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多家醫院擴建豪華醫院被擔憂加劇看病貴

2020-12-23 東方網

  近日,記者途經長春市亞泰大街吉林大學應用技術學院時發現,該校區已遷出,取而代之的將是吉林大學第二醫院的新建高樓。最近兩年,長春市內各大醫院高樓迭起,日前,又有多家醫院破土動工:吉大二院將在亞泰大街上異址重建、吉大一院的建設項目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省腫瘤醫院的新建大樓拔地而起、長春市中心醫院新址奠基、長春市中醫院落戶鐵北……省城的醫療衛生資源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分配。有專家認為這是好事,也有專家表示擔憂:建設超大醫院、豪華醫院後,醫院會不會增加患者醫療收費?同時,這種無序的擴建也將導致病源的無序競爭。

  市中心醫院改擴建:

  將建200米長門診一條街

  今年8月17日,長春市中心醫院新址奠基。據該院院長陳明強介紹,新建綜合醫療大樓預計投資5.8億元,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兩年後落成,醫院總建築面積可達到14萬平方米。並將舊樓體與新樓體統一規劃利用,把舊樓一樓改造成綜合急診區,將新樓體與舊樓體的二樓整體連通,即從人民大街到清明街200延長米區域內,建成一個東北地區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現代化門診一條街,為患者就診、檢查、處置提供一條龍服務,讓患者就醫少繞道、少走路。

  市中醫院落戶鐵北:

  將建成國內一流中醫院

  7月8日,有著50餘年歷史的長春市中醫院,在新址鐵北凱旋路858號(原長春市第四中學原址)培土奠基,項目將在兩年後建成。長春市中醫院新院建設項目規劃用地2.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2萬平方米,預計投資2.95億元,爭取建成中醫藥特色鮮明的國內一流中醫院。更具意義的是,該院將改變長春鐵北地區沒有三甲醫院的歷史。

  全市改造進程:

  80%醫療機構已完成改造

  據長春市衛生局局長齊國華介紹,最近幾年,長春衛生事業發展很快,不管是三甲級醫院、市級醫院、縣級醫院,還是基層衛生組織,全部在改造,目前已經改造了80%的機構,今年年底到明年,所有的醫療機構將全部改造完成。

  業內擔憂:

  會加劇看病貴、爭奪病源

  改擴建,需要錢。醫院的大規模改造是否會加劇看病貴問題?

  一位業內人士不無擔憂地說,目前一些三甲級醫院在無限擴大,建豪華醫院,買最好的設備,這不能不說是一種資源浪費。這種不合理擴張會形成惡性競爭。為收回成本,短時間內,難免會增加患者負擔,在未來會造成衛生資源浪費。如果說收費不增加,各三甲醫院為了增收,搶病源無疑是增加收入的一種方式和手段。

  其實,目前爭奪病源已經在暗中進行。據了解,為了增加病源,一些三甲醫院已經開始和各縣級醫院搞起聯盟,組成聯合體,一旦下級醫院出現疑難雜症,或者救治不了的病症,必定送往該三甲醫院。各醫院投資擴建,為了收回成本,大家會爭搶患者這份資源,什麼病都看,那麼,無序的擴建最後就會導致無序的競爭,到農村搶患者、和基層醫療機構搶飯吃等等。

  市中心醫院:

  擴建後不會提高收費標準

  對於這些擔憂,陳明強表示,市中心醫院的收費標準是國家定的,還是原來的收費,不會因為建了新樓就提高收費標準。

  也有衛生部門人士認為,擴建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就像學校發展一樣,各個醫療機構承擔不同的職責。醫療機構發展一定要有規模,有內在功能,不可能一個醫院解決所有問題。任何一個服務體系和消費市場都是理性的,醫院也一樣,是受市場限制的,發展好就繼續,不好呢,那也只能順其自然。

  患者:

  醫院環境好 讓人心情舒暢

  改善醫療環境,改變了患者就醫難問題,無疑是一件好事。「可供選擇的醫院多了,而且到醫院看病,單從環境上來說,就讓人心情挺舒暢,每個科室空間大了,可以坐著等候,看病不像以前那麼遭罪了……」患者趙大爺說。

  專家建議:

  政府應幹預衛生資源配置

  超大醫院存在這麼多可預見的問題,誰來制約或者統籌規劃醫院的發展擴大?

