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總動員》系列為何無法超越?

2020-12-21 時光網Mtime

《玩具總動員4》今日內地公映

時光網特稿 皮克斯的當家動畫系列新作《玩具總動員4》今天(6月21日)正式在內地上映了。雖然距離《玩具總動員3》上映已經過去了九年,但從目前爛番茄高達98%的新鮮度來看,牛仔警長胡迪和太空騎警巴斯光年領銜的這群「玩具們」依然沒有讓我們失望。

雖然《玩具4》的導演換由《頭腦特工隊》的編劇喬什·庫雷擔綱,但《玩具1、2》導演約翰·拉塞特和《玩具3》導演李·昂 克裡奇,以及曾經參與該系列編劇的安德魯·斯坦頓、彼特·道格特等皮克斯元老級人物,都還在以編劇、製片人等不同的身份加盟出力。

有眾多大咖加持,《玩具4》能有如此漂亮的開局,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畢竟次前三部曲的爛番茄新鮮度目前分別定格在100%、100%和98%,可謂妥妥的「神仙」系列。

《玩具》系列四部爛番茄新鮮度

不要說迪士尼出品的系列動畫,即便是放在盛產精品的皮克斯自家電影中來看,《玩具總動員》系列的評分也是無出其右的。在目前皮克斯動畫長片的評分榜上,雖然近九年來不乏《飛屋環遊記》、《頭腦特工隊》等佳作登場,但《玩具總動員》三部曲依舊穩居三甲。(皮克斯動畫長片口碑評分排行榜)

而論及票房和獎項,《玩具總動員》在迪士尼的傳統2D歌舞片逐漸失去市場之時打破僵局,一鳴驚人,以1.91億美元的優異票房登頂1995年的美國本土冠軍。

在1996年的奧斯卡獎評選中,《玩具總動員》獲得了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原創配樂和最佳原創歌曲三項提名。因為該片所具有的革命性意義,導演約翰·拉塞特還獲得了一尊「特別成就獎」小金人。那一年,胡迪和巴斯光年還站上了奧斯卡頒獎禮的領獎臺。

胡迪巴斯站上1995年奧斯卡領獎臺

那之後《玩具2》在1999年上映,獲得了2.45億美元的本土票房和4.97億美元的全球票房,成為動畫史上首部票房超越前作的續作。《玩具3》在2010年上映,暫獲4.15億美元票房和10.6億美元全球票房,不僅如此,該片還為皮克斯贏得了一座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小金人。

在《玩具總動員》作為動畫史上的首部3D動畫長片驚豔世界之後,兩部續集的接連成功著實讓人有些意想不到,如今第四部開局依舊出色,《玩具》系列究竟是如何辦到的?又為何難以超越?

從2D到3D

皮克斯元老們的「無知者無畏」

《玩具總動員》1995年上映

作為史上首部全部採用CG技術製作的動畫長片,《玩具總動員》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傳統動畫藝術家與電腦動畫技術工作者天衣無縫的配合。胡迪僅僅是在臉上就有212個動畫控制點,這對於現在的三維動畫來說,可能沒什麼大不了,但那可是在1995年。

如今看起來似乎「用錢可以解決一切」的技術問題,在當時讓皮克斯的創作者們舉步維艱。但也正是他們的「無知者無畏」,得以改變了動畫電影的歷史。

在為迪士尼公司製作《電子世界爭霸戰》(1982)時,初涉影壇的約翰·拉塞特第一次見識了神通廣大的電腦動畫,大開眼界之餘,拉塞特開始思考應用電腦動畫的可能性。後來他就職於盧卡斯電影公司,並進而成為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創始人之一。

1986年,皮克斯利用電腦動畫技術拍攝了首部3D短片 《頑皮跳跳燈》,該片獲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的提名,讓全世界看到三維動畫的可能性;緊接著1988年,皮克斯又拍攝了3D短片《錫鐵小兵》(Tin Toy)。一場發生在可怕嬰兒和可憐小兵之間的追逐戰,不但讓皮克斯捧起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盃,還吸引到了動畫巨頭迪士尼的注意。

