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周邊遊是旅遊消費中高頻必需的細分領域。①未來3-5年,收入提升、碎片化假期、高速以及高鐵網絡成型等因素推進周邊遊行業發展,短平快的行業特點符合現代人的消費習慣。②產品形態多樣化、二三線城市崛起、移動互聯化、多頻次消費是未來周邊遊的四大發展趨勢。③根據居民消費水平、旅遊業增速和周邊遊比重測算,預計周邊遊市場規模未來5年CAGR為14%。④受益標的選擇思路:區域要素商通過自身旅遊資源擴充完善及周邊穩定客戶群受益,傳統和新興服務商憑藉獨特營運模式受益。
短平快是周邊遊的三大特點,迎合消費者的新消費習慣和個性化特徵。①周邊遊多集中在2-3天,清明、五一、端午等小長假備受出遊者青睞,周六是出遊的尖峰時間。②數百元的消費水平增加了周邊遊消費頻次,踏青、農家樂等多樣化產品設計豐富了周邊遊品類。
收入增長/假期分散/自駕高鐵,驅動未來5年周邊遊滲透率不斷提升,一線城市是重點市場。①周邊遊消費單價低,同時居民收入不斷增長,拓寬了周邊遊受眾面。小長假假期短而分散,上班族尤其會選擇假期周邊遊以及周末遊。②私家車近年來快速普及,保有量年增速達15.5%,周邊短途遊是自駕族的選擇主體。高鐵網布局完善,速度快且耗時短,成為自駕之外的另一主要周邊遊出行方式。③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及其周邊經濟發達且人口密度較大,居民更加追求個性化與精神滿足,同時高鐵網布局周密,是周邊遊市場發展的重點區域。
未來周邊遊產品形態將更加多樣化,二三線城市周邊遊將逐步普及,移動互聯技術的應用會成為人們預訂產品的最佳選擇,同時多頻次消費可產生一定的用戶黏性。①遊客個性化需求要求產品更加多樣化,居民收入提升與租車等出行方式便利化,都會促進二三線城市周邊遊的興起。②居民對於手機日益依賴,信息搜索及產品訂購未來將更多集中在移動端,服務商的信息整合和實時提供是行業致勝的關鍵。③周邊遊市場的用戶黏性驅使用戶更加講究專業品牌化。
周邊遊市場的相關公司將極具成長性,我們認為,相關產業中大城市周邊休閒景區、特色酒店和旅行預訂這三類產業最為受益。①要素商的資源獲取及穩定的客戶群非常重要,行業龍頭通常會有較好的表現,其他具有特色的公司也將脫穎而出,同時資本也將推動行業進一步整合。②周邊遊群體較關注門票和酒店,門+酒、門+X模式將備受關注,周邊遊市場中布局較早的公司未來將會率先受益。
重點推薦:中青旅/宋城演藝/長白山/黃山旅遊/三特索道/華僑城A,曲江文旅、神州租車為受益標的。
1.城市周邊遊行業興起,短平快三點迎合旅遊者喜好
城市周邊遊是指以大城市或省會城市為中心,覆蓋其周邊及鄰近省份城市的旅遊市場。城市周邊遊的特點是短平快,即1)短:行程主要以1-3天為主,周六日為主要時間點。故出遊半徑較短,依靠自駕或者城際交通到達。2)平:人均消費數百元。3)快:旅遊決策向移動端轉變,決策更快,消費頻率更高。
1.1.城市周邊遊浪潮興起,規模預計萬億級別
隨著居民收入增加,休閒方式轉變,城市周邊遊以短平快特點倍受遊客青睞。據艾瑞諮詢測算,中國在線旅遊行業中,在線周邊遊收入從2009年的34.59億元增至2014年的903.97億元。
1.2.兩維度劃分城市周邊遊
1.2.1.主題產品多樣化
早期城市周邊遊產品形式單一,以農家樂和踏青為主。隨著交通發展和遊客需求多樣化發展,如今城市周邊產品豐富,呈現多主題化。以華東地區為例,不隨季節變化的周邊旅遊主題有古鎮村落,山水景觀、海斌島嶼、主題樂園等。此外,隨季節更替的周邊旅遊主題有賞花採摘遊,漂流海島遊,溫泉養生度假等。
1.2.2.行程時間:一日遊與過夜遊
一日遊由於旅行時間有限,旅遊半徑較窄,多集中於近郊地區,參與休閒體項目驗活動,如農家樂、溫泉度假、CS野戰等,核心用戶訴求是體驗與互動。兩天一夜或三天兩夜等過夜遊通過自駕或城際軌道交通出行,旅遊半徑延伸至周邊城市,多參與周邊城市的旅遊景點觀光與休閒娛樂活動,如古鎮村落,山水景觀、主題樂園等。
1.3.三大因素利好城市周邊遊發展
隨著我國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節假日分散狀態及我國交通布局完善,我國城市周邊旅遊行業發展迅速。根據環球旅訊報導,我國每年30多億人次的旅遊者中,1-3日的周邊短途遊佔了七成以上,其中又有一半以上是周末出遊。
1.3.1.收入提升驅動旅遊行業發展
