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難忘」望南村丨望謨縣蔗香鎮望南村網格員黃香瑤

2020-12-24 天眼新聞

我的扶貧之路,是從2020年開始的。今年3月,我接到校長的電話和望南村脫貧攻堅指揮部的通知,讓我到望謨縣蔗香鎮望南村上巧相組前沿指揮部當一名網格員。

  當接到這個通知的時候,我內心很激動,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組織信任我,派我去脫貧攻堅一線為人民服務,這是鍛鍊我的一次好機會,我倍感珍惜。  初到望南村上巧相組,面對人生地不熟的境地,我感到有一些緊張。但為了開展好工作,我挨家挨戶敲門走訪,用筆記本記錄著村民們的一字一句,從了解村情開始了我的扶貧工作。

黃香瑤組織幫扶幹部整治村容村貌

我發現村組的衛生環境比較差,面對這種情況,我想只有自己親力親為,做一個前後對比的示範,才能讓村民看到環境變化帶來的好處,於是我拿著掃把打掃起村組的衛生,道路上、馬路邊、村舍四周,我和隊員們一起努力著,汗水浸溼了衣裳,豆大的汗珠從額頭掉下,我顧不上疲勞,和大家一起將衛生工作搞好。村民們看到門前的衛生改觀了不少,慢慢地,也加入到了衛生整治的行列中來,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改善。

望南村群眾自發加入打掃衛生的隊伍

在組裡面,五保戶王卜刷是一名有智力障礙的人,身邊沒有親人,依靠政府的幫助生活。我帶他到縣城辦理殘疾證的時候,他說他第一次坐上車,第一次看到城裡的風景,第一次吃著城裡的東西,他高興壞了。他激動的對我說:「感謝政府,是黨的政策讓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從城裡回來之後,我發現他越來越能融入到村組的生活了,積極參加村組組織的一些活動,對生活充滿了期待,整個人的精神氣也提高了不少。

黃香瑤為老人送溫暖

為了幫助貧困戶儘快脫貧,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扶貧工作中去,即使是生病發高燒到40度,我依舊堅持工作,依舊為村民排憂解難,拖著病體為村民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題,但身體最終還是被拖垮了,忍不住病魔的折磨,7月9日凌晨一點,我被同事從望南村送去縣人民醫院治療,住院4天後,我重新回到了崗位上,和隊友們一起投入到工作中。  一份付出終有一份收穫,望南村讓我「難忘」,在這一片土地上,譜寫了我無悔的青春,也讓我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我將繼續在崗位上腳踏實地,奮勇向前,發光發熱,為望南村脫貧致富貢獻應有的力量。

【人物小傳】

黃香瑤,2012年黔南民族師範學院本科畢業後,到望謨縣樂元鎮樂元中學工作,一年後考調到現望謨縣中等職業學校工作,2020年3月被組織派往望謨縣蔗香鎮望南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匡奇燃 整理

