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主播、開網咖、做陪玩,電競選手退役之後都在做什麼

2020-12-17 新京報

「未來不知道該幹什麼。」1月11日,和俱樂部已經解約的海波(化名)看著桌上陪伴自己兩年多時間的鍵盤,突然有些無所適從。

一個月前,25歲的海波決定和效力多年的俱樂部解約。年齡漸長的他在高強度密集賽程中,感覺身心難以支撐。他決定退出電競江湖,換種生活重新開啟自己的人生。

但解約的第二天,海波就發現自己並不清楚未來在哪裡,「這幾年就和電競打交道,要想從事其他工作談何容易。」

「電競就是青春飯。」在國內經營著一家陪玩工作室的唐辰(化名)毫不諱言,「職業選手退役年齡大多在二十三四歲。和傳統體育相似的是,選手在退役後同樣對未來感到迷茫。」

這裡是無數年輕人懷揣著電競夢想湧入的地方,也是無數職業選手因為年齡、狀態等因素告別的舞臺。

「每年有上百名職業選手面臨退役。這其中大概只有1/10是行業知名選手,更多的是默默無聞的普通隊員。」電競行業資深觀察者郭凌說,「和知名選手在退役前已安排好未來出路不同,他們沒有更多更好的機會和選擇,如何生存下去,成為他們直接面對的問題。」

做主播、陪玩、創業,光環褪去後走到人生岔路口

1月9日,凌晨2點。「今天到此為止。要想看兄弟吃雞的,明天接著走起!」面對攝像頭,27歲的於輝(化名)微笑著向電腦揮了揮手,也不管另一端的粉絲是否看到,匆匆將攝像頭關閉。

「連續玩4個小時的吃雞,還不停地和網友互動,太累了。」於輝點了支煙,使勁兒吸了幾口——公司規定直播時不能吸菸。

做遊戲主播的3年時間裡,於輝已練出一張厲害的嘴,和一顆看淡外界評論的心。即使在直播過程中被網友嘲笑技術差、難得「吃上雞」,他也一笑了之。「沒辦法,你得靠他們的打賞才能賺錢。」

在做直播之前,於輝有著一份讓身邊年輕人羨慕的職業——「電競選手」。他曾效力於國內一家電競職業俱樂部,並隨隊參加過多次國內賽事。

但年齡的增長,讓於輝在比賽中的精力日漸下滑,甚至頻繁出現關鍵失誤。不得不「服老」的他和俱樂部多次溝通後,最終選擇退役。

「現在遊戲主播也不好做,粉絲都被頭部主播吸引走。」於輝頗為無奈,名氣不大的他只能選擇在凌晨直播。當頭部主播結束工作後,數十萬網友容易分流至其他小主播房間,此時有一定機率被這些粉絲注意。

直播每個月能為於輝帶來8000至10000元的收入,這是他不做電競選手後唯一的經濟來源。

幾乎同一時間,唐辰趿拉著拖鞋,啃著蘋果鑽進小區樓外的網咖裡。他一邊向熟識的客人打招呼,一邊刷卡上機,登錄進電競直播賽事網站,駕輕就熟地點進錄播的魔獸爭霸黃金聯賽,看了起來。

2015年,結束自己電競職業生涯的唐辰,用俱樂部發的獎金和朋友在老家合夥盤下一間近400平方米的門面,開始做起網咖生意來。

「沒辦法,當時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就和朋友合夥開了網咖。」唐辰緊盯著屏幕中的賽事進程,頭也不回地向記者介紹,「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玩王者榮耀、絕地求生等遊戲,也給我們帶來些賺錢機會。」

幾個小時後,唐辰所支持的選手慘敗,這讓他很失望:「如果Sky也能參賽就好了,他可是人皇!」

唐辰的偶像Sky李曉峰在微博中轉發了這場比賽的戰果,同時對獲得冠軍的老對手Moon發出祝賀。下面的留言裡,多位網友呼喚這位曾經的中國電競第一人能回歸遊戲。

但李曉峰沒有回覆這些留言。自2015年退役後,他越來越習慣自己的新角色——中國電腦硬體外設知名品牌鈦度科技創始人。如今的他更多地出沒於各種商業活動現場,為臺下的創業者講述自己的商業歷程,和商業大佬們談笑風生。

「當電競選手的光環褪去後,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存活下去。」唐辰表示,「和那些聲名顯赫的頂級選手不同,我們這些普通的職業選手退役後大多默默無聞。特別是早期的職業選手沒趕上現在的好時光,退役後也沒有那麼多發展空間和機會。」

