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氣溫突破2000年以來同期最低記錄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北京氣溫突破2000年以來同期最低記錄

  今晨平原地區氣溫-20℃左右;10日前仍有冷空氣過程;專家:此次冷空氣溫度低、範圍廣、移動慢

  這兩天,北京市民來到戶外直呼「被凍傻」。據實況監測顯示,1月6日19時平原大部分地區氣溫為-18℃左右。其中,觀象臺-17.9℃,已突破2000年以來1月上旬極端最低氣溫(-16.7℃)。

  6日夜間氣溫將繼續下降,預計7日早晨平原地區氣溫-20℃左右。

  關注1

  本次寒潮還要持續多久?

  10號之前還將有冷空氣影響我國

  中央氣象臺1月6日18時繼續發布寒潮藍色預警。受寒潮影響,預計1月6日20時至1月8日20時,東北地區東部和南部、西北地區東部、華北中南部、黃淮、江漢、江淮、江南、西南地區東部、華南大部、臺灣島等地將先後降溫6~8℃,其中,山東南部、江蘇大部、上海、浙江大部、江西東北部、福建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區降溫可達10℃。降溫過後最低氣溫0℃線將南壓至江南南部到華南北部,-10℃線將南壓至秦嶺到江淮東部一線。長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區將有4~6級偏北風,陣風7~9級。

  在此次寒潮到來前,氣象部門就發布預告,一直到本月10號將有三波冷空氣接連來襲。

  氣象專家張明英表示,寒潮天氣很明顯的特點就是突發性,如果緩慢降溫談不上寒潮。寒潮來襲往往伴有大風和劇烈的降溫,降溫幅度要達到一定標準。我國冷空氣等級國家標準中規定寒潮標準是,某一地區冷空氣過境後,氣溫在24小時內下降8℃以上,且最低氣溫在4℃以下,或48小時內氣溫下降10℃以上,且最低氣溫在4℃以下,或72小時內氣溫連續下降12℃以上,並且其最低氣溫在4℃以下。

  張明英介紹,寒潮一般最容易發生在初冬季節,真正到了嚴冬,冷空氣不一定達到寒潮標準,因為本來這個時候溫度已經很低了,如果再降8℃,難度比較大。而在特別冷的時候,基本都稱之為強冷空氣活動。

  關注2

  此次寒潮有什麼特點?

  溫度低、範圍廣、移動比較緩慢

  張明英表示,這次冷空氣強度比較強,高空溫度特別低。在5000米左右的高空,溫度達到了零下55攝氏度;在1500米的上空,溫度也達到零下20多攝氏度,所以整個冷空氣溫度低。另外其範圍廣,從5000米高空一直到地面,屬於一個非常厚的冷空氣團。

  此外,這次冷空氣移動比較緩慢,持續時間長。一般冷空氣影響北京連續3天左右,然後逐漸向北收縮,向東移動,開始脫離。

  據此前專家介紹,2020年末寒潮影響後,北京地區氣溫持續低迷,此次寒潮冷氣團更加寒冷,使得本就低迷的氣溫更是「雪上加霜」,伴隨大風天氣,風寒效應明顯,因此人們會感受到更加寒冷。

  對於冷空氣形成的過程,張明英解釋,北半球的冷空氣都是從北而來。北半球最冷的地方在極地。由於極地太陽輻射特別弱,地表冷,所以冷空氣就在北極地帶堆積形成。

  但是冷空氣不會永遠聚集在北極地區,隨著大氣波動和大氣環流,冷空氣會來回南北運動。當它聚集到一定程度,強度強的時候,就會形成寒潮。影響我國的「西伯利亞冷空氣」主要是因為冷氣團向南移動過程中,在西伯利亞滯留一段時間,並逐漸加強發展,並繼續向南移動,最終影響到我國。而此次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最終發展的勢力較強,因此對我國影響較大。

  關注3

  這個冬天是冷冬嗎?

