氣——夏至;今天還是父親節;今天下午還出現了「日環食」這一壯麗的天文景觀。(一)今天是夏至夏季是陽光最為明媚燦爛、植物生機盎然的美好時節。《恪遵憲度抄本》中說:「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
  • 夏至碰到父親節,應該留下點印記
    一歲過半,夏至又到了。自此之後,便開始晝消夜長。一年一年,歲月便是這麼蹉跎的。說來也怪,今晚我竟聽到窗外有夏蟲在歌唱。蟲鳴應該非自今日始吧?夏的夜,因了她們的歌子而變得饒有詩意。與夏至一同到來的,還有父親節。一早,女兒便發來祝福,了了數語讓我極為感動。不需要多隆重,但既是節日,便重在儀式感。我們為人父又為人子。父親去世3年多了,他活著的時候,我竟極少給他過節。我們都將感情埋在了心裡,對形式上的東西淡然處之,因此留下諸多遺憾。他的突然離去讓我悲痛萬分。
  • 今年6月21是父親節和夏至,用3個傳統民俗,看父親節怎麼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年6月21是父親節和夏至,用3個傳統民俗,看父親節怎麼過 今天是陽曆6月18,農曆閏4月27,再過3天就是父親節了,剛好也是24節氣中的夏至。臺灣 作家瓊瑤曾經說:擁有思想的瞬間,是幸福的;擁有感受的快意,是幸福的;擁有父愛也是幸福的。
  • 原創:夏至過後,感受端午節的濃厚韻味
     去年端午節,在夏至之前的6月7日,而今年的端午節,卻在夏至之後的6月25日,比去年晚到了18天。這是因為農曆庚子鼠年是閏年,增加了一個閏四月。            更為有趣的是,據天文專家介紹,21世紀100年內一共有3次端午節最晚的年份,分別是2001年、2020年和2053年,對應的陽曆日期都是6月25日。
  • 端午節去哪旅遊比較好 端午節旅遊最佳去處
    端午節即將到來,跟往年一樣放三天小長假,很多人會趁著小長假出去給身心放鬆放鬆,但是要是目的地選擇不對可能比上班還累,那端午節去哪旅遊比較好?下面給大家推薦幾個端午節旅遊最佳去處,大家可以當做一份參考。
  • 抓魚、包粽子、做香囊……在東營這才是端午節父親節正確打開方式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夏至,古時又稱&34;、&34;。古人說:&34;。父親節是感恩父親的節日。約始於二十世紀初,起源於美國,現已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地。6月21日父親節當天,花仙谷景區準備了精彩的活動,與端午、夏至一起,三節合一,更有豐厚獎品等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