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遊戲主播成「第一選擇」

從當上遊戲主播的第一天起,於輝晚上就不怎麼睡覺了。

「高中還沒畢業就輟學了,現在無論學歷還是經驗,都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只好繼續在這個領域去找出路。」於輝說,除了電競遊戲外,自己幾乎什麼都不會。

於輝給經紀公會負責人打了個電話,問能不能在直播中推薦下自己的網店,對方反問,「你有那麼多粉絲願意買單嗎?」

2016年7月,退役的於輝以6000元的底薪籤約了浙江一家遊戲直播公司,成為職業主播。拿到底薪的前提是每天直播至少4小時,每個月還得完成在直播平臺上粉絲給刷3000元禮物的「任務量」。

但遊戲主播並不好當。這一職業幾乎成為當下不少電競選手退役後的第一選擇,「原電競選手」的頭銜在直播平臺上隨處可見。

據艾瑞發布的《2018年中國遊戲直播市場研究報告》,2017年中國遊戲直播平臺用戶規模為2.2億,2018年預計達2.6億。龐大的市場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職業選手和普通玩家進入主播行業。據國內直播實時數據監測平臺小葫蘆顯示,截至2018年7月,王者榮耀主播人數達到63.5萬人,刺激戰場達到35.5萬人,英雄聯盟主播人數為22.9萬人。

「別說原電競選手了,就連現役的選手,在虎牙、鬥魚等平臺上都隨處可見。」遊戲行業資深觀察者郭凌說,「其中不乏當前仍活躍在電競賽場的頂級選手。」

直播平臺資源以及粉絲經濟被這些頂級選手、大主播牢牢把控。

2018年11月,在企鵝電競特意為英雄聯盟前知名選手若風所開設的直播間裡,湧入700多萬人觀看了他入駐平臺的首播,其中不乏多位電競職業選手和娛樂明星。業內傳聞稱,當天若風共獲得數十萬元的打賞。

這讓於輝很羨慕,「知名選手一場直播獲得的打賞,能頂我一年多的工資。」於輝所在的直播公會裡,像他這樣的「退役選手」還有20多個。他們大多都是在退役後不知道能幹什麼,於是選擇做遊戲直播。

李棟(化名)比於輝小2歲,來自農村的他曾效力於國內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半職業俱樂部。

「我不當主播的話,只能找個工地打工。」讓李棟欣慰的是,4年時間的堆積和經營,自己如今已有一幫固定粉絲。現在他每天的直播都會收到1000元上下的禮物,每個月加上底薪能賺到一兩萬元。

「直播時得滿足粉絲任何要求。」李棟小心經營著粉絲資源,「對方要求你唱歌,必須得唱幾句,不然就沒了打賞。」但李棟仍有一絲不安。如今越來越多的電競選手和普通玩家紛紛進入這一市場,很有可能會搶走自己不多的粉絲資源。

據記者了解,大牌遊戲主播有豐厚的平臺資源,直播時靠自身人氣就能吸引粉絲圍觀打賞,給眾多中小主播帶來極大衝擊。隨著若風、UZI等知名選手的開播,李棟發現,幾個曾經的「鐵粉」出現在自己直播間的次數已越來越少。

「我們只能不斷小心經營。」於輝和李棟都決定延長直播時長,「能多爭取一個粉絲總比沒有好。」

網咖戰隊陪玩都試了,繞不開遊戲周邊

「接單了!」

1月11日,唐辰一大早就開始在微信群和朋友圈中發廣告,然後打開另一部手機,安排下屬登錄絕地求生,開始新一天的陪玩業務。

唐辰的身份比較複雜,現在他是專業陪玩工作室老闆。而從俱樂部退役後,他還開過網咖、搞過戰隊,但生意都不太好。

2015年9月,剛從俱樂部退役的唐辰在老家開了一家網咖,但生意逐漸冷清,「一條800米不到的路上有四五家網咖,價格一家比一家低。」

當時唐辰尋思著,網咖有幾個技術不錯的玩家,乾脆組建一支以英雄聯盟為發展方向的戰隊算了:一來能提升網咖知名度,二來還能拉點投資或者贊助。

2016月11月,戰隊成立。唐辰還特意拉來以前俱樂部的隊友王澤(化名),讓其擔任教練兼領隊,負責賽事訓練和數據分析。

要經營一家電競隊伍並不簡單。唐辰算了筆帳:戰隊除了自己和王澤外,還有5名正式隊員和1名替補隊員。每個月需要支出教練薪水7000元,隊員則在5000至6000元。儘管訓練基地就是網咖所劃出來的一塊單獨區域,但每天還得負責隊員們的飲食,加上租房,平均每個月需要開銷5萬元上下。