《頑皮跳跳燈》全片

1991年7月,迪士尼和皮克斯達成協議,基於《錫鐵小兵》中的角色拍攝一部名為「Toy Story」的電影,由此為相繼問世的三部《玩具總動員》拉開了序幕。

然而從3D短片到3D長片,在技術先行的動畫領域並非易事,皮克斯動畫創作者們的嘗試隨時有可能失敗。在紀錄片《皮克斯的故事》(2007)的開頭就這樣概括到:「在過去的二十年當中,這些藝術家們隨時都在面對困難,也面臨著失敗的風險。」

《玩具總動員》的雛形《錫鐵小兵》

時任《玩具總動員》美術設計師的拉夫·埃格爾斯頓是皮克斯的元老功臣之一,他回憶起那段經歷時感到頗為奇妙,「當時通常是團隊裡的人幾天前才開發出一套工具,幾天後就用來拍電影,你沒法從其他地方得到現成的工具。只有自己把程序寫出來才能拍。」他還「吐槽」當時搞技術的人總是一頭霧水,他作為藝術效果上的指揮官需要花很多時間跟他們解釋自己想要什麼。

「很不幸的是我對電腦也完全無知,幾乎是個白痴。」 雖然是句玩笑話,但埃格爾斯頓的這句話正驗證了那句話:無知者無畏。

約翰·拉塞特與同事一起討論《玩具總動員》的劇情,這是玩具大兵刺探軍情的那段戲,也是拉塞爾非常喜歡的一段。

這種「無知」在埃格爾斯頓看來「既是一種恩賜也是一種詛咒」。「詛咒是因為當時我不懂電腦,惹惱過很多人,然而另一方面也因為我的無知,我才敢向他們要求那些還沒有被發明出來的東西。」

《飛屋環遊記》、《頭腦特工隊》的製片人喬納斯·裡維拉在皮克斯創作《玩具總動員》時期,還只是一個實習生。他回憶當年皮克斯內部的所有人都是「邊學邊幹」,那種「無政府主義式混亂」和「不受約束的創作氣氛」讓他印象最為深刻。

《玩具總動員》和《玩具總動員2》的編劇,皮克斯如今的新掌門人彼特·道格特坦承《玩具總動員》放在今天來看已經有些「老舊」了,不再像1995年看起來那樣有革命精神。但畢竟那是第一次,有畫師願意將經典的講故事手法與最前端的電腦技術結合起來,不僅僅贏得成功,更改變了整個產業。

至此開始,三維電腦動畫正式登上歷史舞臺,並且引領了新一輪動畫產業革命,它不再是炫技的代名詞,而時作為一種新的動畫電影形式,開始承載起了結構複雜、跌宕起伏的故事,以及富有魅力的角色。

為玩具賦予人類意識

顛覆動畫電影的傳統故事套路

《玩具總動員》混剪片花

《玩具總動員》不單單是一次技術上的大膽嘗試,在故事上,皮克斯同樣選擇了一條冒險之路。當時的動畫電影還是迪士尼王子公主的天下,在這種大環境下,繼承了賈伯斯反潮流精神的皮克斯決定跳出傳統窠臼,講述全然不同的故事。

從皮克斯正式成立之前製作的3D短片《安德魯和威利冒險記》(1984,首次用到運動模糊Motion blur技術)到皮克斯的首部3D動畫短片《頑皮跳跳燈》,再到1988年的《錫鐵小兵》,故事的主人公都不是人類。雖然在《錫鐵小兵》中有人類嬰兒登場,但「大反派」的設定,在當時絕對稱得上是顛覆性的。

《錫鐵小兵》在《玩具總動員》誕生的七年前為皮克斯贏得了第一座奧斯卡小金人。短片中玩具小兵有了意識,這成為了《玩具總動員》的靈感來源。但為什麼不拍人,而要拍玩具呢?其實還有著另一層原因:技術不到位。

胡迪和巴斯的初次見面

彼特·道格特就曾坦言早期電腦動畫技術做出來的東西,看上去總有明顯的塑料感。然而技術上的局限,反而逼迫皮克斯另闢蹊徑,選擇拍攝相比人類,對逼真度要求更低的玩具。

但技術的不足,絕不會降低皮克斯對故事的要求。皮克斯創始人之一約翰·拉塞特就曾回憶過一件趣的事情:在《頑皮跳跳燈》的某次首映現場,一位知名圖形學博士站起來準備提問,對電腦科技並不十分在行的拉塞特擔心他會提些自己並不擅長的計算機算法問題,但博士問的卻是:「片子裡的成年檯燈是父親還是母親?」這個令人忍俊不禁的問題讓拉塞特一下子就明白了好動畫的要義:讓觀眾忘掉技術,而看到動畫影片的情感精髓。