  據悉,很多醫院屬於部屬醫院,而且在規劃建設中也沒有相關部門來統籌,現狀就是誰有錢、誰能弄來錢,誰想怎麼發展就怎麼發展。對此,有專家認為,政府在醫院配置和設置上應該幹預,通過控制審批數量和規模,來控制資源過度集中、衛生資源配置不合理。政府應通過立法來幹預,行政部門來管理,衛生資源配置通過法律條款來體現,變成規矩。

  新聞縱深

  建超大醫院不利於醫改

  衛生體制改革就是要體現公益性。如今,政府出資對縣、鄉鎮醫院改擴建,已初見成效。我省開展為農村培養人才,千名醫生下農村,也是意識到了衛生資源配置不合理後而採取的措施。

  我國大部分人口在農村,而衛生資源的80%卻集中在城市,這個分配本不合理,如果大醫院再無序擴大,就增大了分配不合理。從公立醫院改革歷程來看,反對建超大醫院,應該是按照醫療機構的區域規劃、設定規模。截至6月底,全國共增加了119個醫院、1438個村衛生室。在這些增加的醫療機構類型之外,鄉鎮衛生院卻未按擬定目標增加,反而減少了40個。同樣,村衛生室在大幅增加的基礎上,診所(醫務室)卻也呈現減少的現狀,減少數量達771個。

