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還在反覆,大暑天又來臨,原本安耽地在家呆著。不想FZ上抽到了66元飛全國的機票,一顆心頓時騷動起來,從銀川中衛的沙漠延伸到西寧茶卡鹽湖,網站不斷地推薦最紅的大柴旦地區,直到可可西裡。
談妥行程出發。
杭州機場的人流量明顯不及以往。
8月9日這天,深圳航空飛西安的A330起飛後故障返航,東方航空的A330故障臨降西安,西藏航空的A330在晚點2小時後平安到達西安,就毫無怨言了,雖然在12306上改籤退票了四回。
掃碼了西安市民一碼通,得到綠碼出機場,直奔西安北站。
15:55,坐上了D2695次動車,先去天水。
過陳倉,臨街亭...17:42到達天水南站,進秦州區。
天水歷史悠久,是秦人、秦早期文化的發祥地,有3000多年的文字記載史和2700多年的建城史,公元前688年秦國在此設立了涉縣和冀縣,是中國歷史上建城設縣最早的地方。境內有國家和省、市級重點保護文物169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麥積山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
也有假日酒店,儘管是智選前綴。
放妥行李,出酒店走走,酒店前大街就見一處全國文保。
蒙圈,實在不知道來歷出處,趕緊手機百度。
紀信生年不詳,關於紀信的故事主要出自《史記 項羽本紀》。公元前204年,楚漢戰爭第三年,被項羽圍困於滎陽城內的劉邦糧草告罄,危在旦夕,外貌酷似漢王劉邦的紀信站了出來,在放出「城中食盡,漢王降」的風聲後假充漢王夜出滎陽東門,走向歡呼勝利的楚軍大營。而漢王劉邦則從城西門出逃往了成皋......後來登上皇帝寶座的劉邦將紀信追封為「忠烈侯」。
紀信祠又稱城隍廟,初建於元朝,為成紀縣衙,明初改建為城隍廟。後經歷代重修,形成三門四進二十一座殿的規模。「楚逼滎陽時,憑烈志激昂,四百年基開赤帝;神生成紀地,作故鄉保障,千萬載祜篤黎民」。這是雕刻於紀信祠堂牌坊上的一幅有名的楹聯,楹聯由清代董平章撰寫。
已過了開放時間,恰巧值班人員開門外出接電話,徵得同意後在大門口拍了二張內景。
忠烈二字刻在了天水民眾的性格裡。
往西行不足百米,即是天水市政府,應該是全國最簡陋的市政府了吧,五六十年代建築風格的沙灰牆四層大樓爬滿了綠藤枝。
廣告上的「遊麥積山、吃迎賓樓」。
漿水暖鍋,大銅鍋里舖滿肉丸、豆腐、發皮、肉片、菌菇、白菜等,帶點酸味的底湯,好吃開胃。
天水胡氏古民居(俗稱南北宅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國西北地區唯一現存的明代品官府第,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在全國範圍內其規模也是不多見的古民居。
大門緊閉,過了開放時間了。
天水街景,完全正常的生活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