《玩具總動員》背後的主創團隊也是皮克斯一直以來的中流砥柱。左起:彼特·道格特、安德魯·斯坦頓、約翰·拉塞特和已故的喬·蘭福特

帶著這個要義,拉塞特與彼特·道格特、安德魯·斯坦頓、喬·蘭福特等人一起搭起班子,拍出了《玩具總動員》。故事的兩個主角,一個是西部牛仔胡迪,一個是太空戰警巴斯光年。曾參與《玩具總動員》總體概念設計的彼得·道格特談起他在設計這兩個角色的時候的想法,「我希望他們能足夠有意思,即使整部電影把他們倆一直鎖在電梯裡,片子也能依然好看」。

儘管在當時的人們看來,皮克斯的首部長篇是想創作出一部視覺上前所未有的作品,但事實上,為了讓故事好看,創作者們花了更多心思在顛覆動畫電影的傳統套路上。

在最初的幾版設計裡,胡迪不僅是個大塊頭,還是個討厭鬼。

當時電腦動畫最常見的還是歌舞題材,但皮克斯決定跳出這個框框,拍一部動畫電影中前所未有的『兄弟片』(buddy film)。」

在交給迪士尼的初版劇本裡,胡迪的形象並不討喜,是個不折不扣的「討厭鬼」,作為故事的主人公,這個形象設定被迪士尼駁回了。後來經過反覆的修改,胡迪才有了現在頗具領袖氣質但又不失可愛的鮮明個性。

而為玩具賦予人類的情感,也可謂皮克斯一次帶有突破性的大膽嘗試。「我們花了兩到三年的時間才真正明白,故事的真正主題是關於『嫉妒心』」,道格特對此解釋道:「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夠理解,都曾切身體會過的東西。儘管那些角色只是一幫玩具,他們卻有著和人類一樣的情感。這對於我來說是一堂很重要的課。在那之後無論是汽車、怪物還是其他什麼東西,它們必須有著人性的一面,有著和我自己內心一樣的東西。」

《玩具總動員2》1999年上映

對故事的高標準嚴要求,可謂皮克斯的一張金字招牌。皮克斯的創作者們,絕不允許任何因素影響到故事質量。

在《玩具總動員》取得成功後,迪士尼打算趁熱打鐵推出一部時長為60分鐘的家庭DVD版續集,就像他們之前為自己拍攝的成功的動畫電影製作的續集一樣。但皮克斯還是說服了迪士尼繼續製作一部足長的影院版續集。

但因為迪士尼所給出的時間十分有限,導致首版劇本並不令人滿意。在結束了《蟲蟲危機》的亞洲宣傳回來看到《玩具總動員2》的劇本後,約翰·拉塞特形容自己感到非常失望,最終只能召集此前《玩具總動員》的團隊,對劇本進行了徹底重寫。在皮克斯看來,沒有一個好故事,就絕不可能有續集。

探觸最普世的情感

「拍給46歲中年男人看的動畫電影"

《玩具總動員3》在2010年上映

在許多八零後、九零後眼中,《玩具總動員》系列都是他們心中的動畫經典沒有之一。可能記憶中的故事情節都不再清晰,但總有一句像「我的靴子裡有條蛇」、「越來越多的人離開了你,剩下的人變得越來越重要」這些或逗樂、或戳心的臺詞讓你記憶猶新。

為胡迪和巴斯配音的湯姆·漢克斯和蒂姆·艾倫坦陳他們在為《玩具總動員2》配音的時候,看到翠絲被遺棄的那一幕時,聽著《When She Loved Me》的旋律都哭了出來。而第三部中,胡迪選擇主動離開安迪的一刻,相信也有不少觀眾都為之淚目。

在創作出動畫片歷史上首部票房趕超前作的續集之後,製作《玩具總動員3》對於皮克斯的創作者們來說可謂壓力山大。

「我們的目的當然是製作出能和前兩部《玩具》相媲美的影片,」《玩具總動員3》的導演李·昂克裡奇後來回憶道,「在電影史上,能夠和第一部作品一樣好的續集屈指可數,更別提第三部續集了。我能想到的只有《魔戒3:王者歸來》,它看起來真正配得上一部巨作的第三部分。而我想說的是,我們應該讓這三部《玩具》看起來像一個整體,一起構成一個大的故事。這也是一直以來鼓勵我們去創作《玩具總動員3》的動力。」