相關焦點

  • 江蘇一所醫院面積擴建,總投資7.4億,將解決「看病難」問題
    醫院是誰都不想去的,但居住小區附近有家醫院,還是一件令人放心的事,畢竟誰不會生病呢;近年來蘇州不斷完善醫療條件,引進了很多醫療人才,並計劃修建不少的新醫院,而今天要說的就是蘇州即將面臨擴建的醫院,那就是吳江中醫院。
  • 北京一所三甲醫院二期擴建,床位500張,這個區的百姓看病不再難
    近年來城市發展越來越好,每座城市在完善基本的設施,滿足市民的日常生活需求,隨著城市人口不斷的增多,導致醫療資源緊張,看病難,還有一床難求成為困擾,大多數城市都會新建或者擴建醫院,這樣才能解決醫療緊張的問題,醫療資源豐富,使當地人們看病不再是難題,同時,還能保障市民的生活和健康。
  • 看病難?看病煩?看病貴?上海市級醫院出招來破解!
    看病難、看病貴,一直是市民百姓關切的民生難題。一到夏天,暑假就診高峰期外加夏季部分疾病多發,市民前往就診頗多無奈。針對高峰季的疾病譜,精準治療開出處方:申城多家醫院調配足夠醫療資源、加強醫務人員配備,針對性地推行了一系列應對之舉。在兒科醫院內,進入7月平均每日門診量達7557人次,其中部分專科門診人數居高不下。
  • 四川一醫院將面臨擴建,有望晉升「三甲」,將緩解「看病難」現象
    對於醫院這一詞彙,大多數人都會選擇逃避,主要原因在於,醫院的存在就意味著人們在一生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病痛與折磨,有些人會直面苦難,但有些人對於醫院產生了一定的心理恐懼,所以會選擇逃避。但是,該地區在醫療事業方面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礙,經過有關部門的一致商討,決定對境內的老牌醫院進行擴建升級,這所醫院就是長江醫院,該醫院距今已有65年的歷史了。
  • 太原一座三甲醫院迎來擴建,床位1000張,百姓緩解「看病難」困境
    城市資源出現了緊張,每座城市對醫療這塊很重視,大多數城市都會擴建醫院,或者新建醫院新院區,這樣能夠緩解看病難的問題,同時,也會解決一床難求的困擾,城市為了緩解這樣的情況,也都實施了不少政策,小編最近聽說,山西的一座醫院將要擴建,一起看看是哪座醫院。
  • 江蘇「真捨得花錢」,一市將耗5億擴建三甲醫院,未來看病不再難
    大家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我們國內的很多城市,交通越來越好,地鐵的數量也越來越多。 不僅如此,你會發現自己所在的環境也好多了。 幾年前,有很多關於「陰天」的消息,但直到現在也不見了。 但是,在城市裡,雖然說人口這麼多,越來越好,但是有一些資源,依然不足。江蘇「真捨得花錢」,一市將耗5億擴建三甲醫院,未來看病不再難!
  • 「最後100米」,堵車更堵心——醫院「停車難」加劇「看病難」現象...
    新華社太原11月29日電題:「最後100米」,堵車更堵心——醫院「停車難」加劇「看病難」現象調查 新華社記者魏飈、劉翔霄 近年來,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停車難問題日漸突出,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區的醫院,停車更是難上加難。
  • 廣州三甲醫院變局!主城區十幾家搬遷擴建,哪個在你家門口?
    以後大家看病可會有大變化:不僅外圍城區越來越多大醫院開建,主城區的大醫院也要不斷優化提升。主城區4家大醫院新規劃敲定,中山二院、省二醫、中山三院、省中醫等,都分別要搬遷或擴建。而根據廣州布局,未來老城區要搬遷擴建的大醫院,達到了10幾家。來看看哪個會開在你家門口?以後看病去哪更方便!
  • 智慧醫院APP上線 西安首批14家醫院自費看病繳費不排隊
    排隊一小時,看病三分鐘,患者到醫院看病,最害怕的是到處排隊,樓上樓下跑來跑去。2月2日,西安市智慧醫院醫療服務APP上線,今後患者在全市13家市直屬醫院和長安區醫院就診時,通過手機就能進行當日掛號、門診繳費、費用明細查詢,預計平均每次就診可節約45分鐘。
  • 寵物看病比人貴,醫院亂收費現象嚴重,四個方法教你辨別寵物醫院
    很多養寵物的人都非常害怕寵物生病,因為寵物生病要花費的錢就非常多了,很多寵物看一次病比人看病還要貴。而且很多寵物醫院也存在著亂收費的現象。因此很多第一次養寵物的寵物主再給貓咪看病上就犯了難,因為不知道要去什麼樣的寵物醫院合適,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介紹如何辨別一家好的寵物醫院,話不多說快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 寵物醫院亂象:寵物看病比人貴 花千元不給病歷(圖)
