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團大包小包滿載歸 臺收穫四千萬新臺幣(圖)

2020-12-23 搜狐網
大陸來臺觀光首發團抵達臺灣南投著名景點--日月潭遊覽。

  十三日,又一批大陸遊客分乘南方航空、東方航空、中國國際航空公司航班飛返廣東、上海及北京。至此,大陸居民赴臺灣旅遊首發團最後一批客人結束寶島十日旅程。  臺灣行:快跟我走吧 現在就出發

  數日來,在臺北、北京、南京各航點,首發團遊客大包小包從臺北滿載而歸的圖像引人矚目。南京團日前自臺北松山機場返回時,《中國時報》記者描述,第一位在櫃檯報到的旅客行李超重九公斤,航空公司地勤、南京領隊與臺灣導遊看到都傻眼。

  臨行之際,大陸遊客對臺灣的喜愛溢於言表。南京女孩胡豔看臺灣是「景美、人美,水果甜,人更甜」;她說,這次家裡只有四個人來,下次可要大規模來臺家族旅遊。上海《新聞晚報》記者孔同說,有人在雨中幫我叫車,有人在半夜陪我配眼鏡,同胞熱情令我感動。

  臺灣旅遊業品質保障協會理事長林進榮十一日介紹,首發團行程近尾聲之際,協會尚未接到一起來自大陸遊客的投訴。

  大陸遊客還把對寶島喜愛之情化作了購物、消費的動力。十二日夜,上海首發團趕在揮手告別前,重回士林夜市嘗一嘗美味小吃;隔天清晨,他們趕到「知識無終點,讀書不打烊」的二十四小時開放的誠品敦南店,再次感受臺北書香,選購臺灣風情圖書帶回上海。

  臺灣旅行業人士初步估算,扣除來回機票,首發團每人在臺食宿、購物至少花費新臺幣六萬元,總共六百六十四名遊客七至十天旅程讓臺灣收穫四千萬新臺幣。

  兩岸當局透過協商共同推動的赴臺旅遊,要為兩岸同胞增加一個彼此了解與溝通的管道、為臺灣觀光產業帶來一股「活水」的美意,讓大陸南北首批遊客、臺灣旅行餐飲各業得到各自滿滿的收穫。首發團平安、愉快地完成臺灣之行,劃下了大陸居民赴臺灣旅遊圖景飽滿的第一筆。

  五天後,赴臺旅遊將正式開放;高峰時期每天可有三千名大陸同胞飛抵寶島。

  首發團遊客離別之際留下建言,他們期待臺灣為大陸遊客安排搭乘捷運、高鐵;盼望體驗原住民生活;期待規劃深度旅遊,因為走馬觀花太匆匆。

  其中一項得到最多客人認同:「期望個別媒體別用異樣的眼光看待大陸遊客」。江蘇團遊客在意見調查中寫道,我們只是來旅遊的,部分媒體報導與實情有差距,讓人感到遺憾。

  也有旅行愛好者提出,目前赴臺遊限制仍多,如「必須由旅行社組織,團進團出」、「停留時間不得超過十天」等等,但旅行者喜歡深入一地、細細品味當地民俗和文化,想玩多久就玩多久;無論是對大陸客還是對臺灣觀光產業發展來說,開放大陸散客「自由行」將是最受期待的利好消息。

  首開赴臺遊之際,大陸民眾對寶島有熾熱的好奇;有媒體甚至報導「大陸目前有五千萬人表達想到臺灣觀光的意願」,無論數據來源是否準確,一個龐大的市場真實地向臺灣敞開。

  在大陸同胞摩肩接踵前往境外旅行的進程中,臺灣也是其中較晚開放的一環;據《明報》報導,AC尼爾森於大陸進行的最新調查顯示,大陸熱門休閒遊目的地前五名分別是香港、澳門、新加坡、泰國、法國。

  赴臺旅遊是個大圖景,兩岸業界還有許多空白需要用心擘畫(記者 劉舒凌)。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高瑞)