編輯 顧航

編審 尹長東 李玲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種好「蕉」讓群眾不焦|望謨縣蔗香鎮移民村駐村...
    我叫柳太信,2019年2月選派到望謨縣蔗香鎮移民村脫貧一線,成為扶貧幹部隊伍中的一員。在快速轉換角色,熟悉全村情況後,根據龍灘水庫湖畔獨特的氣候和優越的地理位置,我和駐村幹部、村支兩委一起,因地制宜,引導群眾發展香蕉產業,增加群眾收入。香蕉基地發展香蕉種植產業,一開始村民不理解,有不少反對的聲音。
  • 「我的脫貧故事」奮鬥才能脫貧丨望謨縣蔗香鎮蔗香村村民農信壯
    我叫農信壯,是望謨縣蔗香鎮蔗香村村民。以前因為家裡貧困,成了貧困戶。有脫貧攻堅政策的幫扶,但我卻覺得並不開心,想要踏踏實實穩紮穩打用勤勞脫貧致富,讓一貧如洗的狀況成為歷史。自從全村因龍灘電站建設集體搬遷上來後,鎮政府就連續三年統一給每家每戶種上芒果樹苗,在屬熱帶、亞熱帶氣候下生長的芒果每公斤的批發價可賣到5元,我成了其中一名果農。種植芒果成為我脫貧的第一步。農信壯與指揮部成員入戶核實低保提標5月,公路邊矮化過的芒果林枝頭上已經掛起了青色的果子,我每天期盼著天氣再熱一點,把果子染出誘人的金黃色。
  • 「我的扶貧故事」授人魚不如授人漁丨望謨縣桑郎鎮桑郎村駐村幹部...
    我叫蒙興豔,是望謨縣桑郎鎮桑郎村駐村幹部、村治保主任。我就是土生土長的桑郎人,我駐村已有11年,對村裡情況、農戶家庭情況非常熟悉,前幾年工作經驗的積累為我在後期的脫貧攻堅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今年我又多了一個新身份——網格員。我負責的網格內有56戶,4戶是貧困戶,52戶是非貧困戶。就在今年,我記憶最深的是說服網格內的輟學女孩舒某重返校園。走訪中我得知舒某輟學去打工後,我多次與她聯繫,希望她回到學校讀書,後來還因為次數過多被她拉黑,於是我又想辦法聯繫她父母,皇天不負有心人,她終於同意回來讀書。
  • 「我的扶貧故事」行走在板慄樹下的科技力量丨赴望謨縣科技扶貧...
    扶貧先扶智,科技扶貧作為產業扶貧的有效形式,是為精準扶貧開出的一劑「藥方」,是在長效扶貧脫貧過程中的推動器,是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的有力科技支撐。我叫鄧朝義,是一名林業科技工作者,貴州黔西南喀斯特區域發展研究院研究員。
  • 「我的扶貧故事」90後「老金」丨黎平縣肇興鎮皮林村網格員金緒榮
    「老金,你來了」,這是串寨入戶時,我網格裡的26戶貧困戶見到我時說的第一句話,也是寨子裡很多老人和小孩子說得最多的幾句話之一,雖然90後的我算不上老,但是我已深深的愛上了「老金」這個稱呼。我叫金緒榮,是黎平縣肇興鎮扶貧站工作人員。
  • 一位返鄉民工的12個扶貧車間
    12月12日,儘管冬日的寒風凜冽,但小鎮處處歡聲笑語,從大山深處通過易地扶貧搬遷來到這裡居住的新市民,臉上洋溢著安居樂業的幸福。在小鎮茶林社區,普安縣才華實業有限公司總部手袋廠300多平方米的扶貧車間內,一排排工人忙碌在生產流水線上…… 「我年齡要大些,以前在家務農,不懂技術,也沒出過遠門,出去打工心裡沒底。」
  • 「我的扶貧故事」組織圓了我的「網格員」夢丨晴隆縣碧痕鎮新莊村...
    時任晴隆縣碧痕鎮新莊小學一級教師的我,聽到這一消息後,興奮了好幾天。在學校推選網格員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我主動請纓,分析了自己當網格員的優勢。  「我是本地人,對本地風土民情比較了解,又有當教導主任十多年的幹部經驗。」我的滿滿激情和言之有理的情況分析,得到全校教職工的高度讚賞,於是大家一致答應了我的請求,推薦我到新莊村當網格員。
  • 「我的扶貧故事」搬遷路上熟悉政策 用心用情經得起磨丨望謨縣石屯...
    我叫黃玉明,現任望謨縣石屯鎮拉袍村黨支部書記。在我的扶貧旅程中,總有許許多多難以忘懷的事,而最令我難忘的是黃進搬遷這件事。2017年2月12日,我與駐村工作隊同志針對一組黃進家的摸底情況,對照搬遷政策初步研判,可作為重點動員搬遷對象,動員該戶搬遷義龍。
  • 「我的扶貧故事」難忘五穀豐登的谷豐村|貴定縣雲霧鎮谷豐村原網格...
    我叫周正龍,原是貴定縣工信局的一名工作人員,現為縣工商聯工作人員。2018年,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縣工信局繼續增派力量,將我派駐到所掛幫的雲霧鎮谷豐村,成為該村最大寨子掌令寨的網格員。面對棘手的歷史遺留問題,帶著脫貧攻堅不讓一個人掉隊的偉大使命,我感到肩上的擔子沉重。經過深思熟慮,我決定召開院壩會統一群眾思想,首先解決飲水問題,同時謀劃產業發展、引導村民就業,讓大家的荷包鼓起來。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的平凡瑣事是我扶貧中的大事丨晴隆縣雞場鎮...