  冬天氣溫變化屬正常,不可能持續暖冬

  今年入冬以來,已經有三次寒潮影響我國,而多地氣溫接近或達到歷史極值。這個冬天是冷冬嗎?

  張明英表示,近些年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冬天顯得越來越暖和了,到了冬天感覺好像也不那麼寒冷。

  但是,從長期的氣候資料來看,北京冬天在上世紀50年代、60年代,甚至70年代都是相當冷的,甚至比現在溫度還要低。在1966年的2月份,曾經出現過零下27.4℃的最低溫度。

  氣象專家表示,氣候變化會根據一個常年的標準進行浮動。「由於全球氣候變暖,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冬天溫度都要比常年的平均值偏高一些,因此被大家稱為暖冬。但是最近這一段時間,溫度相對偏低,大家都感覺到寒冷。實際冬天氣溫變化突然是個正常的現象,不可能持續暖冬,也不可能持續冷冬,這是一種大氣變化的規律。應當科學地看待一些極端天氣。」張明英說。

  ■ 保障

  17臺尖峰鍋爐啟用保障供熱

  新京報訊 (記者黃哲程)北京1月6日迎來大幅降溫天氣。記者從北京熱力集團了解到,昨天上午,北京熱力已啟動17臺尖峰鍋爐,為市政熱網補充熱源。

  熱力站出水溫度上調5℃

  昨日上午10點半,豐臺區南三環成壽寺附近地區,氣溫已達-12℃。記者來到當地的金第潤苑熱力站內,供熱管線散發的熱量瞬間驅散了寒意。市政熱網輸送的一次高溫熱水將在熱力站進行熱量交換,調節溫度後最終進入居民家中。

  該熱力站負責為附近小區1300餘戶居民供熱,北京熱力集團豐臺分公司方莊供熱服務中心成壽寺服務站站長於樹青介紹,為應對本輪大降溫,本周熱力站調高了送往居民家中的出水溫度。

  安裝在供熱管道上的溫度計顯示,從市政熱網輸送來的高溫高壓熱水溫度高達113℃,經過熱力交換後,進入居民家中的出水溫度為53℃。「出水溫度較上周調高了5℃左右。」於樹青說,降溫期間是他們最忙的時候,目前站內20多名員工已全部上崗,夜間執勤人數由兩人增至六人,他們提前對供熱管道進行了排查,並處理突發狀況,保障近期居民家中供熱正常。

  近年來智能設備也逐漸在供熱領域普及,在金第潤苑熱力站內,一個智能監控箱上的電子屏顯示著供熱管網的水壓、水溫等實時數據。北京熱力集團豐臺分公司方莊供熱服務中心主任董海峰介紹,這些數據會同步傳輸至方莊供熱服務中心調度室,調度人員可以遠程操控,調整供熱設備。

  董海峰介紹,方莊供熱廠的5臺尖峰鍋爐已經開啟4臺,為市政熱網補充熱量。本周一開始,方莊供熱服務中心150名工作人員已全部上崗。

  10支專職搶險隊伍全面進入應急狀態

  記者從北京熱力集團了解到,截至昨日上午,北京熱力集團已啟動方莊、雙榆樹、西馬、北辰、花家地等供熱廠的17臺尖峰鍋爐,並將根據氣溫和熱網運行工況進行調整。北京熱力集團10支共計150餘人的專職搶險隊伍全面進入應急狀態,目前已經啟動應急值班值守機制,生產運行、應急搶險等人員24小時在崗備勤。

  本次降溫來臨前,北京市城管委供熱辦向各區及各供熱單位發布了供熱預警通知,在極端低溫天氣期間,要求各供熱單位在確保供熱系統安全的情況下,盡最大可能提高供熱出力,保障供熱穩定,發生爆管跑水等突發情況時迅速處置,儘快恢復供暖。供熱企業應提供線上服務,通過網上營業廳、手機APP、服務管家等渠道,方便市民獲得供熱服務。