根據最新數據,2014年我國GDP 達63.6萬億元,增長率7.4%,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0.1%,我國經濟的平穩增長為整個旅遊行業提供了條件。
1.3.2.碎片化的節假日時間是周邊遊一大驅動因素
我國居民休閒時間以雙休日和短假為主,由此決定了周邊遊的需求較為旺盛:我國居民休閒時間由雙休日、法定節假日和帶薪假期三部分組成,其中七個節假日合計法定節假日天數為11天,形成了春節和國慶兩個7天黃金周假期和包括元旦在內的5個3天小長假。
1.3.3.交通工具的便捷是周邊遊得以快速發展的有力條件
私家車快速普及,為自駕遊提供基礎。2008-2014年中國私人汽車擁有量逐年增加,增幅較為穩定,私家車的普及為周邊自駕遊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隨著自駕遊市場的日益成熟,自駕群體和自駕目的將日益多樣化。除了單純以旅行為目的的出遊外,還會加入更多利益群體,如通過自駕車隊進行宣傳環保等公益活動、旅遊品牌推廣等商業活動。
高鐵線路的延伸,大大縮短了人們的旅途時間。根據國家旅遊局發布的信息,福建與珠三角、長三角經濟區、中部城市群及京津冀等中遠程旅遊市場通過高鐵加速融合,形成了三大「高鐵旅遊圈」,高鐵遊也成為人們出遊的重要方式。
高速鐵路運輸除了在線路裡程延長、數目增加方面惠及周邊遊的發展,高鐵運行速度快、運送及周轉能力強等特點也幫助遊客大大縮短了路程時間。
由於大中城市的人均收入高、人口密度大等特點,靠近大城市周邊的景點,擁有充足而又高收入的客源,充足的客源也為周邊經典奠定了更大的市場空間,我們主要選擇大中城市及其周邊的主要地區進行分析。
1.4.城市周邊遊行業規模測算:2020年中國城市周邊遊行業規模4.7萬億元,CAGR達14%
周邊遊行業發展的驅動因素有多種,除了上文中所分析的三點推動力,居民消費能力的提高、消費觀念的轉變等也是重要原因。根據最新數據統計,2013年我國城鎮居民旅遊人次已達21.86億人次,次均旅遊花費約950元。
我們測算,未來五年周邊遊將保持每年14%左右的名義增速:
(1)預計未來5年旅遊業年均增長12%:未來五年,農村居民出行人數年均增長3.8%,城鎮居民出行人數年均增長9%;農村居民人均出行消費年均增長5.2%,城鎮居民人均出行消費增長3%。
(2)預計未來5年城市周邊遊行業規模CAGR為14%:
根據最新數據,類似清明、五一小長假中,周邊遊滲透率已達70%,考慮到佔比基數已至相當高位,同時在線旅遊在整個旅遊行業中上升趨勢明顯,周邊遊在在線旅遊中滲透率也較為樂觀,因此我們預計未來周邊遊滲透率年均73%。
2.城市周邊遊發展前景:產品形態多樣化、二三線興起、移動信息化、高頻次消費
2.1.周邊遊旅遊產品形態呈現多主體化
早期周邊遊產品形態以農家樂和踏青的方式為主,隨著周邊遊的發展,以及遊客個性化需求的增加,周邊主題旅遊也已現雛形。例如不受季節變化影響的周邊主題旅遊主要有山景、水景、園林、古鎮、主題樂園、紅色旅遊等,因季節變化而呈現的周邊主題旅遊有賞花季、採摘遊、溫泉、漂流等。
2.2.二三線城市周邊遊興起,租車市場與城市周邊遊互相促進
目前北上廣地區城市周邊遊市場發展較快,由於經濟發展水平較高,三地區居民自有乘用車比例較高,服務商多提供目的地打包產品。隨著人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汽車限購政策與租車便利化,二三線城市周邊遊興起,這也將進一步促進租車市場發展。
根據羅蘭貝格測算,中國租車市場規模從2008年的90億元增長至2013年的34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29%;車隊數量則從2008年的10萬輛增至2013年36.9萬輛,複合增長30%。預計2018年中國租車市場規模將增至650億元,車隊數量達到77.9萬輛。
2.3.行前行中界限模糊,移動化與信息化結合傳遞服務價值
城市周邊遊具有短平快的特點,從旅遊過程看,遊客行前和行中界限模糊,信息搜索和旅遊產品預定可能是在遊客去往目的地途中或者到達目的地後再做。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發展,遊客更傾向於掌握實時的吃住娛遊購信息,實現邊走邊買邊玩。服務商的信息整合和實時提供是行業制勝關鍵。
2.4.社交互動增加用戶粘性,刺激多次消費