每月5萬元的開支讓唐辰壓力巨大,儘管帶著戰隊四處參賽,但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贊助商。

「我們希望的贊助對象是在圈內有知名度、有明星選手的職業俱樂部,而不是草根戰隊。」重慶一家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這種業餘戰隊存活率難以保證。說不準今天贊助,明天就解散了。」

如何維持日常經營?唐辰打起了組建陪玩工作室的主意。

2018年初,唐辰的陪玩工作室成立,主打吃雞陪玩。「遊戲的火爆,放大了玩家在遊戲中的勝負欲及虛榮心,是否能吃到雞成為相互炫耀的資本,也讓我們從中賺到錢。」

唐辰這次的嘗試似乎順了許多。「一局遊戲陪玩價格往往在15至30元之間,如果對方有明確『吃雞』要求的話,每局200元左右。」

「陪玩也不是那麼好做的。」唐辰說,「光是自己打得好還不行,你得保護好客戶,還要多聊天,讓對方感受到遊戲的樂趣。」

為確保不被太早淘汰而遭客戶質疑,工作室往往會派出3個下屬,以「3帶1」模式進入遊戲,通過嫻熟的配合和技術,儘量讓客戶「活」到最後。

受王者榮耀、絕地求生等現象級遊戲的影響,如今陪玩市場正快速發展。市場中不但湧現出大量個體遊戲陪玩工作室,眾多陪玩平臺也應運而生。

唐辰搶不贏這些平臺,他的客戶多數是零散微信好友。他算了筆帳:按每天工作10小時計算,工作室每月接單收入可達到14萬元,減去每個員工5000元基本工資和提成、房租水電等支出,一個月能淨賺3萬多元。

為了「多賺錢」,唐辰計劃以團隊入駐的方式,和陪玩平臺合作。「每月賺個七八萬就行。」

難以複製的Sky李曉峰:自帶資源的大牌

2015年,結束自己十多年電競生涯的Sky李曉峰,和老朋友楊沛、餘孟遙創建了主打硬體外設的鈦度科技。「我們希望能做耐克一樣的體育設備公司,為中國電競提供專業的外設產品。」鈦度創始人楊沛表示。

電競的爆發讓硬體外設得以發展。據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伽馬數據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1-6月,中國電子競技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417.9億元,同比增長16.1%。而2018年電子競技產業規模預計將突破880億元。這一數字背後仍有廣闊的增長空間。

「和遊戲滑鼠不同,我們更希望打造專業競技類硬體。」李曉峰將鈦度未來產品定義為競技類硬體,多年的比賽經驗讓他更了解電競選手對硬體的需求。

2015年7月,李曉峰第一次以公司CEO身份出席鈦度發布會,緊張的他聲音顫抖著向臺下包括王思聰、若風等近百名電競圈知名人士講解著鈦度的未來走向,同時宣布第一款產品正式發布。直播平臺實時數據反饋顯示,有100多萬粉絲觀看直播,其中不少人開始諮詢如何購買。

意外的是,產品卻差點因為品質問題而夭折。「在第一款滑鼠裡面搭載了傳感器,可以記錄使用者的心率、點擊、移動速度等多種智能化應用。」李曉峰向記者表示,「但事後證明,這些智能應用沒有創造任何用戶價值,反而因為功能繁瑣,導致滑鼠在未出廠前大規模出現不良率。」

無奈之下,李曉峰和楊沛緊急趕往生產廠家,重新調整了滑鼠功能。那幾天裡,鈦度科技團隊對數千個滑鼠逐一進行點擊測試,確保能正常使用後,才重新裝盒打包。

李曉峰的個人品牌讓鈦度科技在初期發展中得到大的空間。不僅在2016年4月,獲得王思聰的普思資本和漢鐸投資領投5000萬元,更重要的是在滑鼠上市期不斷延後的期間內,包括投資人、預訂者、玩家在內的消費者始終保持著寬容態度。

2015年11月,鈦度科技的滑鼠終於出現在大眾面前。據楊沛介紹,第一款滑鼠在未正式推出前,官網眾籌已預售出1萬餘臺,而後每月也有不錯的銷量。

「Sky的品牌確實讓我們在前期省略了太多推廣、宣傳精力,但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在這個IP逐漸褪去光環後,我們更需要用產品留住客戶。」楊沛說。