    自從進村入組開展工作的那一天起,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幫助困難群眾解決實際困難,但我不知道從哪裡入手,本組有多少農戶,多少貧困戶,路從哪裡走,我都不知道,我該怎麼去幫扶,怎麼去解決他們的困難,怎麼去讓他們致富?困惑一直在我心裡揮之不去。
  • 「我的扶貧故事」「詩話扶貧」 組工幹部的熱忱與真情 丨晴隆縣...
    用腳步丈量扶貧愛好文字的我,在2015年的時候,因為一篇文章,與晴隆縣組織部門結下了不解之緣。在組織部門連續工作了5年,黨建辦、辦公室……不管是在哪一個科室,文字工作幾乎就是我工作的全部,因此成為一名長期伏案工作、起早貪黑的組工幹部,5年間撰寫了將近100萬字的材料,為脫貧攻堅戰的黨建扶貧奉獻了青春和熱血。  2020年註定是人類社會發展歷程中非常不平凡不尋常的一年,更是每一名黨員幹部人生中可貴的一年。
  • 「我的扶貧故事」我和柯杉的故事丨望謨縣新屯街道辦柯杉村第一...
    我叫蘇振豐,是望謨縣司法局工作員。2018年3月,我接到任務,前往望謨縣新屯街道柯杉村擔任第一書記。兩年多以來,我與柯杉村脫貧攻堅指揮部同事們一起戰鬥,開展各項工作,過程雖然辛苦,但是看到柯杉村的變化,我感到一切都很值得。指揮部全體成員合影剛到柯杉村,我便隨著村支兩委的同志一起,用一個月的時間,對村裡全面走訪。
  • 「我的扶貧故事」啃下硬骨頭 奔向新生活丨望謨縣石屯鎮上平寨村第...
    我叫熊川貴,是黔西南州商務局下派駐望謨縣石屯鎮上平寨村第一書記。2019年6月27日,我來到上平寨村任第一書記,放下背包,我便約上村「兩委」幹部,先行走訪了第四組20戶農戶。從地板上傳來牛糞的味道,臭氣燻天,每次看到他那搖搖欲墜風雨飄搖的危房,我就萬般無奈。宣傳民法典2019年11月初一個夜晚,我和駐村幹部再次和他共商。最終我向鎮政府申請寧波幫扶的8000元作為建房的啟動資金,並召集幹部群眾一起幫他把危房拆掉。
  • 「我的扶貧故事」青春閃耀脫貧路丨凱裡市灣水鎮江口村網格員龍明鋒
    我叫龍明鋒,2018年6月,我從武漢大學畢業,通過參加選調生考試來到凱裡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工作。   在我看來,青年當立鴻鵠之志。所以,2019年12月,我主動請纓來到凱裡市灣水鎮江口村擔任村主任助理,並成為該村的網格員,讓青春在脫貧攻堅一線中閃光。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叫我「王妹」丨劍河縣仰阿莎街道街上村網格...
    這是我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堅信的道理。我叫王大麗,是劍河縣仰阿莎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2019年8月,我來到了仰阿莎街道街上村擔任脫貧攻堅網格員、幫扶幹部。我從小生活在農村,對困難群眾有深厚的感情,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我對幫扶工作具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
  • 「我的扶貧故事」盡微薄之力做扶貧小事丨劍河縣南寨鎮柳社村網格...
    2019年7月,我有幸成為脫貧攻堅幹部的一員,我網格內涉及35戶(貧困戶16戶),135人(貧困人口62人)。  網格內貧困戶人口主要以病、殘、老、弱為主,自身發展基礎條件差,穩定增收路徑窄,脫貧難度大。
  • 「我的扶貧故事」甘做扶貧路上的一粒沙丨黃平縣翁坪鄉扶貧開發...
    身為扶貧工作站的一員,我始終認為扶貧工作站是全鄉脫貧攻堅工作的「參謀部」,工作推進中的「排頭兵」,必須身先士卒,必須真正吃懂、吃透「精準」二字。在扶貧工作站我主要負責全鄉扶貧開發建檔立卡業務工作,指導全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精準識別、精準退出、貧困系統管理及檔案資料整理等工作,這些都是靠數據說話,只要有一個數據錯誤,就會失之毫釐差之千裡,我深知自己肩上的任務繁重,絲毫不敢懈怠。我剛來翁坪的時候很不習慣,因為語言不通,飲食不慣,而且交通不便,但是既然選擇了這裡,就要克服一切困難。
  • 「我的扶貧故事」這山這水讓我找到了生活的樂趣丨天柱縣江東鎮...
    2019年4月1日,經組織部批准,我被選派到江東鎮半山村擔任網格員,負責蔣家組和蔣家衝組。初到半山村的一大早,我搭乘同事的車來到江東鎮人民政府臨時辦公房,在這裡我見到了其他5位網格員,扶貧路上我們聚在一起,有說不完的苦,道不盡的樂,寫不完的故事。
  • 黔西南州望謨蔗香鎮火龍果陸續上市
    黔西南州望謨蔗香鎮火龍果陸續上市 發布時間:2020-08-21 10:37:53      來源:黔西南日報   眼下,望謨縣蔗香鎮種植的火龍果陸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