  ■ 提醒

  儘量不要自行對暖氣片放水

  董海峰建議,近期北京遭遇極寒天氣,供熱管網升溫升壓,居民家中暖氣設備如果出現「跑冒滴漏」等現象,或室溫長期低於18℃標準,應及時撥打「96069」供熱服務熱線報修。如果小區有「供熱管家」,也可直接聯繫管家上門維修。

  董海峰提醒,暖氣設備發生故障,建議由專業人士上門維修,儘量不要自行對暖氣片放水。

  此外,供熱管道中的熱水不能用作生活用水,暖氣用水經過化學藥劑處理,如果作為生活熱水,可能會對人體造成一定影響。

  ■ 相關新聞

  民政局聯合多部門開展極寒天氣救助

  新京報訊 (記者馬瑾倩)1月6日,市民政局再次下發極寒天氣開展集中救助的通知,安排部署全市16區聯合公安、城管等部門開展集中救助專項行動。

  通知要求,安排部署全市救助系統加大街面巡視救助力度,做好極寒天氣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確保不發生凍死、凍傷和疫情感染傳播等極端事件。

  據悉,自11月開展 「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以來,北京市共出動巡查重點點位3541次,街頭救助179人次,站內救助1114人次,發放食品434份,發放棉衣和棉被309件,通過跨省接送使92名特殊困難受助人員順利返家。

  北京市民政局二級巡視員李全喜表示,下一步民政局將在全市流浪乞討人員較為集中的95個點位,加大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增加巡視頻次;對不願進站接受救助的,宣傳救助政策,發放必要的棉被、棉衣、食品和必要防疫物品,並留下聯繫方式,安排專人定時巡視,嚴防凍死凍傷等極端情況發生。