2016年,李曉峰宣布鈦度科技和國內知名俱樂部AG、IG、WE等多家電競俱樂部以及多個直播平臺主播進行合作。由鈦度為對方提供滑鼠、鍵盤等外設產品,而俱樂部選手則在微博、直播等場合對產品進行推廣。

「只要我們拿下電競賽事、知名俱樂部以及主播,自然也間接地向無數玩家做了露出。」李曉峰稱,「玩家在觀看直播、賽事時,都能看到我們的標誌,那麼說明我們已經成功了。」

不在電競圈也可以,未來並非想像中艱難

1月13日,凌晨2點半,於輝緊了緊外套,頂著寒風快步走進一家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裡。連續直播6個小時的超強工作量讓他有些餓了。在對比了貨架上方便麵的價格後,他選擇了最便宜的一種。晚上直播時沒人打賞,他不允許自己如此奢侈。

返回小區的那一刻,於輝看著眼前黑暗中間隙亮著幾點零星燈光的樓群,鼻子突然酸了下。

「年輕人抱著無限熱情湧入電競行業,在經歷過短暫的輝煌後,也面臨著退役後的前路迷茫。」郭凌表示。

電競選手的黃金年齡段大多在20歲上下,而職業生涯往往只有五六年時間。這意味著,選手在二十三四歲時就面臨退役的處境。相對明星選手退役後繼續過著光鮮的生活,不知名的普通選手將面臨著更多的現實問題。

「其實還是看自己的決定,不在電競行業也能活得很好。」在老家經營著一家小飯店的魏明(化名)忙碌而熟練地招攬著每一位客人。

作為中國最早的一批電競選手,36歲的魏明早在2010年就選擇退役。回到老家先後當過超市導購、房產中介,並在2015年跟著父親學炒菜,當起一名廚師來。

如今在西安一家廣告公司上班的戴翔(化名)同樣向記者表示,自己在2016年退役時也曾擔心未來,在初期尋找工作時也因為過低的文憑不斷被企業拒之門外。

那段時間裡他買了大量學習書籍,在家埋頭學習文案寫作、營銷推廣等技能,並在當地找到一份文案工作。

「現在每個月就三四千元,反正年輕,大不了慢慢來嘛。」戴翔說。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向記者表示,「退役選手當下最需要解決的是觀念轉變。以前當職業選手時,享受著豐厚薪酬、粉絲追捧等待遇。而如今光鮮生活沒了,心理落差較大,也看不上普通收入,自然就不平衡了。」

多名接受採訪的電競行業從業者都曾擔心這一問題。一家職業俱樂部負責人曾向記者表示,如今國內大多數俱樂部都定時邀請心理學家給選手做輔導,其中一項正是為他們調整心態。

唐辰抽著煙。陪玩生意因為吃雞熱度下降變得冷清起來,讓他有了解散隊伍的念頭。如今他安排隊員去直播平臺定時開播,「一個月下來隊員能得到兩三千元的額外收入。」幾天前,他曾效力的俱樂部新人退役後來找他,自薦加入。思索良久,唐辰將菸頭摁在地上,「接著打!我不信活不下去。」那一瞬間,唐辰看著這些年輕的面孔,仿佛看到了從前那個叛逆的自己。

