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裡木湖藍色的湖一望無邊,藍色的湖面綻放出藍色的花朵,雪山森林的倒影美如仙境,藍色輕柔的霧啊如夢如幻……」,一首尕爾迪的《藍色的賽裡木湖》生動詳實地描述出了賽裡木湖的風光。
賽裡木湖位於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內,形成於7000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時期,由天山融化的積雪匯流而成,湖泊面積458平方公裡,湖面海拔2073米,湖深92米,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山地塹湖泊。由於賽裡木湖緊鄰伊犁河谷地帶的天山北坡,這裡是大西洋暖溼氣流最後能眷顧到的地方,賽裡木湖成為中國唯一一個直接受大西洋雨水滋潤的地方,因此被稱為「大西洋最後一滴眼淚」。
風光無邊的賽裡木湖
賽裡木湖的前世今生
賽裡木湖是古絲綢之路北路的必經之地。賽裡木湖還有另一名稱「三臺海子」,因清代曾在此處設立軍臺,從伊犁往迪化(今烏魯木齊舊稱)數,到這裡恰好是第三個軍臺而得名。自乾隆28年(1763年)起,清政府將賽裡木湖列入需要每年都舉行祭奠的聖山神湖之一,在諸多的歷史文獻中,我們都可以看到賽裡木湖的身影。
元代著名道教領袖丘處機的弟子李志常大概是最早真實記錄賽裡木湖的人,當年他隨師父從山東萊州出發去見成吉思汗時,曾途經賽裡木湖,在他留下的《長春真人西遊記》中有相關描述:「晨起,西南行約二十裡,忽有大池,方圓幾二百裡,雪峰環之,倒影池中。師名之曰天池。」
雨後的賽裡木湖
清代著名史地學者祁韻士,在他嘉慶年間所著的《萬裡行程記》中也描繪了賽裡木湖的無邊風光:「西行八十裡至三臺。四面皆山,中有一澤,呼為賽裡木諾爾,匯浸三臺之北。青藍深淺層出,波平似鏡,天光山色,倒映其中,倏忽萬變,莫可名狀。時有鴛鴦、白雁,往來遊泳,如海鷗無心,見人不畏,極可觀也。」
發配新疆的林則徐在其所著的《荷戈紀程》中進一步描述賽裡木湖之奇:「又四十裡三臺宿。四面環山,諸山水匯巨澤,俗稱海子,考前有記載,所謂賽裡木諾爾是也。東西寬約十裡,南北倍之,波浪湧激,似洪澤湖,向無舟楫,亦無魚鮪之利。」
過去的賽裡木湖,對很多人而言,只是存在於西行遊記中,只可意會,現在的賽裡木湖,是一個集山、湖、林、草、溼地、冰川等原生態景觀為一體、具有濃鬱民族風情的多功能綜合性風景名勝區,也是集生態環境科考、文化研學、動植物普查和避暑、療養、探險於一體的理想勝地。
賽裡木湖的「三怪」傳說
自古以來,圍繞賽裡木湖的傳說就沒有斷過。據說賽裡木湖有三怪,一是說水中自古無魚;二是湖中不能行船,船到湖心則沉;三是說湖中有水怪。
賽裡木湖是一個高山湖泊,湖水有三個來源,一是冰雪融水,二是地下泉水,三是空中雨水,魚無法遊入,無魚並不奇怪,同時也由於湖水清澈通透,古時就有「淨海」之稱。上世紀70年代,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五師進行養魚試驗以後引進了十幾個品種的冷水魚,但由於賽裡木湖水溫太低,魚引進後不能繁殖。直到1988年,從俄羅斯引進高白鮭、凹目白鮭等冷水魚進行養殖,才結束了賽裡木湖不產魚的歷史,經過幾十年發展,已成為新疆重要的冷水魚生產基地。現在來賽裡木湖,除了可以欣賞到美麗的湖景,還可以品嘗到從賽裡木湖捕撈出來的新鮮魚類。
至於二怪中的不能行船,現在早已被打破,乘船遊賽裡木湖是當地遊玩一大特色。坐在電力帆船上,行駛在蔚藍色的海面上,看群山環繞,天水相映,人間仙境不過如此!
坐船遊賽裡木湖
前「兩怪」都已成為過去,但唯獨三怪中的「水怪」,至今還是一個不解之謎。賽裡木湖的水怪傳說自古就有,乾隆年間奉使西域的清朝官員七十一撰寫了一部叫《西域聞見錄》的地方通志,裡面就描寫了賽裡木湖的水怪傳說,「其南有巨澤曰賽裡木淖兒。其神青羊,大角而多須,見則雨雹。」林則徐在《荷戈紀程》中也提到,「土人言,中有神物如青羊,見則雨雹。水不可飲,飲將手足疲軟,意雪水性寒故爾。」文中的青羊就是水怪。
在當地的牧民間,也一直流傳著「水怪」興風作浪的傳說,一些牧民也能講一些有關「水怪」的奇聞趣事。關於水怪最近的報導是在2007,那是在新疆首屆環賽裡木湖自行車賽第三賽段發車前夕,在博樂市賽裡木湖度假村前的湖面上,大約離岸100米處,突然一個龐大的東西在水中遊動,顏色呈白色,整體形狀像一隻倒扣於水面上的帆船底部。這一情景被許多人觀看到,甚至有記者拍下當時畫面。為此《走遍中國》欄目組還特地前往賽裡木湖區進行實地調查,當地有關部門還對湖區內進行了全面檢測,未發現有任何大型水生物。不過也由於此次檢測,專家發現湖中存在著大量的水生物和微生物。由於巨型水生物的生存需要充足的食物,這一發現就意味著有了未知生物在湖底生存的可能性。不過由於沒有充足的證據,目前賽裡木湖水怪依然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賽裡木湖每天接待大量遊客,周邊也生活著很多牧民,這對賽裡木湖周邊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大壓力。為此,賽裡木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編制完成了《賽裡木湖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明確了「區內遊,區外住」 保護性發展原則,在景區外圍東側選址規劃了12. 5平方公裡的賽裡木湖風景名勝區綜合服務基地,以保護景區內的生態環境。同時,為了使賽裡木湖還其自然,實施了核心區42. 5萬畝草場禁牧、環湖修復草場5萬畝、對所有裸露土地進行綠化、生態拋石固岸30公裡、溝道治理93公裡等措施,並要求所有垃圾汙水全部運出湖區集中處理,確保不讓一片垃圾、一滴汙水留在賽裡木湖。2018年,賽裡木湖湖體水質升為二類,汙染負荷削減指標達到了目標要求,湖區生態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
賽裡木花海
賽裡木花海
近年來,賽裡木湖狠抓旅遊宣傳,突出品牌形象,依託景區豐富奇特冰雪資源,連續三年舉辦冬季冰雪旅遊季,著力打造「藍冰之約」 冬季旅遊品牌,推動博州實現全域、全季旅遊;成功舉辦環湖自行車比賽、半程馬拉松賽、冬季馬拉松賽、露營大會、模特大賽、攝影大賽等大型主題活動。前段時間,景區還做了一個「來賽裡木湖的一萬個理由」的活動,其中兩大理由便是「來賽裡木湖看海」和「在賽裡木湖邊發呆」,遊客踴躍參與。自2015年起,景區遊客量逐年遞增,漲幅基本上在30%以上,2018年接待遊客達到了148萬人次,今年有望突破200萬人次,已成為新疆最令人神往的旅遊目的地之一。
來源:掌上新疆XJ
本期編輯:馬方波
責任編輯:周靜
審 核:張子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