  同時,極寒天氣情況聯合公安、城管等部門,拓展巡視區域,延長巡視時間,按照「自願求助,無償救助」的原則,確保做到發現一人,救助一人。

  新京報記者 李玉坤

相關焦點

  • 北京氣溫刷新21世紀以來同期最低記錄
    原標題:北京氣溫刷新21世紀以來同期最低記錄來源:氣象北京本市氣溫已突破近二十年1月上旬極端最低,受西伯利亞南下強冷空氣影響,6日白天本市出現大風、強降溫天氣,大部分地區偏北風5級左右,陣風8~9級;氣溫大幅下降,據實況監測顯示,20時平原大部分地區氣溫為-18℃左右。
  • 昨日市區最低氣溫-8.6℃,刷新2010年以來同期記錄 濟南市繼續發布...
    今天早晨,市區最低氣溫降至-8.6℃,為2010年以來同期最低記錄。這股冷空氣吹走了霧霾,讓泉城藍再度上線,這兩天朋友圈裡各種美景讓人陶醉。但寒潮帶來的劇烈降溫,也在實實在在考驗著大家起床出門的勇氣。今天早晨7時,市區最低氣溫-8.5℃,創下入冬以來最低點。
  • 今年12月重慶創2000年以來同期最低!但最冷月將在2021年1月
    氣溫趨勢如何?今(21)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重慶市2020年12月氣象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預計重慶今年冬季(2020年12月—2021年2月,下同)氣溫總體偏低,隆冬冷空氣活動較強,最冷月將出現在2021年1月。
  • 湖南4月以來平均氣溫為近十年來同期最低
    記者從湖南省氣候中心獲悉,今年4月以來湖南全省的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略偏低,4月份前22天的平均氣溫是15.8℃,比常年同期偏低0.9℃,較去年同期偏低2.1℃,是從2000年以來的同期第二低,僅次於2010年同期的14.4℃。
  • ...市區最低氣溫1986年以來同期最低 今冬至今天津平均氣溫略偏低
    天津北方網訊:受強冷空氣影響,我市6日到7日出現了一次比較明顯的寒潮天氣過程,為我市帶來大風和降溫,我市5個區最低氣溫均出現60年以來1月歷史同期最低值,市區最低氣溫低至-17.7℃,成為1986年以來1月份歷史同期最低值。
  • 北京最低氣溫-15.6℃ 為20餘年來同期最低值
    新華網北京1月5日電 (記者張淼淼)北京氣溫再創今冬新低。5日清晨,北京南郊觀象臺監測的最低氣溫達到零下15.6攝氏度,為1986年以來北京1月上旬氣溫最低值。5日是小寒節氣,當天的北京非常應景,實實在在天寒地凍。民間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團」的諺語,標誌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期到來了。
  • 12月重慶平均氣溫較常年偏低1.5℃ 創2000年以來同期最低
    重慶市2020年12月氣象新聞發布會。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葛彧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1日15時10分訊(邱小雅)今(21)日,重慶市2020年12月氣象新聞發布會舉行。重慶市氣象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譚暢介紹,12月以來,我市各地氣溫顯著偏低、持續連陰寡照、高海拔山區出現降雪天氣。
  • 視頻| 今年12月重慶創2000年以來同期最低!但最冷月將在2021年1月
    12月重慶平均氣溫較常年偏低1.5℃ 創2000年以來同期最低據介紹,12月以來,重慶各地氣溫顯著偏低、持續連陰寡照、高海拔山區出現降雪天氣。具體來看,12月全市平均氣溫較常年偏低1.5℃,為2000年以來同期最低,高海拔地區極端最低氣溫達-2℃;日照時數偏少,陰雨連綿,武隆、彭水、黔江、酉陽等4個區縣本月連續19天無日照;大部地區降雨日數偏多,渝東南黔江、酉陽、秀山和渝東北城口、巫山等部分高海拔山區出現了雨夾雪和雪。
  • 氣象局:12月全國平均氣溫-3.6℃ 為2013年以來同期最低
    中新網12月31日電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王志華31日表示,12月(1日至29日),影響我國的冷空氣偏強,全國平均氣溫-3.6℃,較常年同期偏低0.5℃,為2013年以來同期最低。中國氣象局3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
  • 氣溫達1966年以來最低 北京能源保供持續加碼
    來源:北京商報自北京1月5日發布持續低溫黃色預警以來,氣溫再創新低。1月7日早晨,北京迎來最低氣溫-19.6℃,達到1952年之後的1月氣溫最低值,1966年之後的氣溫最低值。全國冰凍大風也仍在持續,7日18時,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寒潮藍色預警,預計西南地區南部、華南大部等地氣溫將下降6-8℃。
