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神木中,編號21的巨木,因取名「情比金堅」備受遊客喜愛,同時該處也是最佳留影處。
望方舟教堂 探山蘇園
介於上巴陵及神木自然保護區途中的臺地,還有處值得一訪的卡拉部落。「卡拉」即泰雅族語的「分支」之意。泰雅族人說,因為遠古祖先兄弟鬩牆,弟弟帶著家人從原來居住的巴陵另覓狩獵地成為分支,因此稱為卡拉,但歷經搬遷,30多年前才落腳於現居地。
部落只有20多戶人家,以一座仿方舟所建的船型教堂為中心,從上巴陵就可眺望到教堂。因遠離上巴陵較熱鬧街區,觀光客較少,部落顯得寧靜。從山腰放眼望去儘是一片蒼翠山巒,感覺迥然不同。
從上巴陵再繼續下切至山谷,則可抵另一處特別的原始森林「山蘇的故鄉」,緊臨溪畔的森林,入口是大片的露營區,並建有木橋及池塘,只可惜造訪時主人不在,在當地居民帶領下,選擇另一條路線,逕自往森林深處走。林子果然名副其實,密生著許多巨大的山蘇、巨石,由於沒有明顯的步道,覓徑而走有如在原始林間探險。
水淨鱒魚鮮 茶園明媚
溪谷還有幾家民宿,均臨溪且擁有寬闊庭園,風光迷人,與上巴陵相較,頗有別有洞天的感覺。
拉拉山過去便以養殖鱒魚得名;從溪谷往另一處產業道路而行,可抵拉拉山唯一的鱒魚生態休閒養殖場。老闆林臺璋說,因為卡拉溪水清澈,早在1959年起就有人養殖鱒魚,但他在1995年才接手,產量穩定,年產7~8萬條,主要供應拉拉山及谷關、清境的民宿餐廳,遊客可免費參觀,買活鱒魚(1隻約200元)(新臺幣,下同)或醃漬處理真空包裝的鱒魚(1800元/8條)回家料理。
拉拉山的鱒魚場早有耳聞,倒是茶園栽種面積之廣頗讓我意外。透過當地居民介紹才知,上巴陵老字號餐廳「阿真的店」在卡拉部落附近擁有大片茶園,坡地茶田綿延整片山頭,隔著山谷可將上巴陵及中心路一帶的房舍盡收眼底,視野讓人驚豔。原來,老闆是嘉義人,在阿里山種茶,17年前來拉拉山開餐廳,發現氣候適合,4年前開始種茶,一種就是4甲多的地,所以拉拉山不但產茶,也可欣賞美麗的茶園風光!
【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