新京報記者 覃澈 qinche@xjbnews.com 編輯 李薇佳 王進雨 校對 盧茜

相關焦點

  • 職業電競選手退役後都在做什麼呢?
    那麼這些曾經在電競場上綻放光芒的選手們,在退役之後又在做些什麼呢? 朱佳文NaMei:從世界第一ADC到三線主播 在2015年公布的全球電競選手收入排行中,xiao8以年收入166萬美元排名第五,也是收入最多的中國電競選手。
  • 花300W找人陪玩,電競陪玩真的是一門好生意嗎?
    什麼是比心比心app其實就是遊戲陪玩的app,上面包含了現在大部分的熱門遊戲,你可以找到大量聲音甜美的小哥哥/小姐姐,陪你玩遊戲。遊戲還是那個遊戲,但身邊開黑的人卻以不復存在。想要與原來通宵的好友們一起開黑,卻發現別人早已為生計奔波不堪,沒有了當年的興致。而這時英雄聯盟正是處於如日中天的時期,作為一款畫風出色、上手相對簡單的遊戲,頓時吸引了大量女性玩家躍躍欲試。美女 + 陪玩,是個遊戲玩家都無法拒絕的誘惑。
  • 職業選手退役後做什麼?Fly當主播老帥當教練,他選擇詩和遠方
    一直以來,王者榮耀職業電競選手都是眾多玩家們關注的焦點。當職業選手的時候,風光無限,是眾多粉絲的關注的焦點。但退役之後,還是要過上平凡人的生活的。那麼,電競職業選手退役後究竟該做什麼呢?對於這個問題,最近WB.TS的輔助選手阿豆,似乎給出了一個比較完美的答案,並且還得到了官媒的認同。阿豆表示,電競是名副其實的「青春飯」。98年出生的他,很快就要退役了。輟學是他最大的遺憾,所以他表示退役之後想去考大學,學文學專業,去當一個詩人。
  • 電競選手退役後何去何從?帶貨主播如何練就火眼金睛?新職業青年有...
    圖說:20多名青年代表為上海「新職業青年」發展出謀劃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最頂尖的電競選手,資產可能已經過億,但文化基礎相對比較薄弱的他們,退役後如何找到歸屬感?網絡直播如何練就火眼金睛,避免為假貨賣吆喝?
  • 智勳直播點陪玩小姐姐,不料對面是喬碧蘿,本人胖得像孕婦
    我們知道現在直播行業是很多人關注的,這裡面有一些人氣很高的主播,現在這麼多直播類型裡面,遊戲主播是最火的,而遊戲主播裡面LOL主播是最火的,能在LOL分類裡面混到一線的位置,那每天的收入都是非常可觀的,當然了,這個也要和主播的直播能力有關係,如果你是很會做節目效果的主播,那你的人氣絕對不會差。
  • uzi確定退役,沫子表示能理解,電競選手的苦你們了解多少?
    作為一名電競職業選手,他承受了太多的苦,Uzi發布退役的長文動態後,各位世界各地的電競名人紛紛送上了祝福,來自絕地求生領域的人氣一姐沫子也為他點讚,說起打遊戲導致的遊戲傷病,沫子可以說是深有體會了。
  • 職業選手的退役原因讓你哭笑不得,智勳因身高,他卻因口音退役
    大家都知道現在直播行業發展的越來越多,也成為了大部分職業選手退役之後的選擇,畢竟那些職業選手在役的時候已經有了不俗的人氣,在轉型做主播之後也不用和一些新人主播一樣從零累積自己的人氣,很多職業選手退役的原因都是因為自己的狀態下降為了不連累隊友所做的決定,我們下邊就來盤點一下那些職業選手退役的原因吧
  • 絕地求生:電競選手退役後都在幹嘛?選擇這條路的人越來越多了!
    如今的電競行業已經發展的比較成熟了,湧入電競行業人員也越來越多。作為一名職業選手,在役期間還是比較光鮮亮麗的。但就算再怎麼光鮮亮麗,可也有退役的一天,榮耀永遠在那,但沒有人可以永遠獲得榮耀。賽場上那些摘取過一個個榮耀的職業選手也免不了迎來退役的那一天。按照如今賽場上選手們的年齡來說。
  • 星際1選手的後電競人生:F91成諧星 flash做主播
    在直播和解說的同時星際老男孩還發展了自己的淘寶店和零食店,憑藉自家風味獨特的「香辣蟹」,91在從星際1退役之後從事解說行業的同時也自己淘寶也幹得風生水起。  星際爭霸2推出後有許多的原星際1選手都選擇轉型星際2繼續自己的電競生涯,可由於遊戲兵種的調整,操作方面巨大變化,這款RTS霸主續作並不是僅僅在遊戲名稱後面加了個2。
  • iG小時光退役後籤約了經紀公司?離開賽場難道只能做主播嗎?
    文章從其做主播講起,從進入ING到被選入進入IG,從S5總決賽說到自己的心態爆炸,最終小時光承認,自己的英雄池太淺,加上心態的不成熟,導致自己在職業選手這條路上感覺走不出太多色彩,於是思考再三最終選擇了退役。