相關焦點

  • 大包小包每人十盒鳳梨酥 - 現代快報
    當他們走出祿口機場海關時,等候多時的媒體記者們瞬間圍了上去,從每一位遊客的笑臉上,記者們讀到的是「說不盡的臺灣」……  江蘇赴臺旅遊首發團昨晚返回南京,每個人都大包小包帶了當地特產 快報記者 泱波 攝  首發團團長:圓滿完成任務!  江蘇省赴臺旅遊首發團團長、省旅遊局副局長張驥第一個出現在媒體面前,頓時就有一大堆話筒、錄音筆遞上前來。
  • 大陸遊客首發團抵臺 團員對臺灣充滿期待(圖)
    「中央社」圖  中新網7月4日電 大陸居民來臺觀光首發團4日上午在南航首班機抵臺後,揭開歷史序幕。首波抵臺的大陸觀光客對於能夠搭上這班飛機感到興奮與榮幸,當一行人從下飛機、兌換新臺幣到入關時,也對臺灣之旅充滿期待。  據「中央社」報導,大陸居民來臺觀光首發團上午八時五分左右由南方航空公司拔得頭籌,順利降落桃園機場,機場還在停機坪舉行象徵接風的飛機噴水儀式。
  • 機場車站擠滿大包小包乘客(圖)
    今年元旦日本九連休,機場、新幹線、高速公路等人潮洶湧,人們拎著大包小包出行,堪稱日本「春運」。綜合日本TBS電視臺、《西日本新聞》等日媒報導,日本一年主要有兩次大規模的返鄉探親時段,一次是盂蘭盆節(相當於中元節,日本有掃墓祭祖習俗),集中在8月15日前後,另一次就是元旦,也就是陽曆新年前後。
  • 機場車站擠滿大包小包乘客(圖)
    今年元旦日本九連休,機場、新幹線、高速公路等人潮洶湧,人們拎著大包小包出行,堪稱日本「春運」。綜合日本TBS電視臺、《西日本新聞》等日媒報導,日本一年主要有兩次大規模的返鄉探親時段,一次是盂蘭盆節(相當於中元節,日本有掃墓祭祖習俗),集中在8月15日前後,另一次就是元旦,也就是陽曆新年前後。
  • 春運「怪事」之塑料桶當行李箱,大包小包踏上返鄉路
    小年當天,杭州火車站內人流擁擠,春運大幕已經開啟,人們提著大包小包的行李踏上回家的旅程,為的是跟家人過團圓年。(圖片來自東方IC)出現最多的就是塑料桶,這些桶被當做行李箱來用,提著又輕又方便。(圖片來自東方IC)每個人身上都背了很重的行李,一年的收穫都帶回家。(圖片來自東方IC)好多旅客帶的桶都是好幾個摞在一起的,這樣拿回家也可以用。(圖片來自東方IC)鐵路小賣鋪的進貨歸來,提了好多的方便麵和礦泉水。
  • 誰說大包落伍了,買到一個實用又好看的大包,比小包好用多了
    在小包佔據時尚的這幾年,鍾愛大包的妹子們心裡真是辛酸啊,都知道小包不實用,但是又買不到可心的大包。自從今年明星們背包的尺寸又開始漸漸放大以後,大包即將重回街頭流行。大包也分為很多不同的種類,但怎麼選擇才能兼顧時尚和實用,這恐怕是在大家心中最想知道的答案。
  • 安利中國「心動臺灣萬人行」首發團抵臺
    【環球網綜合報導】 3月12日,安利中國公司「心動臺灣萬人行」首發團抵達臺灣,首批2400名大陸團員將由此展開五天四夜的「原味臺灣」體驗之旅。據悉,此次由12000名安利員工組成的「萬人團」,在臺期間將更加深度地觀光、體驗,預計將為臺灣帶來至少11億元新臺幣的商機。
  • 明明能郵寄,為啥農民工回家的時候還是大包小包?老農說出答案!
    一般來說,我們在回家的時候是比較擁擠而且路途也頗為遙遠,所以在行李上還是希望越精簡越好,一般帶的東西都不是很多,但是也有人例外,就是在外工作的農民工們,在過年回家的時候,都是大包小包的一堆行李,這是咋回事呢?難道他們就不覺得東西太多麻煩嗎?我們不妨聽聽村裡的老農是怎麼說的,明明能郵寄,為啥農民工回家的時候還是大包小包?老農說出答案!
  • 機場車站擠滿大包小包乘客
    今年元旦日本九連休,機場、新幹線、高速公路等人潮洶湧,人們拎著大包小包出行,堪稱日本「春運」。 綜合日本TBS電視臺、《西日本新聞》等日媒報導,日本一年主要有兩次大規模的返鄉探親時段,一次是盂蘭盆節(相當於中元節,日本有掃墓祭祖習俗),集中在8月15日前後,另一次就是元旦,也就是陽曆新年前後。
  • 換新臺幣很興奮 大陸遊客對寶島之旅充滿期待
    華夏經緯網7月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大陸居民來臺觀光首發團今天上午抵臺後,揭開歷史序幕。首波抵臺的大陸觀光客表示對臺灣之旅充滿期待。據報導,大陸居民來臺觀光首發團上午順利降落桃園機場,機場還在停機坪舉行象徵接風的飛機噴水儀式。首發團成員在飛機停妥,依序下機時,受到媒體高度關注,閃光燈閃不停。每位搭上首發團的旅客對於能見證歷史新頁,感到相當興奮與榮幸。