《玩具總動員2》中插曲《When She Loved Me》片段

在大開腦洞的同時,《玩具總動員》系列的創作者們始終沒有忘記故事的情感主旨——任何阻礙玩具們與他們的主人玩耍的行為都會令玩具們感到焦慮。

雖然三部電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但也都有著各自不同的故事和情感主線:在第一部裡,胡迪擔心自己會被新玩具巴斯取代;第二部中,玩具們擔心自己因為變舊、變破而沒有人玩,胡迪則面臨要麼繼續留在安弟身邊,要麼保持完美光鮮卻再也不能被小孩玩的抉擇;在第三部中,小主人長大了,不再需要玩具了,這對於玩具來說,比壞了、丟了更讓人神傷……

《玩具總動員》三部曲成功的秘訣就在於每一部都沒有企圖去重複同樣的感情或同樣的故事。三部電影通過相同的角色,在相同的世界去處理完全不同的事情,並且探觸到一種完全不同的情感。而每個觀眾又都可以把這些故事與自己的生活體驗聯繫起來,由此也更觸動人心。

《玩具3》中文版預告片

憑藉《玩具總動員3》提名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的劇作家麥可·阿姆特(曾憑藉《陽光小美女》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非常喜愛皮克斯的動畫電影,他曾經感嘆道:「在皮克斯每一部電影的製作過程中,不論是觀點鏡頭、對接鏡頭,還是鏡頭運動,你都能感受到喜悅和滿足。你會發現你所看的電影正是由那些絕對熱愛他們自己的工作的人完成的。」

事實上,這些飽含喜悅與滿足的鏡頭,很可能都源自製作者們自己以及家人的人生體驗。像《玩具總動員3》中安迪的媽媽把一大垃圾袋的玩具拎到路邊的一幕,就是導演李·昂克裡奇為了紀念曾經不小心扔掉的一大袋妻子珍藏的玩具而拍攝的。

用自己的人生體驗拍電影給自己看,「製作能引起自己共鳴的片子,那就是我們的評判標準,」《飛屋環遊記》、《頭腦特工隊》的導演彼特·道格特坦言道,「很多時候,人們會問我,這些電影是拍給誰看的,誰是我們的目標群體,我通常都會環顧四周,然後回答,『大概是給46歲的中年男人們看的吧,因為,這些片子都是我們為自己做的。』我們從來不會問:哦,7-14歲的孩子們喜歡什麼呀,就把目標定在這吧。相反,我們會自問,生命中什麼是重要的?什麼能激發起我們的熱情?而這些就是皮克斯電影試圖探討的。」顯然,《玩具總動員》為皮克斯的這一創作宗旨開了一個好頭。

《玩具總動員3》劇照,草莓熊大反派登場

《玩具總動員》上映後,巴斯光年、胡迪一下子就贏得了不同年齡段人群的喜愛,其受歡迎程度絲毫不亞於迪士尼那些傳統的經典角色。而《玩具總動員》也大大拓展了動畫電影的受眾群體,甚至重新定義了電影製作的規則,它證明了製作一部能滿足各類觀眾需求的電影是完全可行的。事實上,《玩具總動員》為它後面的電影——無論動畫電影還是真人電影——都樹立了一個標杆。