  • 王思聰押注網魚網咖 陪玩APP惹爭議
    當下網魚網咖面臨的最大挑戰在於,作為傳統網吧升級版本的網咖模式,其最初吸引用戶的社交、娛樂功能等已經被弱化,無論網吧還是網咖,上座率都大不如前。《中國經營報》記者在北京實地走訪了一些網魚網咖門店,目測顧客人數大約能佔到網吧總電腦量的一半。另外,肩負著網魚網咖轉型升級重任的「陪玩」模式,近期一度無法正常使用。
  • 王者榮耀KPL五名選手正式退役 黃大仙轉做GK主播
    王者榮耀在近幾年的發展算是火熱的,在玩家們開黑時口口相傳,在現在網際網路的大時代開展競技市場,KPL也成為玩家比較關心的賽事,在今天除夕佳節,小編想和大家說說關於KPL五名選手退役的消息,大家最愛的打野黃大仙也轉做GK主播,隨小編一起看看吧!黃大仙
  • 同期職業選手退役天壤之別,高薪主播,轉行解說,最慘的鞋廠打工
    同期職業選手退役天壤之別,高薪主播,轉行解說,最慘的鞋廠打工如今的LOL的職業選手來說,早先的那一批的人已經是退役的差不多了,雖然說大部分的職業選手來說,退役了基本上都是直播這一條路。等於說是吃老本,吃自己打比賽的這些年所帶來的人氣和流量。
  • 電競酒店與網咖有啥區別?價格高一倍卻受玩家喜愛
    多個平臺的主播都選擇做副業開網咖,其中lol主播的網咖就非常多。主播靠自身人設打造個人品牌網咖,內部環境好粉絲也愛去。這樣就導致了最近幾年很多大型網咖誕生,如今的電競行業發展很穩定,是個年輕人都會選擇玩玩遊戲消遣一下。
  • 王者榮耀:選手退役後做什麼?夢淚被女友拋棄,他最慘如今靠老婆
    電競選手雖然知名度很高,薪水福利也不錯,但他們的職業生涯很短,一般在25歲之前都會選擇退役。最早一屆的KPL賽事中,有許多選手給玩家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辰鬼、夢淚,但是現在他們早已經紛紛離開,開始了新的人生。
  • Sky都退役了,你還在說電競人不務正業?
    /圖蟲創意上了點年紀,突然因為愛好或希望體驗生活,轉來做電競的也大有人在,沈榮傑便是其中之一。他在30歲左右入行,隊友大多小自己一輪。「當時自己在開公司,工作收入穩定,出於興趣才選擇做電競選手。當時也有評估過,覺得不是做全職,時間規划得來,可以試試……我有個朋友,以前拿過全國前幾名,現在是個公務員,跟我差不多年紀,還在兼職打職業。」
  • 網咖和電競能讓這個行業有轉機嗎?
    「有一天我媽問我最近在幹嘛,我說在網吧玩遊戲,我媽說,那還不如自己開一個呢。」黃鋒回憶道,在聽到母親這個建議時第一個念頭就是,如果自己開網吧,以後不用花錢就可以玩遊戲了。黃鋒曾夢想成為職業選手,但最終放棄。「當時的行業及社會環境,電競選手的價值無法被體現。其次電競打職業還是要看天賦,都是萬裡挑一,整個中國也就出了一個SKY(李曉峰)。」
  • 2019全球網咖創新峰會舉行 網咖電競化駛入快車道
    玩出夢想董事長黃鋒通過回顧網咖發展史,分析了網咖接下來的發展重心。黃鋒認為,整個網咖行業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每一個階段網咖都在發揮不同的產業孵化與帶動作用。;2000年到2008年期間,網吧經營開始走出蠻荒,慢慢規範化,而這一時期的網吧成為普通大眾線下遊戲社交的起點,也直接拉動了中國遊戲行業的發展,並間接催生了國產遊戲的自主研發熱潮;現在,作為天然具備多人遊戲儀式感的聚玩空間,網咖推動了電競賽事和開黑文化的火爆。
  • 網咖陪玩月入過萬,女大學生卻不願久做,網管小哥說出其中貓膩
    時代的進步,網絡的出現,誕生了各種職業,比如說外賣服務,又比如說網咖陪玩。網咖作為網吧進階版,在任何地方都做的相當完美,而前段時間推出的陪玩服務,更是讓不少人躍躍欲試,但到了如今,以前那些收入不菲的陪玩,卻開始一個個離職,這其中有什麼原因呢?一位網管道出了真相。
  • 網魚網咖計劃赴美上市
    此前有消息稱,網魚網咖計劃今年下半年赴美上市,募集資金2億至3億美元。5月13日中午,網魚網咖就此消息回應,網魚網咖公司內部確實有赴美上市的計劃,但具體時間與募資金額都尚未確定。早在去年,便有網魚網咖今年3月計劃赴港上市的消息。但目前看來,網魚網咖赴港IPO應是希望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