  • 氣溫達1966年以來最低 北京用電負荷激增
    自北京1月5日發布持續低溫黃色預警以來,氣溫再創新低。1月7日早晨,北京迎來最低氣溫-19.6℃,達到1952年之後的1月氣溫最低值,1966年之後的氣溫最低值。全國冰凍大風也仍在持續,7日18時,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寒潮藍色預警,預計西南地區南部、華南大部等地氣溫將下降6-8℃。低溫致使多省取暖用電負荷激增,隨著電煤運輸告急,鐵路部門採取措施強化運輸。為應對此輪寒潮,電力、天然氣等能源企業也在持續加大保供力度。
  • 北京最新天氣預報:五一氣溫突破歷史同期高溫極值,明天有雷陣雨
    昨天,京城熱出了新高度,全市20個國家氣象站中,有10個站突破建站以來歷史同期高溫極值。其中,代表「北京溫度」的南郊觀象臺,最高氣溫達到34.1℃,創下歷史同期新高。今天上午,晴熱天氣繼續,白天晴間多雲,加上三四級南風助力,大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將達34℃。
  • 視頻|最低-23℃ 淄博市四區縣氣溫刷新歷史同期最低紀錄
    寒潮天氣再次來襲,淄博市4個區縣的氣溫創下了有氣象記錄以來的1月上旬新低。1月7日上午,記者從淄博市氣象臺查詢氣溫數據發現,各區縣最低氣溫驟降。在各區縣分布的自動監測區域站,測得了比大監站更低的氣溫,區域站最低氣溫出現在博山區池上鎮,為-23。記者對比發現,周村、高青、博山、沂源4個區縣大監站測得的最低氣溫,刷新了有氣象記錄以來的1月上旬最低紀錄。此前,周村的最低紀錄是2013年的-16,高青是1970年的-18,博山是1977年的-18.6,沂源1977年出現過-17.5。
  • 12月以來湖南氣溫異常偏低,為2000年以來的同期第3低值
    三湘都市報12月17日訊(記者 李成輝 通訊員 張婷婷)記者今天從湖南省氣候中心了解到,今年12月以來湖南氣溫異常偏低,12月1至15日湖南全省平均氣溫為6.8℃,較常年同期(8.5℃)偏低1.7℃,為2000年以來的同期第3低值(第1、2低值出現在2001、2005年同期,分別為6.4℃、6.6℃),與2018年同期持平。
  • 太冷了,北京氣溫降到-19°C,創造近20年氣溫最低紀錄
    1月7日,內蒙古呼倫貝爾根河最低氣溫-41°C,黑龍江漠河最低氣溫-40°C,哈爾濱-29°C,北京最低氣溫-19.1°C,太原-20°C等等。就在1月6日傍晚,監測顯示,北京南郊觀象臺氣溫跌至-17.1°C,打破2000年以來北京氣溫最低紀錄
  • 北京動物園猴子抱團取暖 北京氣溫刷新21世紀以來最低記錄
    1月6日,北京最高氣溫零下10℃,最低氣溫零下17℃。寒風席捲北京,體感特別寒冷。在北京動物園,猴山上不少猴子依偎在一起抱團取暖抵禦嚴寒。
  • 北京氣溫創1966年2月以來最低值
    昨天(7日)早晨,南郊觀象臺最低氣溫達到-19.6℃,為1966年2月以後最低值。此次冷空氣的「戰線」也比較長,預計到9日,京城的最高氣溫才能恢復到冰點之上。今冬以來,北京平均氣溫已經偏低了2℃。寒冷依舊是主旋律,大家出行,一定注意防寒保暖。昨天早晨,京城冷出了新高度!南郊觀象臺最低氣溫達到-19.6℃,為1966年2月以後最低值(1966年2月22日最低氣溫-27.4℃)。
  • 世界氣象組織確認北半球有記錄以來最低氣溫
    新華社北京10月8日新媒體專電 外媒稱,世界氣象組織宣布,1991年12月22日在丹麥格陵蘭島測得的零下69.6攝氏度是北半球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氣溫。這一紀錄此前一直由俄羅斯保持。據埃菲社日內瓦9月23日報導,這一溫度是近30年前靠近格陵蘭島冰蓋最高點的克林克自動監測氣象站記錄下來的,該氣象站位於海拔3105米處。報導稱,此前,在北半球測得的最低溫度是零下67.8度,先後於1892年2月在上揚斯克、1933年1月在奧伊梅孔測得,兩地均位於俄羅斯西伯利亞北部。
  • -17.1℃,北京氣溫破21世紀以來最低紀錄,這些地方迎近10...
    據中國天氣網,今天(1月6日)18時31分,監測顯示,北京南郊觀象臺氣溫跌至-17.1℃,打破2000年以來北京氣溫最低紀錄,目前,北京氣溫仍在繼續下降,北京市氣象臺預計,今天夜間,北京最低氣溫或達-19℃。  網友評論稱:「我不是在北京,是在北極」。
  • 英國一些地方最低氣溫打破歷史同期紀錄
    新華網倫敦11月28日電(記者黃堃)近幾天英國普降大雪,英國氣象局28日發布公告說,前一天夜裡威爾斯和北愛爾蘭最低氣溫已經打破歷史同期紀錄,預計寒冷天氣還將持續一段時間,氣象部門提醒人們注意防寒,並注意道路結冰等方面的風險。英國本次大範圍降雪從上周開始,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均有地方出現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