  • 天水武山火車站粗心父母顧了大包小包卻丟了娃
    粗心父母顧了大包小包卻丟了娃  事發天水武山火車站,執勤民警發現後幫忙找回父母  每日甘肅網-西部商報訊(記者都一鳴 通訊員雷曙生 實習生王東東)一對年輕的夫妻背著大包小包準備返鄉過年,5歲的兒子不知不覺在擁擠的人群中和他們走散了
  • 現在行李能快遞,為啥農民工還是大包小包帶回家?老農說出了實情
    現在行李能快遞,為啥農民工還是大包小包帶回家?>雖然都是在春運這個時間點趕回家,但是在外的大學生和農民工還是有著一定的區別的,比較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現在回家的大學生一般都沒有什麼行李,最多就是一個行李箱加上一個書包,但是農民工就完全不一樣了,基本上都是扛著好幾個包,手裡也提著不少東西,這樣比起來,農民工回家過年帶的行李就比較多了,其中可能包含了給家裡老子孩子帶的禮物,但是這樣也讓很多人都想不通了,現在行李都是可以快遞郵寄了,為啥農民工還是大包小包帶回家呢
  • 他們每天上班大包小包,裡面竟然裝了……
    為了旅客的安全出行很多鐵路人上班時常常背著大包小包你可知道裡面都裝了些什麼呢?我們是高鐵橋隧工,黑夜是我們的舞臺,每次出發都需要帶很多防護裝備,有安全帽、安全繩、尺子、防爆燈、頭燈等。我是一名動車組列車長,小包和拖箱是每次出乘的必備品。
  • 每年春運時,很多的農民工都背著大包小包趕火車,為什麼不郵寄呢
    記得剛大學畢業那會兒,也有過過年大包小包回家過年的情況,一般大包裡面主要是過年回家更換的棉被褥、換季衣服以及過年給家裡帶的各種年貨,由於過年時已經臘月二十五左右了,這會兒基本上快遞都停運了,根本不方便去郵寄快遞的!
  • 旅行絕招,從此不必大包小包!
    十一長假來臨,你還在為大包小包的旅行頭疼嗎?那麼快來看看小編為你帶來的旅行絕招,讓你輕鬆出行~吸管裡放護膚品 第一個就這麼強,大家看懂了嗎?常常我們可能出國要帶瓶瓶罐罐,男生倒還好,女生可能就會非常麻煩,再加上女生即便只是出國一個禮拜,化妝品保養品每一罐都不肯放過!
  • 臺灣推出「兩岸郵政e小包」
    工作人員展示交達的首個「兩岸郵政e小包」。   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攝   本報臺北12月16日電 (記者吳亞明、任成琦)在兩岸「通郵」5周年之際,臺灣中華郵政公司於16日啟動「兩岸郵政e小包」業務,以滿足民眾網購需求。同日,「海峽兩岸珍郵特展」也在中華郵政公司郵政博物館開幕。
  • 韓國徵用大學宿舍收治新冠病人 學生大包小包緊急搬離(圖)
    (《韓國大學新聞報》)據韓媒news 1報導,12月22日上午,首爾市立大學一棟宿舍樓前,大學生們正在準備搬家,他們拎著大包小包,乘車前往酒店住宿,現場一片忙碌。有學生表示擔憂(YTN電視臺)據悉,首爾市立大學的宿舍將提供520張病床。
  • 大陸赴臺遊首發團滿載而歸 臺導遊贊素質高(圖)
    8天「貢獻」4000萬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怕行李超重不敢多買,」蘇州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經理丁海洋在離臺時指出,34名團員都買了茶葉、鳳梨酥等伴手禮,還有人買了紅珊瑚、琉璃,至少花了100萬(新臺幣,下同),平均每人血拼3萬元。
  • 人民幣正式「登臺」 與新臺幣交易迅速升溫(圖)
    據報導,正在臺灣的大陸歌手胡彥斌在返回大陸前獲知這一消息後,就趕到銀行將自己身邊的人民幣換成新臺幣。原來,來臺已近一個月的他之前在臺灣消費都是使用信用卡付帳,遇到需要支付小額臺幣時只能先跟臺灣工作人員借錢。「我終於可以把債還清了!」胡彥斌對媒體記者說。
  • 小包5元大包10元 杭州四季青裡運貨得交上樓費?
    四季青市場做服裝生意的很多,都是大包小包的,基本上小包5元,大包10元。」上城區公安分局立即組成專案組開展調查,但案發現場在四季青服裝市場地下室與貨梯口,沒有監控。再加上時間久了,附近區域的監控也無法調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