相關焦點

  • 《玩具總動員》系列為何無法超越
    皮克斯的當家動畫系列新作《玩具總動員4》今天(6月21日)正式在內地上映了。雖然距離《玩具總動員3》上映已經過去了九年,但從目前爛番茄高達98%的新鮮度來看,牛仔警長胡迪和太空騎警巴斯光年領銜的這群「玩具們」依然沒有讓我們失望。
  • 細數皮克斯與迪士尼聯合製作的動畫電影系列 玩具總動員
    《玩具總動員》系列是由是一部由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製作,迪士尼發行的動畫電影系列。該系列動畫電影主要講述了兩個角色,玩具牛仔警長胡迪和太空騎警巴斯光年與其他玩具夥伴們經歷的一些冒險的故事。電影《玩具總動員》系列《玩具總動員1》票房3.61億美元《玩具總動員2》票房4.85億美元
  • 九年磨一劍,《玩具總動員4》能否為經典創造新高度
    好萊塢的續集總是越來越差,皮克斯出品的《玩具總動員》卻是個例外。很少有系列電影能夠連續三部作品都在豆瓣保持8分以上的評分,在豆瓣電影 Top 250 榜單中,《玩具總動員3》的名字赫然在目,即便是前兩部,也都曾獲得了爛番茄100%的高分,這樣的成績足夠驕傲。
  • 《玩具總動員4》中國票房遠低北美,為何水土不服?
    皮克斯動畫片《玩具總動員4》6月21日國內上映。截至發稿時,票房約1.83億元,遠低於同一天上映的吉卜力舊作重映《千與千尋》的4.15億元。但在北美,《玩具總動員4》憑藉1.18億美元的3天票房取得北美動畫電影開畫票房歷史排行中第4名的好成績,全球票房已經超過5億美元。
  • 《玩具總動員4》才是系列終章
    導演喬什·庫雷向大家闡述了《玩具總動員4》故事靈感的誕生過程。「當《玩具總動員》正在完成收尾工作的時候,安德魯·斯坦頓便開始創作《玩具總動員4》了。讓我們最糾結的地方就是牧羊女的回歸。我們在籌備本片的時候,她總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玩具總動員」系列:靠走心劇情取勝的動畫電影
    作者:光明網實習記者張靜  最近主打溫情懷舊風的院線動畫電影除了《千與千尋》之外,還有水準同樣可圈可點的《玩具總動員4》。「玩具總動員」系列的首部1995年就問世了,當年走進影院觀看這部電影的孩子都已經為人父母,如今又帶著自己的孩子去影院觀看這一系列影片。
  • 迪士尼商店兒童節推出全新《玩具總動員》系列周邊
    上海2019年5月29日 /美通社/ -- 六一兒童節即將來臨,隨著迪士尼皮克斯的經典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4》全新篇章將於6月21日內地上映,迪士尼商店也推出了一系列《玩具總動員》周邊商品,並同時啟動「閒置玩具捐贈計劃」公益活動,鼓勵父母和小朋友將閒置玩具捐贈給鄉村兒童,愛心傳遞並幫助玩具找到新的「小主人」。
  • 24年「玩具總動員」劇終,皮克斯親子IP套路能走多遠
    資深動漫迷陳野第一時間得知《玩具總動員4》要上映時並不興奮,畢竟皮克斯曾在9年前《玩具總動員3》上映時信誓旦旦地說過,這是系列最後一作。「說再見後推出新作,不是明晃晃地壓榨情懷,就是妥妥地收割智商稅。」
  • 《玩具總動員》拍到第4部,為何仍是神作?
    自皮克斯官方宣布製作《玩具總動員》系列第4部作品以來,電影上映時間卻因皮克斯在電影製作過程中重寫了大部分劇本而遭多次延期。所幸,這部作品還是在這個夏天和我們見面了。在上一部裡,當安迪將自己深愛的提線牛仔胡迪、巴斯光年、翠絲、彈簧狗、抱抱龍等一眾玩具夥伴們都送給了小女孩邦妮時,觀眾都以為玩具總動員的故事就此終結。這九年間,導演喬什·庫雷也和大多數人一樣,一度以為《玩具總動員3》是整個系列的尾聲。
  • 為何《玩具總動員4》的瀟灑公爵,是基努·裡維斯最喜歡的角色?
    《玩具總動員4》這部電影,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部讓觀眾與老朋友重聚的電影,電影中雖然有許多我們熟悉的角色,但是電影還是會有一些全新登場的角色,讓我們眼前一亮。毫無疑問,《玩具總動員4》家族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新成員,則是由基努·裡維斯配音的瀟灑公爵。而且基努·裡維斯也表示,瀟灑公爵是電影中,他最喜歡的角色。
