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市雲門山居民宿院中一景 劉浩 攝
中新網安徽黃山8月21日電 (劉浩)雞犬相聞,石橋流水,白牆灰瓦,籬笆院落……藏在安徽黃山的徽派民宿,成為越來越多都市遊客造訪、尋味田園鄉愁的旅遊目的地。
雲門山居民宿藏在綠樹遮映中 劉浩 攝
驅車至黃山市湯口鎮浮溪村,要換步行。沿溪而上,清澈見底的溪水譁譁流淌,伴著蟬鳴犬吠雞鴨歌唱,山水田園的意境便油然而生。關彬、程志強、洪濤合夥的民宿雲門山居,就位於浮溪村上遊,一片梯田之上,黃泥牆,青灰瓦,亭臺樓院,依傍地勢,錯落相鄰,花草幽徑,石階串通,兩位來自上海的遊客正在院中亭間練習書法。
程志強和洪濤都是黃山本地人,對徽文化很痴迷,尤其在徽菜傳承方面,深得當地徽菜行家的讚許。2015年,他們來到此地,把兩座廢舊的老屋,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修繕改造,他們又收集當地老宅木料和22萬片徽派老瓦,歷時一年多,才完成升級。
黃山市隱溪逸舍民宿院中一景 劉浩 攝
徽文化成黃山民宿招牌
程志強和洪濤兩人希冀依託民宿客棧,將徽菜文化傳承光大。「傳統徽菜,重油重鹽重火工,色深味重,這是當地環境氣候所致。」洪接受採訪時說,對於追求營養健康、膳食科學的現代都市人來說,傳統徽菜,令人愛而不敢貪嘴。為此,他加以改良,烹製高營養的新式徽菜,滿足現代人們的健康需求。
洪濤說,民宿客棧全國許多風景名勝的省市都有,但是黃山民宿呈現一個亮點就是與徽文化相結合,這也是吸引遊客的一個亮點招牌。
黃山市喜新戀舊民宿中的茶道文化 劉浩 攝
徽文化圈粉都市客
長期在都市從事酒店管理工作的關彬初到黃山,便被徽文化魅力所吸引,尤愛徽州古建築,還拜師學藝徽墨、徽菜等技藝,目前,已能製作徽墨和烹製部分徽菜。退休後,她選擇棲居黃山。她說:「半生忙碌於城市的快節奏生活,大多城市人都有倦鳥歸林之意,黃山徽文化氛圍濃厚,自然山水環境優美,這是最終選擇棲居黃山的原因。」
和關彬一樣,有著田園夢、鄉愁情節的上海人龐煥泰,今年72歲。2015年初,他來到黃山,發現一些破敗的山村以及瀕臨倒塌的徽州老宅,他想通過開發民宿的方法將其保護利用起來,他認為黃山鄉村的空氣、山水生態環境以及獨特的徽派古建築,很符合現代都市人追求的田園康養宜居理念。他在黃山市休寧縣祖源村先後盤下了21幢破敗閒置的徽派老屋,並引導村民參與規劃鄉村建設,目前祖源村成為網紅民宿村,吸引長三角等地的遊客紛至沓來,龐煥泰帶動祖源村民致富,被當地人親切地稱呼「龐老爺子」。如今,龐煥泰又在黃山市徽州區的千年潛口老街盤下部分閒置老宅,正在裝修完善。
黃山市深入實施「旅遊+」戰略,近年來該市湧現出喜新戀舊、黃山雲上等一批精品民宿,建設了屯溪黎陽、黟縣塔川、休寧祖源、徽州區西溪南、黃山區湯口等一批民宿集群。據不完全統計,該市各類民宿2100餘家,民宿年接待超230萬人次。
黃山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迎春在接受採訪時說,民宿作為全域旅遊背景下一種新興的旅遊目的地產品,是推動旅遊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是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渠道,是促進文化和旅遊消費的重要途徑,是傳播徽文化的重要窗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