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孫茂寅
「文明城市」是社會文明、社會和諧在一座城的集中體現,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是泰安市上下共同的目標和願景。其中,岱嶽區精心組織、多措並舉,強力推進創城工作,成效顯著。岱嶽區各社區充分落實責任、廣泛動員,在共建文明家園的道路上跨步前行。
南黃社區:一絲不苟抓細節,老舊小區煥新顏
9月14日下午,在岱嶽區天平街道南黃社區北區前的道路上,一陣秋風吹落了枯葉,幾名社區志願者立即行動,手持掃帚等工具幾分鐘便清理乾淨。一絲不苟的態度,體現在志願者們日常的每一處工作細節中。
南黃社區北區建設至今已有20年歷史,7棟樓裡居住著272戶居民。此前,小區各項設施雖被愛護使用,但由於年月已久還是存在著不少的問題。樓道破舊、電線散亂、缺少休閒場所……南黃社區黨支部書記李榮群把細節問題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在以李榮群為代表的南黃社區工作人員多方協調、共同努力下,現在,北區的人居環境得到了極大提升和改善。散亂的電線被歸置整齊,粉刷後的樓道煥然一新,供居民休閒的「小廣場」也已經鋪設完成,準備安裝健身器具。
「雖然小區老了,但一點都不破,現在反而越來越好!」在自家樓下,居民李大爺正與幾位鄰居聊著小區的改變,創城為小區增添了活力、為居民提供了方便。
看到這些,李榮群言語間透著驕傲:「讓小區變好是我們的責任,在改善提升的過程中,社區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現在來看都是值得的。」
臥虎山社區:工作加班加點,切實解決居民「痛點」
自創城工作開展以來,岱嶽區天平街道臥虎山社區千方百計解決居民關切的問題,社區工作人員不辭辛苦,忙碌在每一處「犄角旮旯」,讓居民切實感受到小區的提升改變。
「忙碌」,是臥虎山社區工作人員薑桂雲回憶起近一個多月在錦繡苑小區的工作時,所想到的關鍵詞。錦繡苑小區規模不大,但長期以來存在垃圾清運不及時、地下車庫照明不佳、文體廣場破舊等問題,成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痛點」。臥虎山社區多方協調,聯合三峪村、錦繡苑物業、小區志願者一同落實問題,制定方案尋求解決。
「晚上九點多還能看到他們在工作。」3號樓張女士表示,居民十分理解並支持創城工作。如今,錦繡苑小區乾淨了、亮堂了、破舊的文體廣場也修復一新,方便了大人小孩乘涼鍛鍊。
「文明城市創建沒有局外人、旁觀者,每個人都是參與者、推動者。」居民說。創城,不僅改變了家園的面貌環境,也給每一位居民,帶來了思想觀念和精神面貌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