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一個工作效率非常高的國家。體現在日本人的工作中,就是眾所周知的加班文化。很少有職場的年輕人按時下班的,加班後往往錯過了最後的末班地鐵。在日本打車,費用也是非常高昂的。此時,膠囊酒店也就應運而生了!
膠囊酒店最初的用:就是為了因加班沒趕上末班地鐵或者聚會醉酒的人提供的休息場所?膠囊酒店因價格低廉,深受日本職場年輕人的喜歡。後來去日本旅行的年輕遊客體驗後,也覺得這種膠囊酒店便宜、便捷!從而喜歡上了這種酒店。
有受眾就有市場。日本的膠囊酒店很快進入到中國!剛開始是在一線城市,現在二三線城市也已經非常普遍了!在中國他的名字叫做太空艙酒店。小編去年夏天到一個三線小城出差時就體驗了一次,體驗後的感受就是:太空艙膠囊酒店,想說愛你不容易!
首先,真的太不方便了!這家太空艙酒店門頭裝飾看起來還是挺有檔次的,進去後我拿的行李箱只能在前臺寄存,寄存之前用袋子把自己的睡衣和隨身物品帶進儲物間。
住宿的費用45元一晚確實不貴,交費後從前臺領一個洗澡用的籃子,籃子裡面裝著一次性洗漱用品、一雙拖鞋、還有一個頭戴耳機,我當時心裡充滿了疑惑?這個頭戴耳機是幹嘛用的呢?另外還有一個手牌,這種感覺真的和洗澡差不多!
然後,就是酒店裡面的設施和衛生條件確實不敢恭維!走進儲物間,用手牌打開對應數字的儲物櫃門,一股濃濃的黴味撲鼻而來,這得多長時間沒有人使用沒有人打掃衛生了呢?我把身上一些隨身物品放進儲物櫃,換上拖鞋後進入洗漱間。
洗漱間內有兩排淋浴,從頭到尾淋浴的水都是涼的,所幸這只是夏天,要是冬天不是活受罪嘛!整個儲物間和洗漱間都是一派破舊的簡易裝飾,空氣裡瀰漫著一股股刺鼻的腐臭味,這種味道足夠你噁心幾天的!
一旦出現安全問題,這裡就不僅僅看起來像停屍間了!洗漱完畢後我進入了休息區,休息區的裝飾看起來要好一點。太空艙分上下兩層,所謂的太空艙也只是把鋪位做成了太空艙的造型。
用手牌打開艙門,只能半蹲著進入艙內。點開射燈後一抹幽藍的光照進倉內,環顧太空艙,高度在1米左右,頂部是一個排氣扇,腳頭是壁掛電視,剩下的就是一個白色的床鋪了。躺在床上打開電視,我才知道原來耳機是用來聽電視聲音的。我的習慣是洗澡後打開電視,然後泡上一杯濃濃的咖啡,再點上一根回味無窮的香菸,這是一種享受。不過在太空艙這樣的酒店裡,這些享受就是一種莫大的奢侈!
這樣密閉的環境下,即使打開排氣扇空氣就會好嗎?對於幽閉恐懼症的人,真是不夠友好啊!如果發生了火災等安全隱患,那可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太空艙酒店晚上真的方便嗎?我認為太需要高素質來支撐了。那天晚上住在酒店的人不多,只有我和另外一個人。剛躺下,我的鼻子就聞到了一股刺鼻的腳臭味。我也是醉了,這位仁兄難道就不能好好洗洗澡嗎?無奈之下我只有打開了排氣扇。
就在我好不容易快要適應這位仁兄腳臭味的時候,他震耳欲聾的打鼾聲傳遍了整個太空艙休息區,我輾轉反側始終無法入眠!強壓下心頭的怒火,我勉強自己一定要睡覺。不一會鼾聲漸漸平息了下來,我心裡暗自慶幸:終於可以睡覺了!
當我快要睡著的時候,竟然有一股香菸的味道傳進了我的太空艙,這夥計竟然在抽菸!我心裡真是五味雜陳、百感交集,是可忍孰不可忍!我猛地坐起來,憤怒地打開艙門,向著酒店前臺的方向走去。
當我走到儲物區通往前臺通道的時候,瞬間傻眼了!到了凌晨12點,一道鐵門死死地把我們和前臺隔離了,這時候我們要是發生了什麼事,可真是插翅難逃啊!我死命地搖晃鐵門,卻始終沒有任何回應,我們仿佛與世隔絕了!
頓時我像洩了氣的皮球一樣回到了休息區,再也不願打開太空艙門了,我就這麼呆呆地坐在休息區的凳子上坐了一夜。天蒙蒙亮鐵門打開的時候,我逃也似地離開了太空艙酒店,就連一句話都懶得和前臺說。我發誓這是我第一次體驗太空艙酒店,也是最後一次住!
日本是一個國土面積小、人口密度大的國家,這樣的特性決定了像日本榻榻米、膠囊酒店這樣精緻的房間必然產生,也非常受年輕人歡迎!
反之,我們針對新生事物,不做調查研究,一味的照搬模仿,必定會水土不服,我內心深深感嘆:中國的太空艙酒店,想說愛你真的不容易!
對於日本的膠囊酒店和中國的太空艙酒店,你怎麼看?有機會你會去體驗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