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的賽場上,陳更表現出色,取得了最後的勝利,陳更答題的時候,不緊不慢,有條不紊,充分表現出來了一位老將的風採,陳更不愧是具有著充分的賽場經驗。陳更在答題中出現了這樣的一首詩詞「當年萬裡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這句詩詞很有氣勢,出自陸遊的詩詞《訴衷情·當年萬裡覓封侯》,在這裡我們就來領略一下這首詩詞的氣勢。
訴衷情·當年萬裡覓封侯
作者:陸遊
當年萬裡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
《訴衷情·當年萬裡覓封侯》這個作品是宋代著名詩人陸遊的代表詞作,氣勢恢宏,讀完之後讓人感慨萬千。憶往昔崢嶸歲月,想想過去作者的輝煌,陸遊也是無限的感慨。陸遊是一位有故事的人,是人們經常談論的一位大人物。這首詞描寫了作者一生中最值得懷念的一段歲月,通過今昔對比,反映了一位愛國志士的坎坷經歷和不幸遭遇,表達了作者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悲憤不平之情。陸遊非常的愛國,對國家有著無限的熱愛。愛國的人最值得尊敬的,陸遊具有一顆赤子之心。上片開頭追憶作者昔日戎馬疆場的意氣風發,接寫當年宏願只能在夢中實現的失望;下片抒寫敵人尚未消滅而英雄卻已遲暮的感嘆,這個時候的陸遊年齡已經很大了,但是理想還沒有實現,詞格調蒼涼悲壯,明白曉暢,用典自然,不著痕跡,不加雕飾,如嘆如訴,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這首詞是作者晚年隱居山陰農村以後寫的,公元1172年的時候,陸遊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從夔州前往當時西北前線重鎮南鄭軍中任職,度過了八個多月的戎馬生活。陸遊是很豪放的一個人,能夠上前線殺敵是陸遊最嚮往的事情。這段時間是他一生中最值得懷念的一段歲月。公元1189年的時候,陸遊被彈劾罷官,退隱山陰故居長達十二年,對於一個有理想的人這實在是過於殘酷了,陸遊很是苦惱,在這期間陸遊常常在風雪之夜,孤燈之下,回首往事,夢遊梁州,寫下了一系列愛國詩詞。這首《訴衷情》是其中的一篇。
訴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
[宋] 陸遊
青衫初入九重城,結友盡豪英。
蠟封夜半傳檄,馳騎諭幽并。
時易失,志難城,鬢絲生。
平章風月,彈壓江山,別是功名。
《訴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是陸遊六十六歲閒居山陰的作品。陸遊是主戰派的人物,陸遊曾奉中書省 、樞密院(當時稱為「二府」 )之命作《 與夏國主書》,提出申固歡好,永為善鄰,以便全力抗金。陸遊積極的為抗金做準備,但是由於朝廷指揮不當,加上一些抗戰將領的疏忽,造成了抗金的失敗,抗金的大好形勢發生了改變,壯志難酬。隱居後的陸遊終日所對的則是江山風月,所作的則是品評風月的文字,成了管領山川的閒人。天壤之別的場景 ,怎能不令詞人痛心疾首,透出無奈之態。蘇軾曾說過 :「江山風月 ,本無常主 ,閒者便是主人」。全篇率意而寫,天然去雕飾,語明而情真,通過上下片的強烈對比,反映出陸遊晚年的不平靜心情。