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棟 文/攝
就在上周,台州玉環市民吳力博將自家的浴缸拆掉了。
這個大浴缸在他家已經「躺」了十幾年,在全家人的「抗旱」戰役中立下過汗馬功勞。
「那會兒,家裡啥都能拆,唯獨這個浴缸要留著。」吳力博是土生土長的玉環人,「缺水」二字刻在他的成長記憶裡。每到旱季,玉環用水告緊,面對習以為常的間斷性供水,家裡的大浴缸發揮了重要作用——儲水。
現在,這種狀況有了轉機。
就在幾天前,玉環市「亞海水淡化」抗旱應急工程試運行成功,這意味著海島城市玉環有能力自產一大半的生活用水,隔三岔五停水斷水的日子或將成為歷史。
1】玉環:一座「渴」壞了的海島城市
不少人羨慕玉環,因為這是一座被大海擁抱著的海島城市。這裡有最美的風景,最贊的海鮮,還有能香半條街的文旦。
但是,又有幾人能夠想到,這座放眼看去一片汪洋的城市,有史以來一直飽受乾渴之苦。玉環城市區塊小,受地理環境限制,區域內沒有大型的水庫,蓄水能力很差,加上平時降水較少,所以玉環的用水一直吃緊。玉環是資源性缺水地區,有可能是全省最缺水的區域,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420立方米,還不到浙江省平均水平的20%。老百姓祖祖輩輩都靠天用水,靠天吃水。水是生命之源,缺水的日子著實難熬。
吳力博也是「渴」大的本地人,談及缺水的記憶,話匣子便打開了。「那時候家裡浴缸不是用來洗澡的,樓頂的蓄水箱是居家標配,有水的時候,浴缸和蓄水箱都要存滿水,因為誰都不能預料,下一次停水會出現在什麼時候。」最讓當地人記憶深刻的,是21世紀初的那幾年,玉環市連年乾旱缺水,從隔了一個海灣的溫州買水救急成了稀鬆平常的事情。
「政府買了水,用船運到島上,然後到城裡各個『領水點』分發,家家戶戶領著水桶臉盆,排隊領水,場面很壯觀。而且,那時候分水是根據家裡人口來的,多領一桶水也不行,因為大家都缺水啊。」有言「洛陽紙貴」,而在這座島上卻成了「玉環水貴」。2】玉環人幾代人的努力:為城市解渴為了擺脫用水之困,玉環市幾代人一直在努力尋求出路。
近些年,玉環的日均需水量在8~9萬立方米左右,但是按照玉環自己的供水能力,一天只能自給自足3萬立方米,遠遠不夠。許多人喝水都要精打細算,能痛快洗個澡那是奢望。水是必須品,靠省不是辦法。2009年,玉環市政府積極爭取,台州一期長潭水庫飲水工程引入,直接從黃巖區長潭水庫引流,將淡水資源「灌入」乾渴的玉環市。通過這個工程,玉環市每天可以獲得長潭水6萬立方,加上本地的3萬立方,基本可以滿足全市人民的用水需求。
這是玉環市打響的第一場用水突擊戰。
(黃巖長潭水庫)
緊接著,為了讓城鄉居民都能享受到品質保障的生活用水,第二輪戰役繼續鋪開。
「這個工程叫『千萬農民飲用水工程』,農村水改,統一管網,完善供水服務,以期城鄉供水能夠一體化。」玉環水務的一名工作人員回憶,在政府帶領和全市人民的努力下,長期困擾玉環的用水窘境看起來已經大有改觀。
3】一場旱災,讓玉環再度陷入「水荒」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大家開始習慣用水「自由」的生活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旱災讓玉環百姓又回味了一次「杯水難求」的「渴」日子。2017年夏季,台州地區遭遇了罕見的旱災,全市降水量很少,到處水庫見底,長潭水庫也是庫存告急。「在這樣的情況下,長潭水庫對玉環的供水被『腰斬』了,從每天6萬立方降到3萬立方,而玉環本地的日供水能力從3萬立方降到了1萬立方。玉環全市再度陷入『水荒』。」為了應對用水緊張的局面,玉環市只能隔天分區域供水,城區供一天停兩天,周邊鄉鎮則停水周期更長,有些偏遠的鄉鎮,甚至整周都沒法分到水。有了這次「教訓」,玉環人用水的危機感又被重新點燃,這樣依賴外面支撐的局面顯然「靠不住」,玉環政府決定要把用水的「主動權」握到自己手裡。於是,第三場戰役的號角旋即吹響。
4】這個「亞海水淡化」工程,可日產淡水5萬立方
實際上,多年來,玉環一直在找海水的主意,並為此想了很多辦法。可是,海水淡化到可飲用的程度,這是一個世界的難題,想要成功談何容易。
10月30日上午,在玉環市亞海水淡化(一期)抗旱應急工程現場,隨著工作人員按下啟動鍵,清澈的水流從多個取樣閥中噴湧而出。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了解到,作為浙江省首例亞海水淡化工程,玉環市亞海水淡化(一期)抗旱應急工程位於漩門二期玉環湖周邊範圍內、分水山大橋一側,佔地約40畝,總投資約為1.3億元。
「一期系統由3個機組組成,單機日產水量為1萬噸,3個機組每天可以生產3萬立方米的淡水。」該工程的工作人員表示,目前一期工程仍在建設中,等全部竣工後,這邊的日產淡水的量可以達到5萬立方米。
至於為什麼稱呼該工程為「亞海水淡化」,工作人員介紹,因為陸地灘涂海塘等作用,附近的海水鹽度會比外面海水鹽度低不少,這樣含鹽量相對較少的海水被稱為「亞海水」。這些亞海水被抽入機組中後,會經過沉澱和過濾等多道工序,獲得潔淨的海水,這些海水會經過反滲透膜處理,最終轉變成淡水。「原理並不複雜,這是一種物理轉化過程,就是水分子會比氯化鈉(鹽)的分子顆粒小得多,水分子能從反滲透膜穿過去,但是氯化鈉過不去,實現海水中的鹽和水的分離。」那麼這樣去鹽後的淡水口感如何?據親口喝過的工作人員分享,這樣處理出來的淡水,就跟蒸餾水一樣純淨無味。「但是這樣的『蒸餾水』是不能直接長期飲用的,我們還需要一道工序,在裡頭添加相應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才能達到飲用水標準,方可輸送千家萬戶。
當然,這樣的亞海水淡化過程,成本是比較高的,據比較粗略的統計,生產一立方的淡水,成本大致在3.6~3.8元之間,「不過這樣一來,我們玉環全市用水至少有了『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