城市周邊遊的消費頻率更高,隨消費次數增加,遊客更關注怎麼玩,對差異化旅遊產品需求增強。服務商的產品開發能力決定了用戶的活躍程度和多次消費。通過設計團體自駕遊等活動,OTA可以為遊客提供休閒社交的消費場景,實現以遊會友,反哺移動端生態圈建設,帶動在線旅遊業務整體增長。
3.關注優質要素商和線上服務商
根據前文對周邊遊市場發展現狀和趨勢的判斷,我們認為周邊遊在未來3-5 年是重要的潛力挖掘市場,中長期來看周邊遊相關產業的成長性最好。我們認為相關產業中大城市周邊的休閒景區、特色酒店和旅行預訂這三類產業最為受益。
3.1.要素商:掌握旅遊資源,帶動周邊城市旅遊發展
得益於交通布局完善,周邊遊市場在收入水平較高、人口規模較大的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經濟區中發展較好,位於這些地區周邊的景區最為受益。此外,我國高鐵布局的日益完善,長江中遊城市群聯繫日益緊密,帶動鄂湘贛皖四省旅遊市場發展。重點推薦中青旅、宋城演藝、華僑城A、黃山旅遊及三特索道。
中青旅:①烏鎮和古北水鎮項目所在地交通便利,目標市場需求旺盛;②「文化古鎮」定位滿足遊客休閒度假需求,異地複製能力強,符合行業發展方向,長期成長性更好。
宋城演藝:①杭州本土繼續挖潛,同時三大異地項目的成功複製,實現了公司在主要旅遊城市的成功布局,異地項目為多點周邊遊提供條件;②文化演藝符合周邊遊遊客需求,公司經營管理能力優秀「主題公園+旅遊演藝」模式可複製性強。
華僑城A:①「地產+旅遊+文化」獨特經營模式持續領先,長期將受益於新型城鎮化與周邊遊旅遊帶來的景氣提升。②2014年華僑城智慧旅遊終端正式上線運營,目前包含票務、導覽、互動等功能,極大豐富了遊客的旅行體驗。智慧旅遊項目有望打開公司新的成長空間。
黃山旅遊:①景區資源優質,容量大,交通條件改善提高景區可進入性,帶來客流增長;②由單一觀光向休閒度假轉型,符合行業發展方向,未來有望依託長江中遊城市群進一步擴大客流。
三特索道:①公司以旅遊客運索道經營為主、景區及景觀房地產開發經營為輔,跨地域發展的業務拓展模式符合周邊遊多點布局的趨勢要求;②新創立「田野牧歌」系列景區和休閒度假營地品牌,迎合了差異化的市場需求,同時打造了有競爭力的多業態旅遊目的地。
神州租車:中國最大的租車公司,中國汽車租賃行業領跑者。近年來,旅遊行業尤其是自駕旅遊的熱門催生了租車行業的發展,租車服務的方便、快捷等優勢使其被許多自駕遊客所選擇。最新數據披露顯示,2014年神州租車淨利潤同比增長295.25%,在其主營收入中,短期租賃業務佔65%,給旅行者提供自駕車輛是其主要收入來源。
3.2.服務商:整合資源要素最為關鍵
周邊遊出遊群體最關注的要素是門票和酒店,且多通過在線預訂方式消費,故重點推薦在周邊遊市場和移動端布局較早的服務商同程、驢媽媽、攜程以及途牛。
同程:以門票作為入口,景+酒周邊遊套餐進一步發力,周邊遊在業內保持領先地位。根據同程最近發布的業績單,2015年春節黃金周,其周邊遊業務出遊人次超百萬,在業內繼續保持絕對領先地位。2015年同程的目標是周邊遊出遊人次達到5000萬,同程周邊遊無疑已在行業內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
根據同程旅遊《2015清明小長假出遊盤點報告》,2015年清明小長假期間,同程周邊遊佔比68%。
驢媽媽:預付門票+自駕遊,借力景域集團騰飛。一方面,作為門票網絡預訂模式首批企業之一,其門票業務以預付為主,並通過門+酒、門+X等周邊遊自主設計產品獲取高利潤率。另一方面,驢媽媽自2008年成立就以自助遊服務定位市場,深耕自駕遊這一細分市場,早在2012年初就成立了驢媽媽車友俱樂部,掌握高質量車友及領隊資源。未來,驢媽媽有望依託母公司景域集團資源在景區規劃、旅遊線路設計等業務上深度合作,打造O2O閉環。
攜程:綜合OTA巨頭,移動端優勢顯著。攜程作為一個綜合OTA巨頭,目前在機票、酒店等單一要素產品在線預訂市場均處於領先地位。憑著攜程移動客戶端的積累,整合資源的能力和綜合OTA的品牌形象,攜程迅速發展成為周邊遊市場的第三大競爭者。
途牛:營收增長強勁,周邊遊穩步增長。①途牛跟團遊的顯著增長主要源自消費者越來越強勁的出遊需求,尤其是二三線城市出境跟團遊的高增長趨勢才剛開始。②14年12月份,途牛和驢媽媽宣布全面達成戰略合作關係,雙方將在各自優勢領域,即途牛網的出境遊和驢媽媽的門票、周邊自駕遊展開深度合作,途牛周邊遊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