  • "玩具總動員4"影評:可以,且有必要
    時光網洛杉磯訊 《玩具總動員4》於6月21日在美國和中國同步上映,這也是這個皮克斯熱門系列的最後一章。在三部曲結束九年後,伍迪、巴斯光年和安迪的其它玩具一同回歸,踏上了另一段冒險。最後,在三部完美展示安迪及其玩具的優秀電影後,續集《玩具總動員4》是我們之前沒期望,看過後卻覺得必不可少的作品。這是對《玩具總動員》系列的絕好延伸,也讓這個系列的擴充有了諸多可能性。在未來,更多的故事會圍繞伍迪、巴斯和他們的新朋友展開。
  • 「玩具總動員4」影評:可以,且有必要
    老三部的一大勝利就是其開創性的電腦動畫技術,皮克斯這次再次超越了自己,貢獻出了銀幕上有史以來最好的動畫。新角色「叉叉」所以《玩具總動員4》是伍迪和牧羊女的故事,不幸的是,巴斯光年和邦妮的其它玩具沒有什麼太多的戲份。
  • 玩具總動員三部曲:這樣說再見就對了
    能夠陪伴我們成長的動畫系列電影,雖然不在少數。但是橫跨25年!共有四集的《玩具總動員》絕對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現在即將要迎來這個系列的第四集了。《玩具總動員》是皮克斯動畫的第一部長片。整個系列都叫好又叫座。其中《玩具總動員3》。更是奪得了2011年的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
  • 泡泡瑪特推出玩具總動員系列 與你一起重拾童真
    圖:玩具總動員系列警長胡迪率先發言,依舊一身西部牛仔打扮的他,神採飛揚的講著自己叱吒西部的故事。圖:玩具總動員系列隱藏款——叉叉聽到了大家的笑聲後,始終堅持自己是個「叉子」的害羞叉叉終於從一堆玩具的角落裡探出了頭。
  • 《玩具總動員4》:24年收官之作,皮克斯IP套路還能走多遠?
    資深動漫迷陳野第一時間得知《玩具總動員4》要上映時並不興奮,畢竟皮克斯曾在9年前《玩具總動員3》上映時信誓旦旦地說過,這是系列最後一作。「說再見後推出新作,不是明晃晃地壓榨情懷,就是妥妥地收割智商稅。」
  • 玩具總動員,還玩得動?
    《玩具總動員》系列與《尋夢環遊記》一樣,都是是出自皮克斯動畫工作室。 今天出場的《玩具總動員4》是該系列的第四部 距離該系列第一部上映,已經有24年了 從一開始的安妮動畫長片獎
  • 《玩具總動員4》:是玩具,還是垃圾?
    近日,奧斯卡頒獎禮各項大獎一一揭曉,《玩具總動員4》奪得最佳動畫長片獎。《玩具總動員4》是《玩具總動員》系列時隔9年的最新作,首映以來收穫了極高的口碑評價,新鮮度一度高達100%,豆瓣評分8.6分,愛奇藝評分7.9,前作《玩具總動員3》也曾在第83屆奧斯卡獲得最佳動畫長片獎。《玩具總動員4》由喬什·庫雷執導,湯姆·漢克斯、安妮·波茨、蒂姆·艾倫、託尼·海爾等配音。
  • 洋子影評《玩具總動員 4》:當玩具可以不再只是玩具
    全世界都以為《玩具總動員3》已經是完美的大結局,當你已經好不容易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跟這群玩具老朋友說再見,然後又聽到了《玩具總動員4》的消息,應該沒有人不為這個看似即將狗尾續貂的決定捏把冷汗,尤其是聽到後續的情報指出《玩具總動員4》會是一部「愛情電影」的時候。
  • 《玩具總動員4》相見恨晚
    目前為止,玩具系列第一部到第四部的上映,已經有24年了。從一開始的安妮動畫長片獎到後來的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玩具》系列從誕生開始,便承擔起引領行業標杆的風向。三部作品,均大獲成功。想要繼續拍攝《玩具總動員4》,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在整個系列當中,玩具們和安迪都已經完成了一個規模宏大的故事,前三部已經很完整了。
  • 評《玩具總動員》系列:每部都拿奧斯卡,它為什麼叫座又叫好?
    《玩具總動員》系列可以說是一個「奇蹟」。1995年,《玩具總動員1》上映,很快就拿到了多項奧斯卡提名。此後24年又相繼上映3部續集,每一部拿過奧斯卡獎項,第3部和第4部更是奪得「最佳動畫長片」。(這一獎項是在《玩具總動員2》之後才設立的)從統計學來說,一個系列電影連續獲得奧斯卡的概率是非常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