    「貓貓不吃不喝、精神不佳,沒想到進了寵物醫院,又是驗血又是B超,最後被診斷患有疑似貓瘟、白細胞低、結石等,花了1000多元,最後連張病歷、收據都沒有給!」近日,市民郭女士講述了自家貓貓就診記。令人尷尬的是,貓貓也沒有複診和進一步診療,半年過去依然好好的。  看病貴、收費亂、無規範,不少市民反映寵物診療行業存在種種問題。近日,記者進行了調查。
  • 主城區十幾家三甲醫院搬遷擴建,海珠天河越秀都有
    以後看病去哪裡都比較方便啦   又有好消息!  近日,廣州市國規委官網公布了《主城區綜合醫院優化提升方案控制性詳細規劃》。主城區4家大醫院新規劃敲定,中山二院、省二醫、中山三院、省中醫等,都分別要搬遷或擴建。  而根據廣州布局,未來老城區要搬遷擴建的大醫院,達到了十幾家。來看看哪個會開在你家門口?
  • 常州為解決「看病難」,斥資11億元增設醫院,將在2022年建成
    跟著橘子一起去看看窗外的風景吧~醫院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存在,雖然沒有人希望自己生病,但是疾病卻又無法避免。人體器官就像是各種正常運轉的機器,運行時間久了之後,就會發生一些小故障,而醫院就是修理廠一樣的存在,把小毛病小故障修理好,讓機器得以正常運轉。
  • 醫院「停車難」加劇「看病難」 最後100米堵車更堵心
    (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車輛扎堆行醫院門難進去年冬天,山西太原市民王先生帶父親到雙塔東街的一家三甲醫院就診,著實體驗了一把停車難。「父親70多歲,當時發高燒,吃了退燒藥體溫還在39攝氏度。因怕他著涼,我就開車帶他去了醫院。結果,車堵在醫院門口,光排隊進醫院就排了50分鐘。」
  • 周末看病不用愁!楊浦這些醫院已開設雙休日門診
    周末看病不用愁!身體不舒服想去醫院看病可是明天要上班熬著熬著就到了周末終於有時間看病了卻發現醫院沒有門診!要是雙休日也有門診該多好啊~ 好消息來啦!記者從近日召開的楊浦區公立醫院黨建推進會上獲悉,為滿足百姓需求,特別是上班族和上學族的就醫需求,目前全區1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絕大部分已推出雙休日門診服務。此外,楊浦著力解決了一批困擾群眾防病治病的突出問題。
  • 省城專家縣級醫院正式就位,解決當地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繼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與饒平縣人民政府籤約託管饒平縣人民醫院後,12月16日下午,該院正式更名為「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潮汕醫院」,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徐安定被任命為暨大附一潮汕醫院總院長,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領隊許典雙主任醫師被任命為暨大附一潮汕醫院執行院長,饒平縣人民醫院正式納入暨大附一院整體發展戰略,「此次託管意義重大
  • 安徽一所三甲醫院,正在規劃擴建中,預計2022年投入使用
    隨之而來的便是當地的景區越來越多,出行旅遊也成為了人們的必然需求。提起安徽,大家都會想到當地是一座旅遊大省,隨著近幾年來旅遊業的興起,這裡存在著許多著名的旅遊景觀,還吸引來了許多的遊客在此地觀光旅遊,從而導致了有大量的人流湧入了省內,使得當地在資源方面的發展出現了匱乏的情況。
  • 東莞40家公立醫院曬帳13家虧損,這次看病最貴次均超325元
    其中,東莞市第七人民醫院以325.64元位居門診次均費用首位;而虎門中醫院門診看病費用是最便宜的,為118.63元。醫院盈虧:40家公立醫院醫療總收入同比增10.98億元2018年40家公立醫院財務信息包括了每家醫院的主要收入、醫療收入、主要支出、結餘、門診次均醫藥費用、住院人均醫藥費用,以及主要病種例均費用。
  • 「最後100米」,堵車更堵心——醫院「停車難」加劇「看病難」現象調查
    連日來,記者趁上午時段,走訪了太原市老城區的4家醫院,發現每家醫院無一例外——門口都大排長龍。車主劉俊載著孩子來到山西省婦幼保健院,但醫院內停不了車、落不了腳,路邊的停車位也已滿員,他只好開車圍著醫院繞,三圈半個多小時下來還是沒找到車位,「停車比看病都難!」在太原市某三甲醫院做保安的李泰生告訴記者,他親眼見到過一位心梗患者被堵在車流中進不了醫院門,情況十分危急,「幸好當時有交警,幫助及時疏通才把患者送進醫院急救」。
  • 寵物看病比人貴?不同寵物醫院收費差異大?我省啟動專項整治
    【探訪】寵物醫院生意火,「朝八晚九不停勁兒」6月4日下午,記者來到金水區花園路附近某寵物醫院,正值驕陽似火,陸續有人帶著貓狗來看病。「這不是人多的時候。生意好的時候我們早上8點到晚上9點不停勁兒接收患病貓狗,有時連飯都顧不上吃!」前臺接待人員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